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谷财经
10月17日,四川古蔺郎酒销售有限公司(下称“郎酒公司”)下发通知,经公司研究决定,从2019年11月1日起,红花郎(10)终端建议供货价格进行调整。
通知显示,53°红花郎(10)(500ml 1*6)终端建议供货价339元/瓶;44.8°红花郎(10)(500ml 1*6)终端建议供货价309元/瓶;39°红花郎(10)(500ml 1*6)终端建议供货价309元/瓶。
对此,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五谷财经》,经过持续的品牌塑造和渠道梳理之后,作为高端品牌的青花郎的价值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在酱香酒领域,销售势头仅次于飞天茅台;在这样的情况下,郎酒公司开始腾出精力打造红花郎,从而积极抢占酱香酒的次高端价格带。“从渠道反馈来看,包括红花郎、赖茅、习酒在内的次高端酱香酒销售都在超出预期,这也给了其提价的底气和信心。”
数据最有说服力!
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的茅台酒和系列酒分别贡献收入约为538.32亿和70.38亿元,同比增幅各在16%和19%左右,后者增速更快;而习酒2019年上半年营收增幅则在42%左右。换言之,酱香白酒火热势头延续,为次高端品牌提供了发展沃土。
早在2017年7月,红花郎事业部就更名为了青花郎事业部,而在2019年青花郎事业部销售工作会议上,郎酒公司就定下了“产品端要实现青花郎和红花郎并举”的发展战略。
据悉,定位“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的青花郎已经基本实现价格回归价值,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红花郎将成为郎酒公司的发展重点。
实际上,今年8月6日,郎酒公司就下发了《关于红花郎(15)停止发货的通知》,通知内容仅11个字,即日起,红花郎(15)停止发货。
当时,就有来自成都的白酒经销商表示:“停货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一定会迎来各环节价格的提升。从青花郎的动作来看,提价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大概率下,红花郎(15)(以下简称红15)也会有诸多配套动作出炉。”
果不其然,不过两个月左右,红花郎(10)就宣布调整终端建议供货价格,因此,红花郎(15)调整终端建议供货价格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白酒专家王传才等业界人士就曾表示,作为中国酱香白酒的两大高端品牌,2019年以来,飞天茅台和青花郎继续保持量价齐升的发展势头,这为次高端酱香白酒提价蓄积了足够的“能量”,因此,红花郎提价呼之欲出。
近年来,在飞天茅台和青花郎的带动之下,国内酱香白酒市场已从高端小众走向中高端大众,甚至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趋势,而无论是在市场容量上还是消费群体数量上,也都在呈现不断扩大的势头。
“飞天茅台如今仍是一瓶难求的局面,而且实际价格在2000元/瓶以上,而青花郎则牢牢占据着酱香白酒的千元价格地带,依然侧重于商务场合,消费群体主要还是精英人士,”上述知情人士告诉《五谷财经》,但是,如今酱香白酒已经开始普及消费,尤其是个人消费势头正在崛起,这就为次高端品牌提供了发展契机,“在羊群效应之下,中产群体也在追捧酱香白酒,但囿于消费能力,只能退而求其次,从而选择次高端品牌。”
盛初集团董事长王朝成也表示,酱酒2018年的平均增速在25%左右,显然,当前酱香型白酒已是市场追逐的焦点。
据了解,一年生产周期,五年储藏周期,同时,受限于产区范畴,使得酱香白酒在产能上仍然面临着“高度短缺”,基本上可以肯定,酱香白酒在产生上不会像浓香白酒和清香白酒一样出现巨大产能释放。
王传才则指出,第二轮酱香白酒风潮从2016年开启,形成了“品牌化”、“大单品”、“集约型”增长新模式;酱香白酒对于产能要求很高,特别是需要较长周期储藏,使得酱香白酒对于资本实力要求很高。“茅台、郎酒、国台等产能比较大行业龙头企业均重金打造产能生产基地,酱香型白酒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场豪门游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