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智力助残”20年,受助者达2万余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智力助残”20年,受助者达2万余人

2019年是上海“智力助残”的第20年,76岁的黄吉人既是项目的发起者又是志愿者,2019年也是她成为志愿者的第20年。许许多多其他组织者和志愿者和黄吉人一样,从加入“智力助残”到现在一直坚持了十几年。

黄吉人代表上海“智力助残”接受现场志愿者捐款。图片来源:上海智力助残

11月16日下午,在上海市大同中学的礼堂舞台前的一侧,一位76岁的老太太戴着眼镜坐在轮椅上,认真地看着台上的志愿者们表演节目。时而有几名高中生过去俯在她耳旁问活动的安排,她翻出黑色小皮包里的几张A4纸,仔细看了几眼,然后叮嘱他们应该做什么。

这是上海智力助残志愿服务二十周年大会的现场,在场的还有300余名受助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智力助残组织者及志愿者。

这位76岁的老太太是这场大会的组织者黄吉人,同时也是“智力助残”项目的推动者,今年是她做志愿者的第20年。

黄吉人在年幼的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残疾,平时只能依靠拐杖或者轮椅,她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残疾家庭的不容易。“所以当时残疾朋友提出来‘谁能帮帮我们的孩子’,我感触非常大。” 黄吉人意识到,对于残疾人家庭而言,孩子是他们的希望。

作为市南中学的高级教师,1999年,黄吉人在快退休的时候决定推动“智力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为残疾人子女或残疾青少年提供义务家教及免费课后辅导班。

“当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群学生正在找志愿者服务平台,他们的语言能力刚好可以帮孩子们补习。”黄吉人说。于是在上海市肢残人协会的领导下,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市南中学联合举办了“希望新概念英语学习班”。

随后,“智力助残”志愿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开办了初三爱心辅导班、初二数学辅导班、初中语文写作辅导班和高一、高二数学辅导班、巴斯夫爱心英语口语班等多个免费的学业辅导班和兴趣班。

2011年5月,黄吉人担任负责人的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揭牌。基地下面有6个分基地,即黄浦“智力助残”团队、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东华大学志愿者服务队、MDA(渐冻人)团队、上海市悦苗残疾人寄养园、浦东新区团队。2015年8月,黄浦“智力助残”团队更名为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黄吉人为理事长。

东华大学志愿者服务队。图片来源:上海智力助残

 “智力助残”项目两度被评为上海市“品牌项目”、“全国首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黄吉人透露,20年来,累计参与“智力助残”的志愿者超过73000人,受助者达22300余人。

谈起曾经在“智力助残”受助的学生,黄吉人很感慨,“胡玥当年家里的情况不太好,父母都是残疾人。我们当时为她提供了免费的辅导班、上门家教。现在她已经工作了,同时也是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

一些“智力助残”的志愿者除了是当年的受助人外,更多的是正在工作的老师或白领。

2005年,马健霞所在的工作单位与 “智力助残”项目合作开设“爱心英语口语班”,到现在,马健霞已担任志愿者老师13年。

第一次当志愿者老师时,她准备了很多,也练习了很久,“实际过去时,和我想象中差别很大。本来以为一个班学生都是同年级,没有想到却是初三到高二的混合班。他们的共同点是来自于残疾人家庭,有的同学父母是残疾人,有的同学自身是残疾人。他们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当时教起来还是挺难的。”

后来马健霞备课的时候开始尽量兼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把一个个知识点拓展开,希望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她曾让自己正在上高二的孩子去当小小老师,让其从同龄人的角度去了解学生,自己也从中学习如何让课堂更加有趣味。

“有一位目前正在外企工作的同学,当年是爱心英语口语班的学生,现在已经拿到了高级口译证书。我们当年的授课能传递给她喜欢英语的理念,能够帮助到她现在的工作,我还是蛮骄傲的。”马健霞说。

