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牡丹之都”魅力绽放,菏泽文旅融合探索新路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牡丹之都”魅力绽放,菏泽文旅融合探索新路径

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明确将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旗帜鲜明的要求整条战线“聚焦于此、聚心于此、聚力于此、聚智于此”,找清个中规律,摸索出融合路径。

文 | 齐鲁壹点 乔显佳 韩小梅

国家和省级层面2018年完成机构合并之后,2019年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元年。记者日前在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采访获悉,该市的文旅融合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全市规划“八大方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实施文旅融合“顶层设计”

对菏泽市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觉出,菏泽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资源十分丰厚,屈指数数,就有牡丹文化、水浒文化、堌堆文明、黄河文明、非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或者全国闻名,或者蜚声中外。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深度发掘这些资源,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成为新课题。

菏泽市的回答首先是从高处下手,做好一座城市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在菏泽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明确将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旗帜鲜明的要求整条战线“聚焦于此、聚心于此、聚力于此、聚智于此”,找清个中规律,摸索出融合路径。

首先是规划先行。从长计议,高处着眼,菏泽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文旅发展方向及战略、发展重点及举措。旗帜鲜明地提出围绕“七好”打造出一批适应市场、质量上乘的文化旅游产品。目前,该《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编制中。

突出重点。菏泽明确紧抓产业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有力推动一批文旅大项目的建设。这批颇具“地标”色彩和文化张力的精品文旅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弥补现有项目不足的短板,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弯道超车。这批项目主要有:方特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国药养生小镇、定陶汽车小镇、菏泽市博物馆新馆片区、水浒好汉城第四期、水浒故里旅游集散中心,以及印象金山旅游度假区、龙美农业科技生态园、华夏部落文化旅游区、鲁西南记忆二期等。

各项活动“有文有旅”

政府和行业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老百姓咋感受的到?

别急,菏泽有办法。尝试就是推进文旅活动的融合。今年,菏泽举行了第28届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在前27届持续打造积累的丰富办节经验基础上,菏泽围绕节庆,一口气梳理、设计了95项大型公益活动,其中,高度体现文旅融合的活动就有57项,这些活动因其能直接惠及民生,满足菏泽百姓对美好文化和旅游生活的需要,而受到热烈欢迎。八方游客对此也是十分捧场,演出人气场场火爆。

结合山东省非遗月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日,菏泽组织了70余项主题活动,所吸引的观众累计已超百万人。

另外,推进非遗融入旅游。菏泽属“非遗大市”,据统计,菏泽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数量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多年来居山东省首位,国家级非遗项目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

利用这一优势,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明确将非遗融入旅游作为今年推动文旅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精选出一部分戏剧、民间音乐、曲艺、武术表演、民间杂技等表演类非遗项目,打造出了“曹州古韵”非遗实景演出。今年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在曹州牡丹园驻场演出10天、20个场次,现场盛况空前。

4月,菏泽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巨野举办了备受瞩目的“昌邑故国——海昏侯墓精品文物展”。来自南昌的60套(件)珍贵文物穿越千年、千公里,回到海昏侯的故乡。活动展期一个月,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不小的影响。

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免费

记者在菏泽采访中了解到,菏泽市的文旅融合路径,既是全面融合,在整个文旅产业中可谓无所不包,也是明确重点,把握节奏。其中,让当地百姓在融合中“受益”,是使其赢得普遍理解和欢迎的“诀窍”。

菏泽文旅局大力推进文旅设施融合。其中,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均实现了免费开放,各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乡村记忆馆、历史文化展陈中心基本免费开放,成为广大游客游学“打卡”的必到之处。本着“文旅融合”思维,推进菏泽市博物馆新馆建设,理清该市历史文化脉络的主线,还将承担文化博览会、文化艺术节等公共性节庆活动,形成拉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菏泽还大力推进文旅市场融合。率先完成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队伍的整合,将其合二为一,整合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目前,新成立的执法支队已经开展起了工作,文化执法改革正有序推进中。减少机构,提高效率客观上也有利于产业发展及民生。

旅游业界笃信“酒香也怕巷子深”,当下“学会吆喝”已成为文旅项目及产品能够顺利卖出的“命门”。在文旅营销方面,菏泽的回答也是:融合。早在机构改革之初,就启动了宣传上的融合,目前已经完成官微等全部新媒体账号的整合,实现了网站资源的整合。在重点项目推介和对外宣传上,文旅项目一块推介,资源联合宣传,以崭新的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新时代奋进的菏泽形象。

 

