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滚蛋吧,肿瘤君》:谨小慎微的悲伤和大张旗鼓的搞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新闻周刊】《滚蛋吧,肿瘤君》:谨小慎微的悲伤和大张旗鼓的搞笑

在中国的大银幕上呈现死亡似乎是犯忌的,在一个仅仅把看电影看作社交的国度,人们都习惯于开开心心买票来,嘻嘻哈哈回家去。让人们因为主角的离世而哭着离开影院,风险过高了。

图片来源:东方IC

在中国院线这个因为缺乏自信而必须依靠笑和闹来讨好观众的地方,要看到一场病痛与死亡是很少见的。当然,《滚蛋吧,肿瘤君》的内在主题仍然是励志,用一个人的死亡给众多活人打气,表面上它肯定有效,但仔细想想也足够残忍。 

小妞电影和励志主题容易让故事显得平缓,或许是因为这种担心,这部励志小妞片特意用夸张和搞笑的方式强调了主角熊顿头脑中的幻想景象。从《来自星星的你》到美剧《行尸走肉》,这些移情和象征的画面确实让电影活跃了起来,或者换句话说,“商业”了起来。不然的话,这部片子就得有大量的镜头要对准惨白的病房,并且增加众多矫情的独白。但问题是,这种设定也肯定有代价,它让电影显得过于二次元。 

这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奠定了影片前三分之一昂扬的情绪,它所存储的笑声是为了用来反衬后来的悲伤。这种设定的电影已经有了足够成熟的类型呈现方式,它必须在固定的情感程序中起承转合,崩溃、接纳、面对,这几乎是所有正常人面对绝症所无法绕过的情感路径。但《肿瘤君》对于熊顿的设定真的有些过于二了。在电影的前半段,她开导三位朋友,开导爸妈,开导同病房孤独的病友,甚至开导主治医生。她一直在讲述有关生命与快乐的各种道理。但唯独缺乏的就是崩溃。以至于表现她最沉重的画面无非是她得知情况后独自一人呆坐在病房门前而已。即便她再是一个豁达的女孩,这种态度都有些过于离奇了。 

我们不说众人熟知的《抗癌的我》,其实有一部与《肿瘤君》更为相似的片子,叫作《九顶假发的女孩》。一样的小妞设定,一样的坚强应对绝症,一样用文艺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病情与心境。但那部电影的前半段展现得更为真实,面对所有色彩都抽离为黑白,怎么会没有一点崩溃和失控呢?所有这类电影的前后对照之所以感人,都是因为崩溃之后重新拼凑自我的过程,而《肿瘤君》的前半段几乎就没有被疾病击碎。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或许这部电影仍想强调友谊与爱情的亮色,而尽量回避了疾病本身的残忍与灰霾。 

电影真正好起来,是从那一场熊顿靠在妈妈怀里,问她知不知道自己银行卡密码的戏开始的。那一场戏,白百何的表现是足以称道的。独生女即将死去,父母手足无措根本无计可施,但这一切还都糅合在细碎而家常的对话中。这种平静中的残酷现实才第一次让人得见绝症的锋刃和主角内心碎裂的声响。其实,那些内心的裂纹本应该在早些时候一点点由浅及深地晕染。 

在中国的大银幕上呈现死亡似乎是犯忌的,在一个仅仅把看电影看作社交的国度,人们都习惯于开开心心买票来,嘻嘻哈哈回家去。让人们因为主角的离世而哭着离开影院,风险过高了。所以,就像电影的前半段一直在用二次元的插入和爱情与恶作剧搞笑一样,《肿瘤君》的结尾即使上演了一出葬礼,却仍然让熊顿以生前录像的方式笑着说出了一串生命哲理。客观地讲,最后那段阐述其实并不太差,亡故者的角度会让鸡汤也显得扎实一些,但问题是,总合起来,熊顿在电影中说理的部分过多了。自从她生了病,她几乎就变成了一个知心大姐,不停地诉说着关于生命、快乐、意义之类的话。她说的那些话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呈现方式,她所说的就是这类电影想要传递的主旨,但主旨需要用故事自然而然地让人体会到,而不是生怕别人感悟不到,就安排主角赶紧用台词总结出来。这也是中国电影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做好的事。 

熊顿在自己的葬礼上说出的那番话,是对着台下的亲朋说的,也是透过银幕向现实中的人们说的。现实中的年轻人或许有很多都因为她的漫画和这部电影记得了熊顿,而残忍的是,现实中熊顿的父母怎么办?他们的女儿没了,他们自己不可能依靠二次元和女儿留下的漫画让自己变得达观,他们被遗忘在了一个灰色的角落里。这才是现实中故事的结尾,也是更残忍的落幕。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滚蛋吧,肿瘤君》:谨小慎微的悲伤和大张旗鼓的搞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新闻周刊】《滚蛋吧,肿瘤君》:谨小慎微的悲伤和大张旗鼓的搞笑