“即使将来退休了,我也想继续传递爱心,加入一些公益机构,也可能会尝试创办这样的公益机构。”马健霞告诉记者,能坚持这么多年,不仅仅是因为工作的单位搭建了平台,更多的是因为在做志愿者老师的过程中学会了“珍惜”与“感恩”。

在上海智力助残志愿服务二十周年大会上,马健霞获得了“上海智力助残二十周年特别表彰十佳优秀志愿者”。当谈起获得的这个奖项,马健霞有些许不好意思,“说实话,这对我是莫大的荣誉,我只能说自己是代表其他志愿者老师们领取了这个荣誉,大家都很努力认真地在做这件事。”

上海智力助残志愿服务二十周年大会现场。图片来源:上海智力助残

现场除了颁发“十佳优秀志愿者”,还颁发了“十佳优秀组织者”。市南中学党支部书记柏倩便是“十佳优秀组织者”之一。

“作为一名组织者,我在安排老师授课的时候,真心感受到老师们的坚持与不容易,他们平常周一到周五需要上课,每周末再另外花时间为孩子们补课,一周相当于只能休息一天。” 柏倩于2008年调到市南中学后,就开始负责 “初三爱心辅导班”的志愿者老师排班、场地管理等组织工作,2019年是她在“智力助残”的第11年。

因为“初三爱心辅导班”更多地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所以一般都安排市南中学的骨干教师承担教学辅导工作。

“有一个物理老师,从这个项目开始到现在,20年来没有间断过。他是物理教研组的组长,一开始都是他单独辅导全班物理,后来他带着组里的其他青年教师一起承担这份工作。” 柏倩说。

因为市南中学周六周日无偿为“智力助残”提供了两层楼10间教室的场地,柏倩周末有空的时候也会到教学现场转转,当教学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她也能及时解决。

柏倩周末常常能遇见坐在办公室的黄吉人,“黄老师负责的事比较多,她周末有时间就会过来,志愿者老师们会到她这里签到,孩子们也会过来和黄老师说说话。”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智力助残”20年,受助者达2万余人

2019年是上海“智力助残”的第20年,76岁的黄吉人既是项目的发起者又是志愿者,2019年也是她成为志愿者的第20年。许许多多其他组织者和志愿者和黄吉人一样,从加入“智力助残”到现在一直坚持了十几年。

黄吉人代表上海“智力助残”接受现场志愿者捐款。图片来源:上海智力助残

11月16日下午,在上海市大同中学的礼堂舞台前的一侧,一位76岁的老太太戴着眼镜坐在轮椅上,认真地看着台上的志愿者们表演节目。时而有几名高中生过去俯在她耳旁问活动的安排,她翻出黑色小皮包里的几张A4纸,仔细看了几眼,然后叮嘱他们应该做什么。

这是上海智力助残志愿服务二十周年大会的现场,在场的还有300余名受助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智力助残组织者及志愿者。

这位76岁的老太太是这场大会的组织者黄吉人,同时也是“智力助残”项目的推动者,今年是她做志愿者的第20年。

黄吉人在年幼的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残疾,平时只能依靠拐杖或者轮椅,她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残疾家庭的不容易。“所以当时残疾朋友提出来‘谁能帮帮我们的孩子’,我感触非常大。” 黄吉人意识到,对于残疾人家庭而言,孩子是他们的希望。

作为市南中学的高级教师,1999年,黄吉人在快退休的时候决定推动“智力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为残疾人子女或残疾青少年提供义务家教及免费课后辅导班。

“当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群学生正在找志愿者服务平台,他们的语言能力刚好可以帮孩子们补习。”黄吉人说。于是在上海市肢残人协会的领导下,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市南中学联合举办了“希望新概念英语学习班”。

随后,“智力助残”志愿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开办了初三爱心辅导班、初二数学辅导班、初中语文写作辅导班和高一、高二数学辅导班、巴斯夫爱心英语口语班等多个免费的学业辅导班和兴趣班。

