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鲁股观察 | 高端化、绿色化,中通客车另辟战场逆市转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鲁股观察 | 高端化、绿色化,中通客车另辟战场逆市转型

革新技术创新模式,是中通客车技术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课题。

文 | 界面山东 王山

近日,中通客车(000957)在汽车市场承压的大环境下,发布了一份令人振奋的8月份产销量公告。

公告称,8月份中通汽车汽车产量、销量分别为1271辆、1431辆;1-8月汽车产量、销量分别为9647辆、9770辆,同比分别增长34.43%、31.96%。这在中国客车行业8月销售14267辆、同比增长-2.7%的市场大背景下,尤显难得。

联系到此前其发布的半年报,归属权变更之后的中通客车在产品力、资源整合和研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已经愈发明显,这也意味着其近年来的转型策略已经取得成效。

新能源客车逆市发力

实际上,中通客车最新的业绩数据基本上延续了2019年上半年的稳步增长态势。

上半年,中通客车共计销售客车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客车6684辆、实现收入32.9亿元,净利润329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2%、37.1%和7.8%,在行业低迷的态势下,中通客车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份半年报中,中通客车新能源客车的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中通新能源客车销量3668辆,同比增长51%。据悉,上半年,中通客车在40余个地级市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第一,并进入北京、重庆等一线城市,市场结构更加优化。

但同时,新能源客车的整体发展态势却难言乐观。

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该政策有助于车企缩短回款时间,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但新能源客车补贴退坡幅度达到近60%,对整车销售的盈利能力构成不利影响。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帅认为,8月7日新能源公交车补贴过渡期结束,受此影响抢装效应明显,但对下半年销量有所透支,补贴退坡后预计对销量及盈利都形成一定影响。此外,2015~2017年公交车的新能源替代进程快速进行,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新能源公交车渗透率已经较高,未来新能源公交渗透进入下级城市进程放缓、需求增速下降。

早在2016年,补贴滑坡的影响就已经开始显露。彼时,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调整补贴标准,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

补贴标准下调、门槛提高的影响,陆续出现在各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财报中,中通客车也未能例外。2017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大降67.36%;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再次下滑,年内实现3657.13万元,同比下降80.87%。

而在此前的2016年,中通客车新能源客车销量达到1.4万辆,占比达到77.8%,利润贡献度达90%。不过,补贴下滑的影响很快显现。中通客车董秘王兴富曾表示,客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战比较厉害,利润空间压缩,新能源客车销量大幅下滑。

受此影响,从2017年开始,中通客车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常规客车、轻型车占比提高,新能源车型占比下跌。

但占比下跌并不代表不受重视,中通客车对此的应对之策是优化新能源客车产品布局和产品竞争力,以大订单、大项目为重点,借此实现新能源客车逆势增长。在新能源客车的多个细分市场合力拉动下,2019年1-5月份,中通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为2683辆,逆市高增长47.3%,增幅近5成,市场份额达到11.8%,在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市场位列前三。

除此之外,纯电动景区车市场的开拓,城乡公交的开辟,也成为中通新能源客车发展的又一增长点。2019年,中通纯电动旅游车在服务五台山、尼山、三峡等景区的同时,再次进驻雁荡山;以服务城乡公交为主的30台中通纯电动开上黄土高原,切实拉近了偏远山区和城市间的距离。

继续深化“高端化”战略

在上述财报数字中,客车销量与营收的增长比例并不相称,根据财报,2019年上半年中通客车销售客车6684辆、实现收入3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37.1%。也就是说,中通客车的营收增幅达到了销量增幅的两倍还多。

对此,中通客车解释称,收入的增幅大于销量的增幅,得益于中通产品向高端化、大型化方向进一步优化。

中通客车取得这一成绩的大背景是国内客车市场的持续萎靡不振,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路旅客发送量65.27亿人次,同比下降4.9%。受此影响,中国客车行业累计销量21.09万辆,同比下降6.91%。21.09万辆的累计销量已是近4年同期销量的最低点,较2016年上半年有超过4万辆的差距。

在此形势之下,2018年2月13日,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为中通客车提出了“迈向高端,挑战第一,打造中国领先、全球知名的客车品牌”的总要求。2月25日,中通客车总经理孙庆民正式宣布公司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提出,经过四至五年的奋斗,达到销售4万辆,销售额200亿的目标。

