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黄金第一股上半年净利降八成 “海外兄弟”中金国际却盈利大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黄金第一股上半年净利降八成 “海外兄弟”中金国际却盈利大涨

中金国际上半年产销量双双大增,依靠薄利多销,在金价下滑中实现净利润增长72%。

图片来源:CFP

同为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黄金,600489.SH)和中国黄金国际资源有限公司(02099.HK/TSX:CGG,下称中金国际)的上半年利润反差却有点大。

“中国黄金第一股”中金黄金,在8月19日晚间发布半年报称,期间销售收入为177.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为5171.13万元,同比大降81.75%。

成立于2000年6月的中金黄金,是中国黄金旗下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由中国黄金(原中国黄金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其它6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黄金生产的上市公司。

中金黄金解释称,上半年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黄金、铜及副产品价格下降和财务费用增加。其中,黄金、铜等副产品价格下跌致使利润减少2.4亿元。

卓创资讯贵金属分析师张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今年上半年黄金整体下跌幅度其实并不大,年初上海现货金239元/克,6月30日为235元/克,首尾平抑之后,只下跌了4元/克,半年累积仅下跌1.67%。

此外,上半年电解铜价格则下跌3805元/吨,跌幅达8.17%,上海现货铜半年首尾价差3395元/吨,跌幅7.94%。

财务费用增加则是中金黄金利润下滑的另一大原因。今年上半年,中金黄金的财务费用高达1.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逾八成。

中金黄金在公告中解释称,由于改扩建、技术改造等项目竣工,借款利息费用化,以及有息负债增加,导致中金黄金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影响利润总额下降8600万元。

对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黄金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金国际,上半年却录得税后纯利1680万美元(约合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中金国际是中国黄金的海外上市平台,同时在香港和加拿大多伦多主板上市,中国黄金持有其39.33%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中金国际总部位于多伦多,但旗下的主要资产在中国境内,为内蒙古的长山壕金矿及西藏的甲玛铜矿。该公司官网显示,其综合黄金年产量为14.8万盎司(约合4195.7公斤),铜年产量为2832万磅(约合1284.6万公斤)。

中金国际上半年盈利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黄金、铜产销量大增。其中,长山壕金矿黄金产量同比增加75.7%。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新的堆浸和选矿系统开始商业化生产,导致黄金销量增加一倍。

此外,甲玛铜矿的产量也同比增加77.7%,使得销售收入同比翻番,增加至2510万美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

对于这两家“兄弟公司”的业绩反差,张伟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中金黄金的产量没有太大变化,那么在总产量一定的情况下,金价下滑,就导致利润下滑。而中金国际的产销量均有较大提高,原因是采用了新技术,那么在金价下跌的情况下,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利润反而增色不少。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中金黄金今年上半年的黄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34%。然而,由于营业成本抬升为4.94%,大于收入增幅,毛利率仅为4.5%,同比减少1.46个百分点。

今年下半年,中金黄金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包括黄金、铜在内的大宗商品持续下跌,至今未有明显好转迹象。美联储加息预期致使金价不断承压,8月18日凌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更是再度刷新六年新低,报收5020美元/吨,盘中一度跌破5000美元/吨整数支撑关口,下探至4983美元/吨。

中金黄金表示,下半年公司将加大资源开发和现有区域的探矿增储,推进降本增效,优化“五率”(损失率、贫化率、回收率、设备运转率、劳动生产率)、降低“五费”(工程费用、采掘单件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采购费用)。

作为中国黄金行业唯一一家央企,中国黄金上半年营收指标向好。据新华网报道,得益于优化“五率”和降低“五费”,中国黄金上半年实现营收536.63亿元,上半年减少支出达2.19亿元。

中国黄金正借助“一带一路”政策积极“走出去”,不仅与俄罗斯极地黄金公司签署资源开发合作框架协议,还与全球最大的矿业装备和水泥装备制造商,中信重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开展工程与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

去年市场曾有传闻称中国黄金将并入中国铝业集团,此传闻并非空穴来风。2013年底,中国黄金原总经理、党委书记孙兆学到中国铝业公司任总经理,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孙兆学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场超级合并在这两家央企内部也遭遇重重反对,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8月19日,中国铝业公司新闻中心新闻处副处长姜志男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尚未听说上述合并的消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黄金

