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她”崛起:欧美女性题材剧集发展之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她”崛起:欧美女性题材剧集发展之路

在女性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当下,女性题材剧集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文|华谊兄弟研究院

美剧《致命女人》第一季于10月17日收官,该剧以极富戏剧张力的方式刻画了三个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爱情、婚姻及其意识的觉醒。剧中表现了多种挑战传统道德伦理的亲密关系、婚外情、忘年恋、以及开放式婚姻等噱头使得本剧从播出之日起便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其相关情节不断成为推特、微博等国内外社交平台热门话题。大结局播出当日,超乎寻常的热度甚至导致了某本土影视软件服务器崩溃。

《致命女人》是女性题材剧集在大众化视野的一次高调亮相,截至目前该剧IMDb评分8.2,豆瓣评分9.4。虽然从业内到民间也不乏称该剧过度夸张、情节不合逻辑的批评声音,但从整体上来看,绝大多数观众对于剧中女性形象的表现与刻画呈现出认可的态度。本期华谊兄弟研究院(ID: HBresearch)将以此为契机,聚焦女性题材剧集,讨论其发展之路。

▲ 《致命女人》来源:豆瓣

女性主题:从觉醒到冲出桎梏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妇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女性寻求权利与平等的斗争不断上演,其高潮标志为妇女获得选举权,女性主义从一股思潮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欧美诞生,它是政治领域的女权主义渗透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注性别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重要意义,以女性经验为视角重新审视文学史和文学现象,向传统的男性中心文化发起了颠覆性的挑战。至此,女性主义思潮的蓬勃发展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除去精英知识分子们之外,更多的普通女性也开始进行女性身份价值与权利诉求的反思。作为社会大众文化领域的重要构成部分,西方影视剧行业也逐渐顺应了这一历史浪潮。

1998年,《欲望都市》第一季的开播标志着欧美剧集开始站在女性的角度“讲故事”。开诚布公地探讨女性爱情及欲望并以之为主题,这在电视剧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欲望”的话题性使得该剧收获了大批观众和忠实粉丝,最终推出六季并衍生出电影版。该系列剧集从1998年推出第一季,到2003年第六季剧终的五年时间内,共获得包含金球奖、艾美奖在内的奖项15次,提名64次。《欲望都市》所描绘的大都市“中产女性”形象,至今仍是众多女性题材影视作品的参考的“Icon”。

▲ 《欲望都市》来源:豆瓣

2004年,讲述美国女性家庭生存现状与婚姻困境的《绝望主妇》开播。该剧集因大受欢迎而被续订八季,IMDb八季平均评分7.4,豆瓣八季平均评分在8.7以上,共获得包含金球奖、艾美奖在内的奖项15次,提名63次。相比在传统家庭中任劳任怨的主妇形象,《绝望主妇》中的女性角色们也富有女性主义批判精神。这些女性虽然来自不同的阶级,性格外貌各异,但她们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处于社会关系中,都展现出了质疑男性权威、独立思考的能力。

▲ 《绝望主妇》来源:豆瓣

虽然诸如《欲望都市》《绝望主妇》这样的早期经典之作已经开始将镜头对准女性,但是剧中的女性角色们却仍然只能在男权社会规范之下开展有限的“反叛”。无论是《欲望都市》还是《绝望主妇》,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剧情开展,依旧充满浓郁的“男本位”特色:特立独行的都市女作家Kerry的生活永远为其男友所牵制,聪明的主妇们则沉湎于情天恨海中——仿佛除了与男性的亲密关系,女性本身的故事乏善可陈。

2008年播出的《傲骨贤妻》是女性题材剧集发展过程中的一部过渡作品。在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有资格进入职场与占主导地位的男性进行竞争。《傲骨贤妻》讲述了主人公Alicia因现实的困境而被迫摒弃“好妻子”身份重新投入职场的成长之路。该剧从家庭、爱情之外的角度来描绘女性故事,表现了职场作为女性新的“战场”这一社会潮流。2016年,该剧被韩国翻拍,由戛纳影后全度妍担任女主角;2019年又被翻拍成同名日剧,由日剧女王常盘贵子出演,第一集就拿到了10.0%的收视率,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 《傲骨贤妻》来源:豆瓣