在中国的大银幕上呈现死亡似乎是犯忌的,在一个仅仅把看电影看作社交的国度,人们都习惯于开开心心买票来,嘻嘻哈哈回家去。让人们因为主角的离世而哭着离开影院,风险过高了。

图片来源:东方IC

在中国院线这个因为缺乏自信而必须依靠笑和闹来讨好观众的地方,要看到一场病痛与死亡是很少见的。当然,《滚蛋吧,肿瘤君》的内在主题仍然是励志,用一个人的死亡给众多活人打气,表面上它肯定有效,但仔细想想也足够残忍。 

小妞电影和励志主题容易让故事显得平缓,或许是因为这种担心,这部励志小妞片特意用夸张和搞笑的方式强调了主角熊顿头脑中的幻想景象。从《来自星星的你》到美剧《行尸走肉》,这些移情和象征的画面确实让电影活跃了起来,或者换句话说,“商业”了起来。不然的话,这部片子就得有大量的镜头要对准惨白的病房,并且增加众多矫情的独白。但问题是,这种设定也肯定有代价,它让电影显得过于二次元。 

这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奠定了影片前三分之一昂扬的情绪,它所存储的笑声是为了用来反衬后来的悲伤。这种设定的电影已经有了足够成熟的类型呈现方式,它必须在固定的情感程序中起承转合,崩溃、接纳、面对,这几乎是所有正常人面对绝症所无法绕过的情感路径。但《肿瘤君》对于熊顿的设定真的有些过于二了。在电影的前半段,她开导三位朋友,开导爸妈,开导同病房孤独的病友,甚至开导主治医生。她一直在讲述有关生命与快乐的各种道理。但唯独缺乏的就是崩溃。以至于表现她最沉重的画面无非是她得知情况后独自一人呆坐在病房门前而已。即便她再是一个豁达的女孩,这种态度都有些过于离奇了。 

我们不说众人熟知的《抗癌的我》,其实有一部与《肿瘤君》更为相似的片子,叫作《九顶假发的女孩》。一样的小妞设定,一样的坚强应对绝症,一样用文艺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病情与心境。但那部电影的前半段展现得更为真实,面对所有色彩都抽离为黑白,怎么会没有一点崩溃和失控呢?所有这类电影的前后对照之所以感人,都是因为崩溃之后重新拼凑自我的过程,而《肿瘤君》的前半段几乎就没有被疾病击碎。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或许这部电影仍想强调友谊与爱情的亮色,而尽量回避了疾病本身的残忍与灰霾。 

电影真正好起来,是从那一场熊顿靠在妈妈怀里,问她知不知道自己银行卡密码的戏开始的。那一场戏,白百何的表现是足以称道的。独生女即将死去,父母手足无措根本无计可施,但这一切还都糅合在细碎而家常的对话中。这种平静中的残酷现实才第一次让人得见绝症的锋刃和主角内心碎裂的声响。其实,那些内心的裂纹本应该在早些时候一点点由浅及深地晕染。 

在中国的大银幕上呈现死亡似乎是犯忌的,在一个仅仅把看电影看作社交的国度,人们都习惯于开开心心买票来,嘻嘻哈哈回家去。让人们因为主角的离世而哭着离开影院,风险过高了。所以,就像电影的前半段一直在用二次元的插入和爱情与恶作剧搞笑一样,《肿瘤君》的结尾即使上演了一出葬礼,却仍然让熊顿以生前录像的方式笑着说出了一串生命哲理。客观地讲,最后那段阐述其实并不太差,亡故者的角度会让鸡汤也显得扎实一些,但问题是,总合起来,熊顿在电影中说理的部分过多了。自从她生了病,她几乎就变成了一个知心大姐,不停地诉说着关于生命、快乐、意义之类的话。她说的那些话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呈现方式,她所说的就是这类电影想要传递的主旨,但主旨需要用故事自然而然地让人体会到,而不是生怕别人感悟不到,就安排主角赶紧用台词总结出来。这也是中国电影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做好的事。 

熊顿在自己的葬礼上说出的那番话,是对着台下的亲朋说的,也是透过银幕向现实中的人们说的。现实中的年轻人或许有很多都因为她的漫画和这部电影记得了熊顿,而残忍的是,现实中熊顿的父母怎么办?他们的女儿没了,他们自己不可能依靠二次元和女儿留下的漫画让自己变得达观,他们被遗忘在了一个灰色的角落里。这才是现实中故事的结尾,也是更残忍的落幕。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滚蛋吧,肿瘤君》:谨小慎微的悲伤和大张旗鼓的搞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