同时,中通客车开始加强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2018年,在原有的深厚技术研发积淀的基础上,中通客车已斥资近4000万元,引进了更先进、更智能的产品研发及实验设备,完善了技术研发的硬实力。除了硬件的投入,中通客车还加大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2018年,中通客车科技人员数量增长了23%,薪酬则平均增长了50%,此后该数据还将持续增长,进一步增强科技团队自我研发的能力和自我创新的动力,并为中通客车的高端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革新技术创新模式,是中通客车技术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课题。2018年5月,中通客车先后确立了12个优势产品发展项目和14个科技创新提升项目,同时,聘任了12位产品经理和14位专业技术带头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平衡关键技术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让技术为客户带来更适应的性能需求和产品价值。

以此为基础,2018年中通客车开发了多款旅游客车新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其12米高端旅游车——新世嘉。采用了潍柴——法士特——汉德“黄金动力链”的新世嘉,各项指标、性能处于行业前列。

除了在国内市场大展拳脚,中通客车在国际市场也取得新突破,品牌高端化成果显著。

进入2019年,中通客车进一步深化了海外市场“高端化”战略。在提升高档产品出口比例、更高产品附加值和面向更多发达国家市场之外,加大了新能源客车的出口力度。在出口市场上,从原来的以非洲、东南亚、沙特等国家和地区为主,逐步增加了与以色列、韩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合作。

“今年1-6月,中通客车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5亿元,今年目标要冲刺15亿元。”中通客车品牌部部长李笃生表示,“中国客车经过多年的商业化推广,产品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商业模式也十分成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加码氢燃料客车,中通客车优势明显

公交车+氢燃料的组合形式是当前我国燃料电池产业最普遍的搭配方式,同时也是生产企业最多的一种车型,在这一领域,中通客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7月,综合燃料电池汽车(含客车和专用车)车企装机量份额达到456019KW,其中中通客车1-7月总装机量达到22373.5KW,称雄行业,占比达到48.77%,接近行业的半壁江山。于此之中,中通客车在搭载氢燃料专用车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装机总量达到19200KW,全行业占比达72.8%。

根据中国此前发布的《国家燃料电池发展路线图》,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将分别达到5000辆、5万辆以及100万辆,到2030年建成加氢站1000座,氢燃料电池车进入量产阶段。“到2030年,我国氢能源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表示。

数年前中通客车就已洞察此趋势,并率先进行投入,成为行业内最早布局氢燃料客车产业的企业之一。2014年,中通客车正式开始了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研发。到2016年底,中通客车成功推出国内首台9米氢燃料电池客车。2017年,又推出了9米客运版氢燃料电池客车和12米氢燃料城市客车。此后,中通氢燃料客车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截至目前,中通客车已形成了涵盖客运、公交、高端商务、物流等在内的全系列氢燃料客车产品车型。其中,实现了9-12米公交客车产品型谱的全覆盖。

为保持氢燃料客车的领先优势,中通客车持续增加相应的研发投入。至今,中通客车已组建了专门的燃料电池产品研发团队,在燃料电池系统设计、燃料电池热管理控制、氢系统设计、燃料电池系统标定与测试、整车控制、整车匹配与仿真等方向,进行深入研发与测试。同时,中通客车拥有专业燃料电池试验室和整车转毂平台,可对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进行专业的评估与测试。

另一方面,中通客车作为氢燃料客车整车企业,此前一直面临着缺乏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等问题,但随着2018年8月份山东交通工业集团无偿划转给山东重工集团,中通客车也与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潍柴动力成为了兄弟企业,而潍柴目前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重大专项,已在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工艺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了解,目前潍柴规划建设的新能源动力产业基地,涵盖燃料电池、电机、电控、动力总成、整车整机等业务;在潍坊建设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了一支千人规模的新能源研发团队。同时,潍柴还相继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地建立前沿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开展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并协同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整车企业资源,着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

在山东重工集团“整车整机战略”带动下,中通客车迅速融合以“潍柴动力-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为一体的黄金动力链。其中,2018年中通客车新推出的旅团新品——“新世嘉”和“C07”,就是充分借助这一黄金动力链平台的产品,在动力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智能化、经济性及环保等级等方面获得了高度认可。

未来,在自身成熟的研发体系上,通过加强与山东重工集团氢能产业规划在品牌、技术、采购等方面的资源协同,中通客车表示,将继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迈向高端,打造国内一流的氢能客车生产基地,成为一家备受信赖的绿色智能客车服务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通客车

