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33家定点医院保障进博,华山医院直升机准备就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33家定点医院保障进博,华山医院直升机准备就绪

进博期间,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的救护车20多分钟就能到总院,且总院停机坪的直升机已准备就绪。

11月1日,华山医院虹桥院区举行应急演练。摄影:刘素楠

“进博期间,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的救护车20多分钟就能到总院,而且总院停机坪的直升机已准备就绪,有情况可以直接飞过去。”近日,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向界面新闻介绍了该院服务保障第二届进博会的相关情况。

据上海市卫健委应急办主任何智纯介绍,与首届进博会相比,第二届进博会的定点医院从18家增加至33家,国家会展中心设置了5个医疗站,配备6辆监护型救护车和58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10月28日至29日,进博会场馆内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已开始运转。11月1日,场馆内医疗站点人员、物资已全部到位。

1号医疗站点位于国家会展中心北大厅一站式服务中心内,处于观展必经之路,是人流最密集的地点之一,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负责提供医疗服务。

华山医院从急诊、ICU、心内科等重点科室选派10名医疗护理骨干人员组建医疗保障团队,其中8人参加过首届进博会1号医疗站保障工作。

华山医院在总结首届进博会现场医疗保障需求的基础上,新增部分特色设备,如加长型监护转运病床(方便部分身高较高的外籍患者使用)、超声波身高体重仪、便携式无影灯等。

作为医疗保障单位,华山医院已建立了“310保障圈”,即:场馆内站点医疗队员10分钟内到位馆内任何抢救现场;虹桥院区定点保障人员10分钟内到达进博会场;总院保障绿色通道10分钟内可实现急救转诊。

“去年首届进博会上,我们有十几个医护人员轮班,平时在场馆内有两个医生、两个护士。根据场馆内的情况,在人多的时候我们会多配点儿医护力量。”马昕介绍道。

同时,华山医院虹桥院区也是离国家会展中心最近的三甲医院。在首届进博会召开期间,该院区收治了48名患者,包括十几名外籍患者。

据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副院长赵重波介绍,去年进博会期间,该院收治病情最严重的病人有两位,一位患者因脾破裂,在虹桥院区进行了紧急处置,后来完全治愈好转出院;另外一位病人因车祸发生下肢长骨骨折,在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进行了初步清创、包扎,然后被转到总院做手术。

“今年跟去年比,无论是人员、设备,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提高。所以,今年我们非常笃定能够做好保障。”赵重波表示。

马昕指出,进博会期间,道路交通比平时更顺畅,再加上青浦区道路宽阔,从国展中心出发的救护车7-8分钟即能到达虹桥院区。

如果遇到小语种患者怎么办?

马昕表示,华山医院以往进行国际认证时,已经将熟悉小语种的医护人员名单记录在案,在急诊间护士台能够查询到,“日语、韩语包括哑语都没问题”。同时,华山医院由于地处领馆区,外籍病人向来较多,医院与领事馆、上海外国语学院等都有对接。“我们第一时间能到位,半个小时医生和护士就能从总院过来支持,甚至直接从家里赶过来。”

进博会开幕前,华山医院进行了多次医疗保障应急演练。在11月1日的应急演练现场,10名医护人员在10分钟内接诊了10名伤员,以此检验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的指挥协调、临床救治、伤员转运与分流等反应模块的能力,锻炼实战能力、协同作战能力。

在进博会场馆内,5个医疗站点的医务人员、医疗志愿者、疾病控制人员随时待命。

场馆内的2号医疗站点位于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的3号和4号展馆之间,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独立承担的医疗保障点,医务人员从10月18日开始入驻,是本届进博会最早启用的医疗站,驻守时间从场馆布展直至进博会结束,长达一个月。

3号医疗站点位于5号和6号展馆之间,由上海市同仁医院承担保障任务。该院目前已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完善相关标识张贴,建立值班制度,同时进行发热门诊改造,使其更符合发热患者的标准诊疗流程,并继续设置进博会人员专用的ICU、专用手术室和抢救室,又设置相关诊室、病房,特辟输液室、手术室,并设计完备的救治流程和应急预案。

4号医疗站点则位于7号和8号展馆之间,由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承担医疗保障任务,该院选派驻站的4名医生中,2名为副主任医师、2名为高年主治医师,临床诊疗经验丰富。

5号医疗站点位于“四叶草”A0办公楼2楼,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共同承担的医疗保障点,主要服务新闻中心中外媒体记者、工作者等。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上海卫生健康系统将全力以赴,以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好第二届进博会医疗保障工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33家定点医院保障进博,华山医院直升机准备就绪

