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育论场 吾 易
编辑 | 陈某凡
“该不该学中文?”
“如何学中文?”
“中文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
这是许多海外华人家长最苦恼的问题。
子女的中文教育之所以让人头疼,很大程度上源于中文学习环境的缺失。这些出生成长于海外的孩子,学起中文来异常艰难。长大后的他们很多都成了中文沟通不畅的“外国人”,回到祖国怀抱,一张口,英语流利地道,普通话蹩脚打结,对比鲜明。
01、文化认同远比血统重要
在海外青少年眼中,中文学习到底有多难?
时间倒退至数年前,彼时许多海外华人子女对中文的排斥不亚于国内孩子对英语学习的苦闷,甚至程度更甚。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语氛围良好的国家,其他国家的华裔从小生长于外语环境中,中文就成了“老大难”。这并不是中文难学的锅,不仅华裔有此困扰,海外韩裔、日裔同样也面临类似尴尬。在语言学习上,拥有本民族血统并不见得比毫无血统关系的外国人更占优势。
血统"means nothing",文化的认同往往才是语言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事实上,绝大多数华人父母都会选择给孩子报名中文学校,但不少孩子的反应都谈不上太令人满意——
为什么要学中文?既然不在中国生活,未来主要使用的语言依然还是外语,那学中文还有什么实用意义呢?
还有一种反应,孩子虽承认了学习中文的必要性,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晦涩难懂,学起来难免感到枯燥乏味,加之父母给孩子报名的中文学校,上课时间往往选择在周末,也会让孩子因周末玩耍时间被占据从而对中文生出抗拒之心。
相较于后代,第一代移民对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显然更强烈些。这种归属感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有着难舍的情怀,并把这一丝故国乡情投射在了子女的教育选择上。但倘若孩子打心底里不情愿学中文,即便家长再怎么难舍乡情,终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华裔家庭的孩子来说,学汉语,更多意味着对血脉、对根的追寻,或许只有在很多年后,当他们长大成人,才能体味到父母的这份良苦用心。
“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是我的心病。从小到大,作为中国人的后代,总是会被问及关于中国的种种问题,尽管我对英国非常了解,但对中国却一无所知,已经不知遇到过多少次这样的难堪境况了。“第三代移民的陈先生算是土生土长的英籍华裔,在英国出生长大的他,对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只留下一个朦胧的印象,是他难言的一份尴尬,也是深深的失落和遗憾。
02、中国发展带动汉语价值凸显
如今,这一“微妙”情状似乎迎来了转机。
是否要学中文,答案自然是取决于每个家庭的自身情况,但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稳步提升,完全拒绝中文学习的华人家庭已然是屈指可数了。
学习中文不仅是追根溯源的情感诉求,更是对未来的投资。随着中国实力的综合提升,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流行传播,不只海外华侨华裔开始注重子女的中文教育,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目前,除中国以外,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孙女也有中文保姆专门教她中文。
10月22日是新加坡庆祝“讲华语运动”40周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周年庆典时发表了中文演讲,他指出,世界各地的人正在积极学习汉语,推广华语是一项坚持不懈的工程。“他们都知道,如果要在中国工作、与中国人打交道、把握住中国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就必须学好华语。”
面对这样的趋势,为了营造良好的中文学习环境,海外华人也是“堵上了作为家长甚至是血亲手足的尊严”,除了给孩子报名中文补习学校,在家里营造利于中文学习的氛围同样也被提上了日程。高中生杨瑞盟(Raymond Yang)在5年级时随父母移民美国,出国时弟弟杨海盟(Ocean Yang)年纪尚小,中文沟通没问题,但中文阅读却有障碍。为了帮助弟弟阅读中文版金庸小说,喜欢编程的杨瑞盟为弟弟开发了一套应用程序,将所有中国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标上拼音,并将之推广到在美华人子女,这一应用程序受到了当地华人的欢迎。
除了坚持用中文与孩子对话以外,海外华人父母圈里还流行聘请中文教师和保姆。在美国,精英家庭的孩子从小开始学中文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甚至带动了中文保姆生意的火爆,不少家庭开出天价高薪来聘请中文保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03、“大语文“出海
全球范围的“汉语热”,成为了汉语培训机构崛起的先决条件,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大语文”出海,在海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拥趸。
早年的汉语培训机构,多以孔子学院以及大大小小的中文学校形式出现,如今许多民办培训机构也加入队伍当中,跟着遍地开花。
下图是截止到2017年所收集到的海外汉语培训机构的相关数据:
图表来源 | 国家汉办
“汉语热”不仅抬高了汉语教师资格证的市场价值,也让培训机构看到了海外蓬勃的发展商机。立思辰、VIPKID都曾在国外开设分校,主要针对华人青少年推出大语文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识字、书写和口语发音能力,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学、历史文化等内容。培训机构出海,一方面迫于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国外一片浩瀚蓝海。
尽管海外华人父母时常苦恼于子女的中文教育,但正是因为他们对母语传承的强烈意识与行动,使得华人华侨子弟一直是海外人群汉语学习的中坚力量,在数量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国内汉语培训机构出海的首选之地,往往也是华人较为密集的地方。
在海外华人父母看来,学汉语并不只是简单的会说中文,会写汉字,他们还期许着,自家的孩子能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渗透,在民族身份上获得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这一点上看,近几年国内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大语文”,也完美契合了国外华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需求。
中文教育如何摆脱枯燥的教学套路,真正让孩子对中文教育产生兴趣,是每一位华人家长和中文教育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国内“大语文”出海能否获得当地华人子女的喜爱和认可,尚且还需要时间的考证,但这不仅需要教育者的探索努力,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孩子少时便耳提面命,营造出一个适于开展汉语学习的良好成长氛围,双向形成合力,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中文的魅力,不负“汉语之美”。
参考资料:
《关于出海,教培机构有话说》,鲸媒体;
《李显龙:我们新加坡要坚持不懈地推广华语》,观察者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