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丁·斯科塞斯才是电影史的例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丁·斯科塞斯才是电影史的例外

在漫威浪潮造成的大型审美疲劳过后,越来越多的“例外”即将到来。

文|纽约大学硕士 落木君

“漫威电影不是电影。”— 马丁·斯科塞斯

“斯科塞斯已经很客气了,他没说那些片子令人讨厌(despicable),但我是这么认为的。人们从重复观看同样的东西中不能得到任何东西。”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曾经的“电影小子”,现在的两位电影大师对漫威电影集体开怼,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后,马丁·斯科塞斯再度回应,称“我希望电影院继续支持这种叙事电影(指诺亚·鲍姆巴赫、韦斯·安德森、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等导演作品),但是现在,电影院看起来主要是在支持主题公园、游乐场、漫画电影,它们占领了电影院。我想电影院是可以有这些电影(film)的,这是可以的,只是这不该成为我们的年轻人所认为的cinema的定义,不应该这样。”

两次回应还不够,马丁还写了篇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并表示,“对于那些梦想拍电影的人,或者那些刚刚起步的人来说,现在的情况很残酷,对艺术很不好。只是简单的写下这些话,已经令我肝肠寸断。”

从马丁斯科塞斯和几位大师的发言和呼吁中,我感到了一丝吴天明《百鸟朝凤》式的悲壮。更令人感慨万千的是,曾经挑战好莱坞陈规的“电影小子”们,如今在耄耋之年又反过来被好莱坞挑战。

作为马丁的校友,NYU Cinema Studies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没错,尽管研究内容肯定也涉猎了奈飞等流媒体,纽约大学仍执拗地把电影研究叫做Cinema),我对漫威电影的态度,和漫威对好莱坞产业“铁索连舟“式的影响,无疑是认同的,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我写的另一篇文章《漫威十年,好莱坞的转型焦虑》。但我想,马丁斯科塞斯们探讨的实质,并不仅限于漫威,而是电影本体。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关于“电影是什么”的大讨论。

知乎上曾经有个问题,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最显著的不同是什么?我半抖机灵地回答说,有电才能放。这句话在几星期前台湾影展的资料馆也一语成谶。

从另一方面,这句抖机灵也有几分认真。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本身是工业革命的发明,从诞生就是以技术为基石的。我们看到文学,绘画,舞蹈,音乐,雕塑,戏剧,也许颜料进步了些,纸张高级了些,乐器精良了些,材料多元了些,舞台更高级了些,但其艺术的本质和创作方式,和几千年前祖先所做的,并无太大区别。

而电影则不同,从无声,到有声,到彩色,到宽银幕,立体声,数码,CGI,3D,几乎每过几十年,电影就会翻天覆地改变一次。

从好的一面看,这种技术的进化或许是电影仍然是最大众的娱乐之一,从坏的一面看,其他艺术的“守旧”或不变,或许也让他们更容易接近不朽。

一千年前苏轼的“大江东去”仍能让我们感慨万千,更早的诗经和论语仍让我们内心惊动,但是技术进步可能会让某些电影迅速过时。当看到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时,我们已经不会产生生理性地躲避了,看到梅里爱的小特效,我们也不会觉得那么鹅妹子嘤了。

而每一次电影技术的改革,却给电影带来诸多的质疑,和对电影本体的一次又一次大讨论。有声电影是不是电影?彩色电影是不是电影?当电影不再用胶片,电影还是不是电影(film)?当电影不再是在剧院播放,电影还是不是电影?(cinema)?

关于不朽,巴赞著名的木乃伊情结理论几乎把电影推到了最完整,最接近神性的不朽状态,他热情地拥抱技术带来的完整神话。

但他可能没想到,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正让一部分电影飞快过时。虽然都是木乃伊,但只有极少部分能历久弥新,更大一部分电影可能只能在胶片盒子中以惊人的速度腐烂,或者成为人类审美的黑历史。

《野草莓》

电影技术是进化论,每一次新技术从某种意义上都是一个新的电影本体,但艺术不是进化论,因为每次技术革新,也意味着电影需要时间牙牙学语,叙事和艺术暂时倒退,电影要重新适应技术给视听语言带来的改变。

