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密集出台政策,红利不断加码,山东两市发起人才“争夺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密集出台政策,红利不断加码,山东两市发起人才“争夺战”

菏泽市市级将设立1500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基金,用于返乡创业融资支持、组织创业培训、创业典型奖励等。

文 | 鲁网 韩黟瞳

菏泽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简称“菏泽20条”)全面推进全面推进“归雁兴菏”行动,鼓励菏泽在籍在外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科技人员和政商界、科教界退休人员返乡就业创业。鲁网记者梳理发现,这并不是菏泽市第一次出台这种政策,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连续第四次出台“归雁兴菏”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距离菏泽市不远的聊城市,也在本月出台十分相似的“归雁计划”。去年,五莲县也推出了“莲才兴乡”计划。

两市一县的“返乡人才”大战

菏泽“20条”分别从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创业补贴、提供金融支持、减轻创业负担、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流程、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发放孵化补贴、支持建设科技创新型项目、给予租房、购房补贴、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对返乡人才给予多方面支持,为他们返乡创业提供最大力度的保障。

政策中提到,在政策支持方面,菏泽市市级将设立1500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基金,用于返乡创业融资支持、组织创业培训、创业典型奖励等。无独有偶,在今年10月初,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归雁工程”鼓励各类聊城籍人才返乡创新创业的意见》的通知,通过政策激励、生产力要素支持和专项服务等,鼓励和吸引聊城籍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各类管理人员、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新创业,推动聊城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之2018年7月日照市五莲县推出的“莲才兴乡”政策,鼓励籍贯或出生地是五莲的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回五莲工作,同样在资金保障、企业孵化、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

连续出台政策

实施“归雁兴菏”计划,并非菏泽市今年的新动作,早在2010年开始,菏泽便出台鼓励人才返乡的政策,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归雁兴菏”行动,政策逐渐完善,已成系统。

2015年4月23日,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开始把返乡创业作为加快菏泽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战略举措和有力引擎,大力实施 “归雁兴菏”行动。

2016年,返乡创业工作方兴未艾,郓城、牡丹区、曹县被认定为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县,菏泽市返乡创业服务站在各大城市相继建立。这一年,有3.3万人回到家乡,反哺故土,创办实体1.3万个。

2017年,菏泽市一下出台《关于促进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菏泽市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菏泽市返乡创业工作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措施。菏泽市返乡创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全市返乡创业大会召开,向所有在外菏泽人发出 “回家看看”的邀约,掀起了返乡创业新高潮。这一年,有3.8万人回到家乡投资兴业,创办实体1.5万个。

2018年,菏泽市人民政府印发 《菏泽市推进返乡创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此时,覆盖全国、纵横交错的返乡创业服务网络已经建成,专门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金融支持的返乡创业银行已经成立。这一年,有5.4万人回到菏泽创新创业。

2019年9月20日,以“归雁兴菏”为主题的“2019牡丹之都发展论坛”在菏泽会盟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菏泽籍企业家、创业精英、知名人士共同出席。论坛现场解读了菏泽市“返乡创业政策20条”“人才新政30条”,并举行了55个项目的签约仪式,投资额达到399.85亿元。论坛闭幕后不到20天,2019年10月8日 菏泽20条即被公布,全面推进全面推进“归雁兴菏”行动,鼓励菏泽在籍在外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科技人员和政商界、科教界退休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利好”不断加码

除了通过密集出台政策表现对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的重视外,从政策红利不断加码上也能看出菏泽对返乡人才的重视程度。

2016年菏泽已经在全国22个城市建立了返乡创业服务站,并在全国多个省市召开菏泽企业家恳谈会,感召他们返乡创业。2017年初,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颁布支持返乡创业的20条政策。从降低创业门槛、减轻资金压力、重点领域支持、解除后顾之忧四个方面对返乡就业创业者进行帮扶。特别是在解除返乡创业人员后顾之忧方面,从支持进城购房、提供社保支持、优化健康服务、保障子女就学四方面进行了细化。

2017年,菏泽市在鼓励返乡人才就业创业政策在资金政策中提出: “设立2000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市本级安排不低于1亿元、各县区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基金;对返乡创业小微企业给予不低于1.2万元的创业补贴……

2018年政策开始加码,资金方面在设立扶持基金基础上不仅增加了市本级安排不低于1亿元、各县区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基金,还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从事个体经营创办小微企业的分别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最高10万元、300万元。市县两级每年安排足够比例的资金,用于建立和完善担保基金的持续补充机制,不断提高担保基金的代偿能力,同时每年安排足够比例的资金用于地方配套贴息资金。

