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中油油服的海外征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中油油服的海外征程

中东市场是全球油服行业的顶级竞技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只是中油油服开拓国际业务的一个缩影。目前,中油油服已经成为业务链最为完整的国际油服企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孙诚

从埃及的开罗转机,来到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国际机场,干燥、热烈的空气夹杂着扬尘扑面而来。从机场出去,就穿上厚厚的防弹衣,坐在防弹车里向营地前进。

这样的场景,对于在伊拉克工作的中油油服员工来说,已司空见惯。实打实的安保措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大家,这里是伊拉克。

扎根油服"奥林匹克"

尽管伊拉克战争已过去十几年了,但当地的治安情况仍然堪忧,伊拉克一直是一个高安全风险国家。

石油作为伊拉克的支柱产业,经历了战后的复苏,正在繁荣发展,贡献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政府收入。

这是一片充满机遇,也充满风险的土地,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大型石油公司,也催生出了全球最为旺盛的油田技术服务需求。中油油服就是这个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从艾哈代布、鲁迈拉、哈里亚、米桑到北部库尔德地区,在极具挑战性的作业环境中,到处都有中油油服员工的身影。

米桑油田位于伊拉克东部的米桑省,东临伊朗,是伊拉克十八省之一。

米桑油田早在两伊战争以前就已发现,但迟迟未能获得较大发展。近年来,米桑油田加快开发,多口钻井顺利出油,先后启动了原油、天然气等处理设施的建设。

如今,米桑油田已经成为伊拉克南部石油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老油田里,不断发生着中油油服增储上产的新故事。

FQ-16是一口老井,早在1980年就开始投产。经历了将近40年的开采后,产量维持在2064桶/天。中油油服接到了对该井的增产作业任务,目标是设计施工后,油井产量要达3000桶/天。

该井原始数据缺失,井口腐蚀情况十分严重,加之井下套管情况不详,在施工过程中,多处井段无法正常通过。此外,原井四通腐蚀也十分严重,螺栓无法正常拆卸,整个施工过程困难重重。

2018年11月15日,FQ-16井增产工程正式开工。项目施工包括洗压井、起管柱、打捞封隔器等多个工序。

在对仅有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钻井队仅用56个小时就钻到预定位置,后期则采用等离子切割有效拆除了原井四通。

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进行,一道道难关顺利突破。历经43天的精心施工,这口井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最终,FQ-16井产量达到了5250桶/天,成为一口高产井。次日,甲方就发来表扬信进行通报嘉奖。

在伊拉克,中油油服目前有东方物探、大庆钻探、长城钻探、渤海钻探四家成员企业进行作业,从事物探、钻井、修井、测井、录井、试油测试等专业工程技术服务和总承包服务。一个个项目高质量完成,一份份订单接踵而至,服务模式从单项专业服务迅速发展到单井总承包、多井总承包。

长城钻探2014年在伊拉克中标格拉芙20口井钻井总包服务项目,2017年中标格拉芙24口井钻井总包服务项目;渤海钻探2017年中标伊拉克西古尔纳-2油田28+26口井钻井总包项目,2018年中标米桑油田22口井钻完井总包项目;大庆钻探2017年中标伊拉克鲁迈拉第19批次钻井大包服务项目,2018年中标东巴格达钻井及修井大包服务项目。

施工风险较高,就需要有更好的技术、更高的作业标准,以及更先进的设备和更高的风险管理能力。

2012年,东方物探在伊拉克南部承担了鲁迈拉三维地震采集项目。该项目是东方物探在海外第一个采用可控震源独立同步扫描方法施工+无线节点仪器记录采集技术(ISSN)的项目。

东方物探自主研发了集可控震源无桩号导航、可控震源远程任务管理、施工过程与采集质量实时监控为一体的数字化地震队管理系统(DSS),将无线节点技术、无桩号测量、连续记录方式施工结合在一起,克服了工区地表复杂、输油管线纵横交错、地雷区、沼泽区、农田区等困难,优质高效完成了该项目,打造了全球第一支数字化地震队,成为地震采集技术全球领跑者。

在面对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挑战过程中,中油油服不断创新,不断刷新当地的作业纪录,一体化服务能力和“中国速度”给客户和当地政府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石油在伊拉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艾哈代布项目提前三年实现二期年600万吨产能,是伊拉克战后第一个投产油田;哈法亚项目提前15个月达到7万桶/日产量目标;鲁迈拉项目提前两年实现增产10%产量目标,创造30年来鲁迈拉油田最高产量记录;累计提供4万多个就业机会,员工本土化率达85%......