2.4k
  • 四年销量持续下滑,中通客车能否靠出海走出低谷?
  • 中通客车(000957.SZ):董事刘峰因工作变动原因辞职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鲁股观察 | 高端化、绿色化,中通客车另辟战场逆市转型

革新技术创新模式,是中通客车技术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课题。

文 | 界面山东 王山

近日,中通客车(000957)在汽车市场承压的大环境下,发布了一份令人振奋的8月份产销量公告。

公告称,8月份中通汽车汽车产量、销量分别为1271辆、1431辆;1-8月汽车产量、销量分别为9647辆、9770辆,同比分别增长34.43%、31.96%。这在中国客车行业8月销售14267辆、同比增长-2.7%的市场大背景下,尤显难得。

联系到此前其发布的半年报,归属权变更之后的中通客车在产品力、资源整合和研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已经愈发明显,这也意味着其近年来的转型策略已经取得成效。

新能源客车逆市发力

实际上,中通客车最新的业绩数据基本上延续了2019年上半年的稳步增长态势。

上半年,中通客车共计销售客车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客车6684辆、实现收入32.9亿元,净利润329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2%、37.1%和7.8%,在行业低迷的态势下,中通客车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份半年报中,中通客车新能源客车的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中通新能源客车销量3668辆,同比增长51%。据悉,上半年,中通客车在40余个地级市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第一,并进入北京、重庆等一线城市,市场结构更加优化。

但同时,新能源客车的整体发展态势却难言乐观。

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该政策有助于车企缩短回款时间,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但新能源客车补贴退坡幅度达到近60%,对整车销售的盈利能力构成不利影响。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帅认为,8月7日新能源公交车补贴过渡期结束,受此影响抢装效应明显,但对下半年销量有所透支,补贴退坡后预计对销量及盈利都形成一定影响。此外,2015~2017年公交车的新能源替代进程快速进行,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新能源公交车渗透率已经较高,未来新能源公交渗透进入下级城市进程放缓、需求增速下降。

早在2016年,补贴滑坡的影响就已经开始显露。彼时,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调整补贴标准,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

补贴标准下调、门槛提高的影响,陆续出现在各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财报中,中通客车也未能例外。2017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大降67.36%;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再次下滑,年内实现3657.13万元,同比下降80.87%。

而在此前的2016年,中通客车新能源客车销量达到1.4万辆,占比达到77.8%,利润贡献度达90%。不过,补贴下滑的影响很快显现。中通客车董秘王兴富曾表示,客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战比较厉害,利润空间压缩,新能源客车销量大幅下滑。

受此影响,从2017年开始,中通客车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常规客车、轻型车占比提高,新能源车型占比下跌。

但占比下跌并不代表不受重视,中通客车对此的应对之策是优化新能源客车产品布局和产品竞争力,以大订单、大项目为重点,借此实现新能源客车逆势增长。在新能源客车的多个细分市场合力拉动下,2019年1-5月份,中通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为2683辆,逆市高增长47.3%,增幅近5成,市场份额达到11.8%,在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市场位列前三。

除此之外,纯电动景区车市场的开拓,城乡公交的开辟,也成为中通新能源客车发展的又一增长点。2019年,中通纯电动旅游车在服务五台山、尼山、三峡等景区的同时,再次进驻雁荡山;以服务城乡公交为主的30台中通纯电动开上黄土高原,切实拉近了偏远山区和城市间的距离。

继续深化“高端化”战略

在上述财报数字中,客车销量与营收的增长比例并不相称,根据财报,2019年上半年中通客车销售客车6684辆、实现收入3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37.1%。也就是说,中通客车的营收增幅达到了销量增幅的两倍还多。

对此,中通客车解释称,收入的增幅大于销量的增幅,得益于中通产品向高端化、大型化方向进一步优化。

中通客车取得这一成绩的大背景是国内客车市场的持续萎靡不振,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路旅客发送量65.27亿人次,同比下降4.9%。受此影响,中国客车行业累计销量21.09万辆,同比下降6.91%。21.09万辆的累计销量已是近4年同期销量的最低点,较2016年上半年有超过4万辆的差距。

在此形势之下,2018年2月13日,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为中通客车提出了“迈向高端,挑战第一,打造中国领先、全球知名的客车品牌”的总要求。2月25日,中通客车总经理孙庆民正式宣布公司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提出,经过四至五年的奋斗,达到销售4万辆,销售额200亿的目标。

