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超八成男士30岁之前就开始脱发了?治疗到底有多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超八成男士30岁之前就开始脱发了?治疗到底有多难......

为了治疗脱发,当代青年试了各种方式,生姜洗头、某牌防脱洗发水、黑芝麻糊,很多人用尽方法,早上洗完头依然是满满当当的脱发量......

文|中国科普博览 马栗

近期览览看到诸多网友改名为:脱发青年、秃头少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脱发的问题。

为了治疗脱发,当代青年试了各种方式,生姜洗头、某牌防脱洗发水、黑芝麻糊,很多人用尽方法,早上洗完头依然是满满当当的脱发量......

当90后甚至00后都已经开始面临脱发的困扰时,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大步在通往秃顶的路上前进了。有数据报道,世界上83%的男性在30岁之前就开始脱发,而我国大概每4个成年男子中就有1个人在脱发。

我们似乎还没实现“我变强了”,就提早实现“我变秃了”;要么已经秃了,要么在秃的路上。植发、护发产品等已然悄悄成为大家消费的重要一部分。每天早上,当我们站在镜子前,想尽办法用为数不多的头发照顾着头顶越发广袤的“荒野”时,心里满满的都是无奈的叹息。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脱发?脱发是一种正常现象吗?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善脱发的情况呢?

Part.1、思念是一种病,脱发也是

作为新陈代谢的一部分,每个人每天都会有少部分的头发脱落,这个是很正常的。但倘若头发持续大量脱落,甚至造成秃顶,那可就不正常了。

俗话说,脱发不是病,脱起来真要命。虽然说脱发的种类有很多,但相当一部分人遭遇的属于病理性脱发——对,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脱发确实是一种病。至于病因,倒是相当复杂,医学界也暂时没找到确切的发病机制,其发生跟遗传、外部环境、饮食,甚至心理状况都有关系。换句话说,既然没找到病因,也就还没有什么很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但总的来说,常见的男性脱发,跟遗传关系比较密切。研究已经证实,雄性激素对毛囊和皮脂腺影响都很大。在该激素的作用下,皮脂腺会变得肥大,更多的产生油脂,而毛囊则会变小,生出不是那么健康的头发,导致头发们早早“夭折”,最终形成了秃顶。而雄性激素的分泌与基因遗传密切相关。同时,睾酮会在青春期后慢慢生成并进入毛囊中的毛球细胞,经过反应生成双氢睾酮,影响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而影响毛发生长周期。有的人天生带有“脱发基因”,造成头皮毛囊细胞的双氢睾酮受体活性过高,对双氢睾酮特别敏感,于是特别容易脱发。

而对女士来说,她们的雄性激素分泌较少,因此脱发情况受激素影响的程度也就相对较低。女性出现脱发的原因相对更复杂,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心理因素。如生活或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导致人的情绪产生大幅波动,或是精神压力很大等,可能会使人在小范围内的头发掉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斑秃。另外,女性脱发跟内分泌或者自身某些疾病也有关系。比如有的女性会因为生孩子导致头顶部位头发稀疏。

当然,对于男性来说,压力大同样可能造成脱发。比如我们常见的程序员,很多都难以保全一头秀发,其原因就跟压力山大密不可分;再加上经常熬夜,天天面对电脑,程序员们想不秃都难啊。

Part.2、得病容易治病难

虽说完全治疗脱发很困难,但既然已经分析出了部分脱发的病因,人们顺藤摸瓜也找到了一些解决办法。特别是针对男性脱发病症,在医疗界已有两种相对比较成熟的药物方案:一个叫做非那雄胺,一个叫做米诺地尔,都通过了FDA检测——也就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认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与药物管理机构之一,其认证权威性也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因此这两种药物都算是业界认可的药物。

前者的作用机制是影响我们上文提到的睾酮,阻止睾酮转化成双氢睾酮,最终阻止头发的脱落,甚至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头发生长的可喜情况。而后者原本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偶然的机会下,有人发现服用米诺地尔的高血压患者竟然会促进自身毛发生长。科学家受此启发,研发出了外用的米诺地尔药物,涂在头皮上。

事实证明,也有相当的患者从中受益。其作用机制是促进了血管舒张,刺激毛囊,帮助头发生长。但这一药物主要对脱发年限较短的患者有效。如果你已经脱发很多年,毛囊完全坏死了,那就基本没用了。

