正在阅读:

《陈情令》凭什么能火这么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陈情令》凭什么能火这么久?

《陈情令》俨然已经逐渐跳出《魔道祖师》的影子成为了一个新的IP,并且围绕在该剧IP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都释放了可观的能量。

文|文创资讯

“风起,风止。风又起…”这两天《陈情令》又成了网上的热门话题。

9月21日在曼谷IMPACT展览中心举办的泰国粉丝见面会,把《陈情令》和主办方新湃传媒又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此次见面会不仅因为出席演员的阵容问题和无法直播的问题让很多粉丝表示难以理解,被黄牛炒到天价的门票也引发了中泰两国众多粉丝的不满。对此,虽然陈情令官微于9月8日和9月19日连发两次声明,但粉丝们却认为难以令人信服。

8月24日,陈情令官微发布了泰国粉丝见面会的信息。此次见面会的演员阵容有肖战(饰魏无羡)、王一博(饰蓝忘机)、于斌(饰温宁)、汪卓成(饰江澄)、刘海宽(饰蓝曦臣)、宋继扬(饰晓星尘)、曹煜辰(饰金子轩)、陈卓璇(饰阿菁)共8人,而让粉丝感到疑惑的是,相比于剧中戏份不多的陈卓璇,剧中人气很旺的师姐宣璐、聂导纪李和金光瑶朱赞锦都不在名单之内,并且宣璐表示自己并没有被通知参加该见面会,而纪李则说自己去泰国见面会需要自费。

官方的两份声明都没有对演员安排给出回复,从网友的角度来说,也只能认为谁去谁不去官方自有考量,但是关于无法直播的问题,官方也只是给出了海外直播技术不能支持的理由,并将录制DVD作为解决方案,这让广大粉丝直呼接受不了。

然而虽然粉丝对此次见面会的安排有诸多不满,却依旧没有降低对见面会的热情。据悉,9月8日官方售票通道一经打开,仅过了几秒钟,门票就已经售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见面会当天,几千名泰国粉丝早早就聚集到曼谷的素万那普机场接机,肖战和王一博的各种应援也占据了曼谷市中心的重要宣传屏。不过更令人惊讶的是,原价人民币1800元的观众席首排票竟然被最高炒到了3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7万元,而实际成交价格也达到了2.3万元人民币。

一场两个小时的粉丝见面会能卖出如此高的票价,有网友认为是官方故意为之,但官方在两份声明中都予以了坚决否认。不过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只能说从侧面也反映出了《陈情令》在中国和泰国的火爆,造成了市场的供不应求。

距离8月14日《陈情令》在国内收官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同为暑期热播剧的《长安十二时辰》《全职高手》等已热度渐退,但《陈情令》却势头不减,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墨香铜臭的小说《魔道祖师》改编的《陈情令》,在播放之初并没有被看好,甚至在原著党看来槽点多多,但谁也没想到,随着剧集的推进,播放量和热度节节攀升,同时也实现了口碑的逆转,豆瓣评分从原本的4.8分上升到了现在的8.2分,有超过62万人为这部剧打分,并且至今仍有人在参与评分,创下了国产剧豆瓣评分人数之最。

《陈情令》的热播也捧红了一众演员,剧中的两位主演——肖战和王一博更是凭借该剧一跃成为当红小生、顶级流量。王一博的微博粉丝数量从刚播出时的1588万涨到了现在的2654万,增长了1066万;肖战的微博粉丝数量更是从711万涨到了1852万,增长了1141万。

同时,饭圈女孩儿们也解锁了一个新的专有名词——“博君一肖”,专门嗑肖战和王一博这对剧中CP,该同名微博超话目前已有109万粉丝,超过101万个帖子。可以说恰恰正是明星流量和粉丝效应,推动了《陈情令》热度的进一步发酵。

在众多的粉丝当中,被演员圈粉、只知《陈情令》而没看过《魔道祖师》的其实大有人在。不得不说,《陈情令》俨然已经逐渐跳出《魔道祖师》的影子成为了一个新的IP,并且围绕在该剧IP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都释放了可观的能量。通过对这一IP的拓展和一系列衍生品的打造,不仅加速了投资方的C端变现,也在不断制造出新的话题。

剧集还在热播期间,《陈情令》官方就特意打造了专属OST,并且以付费数字音乐专辑推出。这张定价为20元的国风音乐专辑,上线仅1小时就获得了酷狗“白金唱片”认证,上线4小时三大音乐平台的累计销售额就突破了265万,霸榜数字音乐畅销榜日榜/周榜No.1。之后销量更是一路飙升,三家平台总销量超100万张,总销售额突破2100万元。不过据官方数据显示,为这张OST付费的不只是剧粉,还有周笔畅、周深、阿云嘎等献唱歌手的粉丝,这说明《陈情令》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破圈,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和话题范围。