正如伊拉克迪卡尔石油公司总裁阿里.瓦里德在今年10月15日举办的中油油服油田技术服务国际研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讲,“伊拉克与中石油在工程技术、工程建设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中石油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在伊拉克市场得到了充分展示,感谢中油油服帮助哈法亚成为伊拉克最大油田,中石油的一体化能力对伊拉克石油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自2010年开始,中油油服共有47支钻井队、19支修井队,为艾哈代布、鲁迈拉、哈法亚、米桑、西古尔纳、北部库尔德地区项目提供服务,每年新签合同额约为10亿美元,完成合同额8亿美元。这些地区已经成为中油油服海外业务的主力市场之一。

在伊拉克市场的征战,只是中油油服在海外油气领域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东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拥有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多个重要的油气生产大国,油气市场广阔,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石油公司、油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中东市场潜力巨大,但各项技术和管理标准都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因而,竞争激烈的中东市场,又被称作是油服行业的“奥林匹克”竞技场。中东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家油服企业要想在国际油田技术服务市场扎根,中东市场是必须要跨越的关口。

2018年,东方物探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NDOC)签署海上和陆上三维采集合同,合同金额1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百亿元,这也成为全球物探行业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三维采集作业合同。

阿联酋项目也成为中油油服在海外市场的新名片。

开疆拓土

“在海外勘探开发合作方面,我们始终注重充分发挥特色技术优势和管理体制优势,不断提升市场开发、项目管控和商务运作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知名石油公司信赖的优选合作伙伴。”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说。

随着中石油不断开拓海外油气市场,与各大油气公司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多,中油油服的国际业务也逐步“走出去”,在国际竞争中见世面,经风雨,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王宜林介绍,中石油自1993年开启国际化发展道路以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理念,国际化经营的规模实力已经在全球同类国家石油公司中居于前列。

在初期,中油油服“搭船出海”,主要为中石油的海外油气投资项目提供技术服务支持。随着苏丹、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一批一体化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展,中油油服的一体化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逐步成为世界顶级油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竞争者。

在中东市场,中油油服与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行业巨头同台竞争,同时也优势互补开展合作;与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油气巨头,以及沙特阿美、KOC、NOC等国家石油公司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油油服在世界顶级的油服市场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据王宜林介绍,从哈萨克斯坦到北极的亚马尔项目,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项目到巴西的里贝拉超深水项目,中石油在全球34个国家参与运作了92个油气合作项目。

目前,中石油已经基本建成了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西北、东北、西南和东部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

在国内油气对外合作方面,中石油已经与美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58家石油公司,签订了80个油气合同,合作区块面积达到了中国陆上含油气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近几年,国际油价在低位震荡,油田技术服务价格也受到抑制,加之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在增加,勘探开发对象也变得日益复杂。

在低油价、低利润时代,推进技术进步、实现成本削减,同时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油服企业需要面对的普遍问题。

目前,中油油服已经成为全球业务链最为完整的油田技术服务商,也是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物探服务和规模最大的陆上钻井承包商。

在整体资源优势和一体化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具专业服务和一体化服务的灵活商务合作模式,先进适用的技术体系,丰富的全球作业经验,独特鲜明的“铁人精神”企业文化风格,已成为中油油服明显的竞争优势,中油油服品牌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

成为全球油服巨头

2017年12月,为进一步整合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提升油田技术服务一体化能力,中石油在原工程技术分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即中油油服)。

中油油服旗下共有西部钻探、长城钻探、渤海钻探、川庆钻探、东方物探等九家企业,拥有从物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作业,到油气合作开发一体化全业务链的服务能力。

中油油服总资产超过1700亿元,年收入超过1500亿元,这两项数据分别列在全球油服公司排名中的第三和第四位。

除了在国内开展业务外,中油油服在海外的工程技术业务超过了50个国家,客户超过300家,海外队伍超过1300支,年签约合同金额超过60亿美元,实现收入超过50亿美元。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成为重中之重。到海外去,成为中国油气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石油的国际化战略也就此揭开序幕。

王宜林指出,油气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油气需求,特别是天然气需求将刚性增长;在国内市场方面,中石油将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全力推进增储上产,采取“引进来”方式加强国际合作,为各类企业在华开展业务合作创造大量机会;在国际市场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共同应对行业挑战,推进一带一路油气合作项目,共商共建,共谋发展,中石油国际化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8年,中石油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首次突破9800万吨,对外合作油气产量突破1000万吨。

作为中石油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一翼,中油油服秉承“成就甲方就是成就自己”的理念,按照“11639”发展战略,沿着管理技术型发展道路,朝着建设世界一流油服公司的目标坚定前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中油油服的海外征程