▲ 《傲骨贤妻》左:韩版 右:日版 来源:豆瓣

2017年起,维护女性权益的运动席卷了整个好莱坞,#MeToo和#Time's Up等维权运动的展开,各行业女性寻求与男性平等权利的意识不断增加,这也让更多人对“女性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权威调研机构Statista针对公众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显示,近50%受访者都期待着有更多主要女性角色出现在影视剧作品中,深入人心的新女性形象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 数据来源:Statista

2018年11月,HBO新剧《我的天才女友》开播。该剧改编自意大利著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同名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讲述两位女主角埃莱娜和莉拉的少女时代。区别于此前围绕与男性的亲密关系而展开的女性题材剧集,该剧将全部笔墨置于女性之间守望相助的友谊,以及女性在残酷现实中的成长之路。截至目前,《我的天才女友》IMDb评分 8.6,豆瓣评分9.4,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受好评意味着女性题材剧集迈出了忠于女性主体的一步。

▲ 《我的天才女友》来源:豆瓣

在前后一年内,女性主义题材的剧集发生了爆发式的成长。HBO出品《大小谎言》,流媒体平台Hulu推出《使女的故事》与《名姝》,亚马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也闪亮登场,女性主义题材剧集的类型风格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剧集类型:剧情片和喜剧片备受青睐

如图所示,在2015-2019年大热的女性题材剧集作品中,悬疑犯罪和喜剧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两种作品类型。

2017年HBO推出的《大小谎言》和2018年BBC推出的《杀死伊芙》虽然有着迥然不同的叙事与影像风格,却均以犯罪为线索来展开剧情。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阿曼达维卡里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犯罪书籍和电视节目的原因之一是,女性比男性更害怕成为犯罪受害者。”①与此同时,女性观众在观看这类影视剧时能够获取安全提示,预防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2016年开播的《伦敦生活》与2017年上线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则代表了女性题材剧集中颇受认可的喜剧类型。在《伦敦生活》中担任女主角兼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凭借出色的创作才华与表演,获得了第71届艾美奖的最佳喜剧编剧奖以及最佳喜剧女主角奖。这部剧以菲比独特的幽默感为底,将影视戏剧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令女性产生共鸣,得以从一个自我解嘲式喜剧中获得治愈甚至是救赎。菲比所演绎的女主角是一名因生活的压力而把日子过得一团糟的“失败”女子,然而即便她过得像个“Loser”,却始终不需要依靠外貌或身材来取悦任何人。

▲菲比·沃勒-布里奇来源:豆瓣

在此之外,女性题材剧集还不断开拓着新的路径。2017年,流媒体平台Hulu出品《使女的故事》。该剧改编自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1985年发表的反乌托邦小说。故事设定在一个架空的男性极权社会,女性被当做国有财产,被迫作为统治阶级的生育工具。《使女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被物化的女性如何在“生育至上”的极端父权制社会中为求生存而走向极端的反抗。该系列剧集目前已更新至第三季,豆瓣评分9.0分。《使女的故事》创造性的将科幻融入女性主义视角,为女性题材剧集开创了新的蓝本。

▲ 《使女的故事》来源:豆瓣

结语

在女性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当下,女性题材剧集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从风靡90年代末的《欲望都市》,到当下炙手可热的《致命女人》,女性题材剧集的类型风格与内涵都在不断丰富,国民度也不断上升至全新的高度。而越来越多女性角色出现在荧屏上,向观众展示多样化的女性形象,不断打破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与既定规则,则是属于当代影视行业女性共同的愿景。

(图片、数据及相关资讯源于网络,归其权利人所有)

