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国最大的院线电影票出票系统供应商粤科软件在南方股权交易平台挂牌1.8亿转让公司100%股权。力压乐视、太合传媒等多家竞争公司的举牌,阿里影业最终以高出5倍溢价的8.3亿元拍下了粤科软件。
当时,外界对于这桩买卖的达成普遍评价为:“有钱,就是任性!”
而只有明事理、懂行情的人才说了句大实话:“这钱,花的值!”
粤科软件:不是想买就能买
粤科软件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主要研究、开发、推广、销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服务等。
2002年,电影院线制改革的重要“技术装备”——影院计算机售票管理软件,开始成为粤科软件的主营业务。
影院计算机售票管理软件的涉足又涉及了许多互联网公司并不能随便染指的“牌照”问题。与OTT产业下的互联网电视业务一样,售票系统的开发也需要拥有所谓的“牌照”授权。目前,广电总局指定的售票系统和“牌照方”只有6种:凤凰佳影、鼎新、火烈鸟、满天星、沃思达(VISTA)、辰星;多年的市场竞争,导致目前主流的售票软件只剩凤凰佳影、满天星等两三家,而凤凰佳影则是粤科软件研发的售票系统。
话说到这里,想不明白恐怕也难了吧。没错,阿里影业豪掷市值5倍价格所买来的粤科软件,真正想要利用的并不是其所拥有的研发技术,而是影院售票系统研发下的机制“门卡”。而只有在掌握“牌照”之后,阿里影业也才会有机会将收购来的凤凰佳影铺端到每一个实体院线,以及将电影售票服务触及到每一个用户手中。
响应移动时代号召,凤凰佳影“电影云”诞生
8月27日,阿里影业旗下的粤科软件首个研发产品——凤凰佳影“电影云”正式诞生。
这款“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习惯和行业趋势,专为影院打造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号称能够“帮助影院提高上座率,降低运营成本,拓展衍生品电商收入,并开辟全新的商业模式。”的全新院线解决方案,无疑成为了阿里影业自成立以来首个能够“摸得着”的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阿里影业推出来的凤凰佳影“电影云”又到底是一款有着什么神奇功能的影院售票系统?
据粤科软件总经理李祥雄现场介绍,凤凰佳影“电影云”将从运营方式、技术手段、商业模式三个方面为目前的实体影院带来前所未有的实质性改变。
首先是运营方式;无论阿里涉足哪个行业和领域,其能够为这一产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阿里巴巴体系内的海量用户资源。通过阿里巴巴提供的大数据以及充分运用阿里云计算平台,凤凰佳影“电影云”可以帮助影院建立线上售票渠道和会员管理体系,并根据用户喜好、习惯、需求和地理位置展开精准营销,进一步实现运营方式由线下转移到线上。
而影院管理实现数据化之后,可以显著提高营销和运营的效率。例如,影院可以根据柜台卖品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出那种卖品更受欢迎,以及根据电影票的具体销售情况,调整营销策略和力度。
其次是技术手段;凤凰佳影“电影云”采用了大量阿里巴巴的云技术和支付技术,能够实现淘宝级别的访问量支撑、支付宝级别的安全体系,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充分保障;当然,用户在享受便捷的购票、观影体验的同时,个人信息也将得到严密保护。
而为了满足观众需求,提高用户观影体验,凤凰佳影“电影云”也计划在线上服务中推出一项与火车票类似的影票改签服务。目前,阿里影业与粤科软件正在共同开发此项功能。
还有是商业模式;在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全产业链中,电影衍生品的收入高达电影总收入的70%,远超电影票房2倍多;而在国内电影市场,电影收入的90%以上都来自于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影院中销售的衍生品非常稀少。
而凤凰佳影“电影云”的综合电商管理平台,将实现电影衍生品的售卖电商化,通过影院传统设施和电商平台的直接对接,将影院变成一个电商平台的流量和用户入口。
其实,电影衍生品在中国并不是没有市场的,《变形金刚4》上映期间,一个正版的“擎天柱”、“大黄蜂”虽然售价几百甚至上千元,但在孩之宝的天猫旗舰店中日销量都能达到几百件。
阿里影业此举又切中哪些产业痛点?
在凤凰佳影“电影云”此次发布的具体解决方案中可以看出,阿里影业锁瞄准和想要改变的正是实体院线经营上两大痛点:运营效率低下、收入结构单一。
我们先来了解一组数据:
2012年,全国新开业电影院851家;其中;70%在2013年处于亏损状态,而2012至2013年全国总票房从170.73亿元增长至217.69亿元。
2015年上半年,全国票房超过2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全国影院总数达到5400多家,其中排名靠前的500家影院票房占全国票房42.8%,余下近5000家影院,上半年平均票房收入仅200万元左右。
按照目前业内同行的分账比例,票房收入在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后,余下部分由片方与影院按照43∶57的比例分成,所以影院的净分账收入约占票房的52%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一家电影院半年的票房收入是200万元,其净分账收入只有104万元。104万元的净利润还将支付场地租金、水电费、人工费、设备折旧费等其他成本开支。
所以说,实体院线经营的实际状况远没有我们作为一名观影爱好者看上去的那么热闹……
那么问题又来了,拯救影院经营困境的出口到底在哪里?
业内人士一语中的:上座率!
2015年上半年,全国城市电影院上座率依然徘徊在15%的较低水平,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平均上座率甚至还达不到15%。
面对超85%的被闲置影院座椅,如何提高上座率成为了摆在影院管理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
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团购模式成为了影院刺激上座率提高的有效手段,但问题是,一旦影院恢复影票的正常价格,反而导致上座率进一步下降。
此外,目前许多影院的排片和营销仍主要依靠相关人员的从业经验,缺乏基本的数据参考,这也就导致很多影片的院线排片不够合理,许多文艺电影、严肃电影、小成本电影不仅排片少,而且下档快,比如去年国庆档上映的《黄金年代》、今年五一档上映的《念念》、《闯入者》,近日刚刚上映的《少女哪吒》、《三城记》、《刺客聂隐娘》等,不合理的排片进一步拉低了影院的平均上座率。
对此,两部电影加起来排片率都不过5%的《闯入者》导演王小帅、《念念》导演张艾嘉曾齐发声明,前者抗议影院排片太少,后者接受现实但不认为失败。
终于,愈发严重的产业诟病深深刺激了前脚刚刚迈进电影产业门槛的阿里巴巴,土豪要出手了。
在阿里影业旗下粤科软件发布的凤凰佳影“电影云”中,如何提高营销推广精准度以及合理化排片成为了解决实体院线提高上座率的关键技术研发方向,在粤科软件的研发目标中,凤凰佳影“电影云”可以帮助前者找到潜在用户以及发掘用户需求习惯,以此有针对性地用价格或服务吸引更多人前来影院观影;同时,也可帮助后者可以减少安排无效场次,提高观众和影片的上座率。
从目前凤凰佳影“电影云”在首都电影院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来看,阿里影业在电影院线方面的布局明显不仅只是期望加强类似淘宝电影这类产品的在线售票能力,而是有意通过系统化技术手段推动电影院线的经营革新,并以此将阿里影业推进至影业公司的头排。
当然,这一变革的出现,顺道也解救了电影院线的未来,尤其是对于哪些常年处于亏损的中小型院线们来说,终于可以深深的舒一口气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