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微众银行张开翔:区块链到底能做什么?| 产品经理有话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微众银行张开翔:区块链到底能做什么?| 产品经理有话说

区块链能与普通大众发生多大程度的联系?

图片来源:微众银行

文 | 林腾

在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公司强攻区块链之时,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却意外地走在了这项技术的前列。

根据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上,微众银行的技术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全球第五,仅次于阿里巴巴,平安银行等企业。

2015年,微众银行就开始了区块链方向的研发,并构建了第一个应用在理财领域的区块链原形。2016年,微众银行已经有了第一个进入生产环境的区块链应用——基于区块链的机构间对账平台。同一年,微众银行联合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深证通等二十余家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金融区块链联盟(深圳)(简称金链盟),并于2017年联合金链盟开源工作组共同研发了FISCO BCOS(区块链底层技术开源平台)。

目前,微众银行在政务、版权、智慧城市、司法、金融、供应链、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落地多款成熟应用,开源生态圈内众多企业更是基于FISCO BCOS底层研发了数百个应用项目,其中,超60个应用在生产环境中稳定运行。

区块链成为了国家认可的技术方向之后,大量的区块链技术人员认为等来了行业的春天,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一个明显的疑问依旧没有解决:除了代币,区块链到底有何用处?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曾在腾讯工作了8年多,2015年进入微众银行,负责搭建微众银行在区块链的技术架构和应用路线。

他对界面新闻记者做了个比喻,区块链能够解决三个阶段的问题:信息、信任、信用,而炒币并不在业务之内。

近日,张开翔接受了界面新闻的专访,他试图在保持技术逻辑的同时,用通俗的语言,阐述区块链的具体用处。

界面新闻:通俗理解,什么是区块链?

张开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个账本,要记录的是一群人之间的公共账目(比如班费、物业费、公益捐款的收支)。选一个人,在账本的某一页,一行一行地记录明细,当一页记满后,大家都去核对账目,正确的话,大家签字认可这一页的所有账目。

记满一页后,再选另一个人开始记接下来的一页。新的一页首先要把上一页的一些摘要特征(比如页码、余额、人数、条数什么的……)抄写下来放在页首以供对照,免得前一页被改了或丢了还无据可查。然后,再一条条记账,记满一页后,核对、签名确认……依次反复。

更重要的是,账本上已经签名确认的每一页,所有人都会一字不漏地复制一份,放到自己家里,以免少数人篡改、污损、丢失账目。

这里面的关键点在于,这个账本一定是一群人的账,就是因为这一群人互相之间并不完全信任,记账过程可能出纰漏,所以必须用这么繁琐的步骤,让大家平等参与,一起保证账目的准确和公允性,产生的结果大家保存,永远不会丢也不会错。

界面新闻:区块链技术为什么会被大家认为是一项先进的技术?

张开翔:上面的记账程序看起来步骤繁琐,还要求每个人都一字不差地复刻和保存,那么就需要技术手段来帮助大家记账。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无论是网络、密码学、数据结构、分布式算法等技术都趋于成熟,区块链领域把这些技术组合在一起,一揽子完成了从记账到分发到验证到保存的整个过程。运用技术服务整个群体,这就是神奇的区块链技术。

如果只是谈技术,可能还没参透区块链的魅力。现代社会很多事情是很难一个人完成的,必须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达到1+1>2的效应。但是人多了,账就复杂,可能出现类似“信息不对称”之类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把大家组织成联盟,共同记账,共享数据,使一切都发生在阳光下,这就消除了“信息不对称”。

这就是更重要的“区块链思维”。这样的协作环境,是可信任和高效的,每个人的利益都得到了保护,营商环境得以良性发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按规则运作:诚实做事将获得应有的收益,如果作弊自然就会路人皆知。

界面新闻:区块链到底能在实际中解决什么问题?

张开翔:信息、信任和信用。

举个例子。信息是我认识一个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在哪上班这些信息。

但是如果说咱们共事很长时间,而且经得起大家鉴证,包括我、领导和同事都觉得他不错,我对他的印象已经相对固化下来了。这就是区块链可以做的,信息经过多方鉴证和固化,达成了初步的信任。

但是一个人找到我借钱,我借不借他呢,这就要看信用了。虽然他人很好但他大概率还不起钱,那我为什么要借钱给他?这就不具备信用基础了。但是他之前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他只是需要救急,之后依旧有偿还的能力也愿意做出承诺,那就认为有一定的信用了。

所以联盟链要承载的是一系列的动作,把信息共享和固化下来,变成信任,如果这个信息里面蕴含了现实意义上的价值,就衍生出了信用,可以用来评估和控制风险。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为什么不选择用比特币或者以太坊的技术,而是要自己开发联盟链?

