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接轨上海,深度融杭,嘉兴蕴藏多大的产业机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接轨上海,深度融杭,嘉兴蕴藏多大的产业机遇?

背靠先天地理优势和政策红利,嘉兴蕴藏着多大的产业机遇?

2019年,嘉兴利好政策频出,从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嘉湖一体化、杭嘉一体化,再到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所有的动向,都围绕一个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背靠先天地理优势和政策红利,嘉兴蕴藏着多大的产业机遇?

01、“打造三大枢纽”加强长三角互联互通

铁路枢纽启动嘉兴高铁南站扩容提升工程,争取接入沪乍杭、杭绍台二期、嘉湖城际等线路,集成高铁、城际、轻轨、公交、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打造高铁南站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嘉兴到长三角主要城市“交通圈”。实施嘉兴火车站改建扩容,增强沪杭铁路通道运输能力。

航空枢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三大枢纽机场(上海浦东、虹桥、杭州萧山)溢出客货运量,重点发展航空货运,规划建设长三角核心航空枢纽配套功能机场和国际航道货运枢纽机场,形成与三大枢纽机场功能配套、错位互补、特色发展和市场细分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机场集团的深度合作,研究优化与浙江省机场集团运营管理合作方案。

海河联运枢纽发挥前海后河的独特优势,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整合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资源,强化外海内河、海域陆地、港口及后方配套用地统筹。以“三横三纵一通道”内河骨干航道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独山、乍浦和海盐港区的内河港池,打通海河联运“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嘉兴海河联运引领区建设。

图: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02、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新动能加快培育成长

2018年,嘉兴全市生产总值(GDP)4871.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3 亿元,增长 0.1%;第二产业增加值 2624.49 亿元,增长 8.4%;第三产业增加值 2132.46亿元,增长 7.1%。三产比例为2%:54%:44%,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水平较为发达;而第三产业增速缓慢,与浙江省其他城市相比,嘉兴市第三产业占比排名靠后,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图:2014-2018年嘉兴三产比例

新动能加快培育成长。嘉兴新产业增长较快,2018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347.19 亿元,现价增长 13.5%,占 GDP 比重为 7.1%。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时尚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13.9%、13.8%和12.4%。

03、全面接轨上海,构筑上海都市圈

从2016年的90分钟都市圈,到2017年政府发文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兴充分发挥毗邻上海的地域优势,全面实现沪嘉同城发展,担起“上海后花园”的时代重任。

在产业方面,嘉兴着重推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全力构筑上海都市圈智能制造之城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具体包括,谋划建设临沪区域产业合作新平台,深化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服务业集聚区等与上海重点产业平台对接合作;推进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与上海加快建立“统一规划、协同招商、同步建设、共享品牌”合作机制,大力推进上海自贸区(嘉善)协作区、浙沪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的规划建设。

04、产业新机遇,建设数字经济强市

近年来,嘉兴市“手握”国家信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等“国字号”名片,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处于快车道。据统计,2018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量居浙江省第4位,占比居全省第2位;体现数字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三大指数——数字经济指数、信息化指数、“两化”融合指数,则均列全省第3位,其中“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首次跃升至省第一梯队。

目前,嘉兴已拥有10个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基地,其中1个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3个省级信息经济示范区、6个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

南湖区着力推进浙江柔性电子产业园建设,秀洲区启动桃园数字小镇建设,海宁市聚力推进泛半导体产业园建设,桐乡市扎实开展中电科乌镇基地建设,嘉善县成为电子信息(光通信及智能终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表:嘉兴市第一批数字经济重大产业平台

05、“六大工程”吸引人才,注入产业新动力

为强化人才支撑,嘉兴着力实施2019-2022年六大重点工程,引进和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技能、又熟悉数字知识的“数字企业家”和“数字工匠”,力争到2022年,引进或培养数字经济领域“国千”“省千”等高精尖人才百名以上;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85家以上;打造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30个以上;新增建设人才公寓、产业园区配套住房5000套以上。

图:嘉兴市数字经济人才发展规划

结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长三角一体化时代下,嘉兴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坚持做强智能终端、智能光伏、微电机,做大电子元器件、智能家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加快推进集成电路、5G产业、人工智能等新兴高端产业的培育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接轨上海,深度融杭,嘉兴蕴藏多大的产业机遇?

