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精神病患者管理机制难题待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精神病患者管理机制难题待解

据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病患者数量已逾2亿,对精神病患者犯罪进行有效监管、预防一直是一大难题,学者建议前期将精神病人纳入政府监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沙9岁男童遭疑似精神病人殴打致死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病患者数量已逾2亿,如何对精神病患者犯罪进行有效监管、预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者建议将精神病人尽早纳入政府监管。

2019年11月6日,网上流传出一段视频,视频中一男子称9岁的男童在小区里被殴打致死,“行凶者拿起子打人,孩子脸被打肿,送到医院已经不行了”。

11月9日,据湖南省长沙市雨花亭派出所通报表示,初步查明,2019年11月5日13时30分,犯罪嫌疑人冯某华(男,30岁,身高178cm,体重102kg)与被害人罗某(男,9岁)在该小区5栋电梯厅附近遭遇,后嫌疑人追赶被害人至5栋道路边将其摁到在地进行殴打。小区监控视频显示,此时并无其他人员在现场;约3分钟后,陆续有群众经过并报警;13时49分,闻讯赶来的犯罪嫌疑人冯某华父亲与现场群众合力将冯某华控制。

经查,犯罪嫌疑人冯某华,无业,2019年11月1日随其父母入住该小区;据其父母反映,冯某华2010年曾因患精神分裂症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治疗。

据澎湃新闻报道,殴打男童的嫌犯冯某华有精神病史,曾于2010年在河南安阳市滑县老家两次入住精神病医院就治,一次历时4个月、一次两个月。目前,警方已邀请专业的精神鉴定机构对嫌犯进行鉴定。

针对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我国法律作出了专门的规定。《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013年起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洪道德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从总体上看,法律制度考虑较为完善,强制医疗程序方面有一些具体细则上有待完善。“在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权上,是否应该考虑加入当事人、监护人的意见。”

“《刑事诉讼法》主要针对于危害行为发生之后,具有一定滞后性,更重要的是增加提前防范性,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前期监管,”洪道德指出。

根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2018年5月25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13.9008亿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达2亿4326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1%,这一数据仍在增长。

与此同时,近年来,精神患者伤人事件的不断发生也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有效预防、监管精神病患者,尽可能减少惨剧的发生?

2013年5月1日,酝酿了27年之久的《精神卫生法》开始实施,规定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各项权益,针对住院治疗的患者实行自愿原则,除非被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并已经发生伤害自身或危害他人安全行为的,才能依法强制患者入院治疗。之后,《精神卫生法》在2018年4月27日进行了修订。

《精神卫生法》落地以来,业内认为,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社会力量介入不够、成人监护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

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利强告诉界面新闻,《精神卫生法》中对于非自愿住院治疗划分了不同的情形,旨在解决“被精神病”的情况。“如果是自伤或自伤可能的非自愿住院治疗,家里可以不同意住院,但对于他伤或他伤可能的精神障碍患者,必须进行非自愿住院治疗。这时他可以请求再次诊断,甚至进行司法鉴定,根据司法鉴定的结果来确认。”

同时,邓利强指出,这体现出我国《精神卫生法》对于已经肇事肇祸或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障碍患者,主要采取家庭为主,社会为辅的管理方式。“其实有些精神障碍患者,他本身就是是弱势群体家庭,没有能力、也未必愿意去管理他,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本应在社区、或是由社会进行管理的精神病患者里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管理。”

洪道德表示,目前一大问题是将精神病者的监管基本交给了监护人。“从民事法律的规定来看,监护人首选为精神病人的直系亲属。对于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有可能从身体上、经济上,监护人无法有效对精神病人进行监管。”

目前,在我国北京、广州等城市出台了相关措施,给予精神障碍者一定补助。2017年6月23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印发《顺德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工作及补助办理暂行办法》,作为患者的监护人,履行了不同的监护责任后,区政府将给予不同额度的补助,包括5000元、2000元、1000元等不同额度。

邓利强表示,目前此类补贴政策多集中于发达城市,其他大多数地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依靠于医保。

对此,洪道德提出,政府应该将对精神病人的管理前置,尽早将精神病人纳入政府监管的范围。“政府应该积极承担非自愿住院治疗规定的布点和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以及相关辅助人员的培训配备等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沙男童遭疑似精神病患者殴打一案中,据新京报报道,事发小区物业并不清楚涉事男子是否有精神病史。

对此,邓利强提出,精神病患者回到社区后必须接受随访,这一点目前在立法上有待明确。“要保证精神病患者不再肇事肇祸的话,其实他定期一定要回到社区管理中心、卫生中心进行随访来判断他的病情,这一点立法上来说较难修稿,目前只能依靠各地方的条例实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精神病患者管理机制难题待解