2019年,政策持续升温,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市级设立1500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基金,用于返乡创业融资支持、组织创业培训、创业典型奖励等,在担保贷款方面,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从事个体经营的,可提供最高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及组织起来创业的,贷款可达到45万元,贷款期限一次最长2年,累计次数最多3次,财政部门给予全额贴息。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小微企业,可提供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一次最长2年,累计次数最多3次,财政部门按照贷款合同签订日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给与返乡创业个人和企业按照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等方面人民银行对支持返乡创业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加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倾斜力度。

在子女教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实施细则,制定专项优惠政策,强化返乡创业政策支撑,促进“能人返乡”,在2017、2018给与住房补贴1万元到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连续补贴三年。

从菏泽“归雁兴菏”到聊城“归雁工程”

鲁网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1月,任菏泽市长3年的孙爱军市任菏泽市委书记,3个月后的4月23日,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即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意见》,正式开启返乡创业征程。2015年到2019年2月孙爱军任菏泽市委书记期间,菏泽市连续多年出台“归雁兴菏”计划,设置了相关服务机构,并多次在省内外举行活动、论坛,开足马力吸引人才返乡。

2019年3月孙爱军调任聊城市市委书记,几个月后,聊城市出台了“归雁工程”,“归雁工程”,在“归雁兴菏”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才培养、资金保障、孵化创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扶植力度,对回乡到企业全职就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

强化人才住房保障方面,回聊就业创业的顶尖人才、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可申请租赁最高不超过160平方米租房,或给予最高3000元/月的租房补贴,或首次自购住房的给予购房补贴。优秀成长性人才,可租赁人才公寓,前三年分别按照基准价的50%、65%、85%收取,第四年按市场价收取,计费基准价由物价部门参照同地段商品住房市场租金确定。

企业全职引进、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本地缴纳社会保险的博士、硕士、“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在聊购买首套自有住房并已缴纳契税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高层次人才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限额提高到80万元,保证贷款年限提高至20年,抵押贷款年限提高至30年。

落实子女优先入学政策方面,返乡工作的顶尖人オ、高端人オ、急需紧缺人才的未成年子女在我市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可自主选择聊城市范围内各级优质学校入学。

 

来源:鲁网

原标题:密集出台政策 红利不断加码 山东两市发起人才“争夺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密集出台政策,红利不断加码,山东两市发起人才“争夺战”

菏泽市市级将设立1500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基金,用于返乡创业融资支持、组织创业培训、创业典型奖励等。

文 | 鲁网 韩黟瞳

菏泽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简称“菏泽20条”)全面推进全面推进“归雁兴菏”行动,鼓励菏泽在籍在外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科技人员和政商界、科教界退休人员返乡就业创业。鲁网记者梳理发现,这并不是菏泽市第一次出台这种政策,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连续第四次出台“归雁兴菏”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距离菏泽市不远的聊城市,也在本月出台十分相似的“归雁计划”。去年,五莲县也推出了“莲才兴乡”计划。

两市一县的“返乡人才”大战

菏泽“20条”分别从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创业补贴、提供金融支持、减轻创业负担、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流程、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发放孵化补贴、支持建设科技创新型项目、给予租房、购房补贴、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对返乡人才给予多方面支持,为他们返乡创业提供最大力度的保障。

政策中提到,在政策支持方面,菏泽市市级将设立1500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基金,用于返乡创业融资支持、组织创业培训、创业典型奖励等。无独有偶,在今年10月初,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归雁工程”鼓励各类聊城籍人才返乡创新创业的意见》的通知,通过政策激励、生产力要素支持和专项服务等,鼓励和吸引聊城籍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各类管理人员、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新创业,推动聊城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之2018年7月日照市五莲县推出的“莲才兴乡”政策,鼓励籍贯或出生地是五莲的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回五莲工作,同样在资金保障、企业孵化、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

连续出台政策

实施“归雁兴菏”计划,并非菏泽市今年的新动作,早在2010年开始,菏泽便出台鼓励人才返乡的政策,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归雁兴菏”行动,政策逐渐完善,已成系统。

2015年4月23日,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开始把返乡创业作为加快菏泽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战略举措和有力引擎,大力实施 “归雁兴菏”行动。

2016年,返乡创业工作方兴未艾,郓城、牡丹区、曹县被认定为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县,菏泽市返乡创业服务站在各大城市相继建立。这一年,有3.3万人回到家乡,反哺故土,创办实体1.3万个。