来源:齐鲁壹点 

原标题:“牡丹之都”魅力绽放,菏泽文旅融合探索新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牡丹之都”魅力绽放,菏泽文旅融合探索新路径

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明确将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旗帜鲜明的要求整条战线“聚焦于此、聚心于此、聚力于此、聚智于此”,找清个中规律,摸索出融合路径。

文 | 齐鲁壹点 乔显佳 韩小梅

国家和省级层面2018年完成机构合并之后,2019年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元年。记者日前在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采访获悉,该市的文旅融合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全市规划“八大方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实施文旅融合“顶层设计”

对菏泽市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觉出,菏泽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资源十分丰厚,屈指数数,就有牡丹文化、水浒文化、堌堆文明、黄河文明、非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或者全国闻名,或者蜚声中外。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深度发掘这些资源,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成为新课题。

菏泽市的回答首先是从高处下手,做好一座城市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在菏泽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明确将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旗帜鲜明的要求整条战线“聚焦于此、聚心于此、聚力于此、聚智于此”,找清个中规律,摸索出融合路径。

首先是规划先行。从长计议,高处着眼,菏泽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文旅发展方向及战略、发展重点及举措。旗帜鲜明地提出围绕“七好”打造出一批适应市场、质量上乘的文化旅游产品。目前,该《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编制中。

突出重点。菏泽明确紧抓产业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有力推动一批文旅大项目的建设。这批颇具“地标”色彩和文化张力的精品文旅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弥补现有项目不足的短板,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弯道超车。这批项目主要有:方特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国药养生小镇、定陶汽车小镇、菏泽市博物馆新馆片区、水浒好汉城第四期、水浒故里旅游集散中心,以及印象金山旅游度假区、龙美农业科技生态园、华夏部落文化旅游区、鲁西南记忆二期等。

各项活动“有文有旅”

政府和行业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老百姓咋感受的到?

别急,菏泽有办法。尝试就是推进文旅活动的融合。今年,菏泽举行了第28届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在前27届持续打造积累的丰富办节经验基础上,菏泽围绕节庆,一口气梳理、设计了95项大型公益活动,其中,高度体现文旅融合的活动就有57项,这些活动因其能直接惠及民生,满足菏泽百姓对美好文化和旅游生活的需要,而受到热烈欢迎。八方游客对此也是十分捧场,演出人气场场火爆。

结合山东省非遗月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日,菏泽组织了70余项主题活动,所吸引的观众累计已超百万人。

另外,推进非遗融入旅游。菏泽属“非遗大市”,据统计,菏泽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数量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多年来居山东省首位,国家级非遗项目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

利用这一优势,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明确将非遗融入旅游作为今年推动文旅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精选出一部分戏剧、民间音乐、曲艺、武术表演、民间杂技等表演类非遗项目,打造出了“曹州古韵”非遗实景演出。今年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在曹州牡丹园驻场演出10天、20个场次,现场盛况空前。

4月,菏泽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巨野举办了备受瞩目的“昌邑故国——海昏侯墓精品文物展”。来自南昌的60套(件)珍贵文物穿越千年、千公里,回到海昏侯的故乡。活动展期一个月,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不小的影响。

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免费

记者在菏泽采访中了解到,菏泽市的文旅融合路径,既是全面融合,在整个文旅产业中可谓无所不包,也是明确重点,把握节奏。其中,让当地百姓在融合中“受益”,是使其赢得普遍理解和欢迎的“诀窍”。

菏泽文旅局大力推进文旅设施融合。其中,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均实现了免费开放,各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乡村记忆馆、历史文化展陈中心基本免费开放,成为广大游客游学“打卡”的必到之处。本着“文旅融合”思维,推进菏泽市博物馆新馆建设,理清该市历史文化脉络的主线,还将承担文化博览会、文化艺术节等公共性节庆活动,形成拉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菏泽还大力推进文旅市场融合。率先完成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队伍的整合,将其合二为一,整合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目前,新成立的执法支队已经开展起了工作,文化执法改革正有序推进中。减少机构,提高效率客观上也有利于产业发展及民生。

旅游业界笃信“酒香也怕巷子深”,当下“学会吆喝”已成为文旅项目及产品能够顺利卖出的“命门”。在文旅营销方面,菏泽的回答也是:融合。早在机构改革之初,就启动了宣传上的融合,目前已经完成官微等全部新媒体账号的整合,实现了网站资源的整合。在重点项目推介和对外宣传上,文旅项目一块推介,资源联合宣传,以崭新的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新时代奋进的菏泽形象。

 

来源:齐鲁壹点 

原标题:“牡丹之都”魅力绽放,菏泽文旅融合探索新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