引用及参考资料

Podcast Audiences: Why are women such big fans of true crime podcast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她”崛起:欧美女性题材剧集发展之路

在女性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当下,女性题材剧集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文|华谊兄弟研究院

美剧《致命女人》第一季于10月17日收官,该剧以极富戏剧张力的方式刻画了三个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爱情、婚姻及其意识的觉醒。剧中表现了多种挑战传统道德伦理的亲密关系、婚外情、忘年恋、以及开放式婚姻等噱头使得本剧从播出之日起便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其相关情节不断成为推特、微博等国内外社交平台热门话题。大结局播出当日,超乎寻常的热度甚至导致了某本土影视软件服务器崩溃。

《致命女人》是女性题材剧集在大众化视野的一次高调亮相,截至目前该剧IMDb评分8.2,豆瓣评分9.4。虽然从业内到民间也不乏称该剧过度夸张、情节不合逻辑的批评声音,但从整体上来看,绝大多数观众对于剧中女性形象的表现与刻画呈现出认可的态度。本期华谊兄弟研究院(ID: HBresearch)将以此为契机,聚焦女性题材剧集,讨论其发展之路。

▲ 《致命女人》来源:豆瓣

女性主题:从觉醒到冲出桎梏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妇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女性寻求权利与平等的斗争不断上演,其高潮标志为妇女获得选举权,女性主义从一股思潮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欧美诞生,它是政治领域的女权主义渗透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注性别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重要意义,以女性经验为视角重新审视文学史和文学现象,向传统的男性中心文化发起了颠覆性的挑战。至此,女性主义思潮的蓬勃发展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除去精英知识分子们之外,更多的普通女性也开始进行女性身份价值与权利诉求的反思。作为社会大众文化领域的重要构成部分,西方影视剧行业也逐渐顺应了这一历史浪潮。

1998年,《欲望都市》第一季的开播标志着欧美剧集开始站在女性的角度“讲故事”。开诚布公地探讨女性爱情及欲望并以之为主题,这在电视剧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欲望”的话题性使得该剧收获了大批观众和忠实粉丝,最终推出六季并衍生出电影版。该系列剧集从1998年推出第一季,到2003年第六季剧终的五年时间内,共获得包含金球奖、艾美奖在内的奖项15次,提名64次。《欲望都市》所描绘的大都市“中产女性”形象,至今仍是众多女性题材影视作品的参考的“Icon”。

▲ 《欲望都市》来源:豆瓣

2004年,讲述美国女性家庭生存现状与婚姻困境的《绝望主妇》开播。该剧集因大受欢迎而被续订八季,IMDb八季平均评分7.4,豆瓣八季平均评分在8.7以上,共获得包含金球奖、艾美奖在内的奖项15次,提名63次。相比在传统家庭中任劳任怨的主妇形象,《绝望主妇》中的女性角色们也富有女性主义批判精神。这些女性虽然来自不同的阶级,性格外貌各异,但她们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处于社会关系中,都展现出了质疑男性权威、独立思考的能力。

▲ 《绝望主妇》来源:豆瓣

虽然诸如《欲望都市》《绝望主妇》这样的早期经典之作已经开始将镜头对准女性,但是剧中的女性角色们却仍然只能在男权社会规范之下开展有限的“反叛”。无论是《欲望都市》还是《绝望主妇》,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剧情开展,依旧充满浓郁的“男本位”特色:特立独行的都市女作家Kerry的生活永远为其男友所牵制,聪明的主妇们则沉湎于情天恨海中——仿佛除了与男性的亲密关系,女性本身的故事乏善可陈。

2008年播出的《傲骨贤妻》是女性题材剧集发展过程中的一部过渡作品。在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有资格进入职场与占主导地位的男性进行竞争。《傲骨贤妻》讲述了主人公Alicia因现实的困境而被迫摒弃“好妻子”身份重新投入职场的成长之路。该剧从家庭、爱情之外的角度来描绘女性故事,表现了职场作为女性新的“战场”这一社会潮流。2016年,该剧被韩国翻拍,由戛纳影后全度妍担任女主角;2019年又被翻拍成同名日剧,由日剧女王常盘贵子出演,第一集就拿到了10.0%的收视率,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 《傲骨贤妻》来源:豆瓣