2011年5月,黄吉人担任负责人的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揭牌。基地下面有6个分基地,即黄浦“智力助残”团队、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东华大学志愿者服务队、MDA(渐冻人)团队、上海市悦苗残疾人寄养园、浦东新区团队。2015年8月,黄浦“智力助残”团队更名为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黄吉人为理事长。

东华大学志愿者服务队。图片来源:上海智力助残

 “智力助残”项目两度被评为上海市“品牌项目”、“全国首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黄吉人透露,20年来,累计参与“智力助残”的志愿者超过73000人,受助者达22300余人。

谈起曾经在“智力助残”受助的学生,黄吉人很感慨,“胡玥当年家里的情况不太好,父母都是残疾人。我们当时为她提供了免费的辅导班、上门家教。现在她已经工作了,同时也是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

一些“智力助残”的志愿者除了是当年的受助人外,更多的是正在工作的老师或白领。

2005年,马健霞所在的工作单位与 “智力助残”项目合作开设“爱心英语口语班”,到现在,马健霞已担任志愿者老师13年。

第一次当志愿者老师时,她准备了很多,也练习了很久,“实际过去时,和我想象中差别很大。本来以为一个班学生都是同年级,没有想到却是初三到高二的混合班。他们的共同点是来自于残疾人家庭,有的同学父母是残疾人,有的同学自身是残疾人。他们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当时教起来还是挺难的。”

后来马健霞备课的时候开始尽量兼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把一个个知识点拓展开,希望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她曾让自己正在上高二的孩子去当小小老师,让其从同龄人的角度去了解学生,自己也从中学习如何让课堂更加有趣味。

“有一位目前正在外企工作的同学,当年是爱心英语口语班的学生,现在已经拿到了高级口译证书。我们当年的授课能传递给她喜欢英语的理念,能够帮助到她现在的工作,我还是蛮骄傲的。”马健霞说。

“即使将来退休了,我也想继续传递爱心,加入一些公益机构,也可能会尝试创办这样的公益机构。”马健霞告诉记者,能坚持这么多年,不仅仅是因为工作的单位搭建了平台,更多的是因为在做志愿者老师的过程中学会了“珍惜”与“感恩”。

在上海智力助残志愿服务二十周年大会上,马健霞获得了“上海智力助残二十周年特别表彰十佳优秀志愿者”。当谈起获得的这个奖项,马健霞有些许不好意思,“说实话,这对我是莫大的荣誉,我只能说自己是代表其他志愿者老师们领取了这个荣誉,大家都很努力认真地在做这件事。”

上海智力助残志愿服务二十周年大会现场。图片来源:上海智力助残

现场除了颁发“十佳优秀志愿者”,还颁发了“十佳优秀组织者”。市南中学党支部书记柏倩便是“十佳优秀组织者”之一。

“作为一名组织者,我在安排老师授课的时候,真心感受到老师们的坚持与不容易,他们平常周一到周五需要上课,每周末再另外花时间为孩子们补课,一周相当于只能休息一天。” 柏倩于2008年调到市南中学后,就开始负责 “初三爱心辅导班”的志愿者老师排班、场地管理等组织工作,2019年是她在“智力助残”的第11年。

因为“初三爱心辅导班”更多地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所以一般都安排市南中学的骨干教师承担教学辅导工作。

“有一个物理老师,从这个项目开始到现在,20年来没有间断过。他是物理教研组的组长,一开始都是他单独辅导全班物理,后来他带着组里的其他青年教师一起承担这份工作。” 柏倩说。

因为市南中学周六周日无偿为“智力助残”提供了两层楼10间教室的场地,柏倩周末有空的时候也会到教学现场转转,当教学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她也能及时解决。

柏倩周末常常能遇见坐在办公室的黄吉人,“黄老师负责的事比较多,她周末有时间就会过来,志愿者老师们会到她这里签到,孩子们也会过来和黄老师说说话。”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