而除了音乐专辑,官方还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周边产品,从忘羡CP的公仔、雨伞、水杯、手账本到cos服装……可以说各种类型都有涉猎,其中CP公仔上线仅3天就达到了100万的销售额。而基于粉丝中的女性粉丝占绝大多数,官方还推出了饰品和口红。9月6日上架的陈情令联名口红,半小时内就已经全部售罄。周边产品的推出虽然也因质量和价格问题遭到不少粉丝的质疑,但也确实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和话题性。

这边粉丝还在为各种周边欢乐地“剁手”,那边官微宣布的泰国见面会和中国演唱会的消息又引起了一波尖叫。由此次泰国之行的热闹程度,不难想象出,在国内举办的演唱会,场面肯定将会更加火爆。再加上《陈情令》将在韩国播放的消息,以及之前就已经透露的将会有原班人马出演的大电影,陈情令官方可谓是行程满满,这一波波的骚操作还真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在各圈层的破壁联动下,《陈情令》完成了IP产业链的“一条龙服务”,也因此得以持续保持话题热度,而在此之前似乎很少有影视项目会对IP做如此丰富的C端开发,当前的剧集市场,更多地还是将关注点落在广告植入、品牌冠名、版权售卖等形式上。《陈情令》的这轮花式操作取得的成绩也算是给了剧集市场一些启发。不过这一切从根本上来看其实都是针对“粉丝经济”展开的营销。

“粉丝经济”在百度上的解释是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 是一种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粉丝、偶像、资本是其三大组成部分,而其中,偶像是商业价值的承载体,粉丝是商业价值的实现者,资本是商业价值的投资者。

随着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偶像明星层出不穷,这也促使了粉丝圈的形成。有数据显示,中国的粉丝族群人数超过5亿,其中36%的粉丝都表示愿意每个月为偶像消费100~500元不等,照这样计算,粉丝圈的年市场规模高达900亿。

品牌商们纷纷抓住商机,开展粉丝营销。在这一营销过程中,偶像们获得了更高的人气,身价也随之上涨;粉丝们感觉增强了与偶像间的联结,并且作为偶像人气的证明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价值感;资本得以变现,赚取了更多的利益。

听起来是三方受益的一种模式,然而我国目前很多的粉丝营销却逐渐演变成了粗暴的“割韭菜”,为了追逐资本的快速变现而不断压榨偶像的剩余价值,造成粉丝热情的过度消耗,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粉丝经济”应该是一种更细水长流的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粉丝只有在为符合预期的产品和体验付费时,才会降低自身的被收割感。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没有让粉丝通过付费获得更好的服务和追星体验,那么势必也会被粉丝所抛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陈情令》凭什么能火这么久?

《陈情令》俨然已经逐渐跳出《魔道祖师》的影子成为了一个新的IP,并且围绕在该剧IP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都释放了可观的能量。

文|文创资讯

“风起,风止。风又起…”这两天《陈情令》又成了网上的热门话题。

9月21日在曼谷IMPACT展览中心举办的泰国粉丝见面会,把《陈情令》和主办方新湃传媒又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此次见面会不仅因为出席演员的阵容问题和无法直播的问题让很多粉丝表示难以理解,被黄牛炒到天价的门票也引发了中泰两国众多粉丝的不满。对此,虽然陈情令官微于9月8日和9月19日连发两次声明,但粉丝们却认为难以令人信服。

8月24日,陈情令官微发布了泰国粉丝见面会的信息。此次见面会的演员阵容有肖战(饰魏无羡)、王一博(饰蓝忘机)、于斌(饰温宁)、汪卓成(饰江澄)、刘海宽(饰蓝曦臣)、宋继扬(饰晓星尘)、曹煜辰(饰金子轩)、陈卓璇(饰阿菁)共8人,而让粉丝感到疑惑的是,相比于剧中戏份不多的陈卓璇,剧中人气很旺的师姐宣璐、聂导纪李和金光瑶朱赞锦都不在名单之内,并且宣璐表示自己并没有被通知参加该见面会,而纪李则说自己去泰国见面会需要自费。

官方的两份声明都没有对演员安排给出回复,从网友的角度来说,也只能认为谁去谁不去官方自有考量,但是关于无法直播的问题,官方也只是给出了海外直播技术不能支持的理由,并将录制DVD作为解决方案,这让广大粉丝直呼接受不了。

然而虽然粉丝对此次见面会的安排有诸多不满,却依旧没有降低对见面会的热情。据悉,9月8日官方售票通道一经打开,仅过了几秒钟,门票就已经售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见面会当天,几千名泰国粉丝早早就聚集到曼谷的素万那普机场接机,肖战和王一博的各种应援也占据了曼谷市中心的重要宣传屏。不过更令人惊讶的是,原价人民币1800元的观众席首排票竟然被最高炒到了3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7万元,而实际成交价格也达到了2.3万元人民币。

一场两个小时的粉丝见面会能卖出如此高的票价,有网友认为是官方故意为之,但官方在两份声明中都予以了坚决否认。不过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只能说从侧面也反映出了《陈情令》在中国和泰国的火爆,造成了市场的供不应求。

