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生生物落幕,这些现象值得关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生生物落幕,这些现象值得关注

对于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型投资者来说,风控意识和止损执行力度亟需提升。

文|千亿CLUB

10月16日,长生生物复牌,正式进入为期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不出意外的话,该股不但成为A股历史上首只因重大违法而被退市的企业,还将稳坐A股最快退市股的“宝座”。复牌前三个交易日无悬念跌停,后续还有多少个跌停以及期间是否会被 “敢死队”给予“临终关怀”爆炒一波,都将是近段时间内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

虽然长生生物即将谢幕,但该股退市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仍值得回味。本文将从退市过程、股价及股东结构变化两个层面来阐述长生生物退市,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的变化和启示。

小步快跑式退市值得借鉴

事件回顾:

2018年7月11日之前,长生生物遭内部员工实名举报,7月11日国家药监局对其子公司长春长生飞行检查;

2018年7月15日,长生生物疫苗造假被国家药监局通告,因关系到千家万户,该事件迅速发酵,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2018年7月22、23日,政府重要领导相继作出批示:成立专案组,立即调查事实真相,一查到底,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

2018年7月23日,证监会下发《调查通知书》,公司公告称存在退市风险。

2018年7月29日,长生生物多名高管及相关负责人被批捕;8月16日,政府问责,多名部级官员落马;

2018年11月16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实施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

2018年12月11日,深交所向长生生物下发强制退市事先通知;2019年1月14日,深交所作出对长生生物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决定。

2019年3月13日,深交所决定暂停长生生物股票上市。

2019年10月8日,深交所决定终止长生生物上市,于10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11月26日完成摘牌。

从长生生物退市过程中可以看出,较其他财务造假、持续亏损、主动退市等退市情况而言,长生生物的退市可谓是“神速”。从疫苗造假被曝光到完成摘牌,仅用时1年零4个月。为了使得其退市更为合规合法,交易所甚至“为其量身打造”了一部规则——《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

那么为什么长生生物能够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呢?可为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审核制的IPO机制,人为的导致了壳资源的稀缺,这也造成我国资本市场从诞生起就存在比较严重的严进宽出现象;

第二,法制化建设是个系统漫长的过程,在目前投资者维权成本高昂、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利益链条绑定、投资者投机心理较强以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政方针现状下,实施哪里出问题就补哪里的办法更为简单直接有效;

第三,长生生物问题疫苗所带来的的社会效应远大于其造假本身,这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健康,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公愤。如果监管层无法迅速给出处理结果,引起的负面效应将远大于留住一家上市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

长生生物的退市,让我们看到了监管层对完善资本市场的决心和行动,对游走在监管边缘的已上市公司是一种警醒。但退市常态化的路,似乎还比较漫长。

期间曾有机会逃离

因长生生物披露2018年半年报后,后续再无披露定期报告,最新股东户数外界不得而知。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0日,长生生物的股东户数为24817户,当日收盘,公司股价为23.36元。

根据公司2018年中报数据,子公司长春长生净资产为34.1亿元,母公司长生生物净资产为37.46亿元。但根据国家和吉林省药监部门下达处罚决定,长春长生遭罚没共计91亿元。显而易见,公司已经资不抵罚。投资者指望索赔来减少损失的渠道被堵死,自救成了唯一的路径。

其实,疫苗事件被曝光后,就有多位专业人士预测公司有极大退市风险。从2018年7月10日至2019年10月18日,剔除停牌日期,长生生物共有81个交易日有交易信息,其中56个交易日为跌停状态。那么投资者损失如此惨重,是否是因为没有抛售的机会,只能被动接受任人宰割呢?

可为君对公司的交易数据做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81个交易日中,成交量单日超过100万股的交易日达5个,超过10万股的达34个。有25个交易日存在股价异动,有15个交易日股价是上涨状态,其中11个交易日股价涨幅在5%左右。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这些交易日抛售的话,并不会出现无人接盘的现象。

虽然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流动性,也就是所谓的交易。但坚持投资这种已经被“判了死刑”的股票,可为君还是有点不能理解。从10月18日的及时交易信息看,仍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成为了不幸的接盘侠,仅卖一单就达72.65万手,然而并没有买单。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以往的退市股中,最终没跑掉的更多的是散户,机构投资者被关进笼子里的情况并不多。相信在长生生物现有投资者中,散户型中小投资者做最终接盘侠的可能性也相当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小投资者风控意识差,加上亏损太多,回本无望而选择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就是对回升还抱有一丝希望,坚持等待奇迹的发生。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市场留给奇迹发生的时间越来越少。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虽然长生生物在有限的交易日中多次跌停,但期间并不是没有抛售的机会。对于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型投资者来说,风控意识和止损执行力度亟需提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生生物落幕,这些现象值得关注