同时,中通客车开始加强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2018年,在原有的深厚技术研发积淀的基础上,中通客车已斥资近4000万元,引进了更先进、更智能的产品研发及实验设备,完善了技术研发的硬实力。除了硬件的投入,中通客车还加大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2018年,中通客车科技人员数量增长了23%,薪酬则平均增长了50%,此后该数据还将持续增长,进一步增强科技团队自我研发的能力和自我创新的动力,并为中通客车的高端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革新技术创新模式,是中通客车技术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课题。2018年5月,中通客车先后确立了12个优势产品发展项目和14个科技创新提升项目,同时,聘任了12位产品经理和14位专业技术带头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平衡关键技术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让技术为客户带来更适应的性能需求和产品价值。

以此为基础,2018年中通客车开发了多款旅游客车新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其12米高端旅游车——新世嘉。采用了潍柴——法士特——汉德“黄金动力链”的新世嘉,各项指标、性能处于行业前列。

除了在国内市场大展拳脚,中通客车在国际市场也取得新突破,品牌高端化成果显著。

进入2019年,中通客车进一步深化了海外市场“高端化”战略。在提升高档产品出口比例、更高产品附加值和面向更多发达国家市场之外,加大了新能源客车的出口力度。在出口市场上,从原来的以非洲、东南亚、沙特等国家和地区为主,逐步增加了与以色列、韩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合作。

“今年1-6月,中通客车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5亿元,今年目标要冲刺15亿元。”中通客车品牌部部长李笃生表示,“中国客车经过多年的商业化推广,产品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商业模式也十分成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加码氢燃料客车,中通客车优势明显

公交车+氢燃料的组合形式是当前我国燃料电池产业最普遍的搭配方式,同时也是生产企业最多的一种车型,在这一领域,中通客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7月,综合燃料电池汽车(含客车和专用车)车企装机量份额达到456019KW,其中中通客车1-7月总装机量达到22373.5KW,称雄行业,占比达到48.77%,接近行业的半壁江山。于此之中,中通客车在搭载氢燃料专用车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装机总量达到19200KW,全行业占比达72.8%。

根据中国此前发布的《国家燃料电池发展路线图》,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将分别达到5000辆、5万辆以及100万辆,到2030年建成加氢站1000座,氢燃料电池车进入量产阶段。“到2030年,我国氢能源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表示。

数年前中通客车就已洞察此趋势,并率先进行投入,成为行业内最早布局氢燃料客车产业的企业之一。2014年,中通客车正式开始了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研发。到2016年底,中通客车成功推出国内首台9米氢燃料电池客车。2017年,又推出了9米客运版氢燃料电池客车和12米氢燃料城市客车。此后,中通氢燃料客车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截至目前,中通客车已形成了涵盖客运、公交、高端商务、物流等在内的全系列氢燃料客车产品车型。其中,实现了9-12米公交客车产品型谱的全覆盖。

为保持氢燃料客车的领先优势,中通客车持续增加相应的研发投入。至今,中通客车已组建了专门的燃料电池产品研发团队,在燃料电池系统设计、燃料电池热管理控制、氢系统设计、燃料电池系统标定与测试、整车控制、整车匹配与仿真等方向,进行深入研发与测试。同时,中通客车拥有专业燃料电池试验室和整车转毂平台,可对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进行专业的评估与测试。

另一方面,中通客车作为氢燃料客车整车企业,此前一直面临着缺乏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等问题,但随着2018年8月份山东交通工业集团无偿划转给山东重工集团,中通客车也与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潍柴动力成为了兄弟企业,而潍柴目前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重大专项,已在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工艺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了解,目前潍柴规划建设的新能源动力产业基地,涵盖燃料电池、电机、电控、动力总成、整车整机等业务;在潍坊建设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了一支千人规模的新能源研发团队。同时,潍柴还相继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地建立前沿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开展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并协同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整车企业资源,着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

在山东重工集团“整车整机战略”带动下,中通客车迅速融合以“潍柴动力-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为一体的黄金动力链。其中,2018年中通客车新推出的旅团新品——“新世嘉”和“C07”,就是充分借助这一黄金动力链平台的产品,在动力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智能化、经济性及环保等级等方面获得了高度认可。

未来,在自身成熟的研发体系上,通过加强与山东重工集团氢能产业规划在品牌、技术、采购等方面的资源协同,中通客车表示,将继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迈向高端,打造国内一流的氢能客车生产基地,成为一家备受信赖的绿色智能客车服务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