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治理“黄金粥”需政府景区双向合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治理“黄金粥”需政府景区双向合力

黄金周逐年增长的游客人数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游客集中出游,景区出现了“爆棚”和“井喷”现象,交通拥挤、旅游服务质量下降、旅游信息和设施不足、游客体验质量下降等问题凸显。 

文|法治周末记者  万文竹

责编|马蓉蓉

“国庆假期去旅行,就是外出看人头。”“国庆旅行,哪哪都是人,花钱找罪受”……翻开微信朋友圈,有不少网友吐槽国庆旅游景点人挤人的现象。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测算,2019年国庆7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黄金周逐年增长的游客人数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游客集中出游,景区出现了“爆棚”和“井喷”现象,交通拥挤、旅游服务质量下降、旅游信息和设施不足、游客体验质量下降等问题凸显。 

黄金周再变“黄金粥” 

狭窄的栈道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游客,游客脚下则是万丈深渊。近日,有网友发出了一段国庆假期黄山景区栈道上人挤人的视频,随即引发热议,很多网友担心景区拥堵带来的安全问题。

尽管黄山景区随后发布官方声明称,该视频中挤满游客的悬空栈道画面并不是黄山风景区,但在国庆期间,黄山景区也出现了游客爆棚的现象。据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宣传部统计,十一黄金周7天假期里,黄山景区共吸引游客总计超17万人。

黄山仅仅是国庆假期景区人潮涌动的冰山一角。杭州市文广旅游局统计,截至10月7日下午4时,国庆期间,杭州累计接待旅游者1895.37万人次,同比增长6.7%;实现旅游收入160.81亿元,同比增长6.02%。其中,杭州西湖景区上演60万人断桥相会,“生生把断桥变人桥”。

刷爆朋友圈的上海外滩“雨刷式过马路”背后则是10月2日晚8点,外滩滨水区瞬时客流达7.2万人,整个外滩区域瞬时客流达到22万人的“历史新高”记录。

“景区拥堵是供求严重失衡的结果,会影响旅游质量,降低满意度,游客也难以享受旅游的乐趣。”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指出,景区游客过度拥挤不仅会导致景区道路等线路交通拥堵,易引发游客与游客、游客与景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严重时还会造成社会治安事件,危害人身财产安全。

这样的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2012年“十一黄金周”在华山景区因拥挤发生了游客被捅伤的恶性事件;2013年“十一黄金周”在九寨沟景区发生严重的游客滞留事件,滞留游客4000余人,并引发连锁反应,客运系统陷入全面瘫痪。 

带薪休假执行难 

在刘思敏看来,我国休假制度设计尚未完善,节假日旅游需求的集中释放是造成景区拥挤的直接原因。

记者搜集资料获悉,2007年12月,国务院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为春节、国庆两个“七天”的“黄金周”以及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5个“三天”的小长假,并同步出台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形成了黄金周、小长假和个人带薪休假并存的局面。

此后,相关部门虽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积极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但很多地方至今尚未纳入政府议事日程,也没有制定具体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导致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效果不佳,很多职工都没能享受到带薪休假。

2015年,人社部开展的调查显示,带薪休假落实率仅有50%。普通游客的长途旅游只能放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期间进行,导致节假日期间游客出行过于集中、城市景区人流量井喷的现象出现。

“不应让带薪休假成为一句空话。”刘思敏建议政府应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得企事业单位意识到落实带薪假期是劳动者的权利,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比如减税降费等,让企业有经济动力给员工休假。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带薪休假落实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执法监督力度不够。虽然我国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于落实带薪休假作出了相应规定,但由于缺乏责任追究条款细则,且相关执法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督不到位,使得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实。他建议除加强监管外,也应畅通劳动者维权通道。 

景区需转变传统思维 

“旅游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是景区拥挤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河南省大众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威认为,与暴涨的旅游需求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旅游供给体系相对滞后,旅游供给结构单一,旅游产品层次较低,仍以景区观光旅游为主。而优质景区数量较少,导致节假日大量游客只能选择少数的热门景区,造成拥挤。

针对景区超载问题,国家以及旅游相关管理部门也曾经提出过“门票预约制度”和《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但杨志威坦言,由于缺乏强制性,加之景区想挣钱,游客想不虚此行,使得超载现象仍然存在。

“景区管理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能因利益驱使就不限制游客人数,而应多方配合测算出景区科学的容量,并严格按照景区规定的容量限制游人数量。”杨志威建议可以对冷点景区进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增强吸引力,并和热点景区搭配组合,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选择,缓解爆棚现象。

此外,景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等及时向游客公布景区最新咨询,使游客“心中有数”,合理预约或理性前往景区。

某景区资深职业经理人高晓文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假期间,景区应想方设法做好“分洪”与“泄流”工作。比如,对于资金和规模等条件允许的景区,可以考虑增加景区内的设施设备和扩大规模;对于景区关键游览点,在高峰时期要增加人力疏导,保障游览秩序。

“目前,主动预约旅游的客人并不多。”高晓文强调,让游客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习惯也很重要,如何有效引导游客进行预约也是解决因游客自身原因而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关键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治理“黄金粥”需政府景区双向合力