虽然通过了临床试验,也经过了药监部门的批准认可,但既然是药,就可能存在副作用。米诺地尔稍好些,可能会造成部分患者头皮发炎过敏;而非那雄胺则会影响部分服用者的性功能,比如勃起疲软或者晨勃消失等。对于大多男性脱发患者来说,他们的年龄应该已经不小了,如果再碰上性功能遭受影响,可谓是雪上加霜。另外,这两种药物基本上算是终身使用的,因此副作用也很可能伴随终身。

Part.3、你的头不适合头发生长?科学家给你的头发设计了一个温床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连克隆都能够实现,竟然还拿小小脱发无计可施,真是莫大的悲哀啊。近些年,科学家也尝试用高科技手段来解决这一世纪难题。

比如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希望唤醒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毛囊并诱导毛发生长[1]。他们通过影响毛囊细胞内的激活信号,唤醒休眠的毛囊。

这一途径独立于雄性激素通路,将为深受脱发困扰的男性和女性带来新希望。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Cell Stem Cell》。还有一个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项目,另辟蹊径,采用时下火热的3D打印方法,为毛囊生长创造了更自然的微环境。通过这一技术,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毛囊工厂,帮助手术修复毛囊患者提供大量的新毛囊来源,订制设计后移植回患者的头皮,同时还可以实现防脱发高通量药物的筛选。

不过这些新的方案还仅仅是看上去很美,也就是在期刊上报道一下而已,离着实际造福人类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暂时是基本指望不上的。

图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934590919300116?via%3Dihub

说了这么久,我们应该也可以接受这么一个残酷的事实了——对于脱发,咱们目前还真的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与其苦苦挣扎于脱发的痛苦和求医的奔波中,倒不如洒脱一点,想开并接受这一现状。其实,脱发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洗发水,也省水。

虽然这部分消费很不起眼,但积年累月,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另外,秃顶看起来相当睿智啊~不信,去看看图书馆墙上挂着的那些伟人画像,相当一部分都是发际堪忧,甚至完全秃顶。比如爱因斯坦、达尔文,还包括孔子他老人家。近的有皇马主帅齐达内,还有英国威廉王子。人家都不在乎秃顶示人,我们又紧张什么呢~

图片来源:https://kknews.cc/zh-my/science/nmva5lg.html

参考资料:

[1]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19.01.011

[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7579-y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马栗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已获得授权)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kepubol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超八成男士30岁之前就开始脱发了?治疗到底有多难......

为了治疗脱发,当代青年试了各种方式,生姜洗头、某牌防脱洗发水、黑芝麻糊,很多人用尽方法,早上洗完头依然是满满当当的脱发量......

文|中国科普博览 马栗

近期览览看到诸多网友改名为:脱发青年、秃头少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脱发的问题。

为了治疗脱发,当代青年试了各种方式,生姜洗头、某牌防脱洗发水、黑芝麻糊,很多人用尽方法,早上洗完头依然是满满当当的脱发量......

当90后甚至00后都已经开始面临脱发的困扰时,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大步在通往秃顶的路上前进了。有数据报道,世界上83%的男性在30岁之前就开始脱发,而我国大概每4个成年男子中就有1个人在脱发。

我们似乎还没实现“我变强了”,就提早实现“我变秃了”;要么已经秃了,要么在秃的路上。植发、护发产品等已然悄悄成为大家消费的重要一部分。每天早上,当我们站在镜子前,想尽办法用为数不多的头发照顾着头顶越发广袤的“荒野”时,心里满满的都是无奈的叹息。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脱发?脱发是一种正常现象吗?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善脱发的情况呢?

Part.1、思念是一种病,脱发也是

作为新陈代谢的一部分,每个人每天都会有少部分的头发脱落,这个是很正常的。但倘若头发持续大量脱落,甚至造成秃顶,那可就不正常了。

俗话说,脱发不是病,脱起来真要命。虽然说脱发的种类有很多,但相当一部分人遭遇的属于病理性脱发——对,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脱发确实是一种病。至于病因,倒是相当复杂,医学界也暂时没找到确切的发病机制,其发生跟遗传、外部环境、饮食,甚至心理状况都有关系。换句话说,既然没找到病因,也就还没有什么很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但总的来说,常见的男性脱发,跟遗传关系比较密切。研究已经证实,雄性激素对毛囊和皮脂腺影响都很大。在该激素的作用下,皮脂腺会变得肥大,更多的产生油脂,而毛囊则会变小,生出不是那么健康的头发,导致头发们早早“夭折”,最终形成了秃顶。而雄性激素的分泌与基因遗传密切相关。同时,睾酮会在青春期后慢慢生成并进入毛囊中的毛球细胞,经过反应生成双氢睾酮,影响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而影响毛发生长周期。有的人天生带有“脱发基因”,造成头皮毛囊细胞的双氢睾酮受体活性过高,对双氢睾酮特别敏感,于是特别容易脱发。

