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环球YOLO精英 周元
编辑 | 子木
科威特是中东小国,也是石油富国,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为世界总储量的10%,居全球第四位。从18世纪初,萨巴赫家族就开始统治科威特,国王被称为埃米尔。在政治和国际舞台上,由于科威特面积小,兵微将寡,而且海水淡化厂和油井都是容易受到攻击的设施,所以科威特一直对外采取的是圆滑灵活的外交政策,对于阿拉伯世界的贫穷国家乐善好施,争取友邦的支持。执掌科威特的萨巴赫家族虽然豪奢,但也一直保持着低调。
科威特在西、北部与伊拉克为邻,伊拉克在两河流域上中游,科威特在下游。伊拉克南部与科威特,在民族、宗教、语言、文化各方面,都大同小异。历史上伊拉克南部与科威特,绝大多数时期同属一个政权,比如一战之后,土耳其帝国不复存在,伊拉克与科威特都沦为英国的保护国。科威特在波斯湾旁,其港口对以航海起家的日不落帝国来说,价值远超内地的伊拉克。
科威特面积约为伊拉克的1/25,石油储量却达到伊拉克的八成。而且科威特还占着两河流域的出海口,让伊拉克运输往波斯湾的石油,必须经过科威特。同为产油国,两国存在竞争关系,科威特之于伊拉克,如鲠在喉。也正是因为历史、地理、宗教、石油等种种原因,伊拉克一直都想兼并科威特。
本世纪30年代,伊拉克国王费萨尔曾建议与科威特结为联邦,遭到、科威特第10任埃米尔艾哈迈德的拒绝,两国自此结怨。后来伊拉克从英国独立出来,但却从来不承认科威特是个国家。
等到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就开始坐不住了,伊拉克认为科威特应是其巴士拉省的一部分而不予承认,准备出兵三下五除二地搞定科威特。但英国毕竟在科威特经营日久,更不可能轻易放弃科威特的港口,其他阿拉伯国家,如沙特、埃及、约旦等国纷纷派兵调停,最后伊拉克只能作罢。
1963年上台执政的伊拉克复兴党虽承认了科威特的独立,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两国之间仍有部分边界并未划定。1973和1974年,两国曾因领土纠纷发生两次武装冲突,但最终也是不了了之。此时,保护科威特的接力棒,交到了美国手上。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与美国统一战线,而科威特也慷慨解囊,与沙特等国一起向伊拉克提供了400多亿美元的援助。战争结束后,萨达姆认为,两伊战争是为抵制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输出,是为了保卫阿拉伯民族而战……科威特等国应从阿拉伯团结的利益出发,一笔勾销这些债务。但大债主科威特和沙特对此提议都断然拒绝。
科威特石油资源非常丰富,还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之此前两国的世仇,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几天内控制科威特全境。科威特国王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血战中重伤身亡,五名王室成员战死,埃米尔贾比尔三世率部分王室成员在硝烟炮火中被迫弃国而去,逃往沙特阿拉伯。
8月28日,萨达姆发布总统令,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个行省,并任命其副手易卜拉欣出任“科威特省”省长,准备从地图上永远抹掉科威特这个国家。远在沙特阿拉伯避难的科威特王室别无他法,只能悲愤地看着自己的国家被萨达姆肢解。昔日科威特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幕似乎又要重演。
但今时不同往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参战部队分东、中、西三路像三股狂飙席卷了科威特全境和伊拉克南部。当日,多国部队即兵临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下。27日,科威特光复。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三世回国继续执掌政权。
贾比尔三世
贾比尔三世年轻时曾在财政和经济大臣的位置上耕耘多年,极有经营头脑,他从1975年起便逐渐收回最大的外国石油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及其他石油公司的股份;后又将手中用之不竭的资金向欧美大量投资。他的深谋远虑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由于萨巴赫家族早已把石油收入大量投资于国外,所以即使后来科威特沦陷,王室仍能以巨资资助多国部队用以收复国土。
贾比尔三世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
收拾了破碎的山河,科威特王室却愁绪依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战后恢复中,埃米尔贾比尔三世在对外投资方面做出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改变了科威特单纯依赖出口石油的局面,也为战后的重建储备了资金。
进入21世纪,贾比尔三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当时的王储谢赫萨阿德·阿卜杜拉·萨利姆·萨巴赫还兼任首相,是第11任埃米尔阿卜杜拉·萨利姆·萨巴赫的长子,只比贾比尔三世小两岁。他曾经当过警察,还在英国汉顿警察学院接受警察和安全事务方面的特殊训练,之后一直负责科威特警察和公共安全方面的工作。1964年被任命为国防大臣兼内政大臣,1978年被任命为王储,兼任首相,此后受命组建内阁,一直执掌政府大权。
萨阿德一世
但萨阿德患有肠癌,这给他将来的执政带来困难。2006年1月15日,埃米尔贾比尔三世去世,萨阿德一世即位为科威特的第14任埃米尔。他坐在轮椅上出席了前埃米尔的葬礼。贾比尔三世的异母弟首相萨巴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乘机发难,领导内阁会议启动宪政程序,以萨阿德一世年老多病、无法执政为借口,逼迫他逊位。1月24日,只做了10天君主萨阿德一世被迫放弃王位。1月29日,科威特国会通过萨巴赫任埃米尔案。萨巴赫随后宣誓即位成为科威特第15代埃米尔萨巴赫四世。
萨巴赫四世从1963年出任科威特外交大臣,1978年兼任科威特副首相,1992年任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尤其进入21世纪,当时的王储萨阿德病重,2001年埃米尔贾比尔三世又突发脑溢血,被送往英国治疗,萨巴赫四世成为科威特事实上的“总管”,一直大权在握。到2003年,他正式担任科威特首相。
萨巴赫四世
萨巴赫四世属于改革派,在他的领导下,科威特近两年来无论是政治改革还是经济改革都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一直倡导对科威特的政治体制和社会观念进行改革,而且他还多次建议允许妇女参与科威特的政治进程,在他的内阁中破天荒地出现了科威特历史上首位女大臣。
萨巴赫四世很亲民,在内阁任职期间,他会经常到科威特各地巡视,与其他的王室成员大相径庭,有着极高的民望。因此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他赢得轻而易举,很多阿拉伯媒体报道此次王位更迭时科威特人的心态用“翘首以盼”来形容,很多科威特人甚至认为,他的即位预示着科威特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萨巴赫四世一直以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著称,他在主政期间大力推行科威特经济私有化,并且实现了科威特的多项第一:建立了第一家私营航空公司,颁布了第一部外国投资法等等,不一而足。
2012年2月7日萨巴赫四世任命异母弟纳瓦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艾哈迈德一世第六子)为王储,打破了科威特王室90年来贾比尔支和萨利姆支轮流即位的传统,并任命侄子纳赛尔·穆罕默德·萨巴赫(艾哈迈德一世次子穆罕默德之次子)为首相。此举将对今后科威特王位继承权排序带来一定的影响。
王储纳瓦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
声 明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转发推荐!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