张开翔:联盟链场景和需求和这两者有很大不同。比如,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准入许可的,例如四个机构组成一个小的联盟链之后,别的机构要进来,需要原来四个机构里至少大部分都同意才能加入。

为什么不做有代币的公链,首先经济模式不可行,不合规。同时,公链这种匿名参与、全网公开的的网络模式,用在实体经济领域,安全性和隐私性怎么保障?

公链的安全模型是什么?每10分钟挖出的比特币是12.5个,假定每个比特币的价值是10万块,那就是125万。这是比特币网络的安全门槛。所以大家不太可能用超过这个成本的代价去攻击它,因为得不偿失嘛,但其实这个门槛不是很高,想想金融业务每分钟产生的价值是多少?有可能远远超过125万,在这样的业务量下,公链的安全模型就失效了。

我不认为现有的虚拟代币交易模式是好的隐私模式,它只是看起来匿名,匿名仅仅是隐私的一个维度。举一个例子,以太坊上面所有的交易,流水都在链上可查的,而你愿意把你的银行交易流水拿出来给别人看吗?可能有些人在上面进行投机的话,他们认为没关系。但是如果做合规的业务,希望商业价值可持续,链上有真正跟你身家性命有关的数据,你还是要全面保证你的隐私和安全的。

界面新闻:联盟链的激励机制在哪?

张开翔:激励机制体现的是让你愿意参与这个联盟,和其他人进行对等的、互补、透明的合作,这样你可以获得更可信的数据、更多样的资源,找到更多的业务场景,扩大业务规模,而且在更高效的合作模式里运作,成本和风险更低,这个营商环境显然具备合理性。比如对账时间,从2天变成了3秒,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潜在的但又有显著意义的激励。

在这样的营商环境里,大家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去做生意,获取合理的利润,没有不必要的摩擦出现。原来多方协作的格局,很多成本其实消耗在摩擦上面,尤其是金融领域,会消耗在监管成本、风险控制上面。如果这些成本降低了,业务成本也会大大降低,你就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给你的合作伙伴,给你的C端用户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普惠的产品。

联盟链的协作成本并不包括挖矿,所以其实系统成本并不高。我们看博弈论上有两个分支,一个叫竞争博弈,挖矿就是竞争博弈,矿工损耗大量的资源去争抢挖币,分外眼红。另一个分支叫做合作博弈,大家有合作意愿,追求共识,类似PBFT这样的可容错的民主集中制共识,其实是最高效的一个决策方式,使得联盟链的共识可以做到又快又安全。

界面新闻:区块链能不能像互联网一样引爆社会?

张开翔:现在倡导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那么实体经济怎么搬到链上?举例说,把房产搬到链上,车搬到链上,更多的实体经济需要的资源被数字化之后,将会真正使得区块链链具备更高的价值,高效运作起来。

我觉得,区块链能不能引爆,以后能不能大规模应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数字化的进程。数字化之后,你就有机会把它固化成可信任的信息,然后可以针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流转。比如说有一个案例是不动产的管理,什么叫不动产?诸如池塘,工业用地、一盏路灯都可以是不动产或不动产的一部分。这些物理世界的东西要上链,首先你得进行精确的测绘和长期的数据维护,这个过程肯定有可观的成本,所以把不动产数字化的覆盖度可能在一些发达地方做得不错,其他地方做得就稍微慢一些,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过程。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的区块链机构间对账平台有什么用处?

张开翔:银行和银行合作,银行和非银机构合作都可能要对账,之前会采用批量对账的方式,一般需要T+1和T+2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每笔交易,不管是贷还是还的明细,都发送到区块链,链上有一个共同机制使得多方看到的账就是准的、对的、多方认可的,这就起到了交易即对账的作用,对账速度可以缩短到T+3s(秒)。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联合仲裁机构推出的司法存证与仲裁应用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

张开翔:银行里面有很多合同要进行第三方存证。之前会有第三方存证公司跟银行合作,把这个数据存下来,这个没有问题。如果是说有时候出现一些纠纷,逾期要去市场仲裁的时候,可能提取整个证据,并验证的时间会比较长,之前大概要40多天,可能包括了寄送时间吧,要确认完整性正确性,对材料还需要一行一行,一个字一个字去看,去鉴定,流程还蛮长的。

仲裁链是指仲裁机构已经介入了链上,仲裁机构会从这个合同签署的那一刻,把很多细节包括当时签理合同的内容、签署人等等,都记录在链上。它利用了区块链的特性,数据不会篡改,会永久保存,可追溯。那比如说半年之后,这个合同它出现了问题,需要介入司法的流程之后,司法就会在链上一键提取,用算法验证其完整性、正确性,把整个流程缩短到几个小时内。

通过仲裁链,仲裁成本削减90%,而仲裁效率提升50%,可以高效应对司法机构日益增长的线上仲裁诉求。目前,微众银行已联合合作伙伴存证超过10亿条。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联合人民网推出的版权区块链应用解决了什么问题?

