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一视财经 西贝
在连亏两年之后,吉林亿联银行终于扭亏为盈,但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仍然巨大。
据了解,亿联银行是在2016年12月16日获得批复,并被要求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2017年5月2日,亿联银行获得开业批复,同年5月16日宣布正式开业,是东北首家获批筹建、首家民营银行。
不过,2018年4月,亿联银行行长戴兵因个人原因辞职,新行长由张其广接任。
公开资料显示,张其广在哈尔滨银行任职长达16年,他于2015年7月起担任哈尔滨银行行长、执行董事,2011年5月起担任哈尔滨银行首席财务官。张其广还曾历任哈尔滨银行副行长、哈尔滨分行行长、营业部总经理、哈尔滨管理部常务副总经理、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等多个职位。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营收9.65亿,净利润5062万,这是亿联银行2017成立以来首次扭亏。在此之前两年,亿联银行接连亏损5697.2万元以及1.49亿元。
2016年12月27日,当时的银监会批复了三家民营银行。其中就包括吉林亿联银行,它是东北地区首家获批筹建、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由中发金控、三快科技、吉林华阳等7家公司组成,注册资本20亿元。其中,美团旗下公司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8.5%,为第二大股东。
1、背靠大树好乘凉?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亿联银行的贷款产品包括:亿联易贷、亿商贷、亿农贷、流动资金贷款、房亿贷。从定位来看,主要是围绕美团等互联网领域的消费贷,以及服务于当地金融企业的小微贷和农贷。
我们都知道,美团点评是一个涵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各个消费场景的互联网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截至2018年初,共活跃着6亿个人客户和450万小微商户,所以,在这个场景下,这容易触发海量的消费信贷需求和小微信贷需求。
亿联银行的首款线上消费信贷产品亿联易贷在2018年正式获得银保监会批准,并于2018年7月正式上线。亿联易贷以白名单模式封闭运营,单笔授信最高额度5万元。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美团点评等软件为亿联银行信贷业务提供客户导流,然后导流客户通过美团APP向亿联银行申请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在经过风控策略对客户的申请进行审批、放款等。
从时间上看,亿联银行2018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2300万元和2400.5万元,第三季度营收达4275.7万元,环比接近翻倍,第四季度期内营收7276.8万元,环比再次接近翻倍。可以看出,亿联银行是从2018年下半年业绩开始快速增长。而这与亿联易贷上线时间几乎吻合,至2018年年底,美团项目贷款累计放款突破82亿元,在贷余额突破48亿元。
而在此次报告期内,亿联通过美团新增客户269万,新增贷款余额约97亿元。亿联银行不含拆出资金的贷款余额共179.58亿元,消费金融在贷余额占比超96%,来自美团的在贷占比超54%。
毫无疑问,不论是扭亏为盈,还在聚焦于放贷业务上,亿联银行都深度依赖二股东美团,产品本身的市场开拓能力还有待验证。
2、业绩增长背后的各种隐忧
虽然在此次报告期内实现扭亏为盈。但在资产质量方面,该行不良贷款率有所增加,即从2018年年底的0.003%升至今年6月末的0.37%。绝对值增长0.367%,对比增长12233%。
数据显示,截至 2018年年底,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21.48%、21.48%、22.67%,而至今年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降为10.04%、10.04%、11.26%。
亿联银行在半年报中则表示,随着本行业务的发展,资本利用进一步提高,本行不定期监控、调控业务结构、风险资产规模,加强资本充足率评估测算。进一步加强资产结构管理,控制风险资产规模,同时加强内部积累,确保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标准。
亿联银行一直对外表示,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致力于金融科技创新、大数据和风险能力建设,其中亿联银行整个风控和科技人员占比超过60%。
但在外界看来,亿联银行的经营模式虽然与定义中的互联网银行一致,基于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以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授信及风控,化解个人及小微企业客户信用贷款的高风险,但目前它在基础建设、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还未看到明显成效。
依托于美团这类互联网平台,亿联银行是以网络平台产生出的数据和信息流作为数据基础,并以此衍生出的有形凭证或无形信任关系作为增信手段,由此开展亿联银行的授信评级及风险管理。在外界看来,这种路径的授信和风控手段,依赖一定的现实条件实现,只能在限定范围内有效,获得的数据基础相对粗糙,衍生的增信手段有效性也相对较低。
3、民营银行的困局
亿联银行成立至今,虽然背靠互联网平台,给人无限遐想,但经过短短几年实践,也有着自己的“成长烦恼”。
大多数民营银行都面临的主要困局,例如业务结构单一、高度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
而从该行官网和APP可以看出,亿联银行也倾向于以推广明星贷款产品为主,资产端大多依赖此类线上贷款产品。
同时,民营银行都要遵循“一行一店”原则,只能在其总行所在地设立一家实体营业部。这造成民营银行普遍缺乏网点及营业部,线下揽储难度可想而知。
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获取线下存款的能力,面临较大的负债端压力。如大多数民营银行一样,亿联银行也寄希望于互联网运作模式,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通过线上揽储主动进行负债。
事实上,这两年,不少民营银行存款方面都推出较高利率的创新类的存款产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亿联银行中报就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56.96亿元 (存款239.56亿元、同业存放17.4亿元),比年初增长144.38 亿元,增幅128.25%,同比增长22倍。
“其中一般性存款及平台存款较年初增幅明显。” 亿联银行方面指出,在售存款产品增亿存、亿联智存(利添利A款)等;存款合作平台14家,如京东金融、陆金所、小米金融等,对该行存款增长产生了良好的推动效应。
亿联智存(利添利A款)产品就是这一策略的代表,它属于一款创新型的存款类金融产品,起存金额为1000元,支持靠档计息。这款产品到期后的复合利率达到了6%以上。这在整个大环境中,对银行来说,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有原银监会官员曾表示,中国民营银行总体较为稳健,但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自身的能力建设(是否有足够的负债能力、获取优质客户的能力、风控能力等)、市场竞争(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小贷公司、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相比,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政策环境(是否有足够的政策支持)。这些问题需要一步步解决,这也决定了民营银行从建立到成熟,会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体而言,亿联银行实力在17家民营银行中,排名属于最末端。生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