  • 上市公司中国黄金公开招聘纪委书记,要求50周岁左右
  • 中国黄金(600916.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3.19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46.3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黄金第一股上半年净利降八成 “海外兄弟”中金国际却盈利大涨

中金国际上半年产销量双双大增,依靠薄利多销,在金价下滑中实现净利润增长72%。

图片来源:CFP

同为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黄金,600489.SH)和中国黄金国际资源有限公司(02099.HK/TSX:CGG,下称中金国际)的上半年利润反差却有点大。

“中国黄金第一股”中金黄金,在8月19日晚间发布半年报称,期间销售收入为177.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为5171.13万元,同比大降81.75%。

成立于2000年6月的中金黄金,是中国黄金旗下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由中国黄金(原中国黄金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其它6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黄金生产的上市公司。

中金黄金解释称,上半年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黄金、铜及副产品价格下降和财务费用增加。其中,黄金、铜等副产品价格下跌致使利润减少2.4亿元。

卓创资讯贵金属分析师张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今年上半年黄金整体下跌幅度其实并不大,年初上海现货金239元/克,6月30日为235元/克,首尾平抑之后,只下跌了4元/克,半年累积仅下跌1.67%。

此外,上半年电解铜价格则下跌3805元/吨,跌幅达8.17%,上海现货铜半年首尾价差3395元/吨,跌幅7.94%。

财务费用增加则是中金黄金利润下滑的另一大原因。今年上半年,中金黄金的财务费用高达1.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逾八成。

中金黄金在公告中解释称,由于改扩建、技术改造等项目竣工,借款利息费用化,以及有息负债增加,导致中金黄金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影响利润总额下降8600万元。

对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黄金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金国际,上半年却录得税后纯利1680万美元(约合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中金国际是中国黄金的海外上市平台,同时在香港和加拿大多伦多主板上市,中国黄金持有其39.33%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中金国际总部位于多伦多,但旗下的主要资产在中国境内,为内蒙古的长山壕金矿及西藏的甲玛铜矿。该公司官网显示,其综合黄金年产量为14.8万盎司(约合4195.7公斤),铜年产量为2832万磅(约合1284.6万公斤)。

中金国际上半年盈利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黄金、铜产销量大增。其中,长山壕金矿黄金产量同比增加75.7%。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新的堆浸和选矿系统开始商业化生产,导致黄金销量增加一倍。

此外,甲玛铜矿的产量也同比增加77.7%,使得销售收入同比翻番,增加至2510万美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

对于这两家“兄弟公司”的业绩反差,张伟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中金黄金的产量没有太大变化,那么在总产量一定的情况下,金价下滑,就导致利润下滑。而中金国际的产销量均有较大提高,原因是采用了新技术,那么在金价下跌的情况下,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利润反而增色不少。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中金黄金今年上半年的黄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34%。然而,由于营业成本抬升为4.94%,大于收入增幅,毛利率仅为4.5%,同比减少1.46个百分点。

今年下半年,中金黄金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包括黄金、铜在内的大宗商品持续下跌,至今未有明显好转迹象。美联储加息预期致使金价不断承压,8月18日凌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更是再度刷新六年新低,报收5020美元/吨,盘中一度跌破5000美元/吨整数支撑关口,下探至4983美元/吨。

中金黄金表示,下半年公司将加大资源开发和现有区域的探矿增储,推进降本增效,优化“五率”(损失率、贫化率、回收率、设备运转率、劳动生产率)、降低“五费”(工程费用、采掘单件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采购费用)。

作为中国黄金行业唯一一家央企,中国黄金上半年营收指标向好。据新华网报道,得益于优化“五率”和降低“五费”,中国黄金上半年实现营收536.63亿元,上半年减少支出达2.19亿元。

中国黄金正借助“一带一路”政策积极“走出去”,不仅与俄罗斯极地黄金公司签署资源开发合作框架协议,还与全球最大的矿业装备和水泥装备制造商,中信重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开展工程与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

去年市场曾有传闻称中国黄金将并入中国铝业集团,此传闻并非空穴来风。2013年底,中国黄金原总经理、党委书记孙兆学到中国铝业公司任总经理,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孙兆学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场超级合并在这两家央企内部也遭遇重重反对,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8月19日,中国铝业公司新闻中心新闻处副处长姜志男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尚未听说上述合并的消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