《野草莓》可能永远不会过时,但《双子杀手》可能会过时,事实上,如果你现在再看最早的《星球大战》或者《侏罗纪公园》,也会觉得其中的特技已经假得有些搞笑了。

《侏罗纪公园》

电影的技术本质,也注定了电影不断增加的本体焦虑:即电影作为视听娱乐的龙头老大,不断有被替代的恐慌。电视普及、租碟片普及、互联网、奈飞、短视频、游戏。

电影在恐慌中用视听创新熬过了电视和DVD的年代,但当互联网、流媒体、短视频、游戏同时占据大家的闲暇时间的时候,电影的本体焦虑又一次袭来。相比其他娱乐方式,电影的时间和出行成本是最高的。

正如马丁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写道:“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有两套分离的领域,一个是全球范围内的视听娱乐,另一个是电影(cinema)。它们仍然会有重叠的时候,但这种情形越来越少了。我担心,拥有经济支配地位的一方,令另一方变得更加边缘化,甚至贬低它们的存在。”

李安前不久在宣传《双子杀手》时被问到漫威被diss的问题,也代表了这种典型的本体焦虑。“漫威那种热闹的电影,我本身不是很有兴趣。我不能说它不是电影,它当然是电影,我不至于像斯科塞斯那样对它们不屑,因为也都是认真做出来的大制作,可是我本身不是很有兴趣,观众看着也会疲乏吧。同样的招数反复使用,你只有输给网络。”

而好莱坞对抗电影本体焦虑的方式,正是从电影艺术的不确定性中,孜孜不倦地寻找确定性,使其麦当劳化。从某种意义上,类型电影的诞生本身就是麦当劳化的产物。

麦当劳化,其实是好莱坞赖以成功的基石。每次的技术革新,几乎都伴随着麦当劳化的类型片潮流,如有声片时代的歌舞片狂潮,黑白片时代泛滥的西部片,黑帮片,CGI刚兴起时无数的太空科幻片,再到电影工业化极致后的漫威超英片。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实话讲,这么多年,好莱坞的资本运作和产业倾向其实一直没变,而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等熟读欧美影史,有浓厚电影情结的学院派“电影小子”才是好莱坞的例外。是他们让好莱坞的历史轨道有了些许倾斜。

且“电影小子”们也分为几派,以布莱恩·德·帕尔玛和斯科塞斯为代表的“边缘”导演,他们拍的是那种显然无法票房大卖的电影,但是艺术上极其成功。

而以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为代表的技术流,他们将视觉愉悦放在优先级别非常高的位置。正是这一派重视视听愉悦的电影小子们,奠定了漫威赖以生存的土壤。

《星球大战》

对好莱坞而言,漫威唯一的改变是让麦当劳化更极致了,在你走进影院看一部漫威电影的时候,你已经完全知道,里面出现的人物是你喜欢的,里面的打斗场面是你喜欢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你喜欢的。

你不想要惊喜,因为看一部陌生的没有IP的电影有很大可能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你要的就是这个味道,就像你走进任何一家麦当劳,你都知道麦乐鸡块,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个配方,不会让你惊喜,但也不会让你失望。

更何况IP后面庞大的衍生品、主题公园、漫展等产业,已经奠定了电影稳赚不赔的基础。就像我的一个老师Dana Polan所说,现在的电影已经不是电影里植入广告,而是把广告弄成电影了。漫威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周边广告。

而这,正是热爱确定性的好莱坞投资人们最难以割舍的。一旦找到能稳赚的方法,谁还愿意冒险花钱去拍摄野心过于庞大的原创项目呢?

对马丁斯科塞斯而言,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关于真相的——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真相。它是关于人的——人的复杂性和他们的矛盾。”但是五大的高层恨不得揪着他耳朵大喊,醒醒吧,这里是Show business,不是Show art!