张开翔:内容版权保护仍存在较多痛点,比如数字内容作品易复制、易传播、难溯源;企业与用户版权意识薄弱;传统的版权认证和侵权诉讼流程需多方参与,且流程复杂,造成侵权成本较低,维权成本很高。

为此,微众银行联合人民网推出人民版权平台,在版权登记环节,将作者姓名、登记时间、作品名称、作品核心摘要信息等生成唯一对应的数字指纹DNA存于区块链上,实现链上信息可追溯且无法篡改;在版权验证环节,使用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字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对作者身份进行唯一标识及存证相关数据,并在链外进行全网数据监测,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原创新闻和判断新闻是否涉及抄袭,如果发现侵权行为,可自动取证上链。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在澳门智慧城市建设中做的数字文凭管理具体有什么作用?

张开翔: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会面向澳门居民组织一些实业培训,证明他具备了某一个技能,他可以凭借这些能力去找工作。

区块链将一个居民的身份标识和他拥有的职业证明等信息存到链上,他去其他的公司求职时,可以链上去验证。换个说法就是,“如何证明我是我,我妈是我妈”这种情况不会再出现,开个证也不需要跑N多个部门,也不要打个材料盖个章然后寄来寄去。

界面新闻:区块链能够如何跟普通大众发生关系?

张开翔:其实公众并不怎么在乎你用不用区块链,他只在乎这个系统、这个业务有没有给我带来好处,如果各种关系于国计民生的垂直领域的应用,通过App、H5网页,或者微信小程序的方式,触达公众,让大家用起来,能给大家带来愉悦、便利、实惠,那其实就是服务于公众了,我们把这个形态,称为公众联盟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微众银行张开翔:区块链到底能做什么?| 产品经理有话说

区块链能与普通大众发生多大程度的联系?

图片来源:微众银行

文 | 林腾

在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公司强攻区块链之时,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却意外地走在了这项技术的前列。

根据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上,微众银行的技术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全球第五,仅次于阿里巴巴,平安银行等企业。

2015年,微众银行就开始了区块链方向的研发,并构建了第一个应用在理财领域的区块链原形。2016年,微众银行已经有了第一个进入生产环境的区块链应用——基于区块链的机构间对账平台。同一年,微众银行联合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深证通等二十余家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金融区块链联盟(深圳)(简称金链盟),并于2017年联合金链盟开源工作组共同研发了FISCO BCOS(区块链底层技术开源平台)。

目前,微众银行在政务、版权、智慧城市、司法、金融、供应链、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落地多款成熟应用,开源生态圈内众多企业更是基于FISCO BCOS底层研发了数百个应用项目,其中,超60个应用在生产环境中稳定运行。

区块链成为了国家认可的技术方向之后,大量的区块链技术人员认为等来了行业的春天,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一个明显的疑问依旧没有解决:除了代币,区块链到底有何用处?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曾在腾讯工作了8年多,2015年进入微众银行,负责搭建微众银行在区块链的技术架构和应用路线。

他对界面新闻记者做了个比喻,区块链能够解决三个阶段的问题:信息、信任、信用,而炒币并不在业务之内。

近日,张开翔接受了界面新闻的专访,他试图在保持技术逻辑的同时,用通俗的语言,阐述区块链的具体用处。

界面新闻:通俗理解,什么是区块链?

张开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个账本,要记录的是一群人之间的公共账目(比如班费、物业费、公益捐款的收支)。选一个人,在账本的某一页,一行一行地记录明细,当一页记满后,大家都去核对账目,正确的话,大家签字认可这一页的所有账目。

记满一页后,再选另一个人开始记接下来的一页。新的一页首先要把上一页的一些摘要特征(比如页码、余额、人数、条数什么的……)抄写下来放在页首以供对照,免得前一页被改了或丢了还无据可查。然后,再一条条记账,记满一页后,核对、签名确认……依次反复。

更重要的是,账本上已经签名确认的每一页,所有人都会一字不漏地复制一份,放到自己家里,以免少数人篡改、污损、丢失账目。

这里面的关键点在于,这个账本一定是一群人的账,就是因为这一群人互相之间并不完全信任,记账过程可能出纰漏,所以必须用这么繁琐的步骤,让大家平等参与,一起保证账目的准确和公允性,产生的结果大家保存,永远不会丢也不会错。

界面新闻:区块链技术为什么会被大家认为是一项先进的技术?