进博期间,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的救护车20多分钟就能到总院,且总院停机坪的直升机已准备就绪。

11月1日,华山医院虹桥院区举行应急演练。摄影:刘素楠

“进博期间,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的救护车20多分钟就能到总院,而且总院停机坪的直升机已准备就绪,有情况可以直接飞过去。”近日,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向界面新闻介绍了该院服务保障第二届进博会的相关情况。

据上海市卫健委应急办主任何智纯介绍,与首届进博会相比,第二届进博会的定点医院从18家增加至33家,国家会展中心设置了5个医疗站,配备6辆监护型救护车和58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10月28日至29日,进博会场馆内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已开始运转。11月1日,场馆内医疗站点人员、物资已全部到位。

1号医疗站点位于国家会展中心北大厅一站式服务中心内,处于观展必经之路,是人流最密集的地点之一,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负责提供医疗服务。

华山医院从急诊、ICU、心内科等重点科室选派10名医疗护理骨干人员组建医疗保障团队,其中8人参加过首届进博会1号医疗站保障工作。

华山医院在总结首届进博会现场医疗保障需求的基础上,新增部分特色设备,如加长型监护转运病床(方便部分身高较高的外籍患者使用)、超声波身高体重仪、便携式无影灯等。

作为医疗保障单位,华山医院已建立了“310保障圈”,即:场馆内站点医疗队员10分钟内到位馆内任何抢救现场;虹桥院区定点保障人员10分钟内到达进博会场;总院保障绿色通道10分钟内可实现急救转诊。

“去年首届进博会上,我们有十几个医护人员轮班,平时在场馆内有两个医生、两个护士。根据场馆内的情况,在人多的时候我们会多配点儿医护力量。”马昕介绍道。

同时,华山医院虹桥院区也是离国家会展中心最近的三甲医院。在首届进博会召开期间,该院区收治了48名患者,包括十几名外籍患者。

据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副院长赵重波介绍,去年进博会期间,该院收治病情最严重的病人有两位,一位患者因脾破裂,在虹桥院区进行了紧急处置,后来完全治愈好转出院;另外一位病人因车祸发生下肢长骨骨折,在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进行了初步清创、包扎,然后被转到总院做手术。

“今年跟去年比,无论是人员、设备,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提高。所以,今年我们非常笃定能够做好保障。”赵重波表示。

马昕指出,进博会期间,道路交通比平时更顺畅,再加上青浦区道路宽阔,从国展中心出发的救护车7-8分钟即能到达虹桥院区。

如果遇到小语种患者怎么办?

马昕表示,华山医院以往进行国际认证时,已经将熟悉小语种的医护人员名单记录在案,在急诊间护士台能够查询到,“日语、韩语包括哑语都没问题”。同时,华山医院由于地处领馆区,外籍病人向来较多,医院与领事馆、上海外国语学院等都有对接。“我们第一时间能到位,半个小时医生和护士就能从总院过来支持,甚至直接从家里赶过来。”

进博会开幕前,华山医院进行了多次医疗保障应急演练。在11月1日的应急演练现场,10名医护人员在10分钟内接诊了10名伤员,以此检验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的指挥协调、临床救治、伤员转运与分流等反应模块的能力,锻炼实战能力、协同作战能力。

在进博会场馆内,5个医疗站点的医务人员、医疗志愿者、疾病控制人员随时待命。

场馆内的2号医疗站点位于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的3号和4号展馆之间,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独立承担的医疗保障点,医务人员从10月18日开始入驻,是本届进博会最早启用的医疗站,驻守时间从场馆布展直至进博会结束,长达一个月。

3号医疗站点位于5号和6号展馆之间,由上海市同仁医院承担保障任务。该院目前已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完善相关标识张贴,建立值班制度,同时进行发热门诊改造,使其更符合发热患者的标准诊疗流程,并继续设置进博会人员专用的ICU、专用手术室和抢救室,又设置相关诊室、病房,特辟输液室、手术室,并设计完备的救治流程和应急预案。

4号医疗站点则位于7号和8号展馆之间,由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承担医疗保障任务,该院选派驻站的4名医生中,2名为副主任医师、2名为高年主治医师,临床诊疗经验丰富。

5号医疗站点位于“四叶草”A0办公楼2楼,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共同承担的医疗保障点,主要服务新闻中心中外媒体记者、工作者等。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上海卫生健康系统将全力以赴,以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好第二届进博会医疗保障工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