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游业绩缩水 中海油向炼化业务延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游业绩缩水 中海油向炼化业务延伸

相比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体量最小,改善炼化产品结构是中海油的重要任务之一。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国际油价在近日再次刷新6年来的最低价格,加强炼化业务,或成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抵御石油行业整体不景气的选择。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期间虽有小幅反弹,但在近期再次下挫,8月16日,纽交所2015年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3.88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3.44美元,为6年来的新低。

面对油价低位运行的常态,以上游开采业务为主的油气公司业绩严重缩水。2015年1-3月,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8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4.3%;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达281.3亿元,同比下降71.7%。

安迅思能源与策略研究总监李莉分析称,目前的油气环境下,原料的价格下跌往往快于下游产品的价格下跌,加上中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两周的时间延迟,“在一定程度上,下游产品受益于低油价”,她说。

各大国际石油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下称BP)等的炼化业务利润,在一季度都得到了大幅增长,炼化业务成为它们的救命稻草。

2015年一季度,埃克森美孚炼油和市场营销业务利润为1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道达尔欧洲西北部炼油行业利润增长五倍,创2003年来新高;BP、壳牌炼化业务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四倍;壳牌净收入的80%来自炼化板块,去年这一数字仅为22%。

“2014年之前,全球很多跨国石油公司的远期战略都是弱化下游,集中去做上游。因为油价高的时候,上游毛利率非常高,挣钱速度快。”李莉对界面新闻记者说,油价下跌惨重出乎预料,反而下游业务比较好。

中海油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0883.HK)4月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受到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影响,其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9.9%,约为355.4亿元;平均实现油价为53.4美元/桶,同比下降49%。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海油一直在向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公司转型。“各大油气公司都在尽力向下游延伸,全产业链有利于增强风险能力。”李莉表示。

在中海油总公司层面上,对于炼化产业也出了大动作。8月4日,中海油审议通过了《总公司炼化产业优化整合方案》,将要开启炼化产业的改革。

相比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体量最小,且炼化实体布局时间短,产业整合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但依然面临不小挑战。

根据安迅思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石化的炼油能力为2.88亿吨/年,中石油为2亿吨/年,中海油为3770万吨/年。

“下游销售网络的布局会成为中海油炼化产业的发展瓶颈。”李莉说。中海油因为炼化业务起步较晚,优质的下游资源已被另“两桶油”占据,中海油下游产品分销网络不够完善。

“现在开拓下游分销网络的难度比较大,中海油下游产品的批发和零售力量不及中石化和中石油。这应该是中海油未来发展炼化业务急需解决的问题。”李莉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以加油站为例,截至2014年底,中海油销售成品油的数量为903万吨,加油站总数为570座。中石化自有加油站的数量已经超过3万座,中石油的加油站也有2万多座。

此外,中海油想要进行调整炼化产业,还必须面临中国炼化产业整体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严重,地方炼厂大量生产低端的燃料油,造成产品供过于求等问题。

改善炼化产品结构是中海油的重要任务之一。

根据中海油官方信息,2014年,中海油全年生产成品油676万吨、燃料油672万吨、沥青902万吨,乙烯103万吨。其中,沥青是去年中海油规模最大的下游产品。

“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差异化发展,走高端产品路线,才是中海油沥青产业的方向。”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沥公司)总经理许加海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位于山东滨州的中沥公司是中海油旗下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的下属公司,是以加工销售高等级重交沥青为主的炼化企业。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则是中海油目前负责炼化业务的主要平台之一。

去年以来,山东不少地方炼厂都陷入亏损。属于中型炼厂的中沥公司,今年的营收出现下降,但盈利尚可。这归功于高等级重交沥青“中海油36-1”、环保橡胶油等较高端的产品。2014年,中沥公司总利润为2亿元,2015年上半年已实现利润4000万元。

许加海介绍,“中海油36-1”沥青年销售量超过260万吨,已占到国内高端沥青市场份额约25%。相比于一般沥青,“中海油36-1”具有低温时抗开裂、高温时抗车辙的性能,耐老化,能有效延长道路寿命。

天安门通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主干道、京沪高铁、巴西世界杯赛场主场馆等高级别道路都采用了该产品。

“中海油36-1”沥青是中海油重点打造的高端下游产品,加强对类似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将成为中海油炼化业务改革的途径之一。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目前拥有一家独资公司,并控股五家公司,共计六家炼厂,具备97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重交沥青、环烷基润滑油和环保型燃料油是其开发和经营三大主要系列产品。

中海油炼化产业中另一大主力则是惠州炼厂。它是中海油独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炼厂,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集中加工高含酸重质原油的炼厂,一期项目的原油加工规模为1200万吨/年。

2013年,总投资500多亿元的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动工,包括1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公用工程。二期项目建成后,惠州炼厂的炼油能力将达220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

近几年来,中海油通过收购地方炼厂,来增强自身炼化业务的实力,包括河北的中捷石化,以及山东海化、东营石化等山东地炼企业。2001年,中海油还重组了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大颗粒尿素的海南富岛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

中海油为完善产业链,加强炼化和下游环节,还在2009年成立了炼化与销售事业部,集中管理包括炼油、油品销售等在内的业务。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报》的消息,按照中海油的规划,到2017年底之前,惠炼二期、大榭石化馏分油综合利用、泰州石化一体化、中捷石化质量升级、中沥公司综合利用及质量升级等项目将陆续投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海油

