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下行对全球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国外分析师和经济学家们对中国股市前景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德意志银行
分析师:尼克·劳森(Nick Lawson)
中国股票正跌破7月最低点,似乎将完成全部股市下跌的“三波行情”。按历史经验来看,巨大的触底反弹往往会有一个再次探底的过程,然后才能从低谷中走出来。尽管中国政府已竭尽所能,但中国仍在经历这个过程。
天达基金
周一,上证指数下跌8.49%,养老金新政策的出台和降准预期未能兑现都没能改变这一情况。这种波动可能在未来几周还将继续,尽管就当前情况来说降息是大概率事件,但美联储已不太可能在9月进行降息。美国市场目前认为,有约25%的可能加息。
兴业银行
分析师:基特·约科斯(Kit Jucks)
中国经济是否会进一步疲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是否会进一步受挫以及美联储飘忽不定的政策都叫市场颇为担心。全球大宗商品和股票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但值得引起警惕的是,他们正在像2000年投机泡沫爆发时那样重新关联起来,这种风险曾使新兴市场危机演变为整个美国的经济大衰退。 当然,另一种看法是,美国经济充分增长,对原材料的需求和对大宗商品需求的下降将能够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但就短期而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过多,并因此放大了资本市场的弱点和风险。
荷兰银行
分析师:Arjen van Dijkhuizen
与中国相关的问题(包括股市回调、人民币贬值和经济增长前景)引发了中国资本外流。我们不认为会发生货币战争,因此中国汇率中间价制度确实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我们下调了韩国、新加坡、台湾和泰国的经济增长预期。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逐步放缓,预计在2015年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将减缓到6.2%(2014年为6.4)。
对中国经济前景展望中最大的风险在于:高昂的国债水平和地缘政治的相关问题都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风险因素。
瑞士银行
分析师:尼尔·迈克劳德(Niall MacLeod)
7月时,我们一度认为整个亚洲(日本除外)遭到卖空。那之后,市场又进一步下跌了7%。外汇交易的相关举措(尤其是中国的相关举措)、放缓的经济增速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调对出口贸易产生影响,企业财报季显现的低利润率也影响着市场,共同导致了如今从峰值到谷底整整23%的回调幅度。
这是否可能会形成一场新的危机呢?在我们看来,并非如此。虽然我们不看好南亚信贷周期评级下调,但相较于1998年,如今的南亚的形式——流动性和经常帐比率都比那时要好得多。我们还认为,南亚目前形势依然略优于产生削减恐慌之前的状况。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使企业的盈利环境变差。不过即便是再瑞士,我们也正迎来典型的衰退估值低谷。
高盛集团
分析师:蒂莫西·莫伊及其团队
经济增长预期未能实现,政策信心又再收损,这两者构成了区域股价下行的核心,使整个股市进入了熊市。
市场定价已经很明显地(但不一定完全)地反映出了一些顾虑:曾经的估值低谷表明,未来还有可能有15%的下行空间。股市要回弹,首先需要至少这六周来稳定的宏观经济数据,尤其是中国的经济数据。
奥本海默
分析师:约翰·斯托兹福斯(John Stoltzfus)和吉姆·约翰逊(Jim Johnson)
我们认为,应当对8月11日后的人民币贬值和之后的股市大跌联系起来分析,才能避免一叶障目。彭博社数据,8月11日以来,全球股票市值已蒸发超过5万亿美元。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看到全球经济和市场上所存在的机会与风险之间的差异。
在我们看来,上周的市场行为很可能是实用且必要的,是市场对人民币贬值做出的必然反映——就像到了季节农场主就要收割羊毛一样,而不是《沉默的羔羊》中表现的那般疯狂的举动。
利差博彩公司
分析师:康纳·坎贝尔(Connonr Campell)
中国人民银行还是走一步看一步,至今,没有什么能够止住股市周一以来的疯狂大出血。从官网上看,中国政府的最新动作是首次宣布养老金能够购买股票,希望借此将资金引入股票市场。
巴克莱银行
分析师:吉列尔莫·菲利斯及其团队
我们预见中国经济有下行风险,而全球经济则可能增长。但周期性资产已经大量出现在负面新闻中。我们建议有选择性地进行减持。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使评判国际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我们依然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遏制下行风险。其他国家的央行保持支持。另外,投资者资产配置应较为谨慎,因为一旦包含这些风险因素,仍有可能继续承压。
北仑贝格银行
分析师:霍尔格·施密登博士(Dr Holger Schmieding)
中国经济从快速、环境不友好和第二产业主导向环境友好和第三产业主导转型,这个过程可谓历经坎坷。而现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和自由化的过程显然也很棘手。然而,这也是理性配置稀缺资源必经的过程。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
分析师:乔纳森·戈卢布(Jonathan Golub)及其团队
上周的市场下跌最值得关注的是一个可观催化剂的缺位。企业的二季度收入有所上涨,全球金融危机得到较好控制。因此,新闻更多关注到市场本身,而非事件。在我们看来是中国承认自己经济疲软加剧了商品价格下降的趋势。
这并不奇怪,股市大跌使看空的投资者们铤而走险,在高市盈率、高利差和高库存情况下进一步复活。我们的工作表面,只有当市场存在明显的催化剂或经济衰退可能时,股市才可能有进一步下跌。
(翻译:周依帆)
来源:Business Insider
原标题:Here's what analysts are saying about China's 'Black Monday'
最新更新时间:08/25 13: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