据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病患者数量已逾2亿,对精神病患者犯罪进行有效监管、预防一直是一大难题,学者建议前期将精神病人纳入政府监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沙9岁男童遭疑似精神病人殴打致死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病患者数量已逾2亿,如何对精神病患者犯罪进行有效监管、预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者建议将精神病人尽早纳入政府监管。

2019年11月6日,网上流传出一段视频,视频中一男子称9岁的男童在小区里被殴打致死,“行凶者拿起子打人,孩子脸被打肿,送到医院已经不行了”。

11月9日,据湖南省长沙市雨花亭派出所通报表示,初步查明,2019年11月5日13时30分,犯罪嫌疑人冯某华(男,30岁,身高178cm,体重102kg)与被害人罗某(男,9岁)在该小区5栋电梯厅附近遭遇,后嫌疑人追赶被害人至5栋道路边将其摁到在地进行殴打。小区监控视频显示,此时并无其他人员在现场;约3分钟后,陆续有群众经过并报警;13时49分,闻讯赶来的犯罪嫌疑人冯某华父亲与现场群众合力将冯某华控制。

经查,犯罪嫌疑人冯某华,无业,2019年11月1日随其父母入住该小区;据其父母反映,冯某华2010年曾因患精神分裂症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治疗。

据澎湃新闻报道,殴打男童的嫌犯冯某华有精神病史,曾于2010年在河南安阳市滑县老家两次入住精神病医院就治,一次历时4个月、一次两个月。目前,警方已邀请专业的精神鉴定机构对嫌犯进行鉴定。

针对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我国法律作出了专门的规定。《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013年起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洪道德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从总体上看,法律制度考虑较为完善,强制医疗程序方面有一些具体细则上有待完善。“在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权上,是否应该考虑加入当事人、监护人的意见。”

“《刑事诉讼法》主要针对于危害行为发生之后,具有一定滞后性,更重要的是增加提前防范性,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前期监管,”洪道德指出。

根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2018年5月25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13.9008亿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达2亿4326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1%,这一数据仍在增长。

与此同时,近年来,精神患者伤人事件的不断发生也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有效预防、监管精神病患者,尽可能减少惨剧的发生?

2013年5月1日,酝酿了27年之久的《精神卫生法》开始实施,规定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各项权益,针对住院治疗的患者实行自愿原则,除非被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并已经发生伤害自身或危害他人安全行为的,才能依法强制患者入院治疗。之后,《精神卫生法》在2018年4月27日进行了修订。

《精神卫生法》落地以来,业内认为,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社会力量介入不够、成人监护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

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利强告诉界面新闻,《精神卫生法》中对于非自愿住院治疗划分了不同的情形,旨在解决“被精神病”的情况。“如果是自伤或自伤可能的非自愿住院治疗,家里可以不同意住院,但对于他伤或他伤可能的精神障碍患者,必须进行非自愿住院治疗。这时他可以请求再次诊断,甚至进行司法鉴定,根据司法鉴定的结果来确认。”

同时,邓利强指出,这体现出我国《精神卫生法》对于已经肇事肇祸或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障碍患者,主要采取家庭为主,社会为辅的管理方式。“其实有些精神障碍患者,他本身就是是弱势群体家庭,没有能力、也未必愿意去管理他,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本应在社区、或是由社会进行管理的精神病患者里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管理。”

洪道德表示,目前一大问题是将精神病者的监管基本交给了监护人。“从民事法律的规定来看,监护人首选为精神病人的直系亲属。对于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有可能从身体上、经济上,监护人无法有效对精神病人进行监管。”

目前,在我国北京、广州等城市出台了相关措施,给予精神障碍者一定补助。2017年6月23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印发《顺德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工作及补助办理暂行办法》,作为患者的监护人,履行了不同的监护责任后,区政府将给予不同额度的补助,包括5000元、2000元、1000元等不同额度。

邓利强表示,目前此类补贴政策多集中于发达城市,其他大多数地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依靠于医保。

对此,洪道德提出,政府应该将对精神病人的管理前置,尽早将精神病人纳入政府监管的范围。“政府应该积极承担非自愿住院治疗规定的布点和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以及相关辅助人员的培训配备等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沙男童遭疑似精神病患者殴打一案中,据新京报报道,事发小区物业并不清楚涉事男子是否有精神病史。

对此,邓利强提出,精神病患者回到社区后必须接受随访,这一点目前在立法上有待明确。“要保证精神病患者不再肇事肇祸的话,其实他定期一定要回到社区管理中心、卫生中心进行随访来判断他的病情,这一点立法上来说较难修稿,目前只能依靠各地方的条例实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