马丁们的委屈不仅在于传统制片方的保守,还在于Netflix等流媒体的汹汹来势。

《爱尔兰人》

在其他制片公司因为“野心过大”放弃了马丁的《爱尔兰人》的时候,只有Netflix,允许他以需要的方式完成了《爱尔兰人》。我想不管是拍摄了《罗马》的阿方索卡隆,还是拍了《爱尔兰人》的马丁斯科塞斯,对流媒体的心情都是矛盾的。

一方面,只有互联网拥抱了他们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另一方面,作为在影院长大,天生对大银幕有执迷的导演来说,自己的电影变成网络电影,内心是委屈的。毕竟,从电影诞生之日,大银幕的集体放映,就是电影的主要呈现形式。

《罗马》

换句话说,当观众在电脑、ipad、甚至手机上看这些为大银幕而拍的电影时,电影还是电影(cinema)吗?

马丁的问题充满了对电影曾经是什么的怀旧,一种《午夜巴黎》式的对旧日好时光的惋惜。但历史的车轮滚滚,没人能够阻挡电影的技术革新,也没人能阻碍娱乐消费时代的变革。不管电影曾经是什么,有多美好,这都不能改变电影未来形态的不可阻挡的变化,无论是制度上的、艺术上的、放映上的,还是属性上的。

我想,拥抱互联网的马丁没必要为此肝肠寸断。我对电影的未来还是乐观的。在美国电影最麦当劳化的时候,仍然诞生了《乱世佳人》,《关山飞渡》这样的佳作,超级英雄片也许已经是麦当劳化的集大成者,但超级英雄片也诞生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和《小丑》。

虽然他们一定程度上让电影成了游乐场,让马丁斯科塞斯不得不去拍网络电影,但另一方面,他们客观上让电影院存活了下来,让年轻人没有放弃电影。

作为漫威的资深黑粉,我虽然多次抨击漫威给电影产业带来的all in 效应可能产生的危险影响,但我也不得不说,对于电影这门艺术来说,比大家都去看漫威电影更可怕的,是大家根本不去看电影了。

而且,正是这些麦当劳化的稳定产品支撑了好莱坞的基本盘,越来越多像马丁斯科塞斯这样的“例外”才有一点点可能从夹缝中脱颖而出。也正是电影残酷的商业逐利属性,才让电影这一艺术能够在百年之后仍然有蓬勃的生机。

而且,我有种预感,在漫威浪潮造成的大型审美疲劳过后,越来越多的“例外”即将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丁·斯科塞斯才是电影史的例外

在漫威浪潮造成的大型审美疲劳过后,越来越多的“例外”即将到来。

文|纽约大学硕士 落木君

“漫威电影不是电影。”— 马丁·斯科塞斯

“斯科塞斯已经很客气了,他没说那些片子令人讨厌(despicable),但我是这么认为的。人们从重复观看同样的东西中不能得到任何东西。”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曾经的“电影小子”,现在的两位电影大师对漫威电影集体开怼,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后,马丁·斯科塞斯再度回应,称“我希望电影院继续支持这种叙事电影(指诺亚·鲍姆巴赫、韦斯·安德森、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等导演作品),但是现在,电影院看起来主要是在支持主题公园、游乐场、漫画电影,它们占领了电影院。我想电影院是可以有这些电影(film)的,这是可以的,只是这不该成为我们的年轻人所认为的cinema的定义,不应该这样。”

两次回应还不够,马丁还写了篇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并表示,“对于那些梦想拍电影的人,或者那些刚刚起步的人来说,现在的情况很残酷,对艺术很不好。只是简单的写下这些话,已经令我肝肠寸断。”

从马丁斯科塞斯和几位大师的发言和呼吁中,我感到了一丝吴天明《百鸟朝凤》式的悲壮。更令人感慨万千的是,曾经挑战好莱坞陈规的“电影小子”们,如今在耄耋之年又反过来被好莱坞挑战。

作为马丁的校友,NYU Cinema Studies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没错,尽管研究内容肯定也涉猎了奈飞等流媒体,纽约大学仍执拗地把电影研究叫做Cinema),我对漫威电影的态度,和漫威对好莱坞产业“铁索连舟“式的影响,无疑是认同的,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我写的另一篇文章《漫威十年,好莱坞的转型焦虑》。但我想,马丁斯科塞斯们探讨的实质,并不仅限于漫威,而是电影本体。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关于“电影是什么”的大讨论。

知乎上曾经有个问题,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最显著的不同是什么?我半抖机灵地回答说,有电才能放。这句话在几星期前台湾影展的资料馆也一语成谶。

