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避免安检的形式主义才能释放交通活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避免安检的形式主义才能释放交通活力

交通运输部官网近日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要求与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相衔接的车站,应为安检互认提供便利,以减少重复安检,提高通行效率。

文|赵强

责编|马蓉蓉

近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与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相衔接的车站,应为安检互认提供便利,以减少重复安检,提高通行效率。《管理办法》包括基础管理、客运组织、客运服务、乘客行为规范、服务监督与提升等内容。《管理办法》自2020年4月1日起实施。笔者以为此举不但是一个民生善举,还会最大程度上改进乘客的出行体验,提高交通运行能力,节省交通成本。

凡是经常出行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苦恼:那就是,刚在地铁安检完毕之后,等到了与地铁衔接的高铁机场站,又得进行二次安检。因此,过安检门对这些乘客来说,也不是太容易的事,弄不好因为行李过多,而出现丢三落四的局面。对地铁与火车站换乘的二次安检,相当多的乘客还是颇有微词的。各地因为重复安检而造成的投诉、纠纷不计其数,严重地损害了交通单位的美誉度和公信力,被人们诟病为一种出行安检的形式主义。

为提高乘客出行的幸福指数,北京、天津等地已经着手取消了二次换乘安检。不过,就全国绝大多数的城市来说,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解决。眼下,还没有专业机构对二次换乘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产生的巨大浪费进行统计。笔者相信,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有媒体指出;“安检互认”这种一处检查多方认可的安全检查模式,在相对封闭的公共区域,特别是人流量大的交通枢纽,可以有效防范危险事件发生,保障民众出行过程生命财产安全。不过,眼下不少地区存在的重重安检的情况,既容易造成客流通道拥堵、增加出行时间成本等问题,也造成了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了企业和政府的运营成本与财政支出。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24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35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71条,运营里程5295公里,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约212.8亿人次。此次从国家层面出台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的管理制度,对于推动提高城市交通服务质量,提升广大乘客出行满意度、获得感,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交通法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出行无小事,交通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交通部从公众广泛关注的交通梗阻检入手,并采取一系列可行办法加以回应,势必会进一步激活交通活力,提升我国民众的出行效率。

如今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互通已经不是畅想。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证照快速识别技术的推广普及,快速通行、有效通行、安全通行,都不是遥不可及的问题。关键是交通管理部门要克服懒政意识,换位思考,有效解决公众出行的“堵点”“痛点”。

《管理办法》为了解决重复安检,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统一标志标识;运营单位应根据车站规模、客流特点、设备设施布局、岗位设置等,制定工作日、节假日、重要活动以及突发事件的车站客运组织方案与应急预案,做到“一站一方案”;车站工作人员应对车站出入口等公共区域进行巡视,检查应急设施、乘客信息系统、自动售检票设备、标志标识、照明设施、电扶梯、站台门等设施。

也应当指出,提高出行效率也不仅是交通部门的事情,作为乘客也应积极配合,如该办法规定的对乘客的10类禁止行为、7类不得行为就是一种必要的保障措施。

此外,在机场、地铁、火车站的衔接处,增加取票、购票、出行乘客的通道便捷和窗口充裕,增加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的绿色通道,也是势在必行。

(作者为时评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避免安检的形式主义才能释放交通活力

交通运输部官网近日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要求与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相衔接的车站,应为安检互认提供便利,以减少重复安检,提高通行效率。

文|赵强

责编|马蓉蓉

近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与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相衔接的车站,应为安检互认提供便利,以减少重复安检,提高通行效率。《管理办法》包括基础管理、客运组织、客运服务、乘客行为规范、服务监督与提升等内容。《管理办法》自2020年4月1日起实施。笔者以为此举不但是一个民生善举,还会最大程度上改进乘客的出行体验,提高交通运行能力,节省交通成本。

凡是经常出行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苦恼:那就是,刚在地铁安检完毕之后,等到了与地铁衔接的高铁机场站,又得进行二次安检。因此,过安检门对这些乘客来说,也不是太容易的事,弄不好因为行李过多,而出现丢三落四的局面。对地铁与火车站换乘的二次安检,相当多的乘客还是颇有微词的。各地因为重复安检而造成的投诉、纠纷不计其数,严重地损害了交通单位的美誉度和公信力,被人们诟病为一种出行安检的形式主义。

为提高乘客出行的幸福指数,北京、天津等地已经着手取消了二次换乘安检。不过,就全国绝大多数的城市来说,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解决。眼下,还没有专业机构对二次换乘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产生的巨大浪费进行统计。笔者相信,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有媒体指出;“安检互认”这种一处检查多方认可的安全检查模式,在相对封闭的公共区域,特别是人流量大的交通枢纽,可以有效防范危险事件发生,保障民众出行过程生命财产安全。不过,眼下不少地区存在的重重安检的情况,既容易造成客流通道拥堵、增加出行时间成本等问题,也造成了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了企业和政府的运营成本与财政支出。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24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35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71条,运营里程5295公里,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约212.8亿人次。此次从国家层面出台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的管理制度,对于推动提高城市交通服务质量,提升广大乘客出行满意度、获得感,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交通法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出行无小事,交通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交通部从公众广泛关注的交通梗阻检入手,并采取一系列可行办法加以回应,势必会进一步激活交通活力,提升我国民众的出行效率。

如今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互通已经不是畅想。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证照快速识别技术的推广普及,快速通行、有效通行、安全通行,都不是遥不可及的问题。关键是交通管理部门要克服懒政意识,换位思考,有效解决公众出行的“堵点”“痛点”。

《管理办法》为了解决重复安检,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统一标志标识;运营单位应根据车站规模、客流特点、设备设施布局、岗位设置等,制定工作日、节假日、重要活动以及突发事件的车站客运组织方案与应急预案,做到“一站一方案”;车站工作人员应对车站出入口等公共区域进行巡视,检查应急设施、乘客信息系统、自动售检票设备、标志标识、照明设施、电扶梯、站台门等设施。

也应当指出,提高出行效率也不仅是交通部门的事情,作为乘客也应积极配合,如该办法规定的对乘客的10类禁止行为、7类不得行为就是一种必要的保障措施。

此外,在机场、地铁、火车站的衔接处,增加取票、购票、出行乘客的通道便捷和窗口充裕,增加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的绿色通道,也是势在必行。

(作者为时评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