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三板之后,又一个为场内市场孵化上市资源的渠道——上海科技创新板或将于9月推出。
这是上海市金融办在上周五举行的《关于促进金融服务创新 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新闻通气会上透露的。目前,上海市金融办、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部门仍在细化科创板方案。
科创板是上海金融支持科创中心建设的重点内容,俗称“四新板”,是专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挂牌的板块。
其中,科技型企业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或经过政府权威认证的科技型企业等。
创新型企业包括上海发展的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概念中确立的三类“抓手型行业”:一是新型显示、机器人、再制造等20个从制造到智造的重点方向;二是网络视听、大数据、云平台等14个制造服务融合的先进方向;三是互联网金融、信用服务等9个新型服务业态等。
此外,没有上述资质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自主进行信息披露,并委托第三方推荐机构发表专业意见等市场化的方式判断其是否具备科技创新要素。
上海股交中心总经理张云峰表示,科创板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即将推出的战略新兴板将来或存在衔接的关系,科创板的企业进一步成长可以对接到战略新兴板。
战略新兴板是上交所独立于主板市场的新板块,预计将于明年初推出,与注册制同步。新兴板范围或包括《中国制造2025》圈定的10个产业、国家部委定义的创新型企业等,其对象为已经跨越创业阶段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而科创板将重点面向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型、创新型特征中小企业。
二者的关系,类似于新三板和创业板的关系。目前,深交所正在设计创业板内设单独层次,接收未盈利企业,新三板和创业板之间可能会由此建立直接转板的机制。
科创板和新三板同属于场外交易市场,但与新三板不同的是,科创板重点定位为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企业,在挂牌条件上也与新三板有所不同。
上海股交中心创新业务部负责人陈妍介绍,科创板将采用基础性条件+个性化、可选择性条件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基础性条件包括如:必须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必须是净资产不低于300万的股份制公司,符合证券市场对企业的共性化要求,如公司治理规范、股份发行转让合法合规等。个性化条件则包括过去一年研发投入较大,且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具有创新的商业模式或属于新型业态企业等,部分个性化条件或将参照上证所新兴板的上市条件设计理念进行制定。
据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徐军介绍,科创板将首先在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22园”的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进行试点,然后适当拓展服务区域。目前储备的首批科创板挂牌企业已近50家。
创业板、新三板和未来的新兴板、科创板是各交易所和区域股权交易中心针对科技创新企业逐步推出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所接收企业处于不同阶段并具有不同行业特征,但又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完成之后,这几个市场将形成既相互补充,也相互竞争的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