而对女士来说,她们的雄性激素分泌较少,因此脱发情况受激素影响的程度也就相对较低。女性出现脱发的原因相对更复杂,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心理因素。如生活或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导致人的情绪产生大幅波动,或是精神压力很大等,可能会使人在小范围内的头发掉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斑秃。另外,女性脱发跟内分泌或者自身某些疾病也有关系。比如有的女性会因为生孩子导致头顶部位头发稀疏。

当然,对于男性来说,压力大同样可能造成脱发。比如我们常见的程序员,很多都难以保全一头秀发,其原因就跟压力山大密不可分;再加上经常熬夜,天天面对电脑,程序员们想不秃都难啊。

Part.2、得病容易治病难

虽说完全治疗脱发很困难,但既然已经分析出了部分脱发的病因,人们顺藤摸瓜也找到了一些解决办法。特别是针对男性脱发病症,在医疗界已有两种相对比较成熟的药物方案:一个叫做非那雄胺,一个叫做米诺地尔,都通过了FDA检测——也就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认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与药物管理机构之一,其认证权威性也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因此这两种药物都算是业界认可的药物。

前者的作用机制是影响我们上文提到的睾酮,阻止睾酮转化成双氢睾酮,最终阻止头发的脱落,甚至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头发生长的可喜情况。而后者原本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偶然的机会下,有人发现服用米诺地尔的高血压患者竟然会促进自身毛发生长。科学家受此启发,研发出了外用的米诺地尔药物,涂在头皮上。

事实证明,也有相当的患者从中受益。其作用机制是促进了血管舒张,刺激毛囊,帮助头发生长。但这一药物主要对脱发年限较短的患者有效。如果你已经脱发很多年,毛囊完全坏死了,那就基本没用了。

虽然通过了临床试验,也经过了药监部门的批准认可,但既然是药,就可能存在副作用。米诺地尔稍好些,可能会造成部分患者头皮发炎过敏;而非那雄胺则会影响部分服用者的性功能,比如勃起疲软或者晨勃消失等。对于大多男性脱发患者来说,他们的年龄应该已经不小了,如果再碰上性功能遭受影响,可谓是雪上加霜。另外,这两种药物基本上算是终身使用的,因此副作用也很可能伴随终身。

Part.3、你的头不适合头发生长?科学家给你的头发设计了一个温床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连克隆都能够实现,竟然还拿小小脱发无计可施,真是莫大的悲哀啊。近些年,科学家也尝试用高科技手段来解决这一世纪难题。

比如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希望唤醒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毛囊并诱导毛发生长[1]。他们通过影响毛囊细胞内的激活信号,唤醒休眠的毛囊。

这一途径独立于雄性激素通路,将为深受脱发困扰的男性和女性带来新希望。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Cell Stem Cell》。还有一个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项目,另辟蹊径,采用时下火热的3D打印方法,为毛囊生长创造了更自然的微环境。通过这一技术,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毛囊工厂,帮助手术修复毛囊患者提供大量的新毛囊来源,订制设计后移植回患者的头皮,同时还可以实现防脱发高通量药物的筛选。

不过这些新的方案还仅仅是看上去很美,也就是在期刊上报道一下而已,离着实际造福人类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暂时是基本指望不上的。

图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934590919300116?via%3Dihub

说了这么久,我们应该也可以接受这么一个残酷的事实了——对于脱发,咱们目前还真的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与其苦苦挣扎于脱发的痛苦和求医的奔波中,倒不如洒脱一点,想开并接受这一现状。其实,脱发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洗发水,也省水。

虽然这部分消费很不起眼,但积年累月,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另外,秃顶看起来相当睿智啊~不信,去看看图书馆墙上挂着的那些伟人画像,相当一部分都是发际堪忧,甚至完全秃顶。比如爱因斯坦、达尔文,还包括孔子他老人家。近的有皇马主帅齐达内,还有英国威廉王子。人家都不在乎秃顶示人,我们又紧张什么呢~

图片来源:https://kknews.cc/zh-my/science/nmva5lg.html

参考资料:

[1]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19.01.011

[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7579-y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马栗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已获得授权)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kepubol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