2017年,菏泽市一下出台《关于促进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菏泽市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菏泽市返乡创业工作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措施。菏泽市返乡创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全市返乡创业大会召开,向所有在外菏泽人发出 “回家看看”的邀约,掀起了返乡创业新高潮。这一年,有3.8万人回到家乡投资兴业,创办实体1.5万个。

2018年,菏泽市人民政府印发 《菏泽市推进返乡创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此时,覆盖全国、纵横交错的返乡创业服务网络已经建成,专门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金融支持的返乡创业银行已经成立。这一年,有5.4万人回到菏泽创新创业。

2019年9月20日,以“归雁兴菏”为主题的“2019牡丹之都发展论坛”在菏泽会盟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菏泽籍企业家、创业精英、知名人士共同出席。论坛现场解读了菏泽市“返乡创业政策20条”“人才新政30条”,并举行了55个项目的签约仪式,投资额达到399.85亿元。论坛闭幕后不到20天,2019年10月8日 菏泽20条即被公布,全面推进全面推进“归雁兴菏”行动,鼓励菏泽在籍在外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科技人员和政商界、科教界退休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利好”不断加码

除了通过密集出台政策表现对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的重视外,从政策红利不断加码上也能看出菏泽对返乡人才的重视程度。

2016年菏泽已经在全国22个城市建立了返乡创业服务站,并在全国多个省市召开菏泽企业家恳谈会,感召他们返乡创业。2017年初,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颁布支持返乡创业的20条政策。从降低创业门槛、减轻资金压力、重点领域支持、解除后顾之忧四个方面对返乡就业创业者进行帮扶。特别是在解除返乡创业人员后顾之忧方面,从支持进城购房、提供社保支持、优化健康服务、保障子女就学四方面进行了细化。

2017年,菏泽市在鼓励返乡人才就业创业政策在资金政策中提出: “设立2000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市本级安排不低于1亿元、各县区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基金;对返乡创业小微企业给予不低于1.2万元的创业补贴……

2018年政策开始加码,资金方面在设立扶持基金基础上不仅增加了市本级安排不低于1亿元、各县区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基金,还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从事个体经营创办小微企业的分别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最高10万元、300万元。市县两级每年安排足够比例的资金,用于建立和完善担保基金的持续补充机制,不断提高担保基金的代偿能力,同时每年安排足够比例的资金用于地方配套贴息资金。

2019年,政策持续升温,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市级设立1500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基金,用于返乡创业融资支持、组织创业培训、创业典型奖励等,在担保贷款方面,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从事个体经营的,可提供最高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及组织起来创业的,贷款可达到45万元,贷款期限一次最长2年,累计次数最多3次,财政部门给予全额贴息。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小微企业,可提供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一次最长2年,累计次数最多3次,财政部门按照贷款合同签订日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给与返乡创业个人和企业按照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等方面人民银行对支持返乡创业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加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倾斜力度。

在子女教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实施细则,制定专项优惠政策,强化返乡创业政策支撑,促进“能人返乡”,在2017、2018给与住房补贴1万元到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连续补贴三年。

从菏泽“归雁兴菏”到聊城“归雁工程”

鲁网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1月,任菏泽市长3年的孙爱军市任菏泽市委书记,3个月后的4月23日,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即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意见》,正式开启返乡创业征程。2015年到2019年2月孙爱军任菏泽市委书记期间,菏泽市连续多年出台“归雁兴菏”计划,设置了相关服务机构,并多次在省内外举行活动、论坛,开足马力吸引人才返乡。

2019年3月孙爱军调任聊城市市委书记,几个月后,聊城市出台了“归雁工程”,“归雁工程”,在“归雁兴菏”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才培养、资金保障、孵化创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扶植力度,对回乡到企业全职就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

强化人才住房保障方面,回聊就业创业的顶尖人才、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可申请租赁最高不超过160平方米租房,或给予最高3000元/月的租房补贴,或首次自购住房的给予购房补贴。优秀成长性人才,可租赁人才公寓,前三年分别按照基准价的50%、65%、85%收取,第四年按市场价收取,计费基准价由物价部门参照同地段商品住房市场租金确定。

企业全职引进、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本地缴纳社会保险的博士、硕士、“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在聊购买首套自有住房并已缴纳契税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高层次人才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限额提高到80万元,保证贷款年限提高至20年,抵押贷款年限提高至30年。

落实子女优先入学政策方面,返乡工作的顶尖人オ、高端人オ、急需紧缺人才的未成年子女在我市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可自主选择聊城市范围内各级优质学校入学。

 

来源:鲁网

原标题:密集出台政策 红利不断加码 山东两市发起人才“争夺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