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穷得舔锅的1973年,他如何为中国赚得500万美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穷得舔锅的1973年,他如何为中国赚得500万美金?

1973年,在中国可以说是穷得舔锅的岁月,郭鹤年就曾以一己之力,为整个国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

郭鹤年。图片来源:网络

文 | 华商韬略 毕亚军

集“亚洲糖王”、“酒店大王”、“粮油大王”、“传媒大亨”众多名衔于一身的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是华人商界最低调、也最成功的殿堂级企业家之一。

他从不称王称霸、也不高谈阔论,但却以九十高龄依然谦虚谦虚再谦虚,努力努力再努力的身体力行,成就了香格里拉、嘉里系等领先事业,赢得跨时代、跨行业、跨国界的伟大成功,也树起一面伟大企业家的光辉旗帜。

对中国而言,郭鹤年还是海外爱国华商的典范。这不单因为他作为引领海外华商投资中国的带路人,在最关键时刻支援中国的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并因此被邓小平称为是“引路人角色”,也因为他长期支持中国的社会事业,并多次在国家需要的时刻,放弃个人私利,为中国贡献力量和智慧。

1973年,在中国可以说是穷得舔锅的岁月,郭鹤年就曾以一己之力,为整个国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

当年4月,郭鹤年接到一个特别的任务。当时的中国外经贸部所属的华润公司找到他,告诉他国家目前很紧张,大量缺糖,令原本就非常困难的居民生活雪上加霜。同时,钱也非常缺,不但没有外汇储备,而且还有很大的赤字。

国家知道他的力量,因此希望他能够帮忙,用最低的价格从国际市场买30万吨的糖。因为大家没有信心,能够比他更好地做成这件事。

30万吨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虽然郭鹤年当时已是世界顶尖的食糖贸易商,但即使他愿意低价,手上也没有这么多货可以卖给国家。而且,他估计,如消息公开,会让糖价上涨20%到25%,因此,这是个高难度,而且必须绝密的事情。

虽然知道非常困难,但听到是国家需要,而且把这么大的秘密告诉他,这么信任他,郭鹤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精通国际市场,尤其期货市场的他,还和华润商议,买现货的同时,也帮国家买一些期货,在行情出去以后卖出套利。

“这个忙我一定帮,但我们都得非常之抓紧,要想得快,做得快。”郭鹤年承诺,他将把自己的生意冻结起来,专门用一个两月时间来替国家做这个事情。

郭鹤年持续30年投资兴建的北京国贸中心,立项时为中国最大外商投资项目

郭鹤年分析后认为,只有去巴西才能买到这么多糖。但自己太招眼,如果亲自去一定会引起同行的猜测,甚至提前把行情泄密。因此,他必须另做安排。

恰逢两三周后,日内瓦有个大规模的国际糖业大会。“我想,如果我和他们一起开着会,他们就不会想到是我在买糖吧。”想到这一层,平时很少出席这类活动的郭鹤年立即决定:派人到巴西去买糖,自己则特意报名参加这个会议。

在日内瓦的郭鹤年,一边和国际同行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边抓紧部署和跟进着巴西的行动,每一天都过得提心吊胆。

最紧张的一次,一位英国朋友神秘兮兮地找到郭鹤年,然后神神秘秘地同他讲:你知道吗,最近巴西很奇怪,两三个从来没见过的,很年轻的亚洲人,天天在糖区进出,好像有大事情要发生。

郭鹤年一阵心惊,装着很诧异也很重视的样子,说:“是吗,有这样的事?是什么情况?你怎么知道的?”给对方留下一句“你还有什么行情,什么消息,一定要告诉我啊”之后,他赶紧离开,出来一脑门子冷汗。“可见他们的情报好厉害。”

第二天,派到巴西的年轻人给郭鹤年传来了好消息。“大会上,有人正演讲,广播传出一个声音,叫Robert Kuok,我的英文名,说有国际电话找。”

郭鹤年赶紧接了这个电话,“巴西的同事告诉说,我们有一点进展了。我说,你要快啊,要飞快啊。不然,消息出来要爆啊,而且这边已经知道一些苗头了。”

三、四天后,郭鹤年的战斗大获全胜了。一战下来,他不但成功用低价为中国解决了30万吨食糖的缺口,还通过期货市场为中国赚到了500万美金,并按照国家的吩咐把这笔巨款存入到指定的户头。

1990年,邓小平还专门花40分钟接见郭鹤年并评价他:你和我一样,都是引路人的角色。这也是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的最后一次正式对外会见。

在1973年的中国,500万美金是个吓死人的天文数字。当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则是一个急死人的数字:负8100万美元。

然而,作为国际大糖商的郭鹤年,却没从这么大的一个行情中赚到一分钱。

“如果我的公司也加入其中,肯定可以挣钱。但我不能那么做。因为这样就是对中国的不忠。这样说,可能太隆重。我的原则是,即使一个普通的生意,你答应了人家,也不应该跑两匹马。”他解释说。

-E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穷得舔锅的1973年,他如何为中国赚得500万美金?