背靠先天地理优势和政策红利,嘉兴蕴藏着多大的产业机遇?

2019年,嘉兴利好政策频出,从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嘉湖一体化、杭嘉一体化,再到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所有的动向,都围绕一个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背靠先天地理优势和政策红利,嘉兴蕴藏着多大的产业机遇?

01、“打造三大枢纽”加强长三角互联互通

铁路枢纽启动嘉兴高铁南站扩容提升工程,争取接入沪乍杭、杭绍台二期、嘉湖城际等线路,集成高铁、城际、轻轨、公交、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打造高铁南站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嘉兴到长三角主要城市“交通圈”。实施嘉兴火车站改建扩容,增强沪杭铁路通道运输能力。

航空枢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三大枢纽机场(上海浦东、虹桥、杭州萧山)溢出客货运量,重点发展航空货运,规划建设长三角核心航空枢纽配套功能机场和国际航道货运枢纽机场,形成与三大枢纽机场功能配套、错位互补、特色发展和市场细分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机场集团的深度合作,研究优化与浙江省机场集团运营管理合作方案。

海河联运枢纽发挥前海后河的独特优势,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整合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资源,强化外海内河、海域陆地、港口及后方配套用地统筹。以“三横三纵一通道”内河骨干航道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独山、乍浦和海盐港区的内河港池,打通海河联运“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嘉兴海河联运引领区建设。

图: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02、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新动能加快培育成长

2018年,嘉兴全市生产总值(GDP)4871.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3 亿元,增长 0.1%;第二产业增加值 2624.49 亿元,增长 8.4%;第三产业增加值 2132.46亿元,增长 7.1%。三产比例为2%:54%:44%,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水平较为发达;而第三产业增速缓慢,与浙江省其他城市相比,嘉兴市第三产业占比排名靠后,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图:2014-2018年嘉兴三产比例

新动能加快培育成长。嘉兴新产业增长较快,2018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347.19 亿元,现价增长 13.5%,占 GDP 比重为 7.1%。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时尚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13.9%、13.8%和12.4%。

03、全面接轨上海,构筑上海都市圈

从2016年的90分钟都市圈,到2017年政府发文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兴充分发挥毗邻上海的地域优势,全面实现沪嘉同城发展,担起“上海后花园”的时代重任。

在产业方面,嘉兴着重推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全力构筑上海都市圈智能制造之城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具体包括,谋划建设临沪区域产业合作新平台,深化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服务业集聚区等与上海重点产业平台对接合作;推进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与上海加快建立“统一规划、协同招商、同步建设、共享品牌”合作机制,大力推进上海自贸区(嘉善)协作区、浙沪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的规划建设。

04、产业新机遇,建设数字经济强市

近年来,嘉兴市“手握”国家信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等“国字号”名片,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处于快车道。据统计,2018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量居浙江省第4位,占比居全省第2位;体现数字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三大指数——数字经济指数、信息化指数、“两化”融合指数,则均列全省第3位,其中“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首次跃升至省第一梯队。

目前,嘉兴已拥有10个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基地,其中1个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3个省级信息经济示范区、6个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

南湖区着力推进浙江柔性电子产业园建设,秀洲区启动桃园数字小镇建设,海宁市聚力推进泛半导体产业园建设,桐乡市扎实开展中电科乌镇基地建设,嘉善县成为电子信息(光通信及智能终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表:嘉兴市第一批数字经济重大产业平台

05、“六大工程”吸引人才,注入产业新动力

为强化人才支撑,嘉兴着力实施2019-2022年六大重点工程,引进和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技能、又熟悉数字知识的“数字企业家”和“数字工匠”,力争到2022年,引进或培养数字经济领域“国千”“省千”等高精尖人才百名以上;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85家以上;打造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30个以上;新增建设人才公寓、产业园区配套住房5000套以上。

图:嘉兴市数字经济人才发展规划

结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长三角一体化时代下,嘉兴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坚持做强智能终端、智能光伏、微电机,做大电子元器件、智能家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加快推进集成电路、5G产业、人工智能等新兴高端产业的培育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