张开翔:上面的记账程序看起来步骤繁琐,还要求每个人都一字不差地复刻和保存,那么就需要技术手段来帮助大家记账。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无论是网络、密码学、数据结构、分布式算法等技术都趋于成熟,区块链领域把这些技术组合在一起,一揽子完成了从记账到分发到验证到保存的整个过程。运用技术服务整个群体,这就是神奇的区块链技术。

如果只是谈技术,可能还没参透区块链的魅力。现代社会很多事情是很难一个人完成的,必须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达到1+1>2的效应。但是人多了,账就复杂,可能出现类似“信息不对称”之类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把大家组织成联盟,共同记账,共享数据,使一切都发生在阳光下,这就消除了“信息不对称”。

这就是更重要的“区块链思维”。这样的协作环境,是可信任和高效的,每个人的利益都得到了保护,营商环境得以良性发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按规则运作:诚实做事将获得应有的收益,如果作弊自然就会路人皆知。

界面新闻:区块链到底能在实际中解决什么问题?

张开翔:信息、信任和信用。

举个例子。信息是我认识一个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在哪上班这些信息。

但是如果说咱们共事很长时间,而且经得起大家鉴证,包括我、领导和同事都觉得他不错,我对他的印象已经相对固化下来了。这就是区块链可以做的,信息经过多方鉴证和固化,达成了初步的信任。

但是一个人找到我借钱,我借不借他呢,这就要看信用了。虽然他人很好但他大概率还不起钱,那我为什么要借钱给他?这就不具备信用基础了。但是他之前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他只是需要救急,之后依旧有偿还的能力也愿意做出承诺,那就认为有一定的信用了。

所以联盟链要承载的是一系列的动作,把信息共享和固化下来,变成信任,如果这个信息里面蕴含了现实意义上的价值,就衍生出了信用,可以用来评估和控制风险。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为什么不选择用比特币或者以太坊的技术,而是要自己开发联盟链?

张开翔:联盟链场景和需求和这两者有很大不同。比如,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准入许可的,例如四个机构组成一个小的联盟链之后,别的机构要进来,需要原来四个机构里至少大部分都同意才能加入。

为什么不做有代币的公链,首先经济模式不可行,不合规。同时,公链这种匿名参与、全网公开的的网络模式,用在实体经济领域,安全性和隐私性怎么保障?

公链的安全模型是什么?每10分钟挖出的比特币是12.5个,假定每个比特币的价值是10万块,那就是125万。这是比特币网络的安全门槛。所以大家不太可能用超过这个成本的代价去攻击它,因为得不偿失嘛,但其实这个门槛不是很高,想想金融业务每分钟产生的价值是多少?有可能远远超过125万,在这样的业务量下,公链的安全模型就失效了。

我不认为现有的虚拟代币交易模式是好的隐私模式,它只是看起来匿名,匿名仅仅是隐私的一个维度。举一个例子,以太坊上面所有的交易,流水都在链上可查的,而你愿意把你的银行交易流水拿出来给别人看吗?可能有些人在上面进行投机的话,他们认为没关系。但是如果做合规的业务,希望商业价值可持续,链上有真正跟你身家性命有关的数据,你还是要全面保证你的隐私和安全的。

界面新闻:联盟链的激励机制在哪?

张开翔:激励机制体现的是让你愿意参与这个联盟,和其他人进行对等的、互补、透明的合作,这样你可以获得更可信的数据、更多样的资源,找到更多的业务场景,扩大业务规模,而且在更高效的合作模式里运作,成本和风险更低,这个营商环境显然具备合理性。比如对账时间,从2天变成了3秒,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潜在的但又有显著意义的激励。

在这样的营商环境里,大家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去做生意,获取合理的利润,没有不必要的摩擦出现。原来多方协作的格局,很多成本其实消耗在摩擦上面,尤其是金融领域,会消耗在监管成本、风险控制上面。如果这些成本降低了,业务成本也会大大降低,你就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给你的合作伙伴,给你的C端用户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普惠的产品。

联盟链的协作成本并不包括挖矿,所以其实系统成本并不高。我们看博弈论上有两个分支,一个叫竞争博弈,挖矿就是竞争博弈,矿工损耗大量的资源去争抢挖币,分外眼红。另一个分支叫做合作博弈,大家有合作意愿,追求共识,类似PBFT这样的可容错的民主集中制共识,其实是最高效的一个决策方式,使得联盟链的共识可以做到又快又安全。

界面新闻:区块链能不能像互联网一样引爆社会?

