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著名考古学家段清波逝世,曾领队完成秦陵地区300万平方米考古勘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著名考古学家段清波逝世,曾领队完成秦陵地区300万平方米考古勘探

10月13日晚23时15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段清波因病逝世,年仅55岁。

图片来源:西北大学官网

10月13日晚23时15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段清波因病逝世,年仅55岁。14日0点08分,西北大学官方微博发文证实了这一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段清波生前主要从事秦汉考古学、中国古代陵墓制度、中国历代长城等方面的研究。他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历代长城研究》《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2项国家级和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此前的9月1日,《光明日报》还曾刊发关于段清波的专访文章《考古是我生命中的光》一文。该文透露,2016年5月,段清波被查处罹患癌症。今年7月,医学检查显示,癌细胞已转移至他的大脑。

公开资料显示,段清波生于1964年2月,系山西芮城人。17岁时,段清波考入西北大学考古专业。1988年,段清波从西北大学毕业,取得硕士学位。2007年,他又获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西北大学考古学研究起始于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组对张骞墓的调查发掘。1956年,由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教育部统筹安排,在西北大学设立了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

1998年11月,34岁的段清波被委以重任,出任秦始皇帝陵考古队队长。此后10年间,段清波带队对秦陵地区300万平方米的区域展开考古勘探工作。

在此期间,考古工作者新发现近20座陵园陪葬坑;发现了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三出阙遗址;首次发现陵园城墙内外长达近8000米的廊坊建筑,发现规模惊人的秦陵地宫阻排水系统;发现了陵区内地位仅次于秦始皇帝的高级贵族“中”字形大墓;发掘出土了大批石质铠甲、石胄、石戏陶俑及青铜大鼎,文官俑、青铜水禽等珍贵文物。

前述《光明日报》文章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如此评价段清波的工作成就:“他从接手秦陵考古之初就非常注重陵墓整体布局与规制的调查勘探,并且始终将秦陵放在中华文明发展变迁视阈下研究。”

2006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对我国现存历代长城资源进行一次调查,共涉及全国15个省份。其中,段清波被任命为陕西长城资源调查队项目领队,并完成了《陕西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等考古报告。

西北大学官网介绍,段清波近几年仍在主持陕西省明长城资源调查。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病榻上的段清波仍然牵挂着长城研究:“要不是这场病,《中国明长城调查报告》的初稿我在暑假里就已经完成了。”

2009年,段清波回到母校任教。至今,他已带出研究生48人。2018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科获得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的成绩,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

此外,西北大学官网显示,今年8月27日,段清波被评为西北大学“师德标兵”,他领衔的文化遗产学院,被评为西北大学“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光明日报报道,2016年5月,段清波被查处罹患肾癌并发骨转移,随即进行了右肾摘除手术。术后3个月,他就返回了教学一线。今年5月底,医学检查发现,段清波体内转移至左肺的肿瘤,1个月之内竟“疯长”了1厘米,医生建议立即手术。

但因当时正处毕业季,工作繁忙,他便将手术推迟了一个多月。7月2日,段清波被推进了手术室。术后5天,他发现自己的左腿失去了行动能力,右手竟无法将食物送入口中。检查显示,他的癌细胞已转移至大脑。

10月13日晚23时15分,这位与病魔抗争了一千四百多天的考古学家,不幸逝世,年仅55岁。

14日0点08分,西北大学官方微博转发前述光明日报对段清波的专访文章,并配文道:“一生都在追逐生命中的光,愿您在另一个世界,能继续被光芒照耀,先生走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著名考古学家段清波逝世,曾领队完成秦陵地区300万平方米考古勘探

10月13日晚23时15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段清波因病逝世,年仅55岁。

图片来源:西北大学官网

10月13日晚23时15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段清波因病逝世,年仅55岁。14日0点08分,西北大学官方微博发文证实了这一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段清波生前主要从事秦汉考古学、中国古代陵墓制度、中国历代长城等方面的研究。他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历代长城研究》《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2项国家级和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此前的9月1日,《光明日报》还曾刊发关于段清波的专访文章《考古是我生命中的光》一文。该文透露,2016年5月,段清波被查处罹患癌症。今年7月,医学检查显示,癌细胞已转移至他的大脑。

公开资料显示,段清波生于1964年2月,系山西芮城人。17岁时,段清波考入西北大学考古专业。1988年,段清波从西北大学毕业,取得硕士学位。2007年,他又获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西北大学考古学研究起始于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组对张骞墓的调查发掘。1956年,由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教育部统筹安排,在西北大学设立了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

1998年11月,34岁的段清波被委以重任,出任秦始皇帝陵考古队队长。此后10年间,段清波带队对秦陵地区300万平方米的区域展开考古勘探工作。

在此期间,考古工作者新发现近20座陵园陪葬坑;发现了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三出阙遗址;首次发现陵园城墙内外长达近8000米的廊坊建筑,发现规模惊人的秦陵地宫阻排水系统;发现了陵区内地位仅次于秦始皇帝的高级贵族“中”字形大墓;发掘出土了大批石质铠甲、石胄、石戏陶俑及青铜大鼎,文官俑、青铜水禽等珍贵文物。

前述《光明日报》文章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如此评价段清波的工作成就:“他从接手秦陵考古之初就非常注重陵墓整体布局与规制的调查勘探,并且始终将秦陵放在中华文明发展变迁视阈下研究。”

2006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对我国现存历代长城资源进行一次调查,共涉及全国15个省份。其中,段清波被任命为陕西长城资源调查队项目领队,并完成了《陕西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等考古报告。

西北大学官网介绍,段清波近几年仍在主持陕西省明长城资源调查。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病榻上的段清波仍然牵挂着长城研究:“要不是这场病,《中国明长城调查报告》的初稿我在暑假里就已经完成了。”

2009年,段清波回到母校任教。至今,他已带出研究生48人。2018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科获得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的成绩,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

此外,西北大学官网显示,今年8月27日,段清波被评为西北大学“师德标兵”,他领衔的文化遗产学院,被评为西北大学“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光明日报报道,2016年5月,段清波被查处罹患肾癌并发骨转移,随即进行了右肾摘除手术。术后3个月,他就返回了教学一线。今年5月底,医学检查发现,段清波体内转移至左肺的肿瘤,1个月之内竟“疯长”了1厘米,医生建议立即手术。

但因当时正处毕业季,工作繁忙,他便将手术推迟了一个多月。7月2日,段清波被推进了手术室。术后5天,他发现自己的左腿失去了行动能力,右手竟无法将食物送入口中。检查显示,他的癌细胞已转移至大脑。

10月13日晚23时15分,这位与病魔抗争了一千四百多天的考古学家,不幸逝世,年仅55岁。

14日0点08分,西北大学官方微博转发前述光明日报对段清波的专访文章,并配文道:“一生都在追逐生命中的光,愿您在另一个世界,能继续被光芒照耀,先生走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