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非遗跨界”怎么玩?第七届国际非遗节举行非遗创意沙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非遗跨界”怎么玩?第七届国际非遗节举行非遗创意沙龙

非遗是古老的,但应用场景是全新的;手法是古老的,但设计是全新的——“历久弥新”将是对这类产品最好的注释。

图文 | 邓江

以“洞见新非遗,传承新活力”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创意沙龙,于2019年10月18日在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

本届创意沙龙是是本届非遗节首次举办,同时也是非遗节关于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沙龙旨在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挖掘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赋予传统文化内涵及元素以现代气息,提升传承发展的生命力。

多方莅临共襄盛会

本届创意沙龙包括嘉宾致辞、主题演讲、沙龙对话、商会发布及签约环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青羊区政府相关领导出席,非遗原创品牌及非遗传承人、设计界专家、从事非遗传播及保护的工作人员、从事非遗相关产业的企业代表、国内知名吉祥物IP 运营代表、行业协会、院校及专业机构、媒体代表等参加。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讲话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致辞中指出,本届创意沙龙是促进传承保护和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一次创新。挖掘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赋予现代气息和持续生命力,是对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的深刻表达。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健致辞

打造非遗品牌,开辟非遗传承新路径

在“非遗原创品牌的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中,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馆长钟秉章和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岷提出,现代社会中,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通过“品牌化”的新理念和新路径实施,并分享了蜀江锦院和朱炳仁·铜的品牌打造思路,如何将非遗从技艺到转化为市场品牌。

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岷演讲

促进非遗跨界,首选创意设计

“非遗赋能--跨界融合”主题演讲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季铁、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通过案例解读了设计参与的非遗创意和社会创新,分享了传统品牌通过相关非遗的文化挖掘,开拓非遗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打造文化IP,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最后在以“文化IP对文旅产业的带动作用”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嘉宾围绕“优质的文化IP的生成应具备哪些特征”、“优质的文化IP对区域振兴的作用”、“园区对于优质IP打造和区域振兴能做什么?”三个话题以圆桌形式展开。

跨界融合,非遗才能更好的传承

在非遗传承保护理念中,人们已达成一些共识:非遗不是原封不动的固态保存,而是要融入当代生活,创新发展,只有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

中国的非遗项目,既蕴含极致千年的文化根基,又拥有历经风雨的技艺传承,这些都奠定了产生知名品牌的基础和推广条件。面对市场目标消费群体,有传统技艺基因的创新产品如何在消费者固有的印象中形成颠覆,需要消费者通过大量对产品的认知和体验,从而感受。

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一种可能。用当代艺术设计抓取市场,用古老的传统文化基因表现价值,用现代市场的运作手段,树立品牌形象并策划推广,不失为一条值得去探索的路径。

非遗是古老的,但应用场景是全新的;手法是古老的,但设计是全新的——“历久弥新”将是对这类产品最好的注释。

跨界不是一个口号,需要传承人与设计师相互学习,才有可能携手共进。跨界也不是噱头,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度该如何把握,如何将非遗的活态传承开展得有声有色。

总之,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把握好古老与现代之间转化之间的度,才能让非遗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出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非遗跨界”怎么玩?第七届国际非遗节举行非遗创意沙龙

非遗是古老的,但应用场景是全新的;手法是古老的,但设计是全新的——“历久弥新”将是对这类产品最好的注释。

图文 | 邓江

以“洞见新非遗,传承新活力”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创意沙龙,于2019年10月18日在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

本届创意沙龙是是本届非遗节首次举办,同时也是非遗节关于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沙龙旨在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挖掘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赋予传统文化内涵及元素以现代气息,提升传承发展的生命力。

多方莅临共襄盛会

本届创意沙龙包括嘉宾致辞、主题演讲、沙龙对话、商会发布及签约环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青羊区政府相关领导出席,非遗原创品牌及非遗传承人、设计界专家、从事非遗传播及保护的工作人员、从事非遗相关产业的企业代表、国内知名吉祥物IP 运营代表、行业协会、院校及专业机构、媒体代表等参加。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讲话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致辞中指出,本届创意沙龙是促进传承保护和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一次创新。挖掘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赋予现代气息和持续生命力,是对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的深刻表达。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健致辞

打造非遗品牌,开辟非遗传承新路径

在“非遗原创品牌的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中,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馆长钟秉章和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岷提出,现代社会中,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通过“品牌化”的新理念和新路径实施,并分享了蜀江锦院和朱炳仁·铜的品牌打造思路,如何将非遗从技艺到转化为市场品牌。

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岷演讲

促进非遗跨界,首选创意设计

“非遗赋能--跨界融合”主题演讲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季铁、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通过案例解读了设计参与的非遗创意和社会创新,分享了传统品牌通过相关非遗的文化挖掘,开拓非遗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打造文化IP,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最后在以“文化IP对文旅产业的带动作用”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嘉宾围绕“优质的文化IP的生成应具备哪些特征”、“优质的文化IP对区域振兴的作用”、“园区对于优质IP打造和区域振兴能做什么?”三个话题以圆桌形式展开。

跨界融合,非遗才能更好的传承

在非遗传承保护理念中,人们已达成一些共识:非遗不是原封不动的固态保存,而是要融入当代生活,创新发展,只有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

中国的非遗项目,既蕴含极致千年的文化根基,又拥有历经风雨的技艺传承,这些都奠定了产生知名品牌的基础和推广条件。面对市场目标消费群体,有传统技艺基因的创新产品如何在消费者固有的印象中形成颠覆,需要消费者通过大量对产品的认知和体验,从而感受。

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一种可能。用当代艺术设计抓取市场,用古老的传统文化基因表现价值,用现代市场的运作手段,树立品牌形象并策划推广,不失为一条值得去探索的路径。

非遗是古老的,但应用场景是全新的;手法是古老的,但设计是全新的——“历久弥新”将是对这类产品最好的注释。

跨界不是一个口号,需要传承人与设计师相互学习,才有可能携手共进。跨界也不是噱头,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度该如何把握,如何将非遗的活态传承开展得有声有色。

总之,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把握好古老与现代之间转化之间的度,才能让非遗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出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