张开翔:现在倡导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那么实体经济怎么搬到链上?举例说,把房产搬到链上,车搬到链上,更多的实体经济需要的资源被数字化之后,将会真正使得区块链链具备更高的价值,高效运作起来。

我觉得,区块链能不能引爆,以后能不能大规模应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数字化的进程。数字化之后,你就有机会把它固化成可信任的信息,然后可以针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流转。比如说有一个案例是不动产的管理,什么叫不动产?诸如池塘,工业用地、一盏路灯都可以是不动产或不动产的一部分。这些物理世界的东西要上链,首先你得进行精确的测绘和长期的数据维护,这个过程肯定有可观的成本,所以把不动产数字化的覆盖度可能在一些发达地方做得不错,其他地方做得就稍微慢一些,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过程。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的区块链机构间对账平台有什么用处?

张开翔:银行和银行合作,银行和非银机构合作都可能要对账,之前会采用批量对账的方式,一般需要T+1和T+2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每笔交易,不管是贷还是还的明细,都发送到区块链,链上有一个共同机制使得多方看到的账就是准的、对的、多方认可的,这就起到了交易即对账的作用,对账速度可以缩短到T+3s(秒)。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联合仲裁机构推出的司法存证与仲裁应用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

张开翔:银行里面有很多合同要进行第三方存证。之前会有第三方存证公司跟银行合作,把这个数据存下来,这个没有问题。如果是说有时候出现一些纠纷,逾期要去市场仲裁的时候,可能提取整个证据,并验证的时间会比较长,之前大概要40多天,可能包括了寄送时间吧,要确认完整性正确性,对材料还需要一行一行,一个字一个字去看,去鉴定,流程还蛮长的。

仲裁链是指仲裁机构已经介入了链上,仲裁机构会从这个合同签署的那一刻,把很多细节包括当时签理合同的内容、签署人等等,都记录在链上。它利用了区块链的特性,数据不会篡改,会永久保存,可追溯。那比如说半年之后,这个合同它出现了问题,需要介入司法的流程之后,司法就会在链上一键提取,用算法验证其完整性、正确性,把整个流程缩短到几个小时内。

通过仲裁链,仲裁成本削减90%,而仲裁效率提升50%,可以高效应对司法机构日益增长的线上仲裁诉求。目前,微众银行已联合合作伙伴存证超过10亿条。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联合人民网推出的版权区块链应用解决了什么问题?

张开翔:内容版权保护仍存在较多痛点,比如数字内容作品易复制、易传播、难溯源;企业与用户版权意识薄弱;传统的版权认证和侵权诉讼流程需多方参与,且流程复杂,造成侵权成本较低,维权成本很高。

为此,微众银行联合人民网推出人民版权平台,在版权登记环节,将作者姓名、登记时间、作品名称、作品核心摘要信息等生成唯一对应的数字指纹DNA存于区块链上,实现链上信息可追溯且无法篡改;在版权验证环节,使用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字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对作者身份进行唯一标识及存证相关数据,并在链外进行全网数据监测,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原创新闻和判断新闻是否涉及抄袭,如果发现侵权行为,可自动取证上链。

界面新闻:微众银行在澳门智慧城市建设中做的数字文凭管理具体有什么作用?

张开翔: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会面向澳门居民组织一些实业培训,证明他具备了某一个技能,他可以凭借这些能力去找工作。

区块链将一个居民的身份标识和他拥有的职业证明等信息存到链上,他去其他的公司求职时,可以链上去验证。换个说法就是,“如何证明我是我,我妈是我妈”这种情况不会再出现,开个证也不需要跑N多个部门,也不要打个材料盖个章然后寄来寄去。

界面新闻:区块链能够如何跟普通大众发生关系?

张开翔:其实公众并不怎么在乎你用不用区块链,他只在乎这个系统、这个业务有没有给我带来好处,如果各种关系于国计民生的垂直领域的应用,通过App、H5网页,或者微信小程序的方式,触达公众,让大家用起来,能给大家带来愉悦、便利、实惠,那其实就是服务于公众了,我们把这个形态,称为公众联盟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