1973年,在中国可以说是穷得舔锅的岁月,郭鹤年就曾以一己之力,为整个国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

郭鹤年。图片来源:网络

文 | 华商韬略 毕亚军

集“亚洲糖王”、“酒店大王”、“粮油大王”、“传媒大亨”众多名衔于一身的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是华人商界最低调、也最成功的殿堂级企业家之一。

他从不称王称霸、也不高谈阔论,但却以九十高龄依然谦虚谦虚再谦虚,努力努力再努力的身体力行,成就了香格里拉、嘉里系等领先事业,赢得跨时代、跨行业、跨国界的伟大成功,也树起一面伟大企业家的光辉旗帜。

对中国而言,郭鹤年还是海外爱国华商的典范。这不单因为他作为引领海外华商投资中国的带路人,在最关键时刻支援中国的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并因此被邓小平称为是“引路人角色”,也因为他长期支持中国的社会事业,并多次在国家需要的时刻,放弃个人私利,为中国贡献力量和智慧。

1973年,在中国可以说是穷得舔锅的岁月,郭鹤年就曾以一己之力,为整个国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

当年4月,郭鹤年接到一个特别的任务。当时的中国外经贸部所属的华润公司找到他,告诉他国家目前很紧张,大量缺糖,令原本就非常困难的居民生活雪上加霜。同时,钱也非常缺,不但没有外汇储备,而且还有很大的赤字。

国家知道他的力量,因此希望他能够帮忙,用最低的价格从国际市场买30万吨的糖。因为大家没有信心,能够比他更好地做成这件事。

30万吨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虽然郭鹤年当时已是世界顶尖的食糖贸易商,但即使他愿意低价,手上也没有这么多货可以卖给国家。而且,他估计,如消息公开,会让糖价上涨20%到25%,因此,这是个高难度,而且必须绝密的事情。

虽然知道非常困难,但听到是国家需要,而且把这么大的秘密告诉他,这么信任他,郭鹤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精通国际市场,尤其期货市场的他,还和华润商议,买现货的同时,也帮国家买一些期货,在行情出去以后卖出套利。

“这个忙我一定帮,但我们都得非常之抓紧,要想得快,做得快。”郭鹤年承诺,他将把自己的生意冻结起来,专门用一个两月时间来替国家做这个事情。

郭鹤年持续30年投资兴建的北京国贸中心,立项时为中国最大外商投资项目

郭鹤年分析后认为,只有去巴西才能买到这么多糖。但自己太招眼,如果亲自去一定会引起同行的猜测,甚至提前把行情泄密。因此,他必须另做安排。

恰逢两三周后,日内瓦有个大规模的国际糖业大会。“我想,如果我和他们一起开着会,他们就不会想到是我在买糖吧。”想到这一层,平时很少出席这类活动的郭鹤年立即决定:派人到巴西去买糖,自己则特意报名参加这个会议。

在日内瓦的郭鹤年,一边和国际同行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边抓紧部署和跟进着巴西的行动,每一天都过得提心吊胆。

最紧张的一次,一位英国朋友神秘兮兮地找到郭鹤年,然后神神秘秘地同他讲:你知道吗,最近巴西很奇怪,两三个从来没见过的,很年轻的亚洲人,天天在糖区进出,好像有大事情要发生。

郭鹤年一阵心惊,装着很诧异也很重视的样子,说:“是吗,有这样的事?是什么情况?你怎么知道的?”给对方留下一句“你还有什么行情,什么消息,一定要告诉我啊”之后,他赶紧离开,出来一脑门子冷汗。“可见他们的情报好厉害。”

第二天,派到巴西的年轻人给郭鹤年传来了好消息。“大会上,有人正演讲,广播传出一个声音,叫Robert Kuok,我的英文名,说有国际电话找。”

郭鹤年赶紧接了这个电话,“巴西的同事告诉说,我们有一点进展了。我说,你要快啊,要飞快啊。不然,消息出来要爆啊,而且这边已经知道一些苗头了。”

三、四天后,郭鹤年的战斗大获全胜了。一战下来,他不但成功用低价为中国解决了30万吨食糖的缺口,还通过期货市场为中国赚到了500万美金,并按照国家的吩咐把这笔巨款存入到指定的户头。

1990年,邓小平还专门花40分钟接见郭鹤年并评价他:你和我一样,都是引路人的角色。这也是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的最后一次正式对外会见。

在1973年的中国,500万美金是个吓死人的天文数字。当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则是一个急死人的数字:负8100万美元。

然而,作为国际大糖商的郭鹤年,却没从这么大的一个行情中赚到一分钱。

“如果我的公司也加入其中,肯定可以挣钱。但我不能那么做。因为这样就是对中国的不忠。这样说,可能太隆重。我的原则是,即使一个普通的生意,你答应了人家,也不应该跑两匹马。”他解释说。

-E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