3.8k
  • “海洋石油302”LNG运输加注船交付
  • 中国海油一季度净产量和净利创历史同期新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游业绩缩水 中海油向炼化业务延伸

相比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体量最小,改善炼化产品结构是中海油的重要任务之一。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国际油价在近日再次刷新6年来的最低价格,加强炼化业务,或成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抵御石油行业整体不景气的选择。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期间虽有小幅反弹,但在近期再次下挫,8月16日,纽交所2015年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3.88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3.44美元,为6年来的新低。

面对油价低位运行的常态,以上游开采业务为主的油气公司业绩严重缩水。2015年1-3月,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8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4.3%;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达281.3亿元,同比下降71.7%。

安迅思能源与策略研究总监李莉分析称,目前的油气环境下,原料的价格下跌往往快于下游产品的价格下跌,加上中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两周的时间延迟,“在一定程度上,下游产品受益于低油价”,她说。

各大国际石油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下称BP)等的炼化业务利润,在一季度都得到了大幅增长,炼化业务成为它们的救命稻草。

2015年一季度,埃克森美孚炼油和市场营销业务利润为1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道达尔欧洲西北部炼油行业利润增长五倍,创2003年来新高;BP、壳牌炼化业务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四倍;壳牌净收入的80%来自炼化板块,去年这一数字仅为22%。

“2014年之前,全球很多跨国石油公司的远期战略都是弱化下游,集中去做上游。因为油价高的时候,上游毛利率非常高,挣钱速度快。”李莉对界面新闻记者说,油价下跌惨重出乎预料,反而下游业务比较好。

中海油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0883.HK)4月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受到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影响,其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9.9%,约为355.4亿元;平均实现油价为53.4美元/桶,同比下降49%。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海油一直在向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公司转型。“各大油气公司都在尽力向下游延伸,全产业链有利于增强风险能力。”李莉表示。

在中海油总公司层面上,对于炼化产业也出了大动作。8月4日,中海油审议通过了《总公司炼化产业优化整合方案》,将要开启炼化产业的改革。

相比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体量最小,且炼化实体布局时间短,产业整合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但依然面临不小挑战。

根据安迅思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石化的炼油能力为2.88亿吨/年,中石油为2亿吨/年,中海油为3770万吨/年。

“下游销售网络的布局会成为中海油炼化产业的发展瓶颈。”李莉说。中海油因为炼化业务起步较晚,优质的下游资源已被另“两桶油”占据,中海油下游产品分销网络不够完善。

“现在开拓下游分销网络的难度比较大,中海油下游产品的批发和零售力量不及中石化和中石油。这应该是中海油未来发展炼化业务急需解决的问题。”李莉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以加油站为例,截至2014年底,中海油销售成品油的数量为903万吨,加油站总数为570座。中石化自有加油站的数量已经超过3万座,中石油的加油站也有2万多座。

此外,中海油想要进行调整炼化产业,还必须面临中国炼化产业整体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严重,地方炼厂大量生产低端的燃料油,造成产品供过于求等问题。

改善炼化产品结构是中海油的重要任务之一。

根据中海油官方信息,2014年,中海油全年生产成品油676万吨、燃料油672万吨、沥青902万吨,乙烯103万吨。其中,沥青是去年中海油规模最大的下游产品。

“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差异化发展,走高端产品路线,才是中海油沥青产业的方向。”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沥公司)总经理许加海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位于山东滨州的中沥公司是中海油旗下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的下属公司,是以加工销售高等级重交沥青为主的炼化企业。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则是中海油目前负责炼化业务的主要平台之一。

去年以来,山东不少地方炼厂都陷入亏损。属于中型炼厂的中沥公司,今年的营收出现下降,但盈利尚可。这归功于高等级重交沥青“中海油36-1”、环保橡胶油等较高端的产品。2014年,中沥公司总利润为2亿元,2015年上半年已实现利润4000万元。

许加海介绍,“中海油36-1”沥青年销售量超过260万吨,已占到国内高端沥青市场份额约25%。相比于一般沥青,“中海油36-1”具有低温时抗开裂、高温时抗车辙的性能,耐老化,能有效延长道路寿命。

天安门通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主干道、京沪高铁、巴西世界杯赛场主场馆等高级别道路都采用了该产品。

“中海油36-1”沥青是中海油重点打造的高端下游产品,加强对类似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将成为中海油炼化业务改革的途径之一。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目前拥有一家独资公司,并控股五家公司,共计六家炼厂,具备97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重交沥青、环烷基润滑油和环保型燃料油是其开发和经营三大主要系列产品。

中海油炼化产业中另一大主力则是惠州炼厂。它是中海油独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炼厂,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集中加工高含酸重质原油的炼厂,一期项目的原油加工规模为1200万吨/年。

2013年,总投资500多亿元的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动工,包括1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公用工程。二期项目建成后,惠州炼厂的炼油能力将达220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

近几年来,中海油通过收购地方炼厂,来增强自身炼化业务的实力,包括河北的中捷石化,以及山东海化、东营石化等山东地炼企业。2001年,中海油还重组了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大颗粒尿素的海南富岛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

中海油为完善产业链,加强炼化和下游环节,还在2009年成立了炼化与销售事业部,集中管理包括炼油、油品销售等在内的业务。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报》的消息,按照中海油的规划,到2017年底之前,惠炼二期、大榭石化馏分油综合利用、泰州石化一体化、中捷石化质量升级、中沥公司综合利用及质量升级等项目将陆续投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