距离8月14日《陈情令》在国内收官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同为暑期热播剧的《长安十二时辰》《全职高手》等已热度渐退,但《陈情令》却势头不减,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墨香铜臭的小说《魔道祖师》改编的《陈情令》,在播放之初并没有被看好,甚至在原著党看来槽点多多,但谁也没想到,随着剧集的推进,播放量和热度节节攀升,同时也实现了口碑的逆转,豆瓣评分从原本的4.8分上升到了现在的8.2分,有超过62万人为这部剧打分,并且至今仍有人在参与评分,创下了国产剧豆瓣评分人数之最。

《陈情令》的热播也捧红了一众演员,剧中的两位主演——肖战和王一博更是凭借该剧一跃成为当红小生、顶级流量。王一博的微博粉丝数量从刚播出时的1588万涨到了现在的2654万,增长了1066万;肖战的微博粉丝数量更是从711万涨到了1852万,增长了1141万。

同时,饭圈女孩儿们也解锁了一个新的专有名词——“博君一肖”,专门嗑肖战和王一博这对剧中CP,该同名微博超话目前已有109万粉丝,超过101万个帖子。可以说恰恰正是明星流量和粉丝效应,推动了《陈情令》热度的进一步发酵。

在众多的粉丝当中,被演员圈粉、只知《陈情令》而没看过《魔道祖师》的其实大有人在。不得不说,《陈情令》俨然已经逐渐跳出《魔道祖师》的影子成为了一个新的IP,并且围绕在该剧IP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都释放了可观的能量。通过对这一IP的拓展和一系列衍生品的打造,不仅加速了投资方的C端变现,也在不断制造出新的话题。

剧集还在热播期间,《陈情令》官方就特意打造了专属OST,并且以付费数字音乐专辑推出。这张定价为20元的国风音乐专辑,上线仅1小时就获得了酷狗“白金唱片”认证,上线4小时三大音乐平台的累计销售额就突破了265万,霸榜数字音乐畅销榜日榜/周榜No.1。之后销量更是一路飙升,三家平台总销量超100万张,总销售额突破2100万元。不过据官方数据显示,为这张OST付费的不只是剧粉,还有周笔畅、周深、阿云嘎等献唱歌手的粉丝,这说明《陈情令》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破圈,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和话题范围。

而除了音乐专辑,官方还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周边产品,从忘羡CP的公仔、雨伞、水杯、手账本到cos服装……可以说各种类型都有涉猎,其中CP公仔上线仅3天就达到了100万的销售额。而基于粉丝中的女性粉丝占绝大多数,官方还推出了饰品和口红。9月6日上架的陈情令联名口红,半小时内就已经全部售罄。周边产品的推出虽然也因质量和价格问题遭到不少粉丝的质疑,但也确实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和话题性。

这边粉丝还在为各种周边欢乐地“剁手”,那边官微宣布的泰国见面会和中国演唱会的消息又引起了一波尖叫。由此次泰国之行的热闹程度,不难想象出,在国内举办的演唱会,场面肯定将会更加火爆。再加上《陈情令》将在韩国播放的消息,以及之前就已经透露的将会有原班人马出演的大电影,陈情令官方可谓是行程满满,这一波波的骚操作还真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在各圈层的破壁联动下,《陈情令》完成了IP产业链的“一条龙服务”,也因此得以持续保持话题热度,而在此之前似乎很少有影视项目会对IP做如此丰富的C端开发,当前的剧集市场,更多地还是将关注点落在广告植入、品牌冠名、版权售卖等形式上。《陈情令》的这轮花式操作取得的成绩也算是给了剧集市场一些启发。不过这一切从根本上来看其实都是针对“粉丝经济”展开的营销。

“粉丝经济”在百度上的解释是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 是一种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粉丝、偶像、资本是其三大组成部分,而其中,偶像是商业价值的承载体,粉丝是商业价值的实现者,资本是商业价值的投资者。

随着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偶像明星层出不穷,这也促使了粉丝圈的形成。有数据显示,中国的粉丝族群人数超过5亿,其中36%的粉丝都表示愿意每个月为偶像消费100~500元不等,照这样计算,粉丝圈的年市场规模高达900亿。

品牌商们纷纷抓住商机,开展粉丝营销。在这一营销过程中,偶像们获得了更高的人气,身价也随之上涨;粉丝们感觉增强了与偶像间的联结,并且作为偶像人气的证明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价值感;资本得以变现,赚取了更多的利益。

听起来是三方受益的一种模式,然而我国目前很多的粉丝营销却逐渐演变成了粗暴的“割韭菜”,为了追逐资本的快速变现而不断压榨偶像的剩余价值,造成粉丝热情的过度消耗,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粉丝经济”应该是一种更细水长流的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粉丝只有在为符合预期的产品和体验付费时,才会降低自身的被收割感。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没有让粉丝通过付费获得更好的服务和追星体验,那么势必也会被粉丝所抛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