黄金周逐年增长的游客人数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游客集中出游,景区出现了“爆棚”和“井喷”现象,交通拥挤、旅游服务质量下降、旅游信息和设施不足、游客体验质量下降等问题凸显。 

文|法治周末记者  万文竹

责编|马蓉蓉

“国庆假期去旅行,就是外出看人头。”“国庆旅行,哪哪都是人,花钱找罪受”……翻开微信朋友圈,有不少网友吐槽国庆旅游景点人挤人的现象。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测算,2019年国庆7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黄金周逐年增长的游客人数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游客集中出游,景区出现了“爆棚”和“井喷”现象,交通拥挤、旅游服务质量下降、旅游信息和设施不足、游客体验质量下降等问题凸显。 

黄金周再变“黄金粥” 

狭窄的栈道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游客,游客脚下则是万丈深渊。近日,有网友发出了一段国庆假期黄山景区栈道上人挤人的视频,随即引发热议,很多网友担心景区拥堵带来的安全问题。

尽管黄山景区随后发布官方声明称,该视频中挤满游客的悬空栈道画面并不是黄山风景区,但在国庆期间,黄山景区也出现了游客爆棚的现象。据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宣传部统计,十一黄金周7天假期里,黄山景区共吸引游客总计超17万人。

黄山仅仅是国庆假期景区人潮涌动的冰山一角。杭州市文广旅游局统计,截至10月7日下午4时,国庆期间,杭州累计接待旅游者1895.37万人次,同比增长6.7%;实现旅游收入160.81亿元,同比增长6.02%。其中,杭州西湖景区上演60万人断桥相会,“生生把断桥变人桥”。

刷爆朋友圈的上海外滩“雨刷式过马路”背后则是10月2日晚8点,外滩滨水区瞬时客流达7.2万人,整个外滩区域瞬时客流达到22万人的“历史新高”记录。

“景区拥堵是供求严重失衡的结果,会影响旅游质量,降低满意度,游客也难以享受旅游的乐趣。”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指出,景区游客过度拥挤不仅会导致景区道路等线路交通拥堵,易引发游客与游客、游客与景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严重时还会造成社会治安事件,危害人身财产安全。

这样的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2012年“十一黄金周”在华山景区因拥挤发生了游客被捅伤的恶性事件;2013年“十一黄金周”在九寨沟景区发生严重的游客滞留事件,滞留游客4000余人,并引发连锁反应,客运系统陷入全面瘫痪。 

带薪休假执行难 

在刘思敏看来,我国休假制度设计尚未完善,节假日旅游需求的集中释放是造成景区拥挤的直接原因。

记者搜集资料获悉,2007年12月,国务院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为春节、国庆两个“七天”的“黄金周”以及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5个“三天”的小长假,并同步出台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形成了黄金周、小长假和个人带薪休假并存的局面。

此后,相关部门虽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积极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但很多地方至今尚未纳入政府议事日程,也没有制定具体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导致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效果不佳,很多职工都没能享受到带薪休假。

2015年,人社部开展的调查显示,带薪休假落实率仅有50%。普通游客的长途旅游只能放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期间进行,导致节假日期间游客出行过于集中、城市景区人流量井喷的现象出现。

“不应让带薪休假成为一句空话。”刘思敏建议政府应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得企事业单位意识到落实带薪假期是劳动者的权利,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比如减税降费等,让企业有经济动力给员工休假。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带薪休假落实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执法监督力度不够。虽然我国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于落实带薪休假作出了相应规定,但由于缺乏责任追究条款细则,且相关执法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督不到位,使得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实。他建议除加强监管外,也应畅通劳动者维权通道。 

景区需转变传统思维 

“旅游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是景区拥挤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河南省大众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威认为,与暴涨的旅游需求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旅游供给体系相对滞后,旅游供给结构单一,旅游产品层次较低,仍以景区观光旅游为主。而优质景区数量较少,导致节假日大量游客只能选择少数的热门景区,造成拥挤。

针对景区超载问题,国家以及旅游相关管理部门也曾经提出过“门票预约制度”和《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但杨志威坦言,由于缺乏强制性,加之景区想挣钱,游客想不虚此行,使得超载现象仍然存在。

“景区管理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能因利益驱使就不限制游客人数,而应多方配合测算出景区科学的容量,并严格按照景区规定的容量限制游人数量。”杨志威建议可以对冷点景区进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增强吸引力,并和热点景区搭配组合,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选择,缓解爆棚现象。

此外,景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等及时向游客公布景区最新咨询,使游客“心中有数”,合理预约或理性前往景区。

某景区资深职业经理人高晓文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假期间,景区应想方设法做好“分洪”与“泄流”工作。比如,对于资金和规模等条件允许的景区,可以考虑增加景区内的设施设备和扩大规模;对于景区关键游览点,在高峰时期要增加人力疏导,保障游览秩序。

“目前,主动预约旅游的客人并不多。”高晓文强调,让游客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习惯也很重要,如何有效引导游客进行预约也是解决因游客自身原因而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关键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