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A股主板市场的疲软走势,新三板也在蠢蠢欲动,希望通过新的制度以改善忽高忽低的估值体系,改善流动性,但新制度能否推行目前仍悬而未决。
8月18日,一则传言在新三板朋友圈内传开,“新三板分层已通过证监会主席办公会,大体将分为三层:创新层、培育层、基础层。”消息并称,分层中的顶层(即创新层)准入标准有三套:标准一:要求最近2年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500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最近6个月平均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标准二:营业收入近二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40%,收入平均不低于5000万,总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标准三:最近6个月市值不低于6亿,最近一期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做市商不少于6家。
总体而言,这样的标准高过创业板上市标准。目前大约有500家符合条件,创新层企业可突破单次发行35人的限制。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来市场一片哗然。如果按照此标准,大约只有100家做市企业符合标准。“那么新三板就没有活力了。”一位挂牌企业老板说。
下午,股转系统发布紧急声明辟谣,称关于新三板分层的传言不实,该方案仍在研究中。公告称,“目前,全国股转公司正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研究‘新三板’市场的内部分层方案。近期市场传言的分层方案和分层标准不准确,相关方案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待成熟后将择机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上半年,股转公司领导已通过公开讲话表示年内将推出分层制度,但该方案迟迟没有推出,引起市场对制度红利等待的失望。新三板制度的供给处于断档期,再加上A股市场震荡以及挂牌企业不断扩容的影响,三板市场陷入流动性危机。可以说,市场各方都在积极期待相关政策出台。
据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新三板制度改革方案早已摆在股转公司领导的案头,但由于近期监管层更替处于敏感期,所以该方案一直未能推出。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新三板分层制度借鉴的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目前,按照挂牌企业市值、财务要求等指标的不同,纳斯达克市场内部存在三个层次: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和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
华融证券认为,分层设计和监管对新三板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发展历程,分层管理既有助于投资者对挂牌企业的总体认知,也有利于挂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通过分层,把企业分类,可以解决不同质量的企业在一个交易所挂牌的问题,这时新三板市场平均的市值、市盈率、日成交额才有意义。”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分层,就可以对分到顶层的企业进行严格要求,包括披露、审计的要求。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在一个池子里,利润100万和一个亿的都放到一起,是有问题的,所以必须分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三板市场挂牌门槛较低,导致挂牌企业良莠不齐,已经成为降低吸引优质企业挂牌的原因之一。“一些高质量企业会觉得新三板有点low。”一位从事中概股回归的投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一旦分层,处于顶层的企业交投变会更活跃,受到机构的追捧,市值也会更高。”张驰认为,“不在顶层的企业也会尽力去满足划分到顶层的条件。”
另外,分层制度的推出可以降低投资难度,有助于激活新三板市场日成交量,解决市场流动性问题。“由于可以更好地引导投融资对接,分层制度是全国股转公司今年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分层可以大幅提高市场流动性,相关部门在积极推进。”有券商人士说。
张驰指出,“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分。一旦分层完成,处于顶层的企业一定会受到追捧,市盈率和估值都会增加,所以谁分到顶层,按什么条件来分,是最核心的问题。”
7月29日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新三板属于新兴市场,没有太多的历史负担,意味着后续的创新空间很大。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说明,分层方案或许将要推出,不排除9月就推出相关意见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