▲ 《傲骨贤妻》左:韩版 右:日版 来源:豆瓣

2017年起,维护女性权益的运动席卷了整个好莱坞,#MeToo和#Time's Up等维权运动的展开,各行业女性寻求与男性平等权利的意识不断增加,这也让更多人对“女性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权威调研机构Statista针对公众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显示,近50%受访者都期待着有更多主要女性角色出现在影视剧作品中,深入人心的新女性形象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 数据来源:Statista

2018年11月,HBO新剧《我的天才女友》开播。该剧改编自意大利著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同名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讲述两位女主角埃莱娜和莉拉的少女时代。区别于此前围绕与男性的亲密关系而展开的女性题材剧集,该剧将全部笔墨置于女性之间守望相助的友谊,以及女性在残酷现实中的成长之路。截至目前,《我的天才女友》IMDb评分 8.6,豆瓣评分9.4,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受好评意味着女性题材剧集迈出了忠于女性主体的一步。

▲ 《我的天才女友》来源:豆瓣

在前后一年内,女性主义题材的剧集发生了爆发式的成长。HBO出品《大小谎言》,流媒体平台Hulu推出《使女的故事》与《名姝》,亚马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也闪亮登场,女性主义题材剧集的类型风格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剧集类型:剧情片和喜剧片备受青睐

如图所示,在2015-2019年大热的女性题材剧集作品中,悬疑犯罪和喜剧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两种作品类型。

2017年HBO推出的《大小谎言》和2018年BBC推出的《杀死伊芙》虽然有着迥然不同的叙事与影像风格,却均以犯罪为线索来展开剧情。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阿曼达维卡里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犯罪书籍和电视节目的原因之一是,女性比男性更害怕成为犯罪受害者。”①与此同时,女性观众在观看这类影视剧时能够获取安全提示,预防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2016年开播的《伦敦生活》与2017年上线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则代表了女性题材剧集中颇受认可的喜剧类型。在《伦敦生活》中担任女主角兼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凭借出色的创作才华与表演,获得了第71届艾美奖的最佳喜剧编剧奖以及最佳喜剧女主角奖。这部剧以菲比独特的幽默感为底,将影视戏剧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令女性产生共鸣,得以从一个自我解嘲式喜剧中获得治愈甚至是救赎。菲比所演绎的女主角是一名因生活的压力而把日子过得一团糟的“失败”女子,然而即便她过得像个“Loser”,却始终不需要依靠外貌或身材来取悦任何人。

▲菲比·沃勒-布里奇来源:豆瓣

在此之外,女性题材剧集还不断开拓着新的路径。2017年,流媒体平台Hulu出品《使女的故事》。该剧改编自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1985年发表的反乌托邦小说。故事设定在一个架空的男性极权社会,女性被当做国有财产,被迫作为统治阶级的生育工具。《使女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被物化的女性如何在“生育至上”的极端父权制社会中为求生存而走向极端的反抗。该系列剧集目前已更新至第三季,豆瓣评分9.0分。《使女的故事》创造性的将科幻融入女性主义视角,为女性题材剧集开创了新的蓝本。

▲ 《使女的故事》来源:豆瓣

结语

在女性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当下,女性题材剧集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从风靡90年代末的《欲望都市》,到当下炙手可热的《致命女人》,女性题材剧集的类型风格与内涵都在不断丰富,国民度也不断上升至全新的高度。而越来越多女性角色出现在荧屏上,向观众展示多样化的女性形象,不断打破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与既定规则,则是属于当代影视行业女性共同的愿景。

(图片、数据及相关资讯源于网络,归其权利人所有)

引用及参考资料

Podcast Audiences: Why are women such big fans of true crime podcast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