中东市场是全球油服行业的顶级竞技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只是中油油服开拓国际业务的一个缩影。目前,中油油服已经成为业务链最为完整的国际油服企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孙诚

从埃及的开罗转机,来到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国际机场,干燥、热烈的空气夹杂着扬尘扑面而来。从机场出去,就穿上厚厚的防弹衣,坐在防弹车里向营地前进。

这样的场景,对于在伊拉克工作的中油油服员工来说,已司空见惯。实打实的安保措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大家,这里是伊拉克。

扎根油服"奥林匹克"

尽管伊拉克战争已过去十几年了,但当地的治安情况仍然堪忧,伊拉克一直是一个高安全风险国家。

石油作为伊拉克的支柱产业,经历了战后的复苏,正在繁荣发展,贡献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政府收入。

这是一片充满机遇,也充满风险的土地,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大型石油公司,也催生出了全球最为旺盛的油田技术服务需求。中油油服就是这个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从艾哈代布、鲁迈拉、哈里亚、米桑到北部库尔德地区,在极具挑战性的作业环境中,到处都有中油油服员工的身影。

米桑油田位于伊拉克东部的米桑省,东临伊朗,是伊拉克十八省之一。

米桑油田早在两伊战争以前就已发现,但迟迟未能获得较大发展。近年来,米桑油田加快开发,多口钻井顺利出油,先后启动了原油、天然气等处理设施的建设。

如今,米桑油田已经成为伊拉克南部石油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老油田里,不断发生着中油油服增储上产的新故事。

FQ-16是一口老井,早在1980年就开始投产。经历了将近40年的开采后,产量维持在2064桶/天。中油油服接到了对该井的增产作业任务,目标是设计施工后,油井产量要达3000桶/天。

该井原始数据缺失,井口腐蚀情况十分严重,加之井下套管情况不详,在施工过程中,多处井段无法正常通过。此外,原井四通腐蚀也十分严重,螺栓无法正常拆卸,整个施工过程困难重重。

2018年11月15日,FQ-16井增产工程正式开工。项目施工包括洗压井、起管柱、打捞封隔器等多个工序。

在对仅有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钻井队仅用56个小时就钻到预定位置,后期则采用等离子切割有效拆除了原井四通。

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进行,一道道难关顺利突破。历经43天的精心施工,这口井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最终,FQ-16井产量达到了5250桶/天,成为一口高产井。次日,甲方就发来表扬信进行通报嘉奖。

在伊拉克,中油油服目前有东方物探、大庆钻探、长城钻探、渤海钻探四家成员企业进行作业,从事物探、钻井、修井、测井、录井、试油测试等专业工程技术服务和总承包服务。一个个项目高质量完成,一份份订单接踵而至,服务模式从单项专业服务迅速发展到单井总承包、多井总承包。

长城钻探2014年在伊拉克中标格拉芙20口井钻井总包服务项目,2017年中标格拉芙24口井钻井总包服务项目;渤海钻探2017年中标伊拉克西古尔纳-2油田28+26口井钻井总包项目,2018年中标米桑油田22口井钻完井总包项目;大庆钻探2017年中标伊拉克鲁迈拉第19批次钻井大包服务项目,2018年中标东巴格达钻井及修井大包服务项目。

施工风险较高,就需要有更好的技术、更高的作业标准,以及更先进的设备和更高的风险管理能力。

2012年,东方物探在伊拉克南部承担了鲁迈拉三维地震采集项目。该项目是东方物探在海外第一个采用可控震源独立同步扫描方法施工+无线节点仪器记录采集技术(ISSN)的项目。

东方物探自主研发了集可控震源无桩号导航、可控震源远程任务管理、施工过程与采集质量实时监控为一体的数字化地震队管理系统(DSS),将无线节点技术、无桩号测量、连续记录方式施工结合在一起,克服了工区地表复杂、输油管线纵横交错、地雷区、沼泽区、农田区等困难,优质高效完成了该项目,打造了全球第一支数字化地震队,成为地震采集技术全球领跑者。

在面对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挑战过程中,中油油服不断创新,不断刷新当地的作业纪录,一体化服务能力和“中国速度”给客户和当地政府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石油在伊拉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艾哈代布项目提前三年实现二期年600万吨产能,是伊拉克战后第一个投产油田;哈法亚项目提前15个月达到7万桶/日产量目标;鲁迈拉项目提前两年实现增产10%产量目标,创造30年来鲁迈拉油田最高产量记录;累计提供4万多个就业机会,员工本土化率达85%......