对于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型投资者来说,风控意识和止损执行力度亟需提升。

文|千亿CLUB

10月16日,长生生物复牌,正式进入为期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不出意外的话,该股不但成为A股历史上首只因重大违法而被退市的企业,还将稳坐A股最快退市股的“宝座”。复牌前三个交易日无悬念跌停,后续还有多少个跌停以及期间是否会被 “敢死队”给予“临终关怀”爆炒一波,都将是近段时间内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

虽然长生生物即将谢幕,但该股退市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仍值得回味。本文将从退市过程、股价及股东结构变化两个层面来阐述长生生物退市,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的变化和启示。

小步快跑式退市值得借鉴

事件回顾:

2018年7月11日之前,长生生物遭内部员工实名举报,7月11日国家药监局对其子公司长春长生飞行检查;

2018年7月15日,长生生物疫苗造假被国家药监局通告,因关系到千家万户,该事件迅速发酵,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2018年7月22、23日,政府重要领导相继作出批示:成立专案组,立即调查事实真相,一查到底,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

2018年7月23日,证监会下发《调查通知书》,公司公告称存在退市风险。

2018年7月29日,长生生物多名高管及相关负责人被批捕;8月16日,政府问责,多名部级官员落马;

2018年11月16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实施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

2018年12月11日,深交所向长生生物下发强制退市事先通知;2019年1月14日,深交所作出对长生生物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决定。

2019年3月13日,深交所决定暂停长生生物股票上市。

2019年10月8日,深交所决定终止长生生物上市,于10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11月26日完成摘牌。

从长生生物退市过程中可以看出,较其他财务造假、持续亏损、主动退市等退市情况而言,长生生物的退市可谓是“神速”。从疫苗造假被曝光到完成摘牌,仅用时1年零4个月。为了使得其退市更为合规合法,交易所甚至“为其量身打造”了一部规则——《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

那么为什么长生生物能够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呢?可为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审核制的IPO机制,人为的导致了壳资源的稀缺,这也造成我国资本市场从诞生起就存在比较严重的严进宽出现象;

第二,法制化建设是个系统漫长的过程,在目前投资者维权成本高昂、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利益链条绑定、投资者投机心理较强以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政方针现状下,实施哪里出问题就补哪里的办法更为简单直接有效;

第三,长生生物问题疫苗所带来的的社会效应远大于其造假本身,这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健康,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公愤。如果监管层无法迅速给出处理结果,引起的负面效应将远大于留住一家上市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

长生生物的退市,让我们看到了监管层对完善资本市场的决心和行动,对游走在监管边缘的已上市公司是一种警醒。但退市常态化的路,似乎还比较漫长。

期间曾有机会逃离

因长生生物披露2018年半年报后,后续再无披露定期报告,最新股东户数外界不得而知。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0日,长生生物的股东户数为24817户,当日收盘,公司股价为23.36元。

根据公司2018年中报数据,子公司长春长生净资产为34.1亿元,母公司长生生物净资产为37.46亿元。但根据国家和吉林省药监部门下达处罚决定,长春长生遭罚没共计91亿元。显而易见,公司已经资不抵罚。投资者指望索赔来减少损失的渠道被堵死,自救成了唯一的路径。

其实,疫苗事件被曝光后,就有多位专业人士预测公司有极大退市风险。从2018年7月10日至2019年10月18日,剔除停牌日期,长生生物共有81个交易日有交易信息,其中56个交易日为跌停状态。那么投资者损失如此惨重,是否是因为没有抛售的机会,只能被动接受任人宰割呢?

可为君对公司的交易数据做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81个交易日中,成交量单日超过100万股的交易日达5个,超过10万股的达34个。有25个交易日存在股价异动,有15个交易日股价是上涨状态,其中11个交易日股价涨幅在5%左右。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这些交易日抛售的话,并不会出现无人接盘的现象。

虽然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流动性,也就是所谓的交易。但坚持投资这种已经被“判了死刑”的股票,可为君还是有点不能理解。从10月18日的及时交易信息看,仍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成为了不幸的接盘侠,仅卖一单就达72.65万手,然而并没有买单。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以往的退市股中,最终没跑掉的更多的是散户,机构投资者被关进笼子里的情况并不多。相信在长生生物现有投资者中,散户型中小投资者做最终接盘侠的可能性也相当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小投资者风控意识差,加上亏损太多,回本无望而选择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就是对回升还抱有一丝希望,坚持等待奇迹的发生。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市场留给奇迹发生的时间越来越少。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虽然长生生物在有限的交易日中多次跌停,但期间并不是没有抛售的机会。对于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型投资者来说,风控意识和止损执行力度亟需提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