从另一方面,这句抖机灵也有几分认真。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本身是工业革命的发明,从诞生就是以技术为基石的。我们看到文学,绘画,舞蹈,音乐,雕塑,戏剧,也许颜料进步了些,纸张高级了些,乐器精良了些,材料多元了些,舞台更高级了些,但其艺术的本质和创作方式,和几千年前祖先所做的,并无太大区别。

而电影则不同,从无声,到有声,到彩色,到宽银幕,立体声,数码,CGI,3D,几乎每过几十年,电影就会翻天覆地改变一次。

从好的一面看,这种技术的进化或许是电影仍然是最大众的娱乐之一,从坏的一面看,其他艺术的“守旧”或不变,或许也让他们更容易接近不朽。

一千年前苏轼的“大江东去”仍能让我们感慨万千,更早的诗经和论语仍让我们内心惊动,但是技术进步可能会让某些电影迅速过时。当看到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时,我们已经不会产生生理性地躲避了,看到梅里爱的小特效,我们也不会觉得那么鹅妹子嘤了。

而每一次电影技术的改革,却给电影带来诸多的质疑,和对电影本体的一次又一次大讨论。有声电影是不是电影?彩色电影是不是电影?当电影不再用胶片,电影还是不是电影(film)?当电影不再是在剧院播放,电影还是不是电影?(cinema)?

关于不朽,巴赞著名的木乃伊情结理论几乎把电影推到了最完整,最接近神性的不朽状态,他热情地拥抱技术带来的完整神话。

但他可能没想到,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正让一部分电影飞快过时。虽然都是木乃伊,但只有极少部分能历久弥新,更大一部分电影可能只能在胶片盒子中以惊人的速度腐烂,或者成为人类审美的黑历史。

《野草莓》

电影技术是进化论,每一次新技术从某种意义上都是一个新的电影本体,但艺术不是进化论,因为每次技术革新,也意味着电影需要时间牙牙学语,叙事和艺术暂时倒退,电影要重新适应技术给视听语言带来的改变。

《野草莓》可能永远不会过时,但《双子杀手》可能会过时,事实上,如果你现在再看最早的《星球大战》或者《侏罗纪公园》,也会觉得其中的特技已经假得有些搞笑了。

《侏罗纪公园》

电影的技术本质,也注定了电影不断增加的本体焦虑:即电影作为视听娱乐的龙头老大,不断有被替代的恐慌。电视普及、租碟片普及、互联网、奈飞、短视频、游戏。

电影在恐慌中用视听创新熬过了电视和DVD的年代,但当互联网、流媒体、短视频、游戏同时占据大家的闲暇时间的时候,电影的本体焦虑又一次袭来。相比其他娱乐方式,电影的时间和出行成本是最高的。

正如马丁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写道:“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有两套分离的领域,一个是全球范围内的视听娱乐,另一个是电影(cinema)。它们仍然会有重叠的时候,但这种情形越来越少了。我担心,拥有经济支配地位的一方,令另一方变得更加边缘化,甚至贬低它们的存在。”

李安前不久在宣传《双子杀手》时被问到漫威被diss的问题,也代表了这种典型的本体焦虑。“漫威那种热闹的电影,我本身不是很有兴趣。我不能说它不是电影,它当然是电影,我不至于像斯科塞斯那样对它们不屑,因为也都是认真做出来的大制作,可是我本身不是很有兴趣,观众看着也会疲乏吧。同样的招数反复使用,你只有输给网络。”

而好莱坞对抗电影本体焦虑的方式,正是从电影艺术的不确定性中,孜孜不倦地寻找确定性,使其麦当劳化。从某种意义上,类型电影的诞生本身就是麦当劳化的产物。

麦当劳化,其实是好莱坞赖以成功的基石。每次的技术革新,几乎都伴随着麦当劳化的类型片潮流,如有声片时代的歌舞片狂潮,黑白片时代泛滥的西部片,黑帮片,CGI刚兴起时无数的太空科幻片,再到电影工业化极致后的漫威超英片。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实话讲,这么多年,好莱坞的资本运作和产业倾向其实一直没变,而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等熟读欧美影史,有浓厚电影情结的学院派“电影小子”才是好莱坞的例外。是他们让好莱坞的历史轨道有了些许倾斜。