正如伊拉克迪卡尔石油公司总裁阿里.瓦里德在今年10月15日举办的中油油服油田技术服务国际研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讲,“伊拉克与中石油在工程技术、工程建设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中石油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在伊拉克市场得到了充分展示,感谢中油油服帮助哈法亚成为伊拉克最大油田,中石油的一体化能力对伊拉克石油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自2010年开始,中油油服共有47支钻井队、19支修井队,为艾哈代布、鲁迈拉、哈法亚、米桑、西古尔纳、北部库尔德地区项目提供服务,每年新签合同额约为10亿美元,完成合同额8亿美元。这些地区已经成为中油油服海外业务的主力市场之一。

在伊拉克市场的征战,只是中油油服在海外油气领域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东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拥有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多个重要的油气生产大国,油气市场广阔,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石油公司、油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中东市场潜力巨大,但各项技术和管理标准都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因而,竞争激烈的中东市场,又被称作是油服行业的“奥林匹克”竞技场。中东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家油服企业要想在国际油田技术服务市场扎根,中东市场是必须要跨越的关口。

2018年,东方物探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NDOC)签署海上和陆上三维采集合同,合同金额1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百亿元,这也成为全球物探行业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三维采集作业合同。

阿联酋项目也成为中油油服在海外市场的新名片。

开疆拓土

“在海外勘探开发合作方面,我们始终注重充分发挥特色技术优势和管理体制优势,不断提升市场开发、项目管控和商务运作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知名石油公司信赖的优选合作伙伴。”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说。

随着中石油不断开拓海外油气市场,与各大油气公司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多,中油油服的国际业务也逐步“走出去”,在国际竞争中见世面,经风雨,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王宜林介绍,中石油自1993年开启国际化发展道路以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理念,国际化经营的规模实力已经在全球同类国家石油公司中居于前列。

在初期,中油油服“搭船出海”,主要为中石油的海外油气投资项目提供技术服务支持。随着苏丹、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一批一体化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展,中油油服的一体化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逐步成为世界顶级油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竞争者。

在中东市场,中油油服与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行业巨头同台竞争,同时也优势互补开展合作;与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油气巨头,以及沙特阿美、KOC、NOC等国家石油公司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油油服在世界顶级的油服市场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据王宜林介绍,从哈萨克斯坦到北极的亚马尔项目,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项目到巴西的里贝拉超深水项目,中石油在全球34个国家参与运作了92个油气合作项目。

目前,中石油已经基本建成了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西北、东北、西南和东部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

在国内油气对外合作方面,中石油已经与美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58家石油公司,签订了80个油气合同,合作区块面积达到了中国陆上含油气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近几年,国际油价在低位震荡,油田技术服务价格也受到抑制,加之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在增加,勘探开发对象也变得日益复杂。

在低油价、低利润时代,推进技术进步、实现成本削减,同时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油服企业需要面对的普遍问题。

目前,中油油服已经成为全球业务链最为完整的油田技术服务商,也是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物探服务和规模最大的陆上钻井承包商。

在整体资源优势和一体化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具专业服务和一体化服务的灵活商务合作模式,先进适用的技术体系,丰富的全球作业经验,独特鲜明的“铁人精神”企业文化风格,已成为中油油服明显的竞争优势,中油油服品牌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

成为全球油服巨头

2017年12月,为进一步整合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提升油田技术服务一体化能力,中石油在原工程技术分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即中油油服)。

中油油服旗下共有西部钻探、长城钻探、渤海钻探、川庆钻探、东方物探等九家企业,拥有从物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作业,到油气合作开发一体化全业务链的服务能力。

中油油服总资产超过1700亿元,年收入超过1500亿元,这两项数据分别列在全球油服公司排名中的第三和第四位。

除了在国内开展业务外,中油油服在海外的工程技术业务超过了50个国家,客户超过300家,海外队伍超过1300支,年签约合同金额超过60亿美元,实现收入超过50亿美元。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成为重中之重。到海外去,成为中国油气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石油的国际化战略也就此揭开序幕。

王宜林指出,油气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油气需求,特别是天然气需求将刚性增长;在国内市场方面,中石油将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全力推进增储上产,采取“引进来”方式加强国际合作,为各类企业在华开展业务合作创造大量机会;在国际市场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共同应对行业挑战,推进一带一路油气合作项目,共商共建,共谋发展,中石油国际化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8年,中石油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首次突破9800万吨,对外合作油气产量突破1000万吨。

作为中石油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一翼,中油油服秉承“成就甲方就是成就自己”的理念,按照“11639”发展战略,沿着管理技术型发展道路,朝着建设世界一流油服公司的目标坚定前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