且“电影小子”们也分为几派,以布莱恩·德·帕尔玛和斯科塞斯为代表的“边缘”导演,他们拍的是那种显然无法票房大卖的电影,但是艺术上极其成功。

而以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为代表的技术流,他们将视觉愉悦放在优先级别非常高的位置。正是这一派重视视听愉悦的电影小子们,奠定了漫威赖以生存的土壤。

《星球大战》

对好莱坞而言,漫威唯一的改变是让麦当劳化更极致了,在你走进影院看一部漫威电影的时候,你已经完全知道,里面出现的人物是你喜欢的,里面的打斗场面是你喜欢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你喜欢的。

你不想要惊喜,因为看一部陌生的没有IP的电影有很大可能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你要的就是这个味道,就像你走进任何一家麦当劳,你都知道麦乐鸡块,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个配方,不会让你惊喜,但也不会让你失望。

更何况IP后面庞大的衍生品、主题公园、漫展等产业,已经奠定了电影稳赚不赔的基础。就像我的一个老师Dana Polan所说,现在的电影已经不是电影里植入广告,而是把广告弄成电影了。漫威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周边广告。

而这,正是热爱确定性的好莱坞投资人们最难以割舍的。一旦找到能稳赚的方法,谁还愿意冒险花钱去拍摄野心过于庞大的原创项目呢?

对马丁斯科塞斯而言,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关于真相的——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真相。它是关于人的——人的复杂性和他们的矛盾。”但是五大的高层恨不得揪着他耳朵大喊,醒醒吧,这里是Show business,不是Show art!

马丁们的委屈不仅在于传统制片方的保守,还在于Netflix等流媒体的汹汹来势。

《爱尔兰人》

在其他制片公司因为“野心过大”放弃了马丁的《爱尔兰人》的时候,只有Netflix,允许他以需要的方式完成了《爱尔兰人》。我想不管是拍摄了《罗马》的阿方索卡隆,还是拍了《爱尔兰人》的马丁斯科塞斯,对流媒体的心情都是矛盾的。

一方面,只有互联网拥抱了他们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另一方面,作为在影院长大,天生对大银幕有执迷的导演来说,自己的电影变成网络电影,内心是委屈的。毕竟,从电影诞生之日,大银幕的集体放映,就是电影的主要呈现形式。

《罗马》

换句话说,当观众在电脑、ipad、甚至手机上看这些为大银幕而拍的电影时,电影还是电影(cinema)吗?

马丁的问题充满了对电影曾经是什么的怀旧,一种《午夜巴黎》式的对旧日好时光的惋惜。但历史的车轮滚滚,没人能够阻挡电影的技术革新,也没人能阻碍娱乐消费时代的变革。不管电影曾经是什么,有多美好,这都不能改变电影未来形态的不可阻挡的变化,无论是制度上的、艺术上的、放映上的,还是属性上的。

我想,拥抱互联网的马丁没必要为此肝肠寸断。我对电影的未来还是乐观的。在美国电影最麦当劳化的时候,仍然诞生了《乱世佳人》,《关山飞渡》这样的佳作,超级英雄片也许已经是麦当劳化的集大成者,但超级英雄片也诞生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和《小丑》。

虽然他们一定程度上让电影成了游乐场,让马丁斯科塞斯不得不去拍网络电影,但另一方面,他们客观上让电影院存活了下来,让年轻人没有放弃电影。

作为漫威的资深黑粉,我虽然多次抨击漫威给电影产业带来的all in 效应可能产生的危险影响,但我也不得不说,对于电影这门艺术来说,比大家都去看漫威电影更可怕的,是大家根本不去看电影了。

而且,正是这些麦当劳化的稳定产品支撑了好莱坞的基本盘,越来越多像马丁斯科塞斯这样的“例外”才有一点点可能从夹缝中脱颖而出。也正是电影残酷的商业逐利属性,才让电影这一艺术能够在百年之后仍然有蓬勃的生机。

而且,我有种预感,在漫威浪潮造成的大型审美疲劳过后,越来越多的“例外”即将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