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文化凤城惠民,品质大良提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文化凤城惠民,品质大良提速

今年的凤城艺术季历时2个多月,包括“我和我的祖国”第十九届“千支彩笔绘凤城”少儿即席绘画活动、城市艺术馆互动展、“大艺术家”系列公教活动等多个活动项目将轮番上演,为市民群众呈现高水平的艺术盛会。

“造就2019·凤城艺术季”展示香云纱文化。图片来源:佛山日报记者覃征鹏

站在已有大半个世纪历史的顺德人民礼堂中心,仿佛站在时代的回廊,清晰地听到新时代的脉搏。

9月20日,“大信·新都汇”特约——“造就2019·凤城艺术季”暨“华夏长春”大良书画会会员作品精品展在顺德人民礼堂开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接下来,15项文体活动将在2个多月内精彩上演。

市民在认真观展。 

“让文化回归生活”,顺德区文联主席何鸿佳如是评价这些年来大良文化惠民的实践。从内部整合资源到牵手区内乃至省内外文化资源,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顺德特色到联手国际资源打造惠民艺术大餐,从关注当下开展活动到把握时机谋划文化事业发展势能,“文化凤城”名片正越来越亮,文化成果送入寻常百姓家。

内与外:整合资源打造艺术大戏

内与外,大良整合文化资源,一场年度艺术大戏向市民走来。

“造就2019·凤城艺术季”,由大良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主办,容桂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伦教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支持,大良书画会、大良摄影协会、郭有河艺术馆、常青藤艺术空间、一方美术馆、容桂街道文化站、伦教街道文化站协办。

透过这份长长的机构名单我们会发现,这不是单一由大良来推动此项活动的开展,而是在大良宣文办的主办下,运用辖区内外的各项资源,给市民送上一场“全民共享艺术盛宴”。“这几年,每年的艺术季活动我都会关注,并选择参加一些活动。”市民何婉媚说,大良将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让市民有更多的选择,获得感也更强了。

站在新起点,回顾来时路。为“造就”城市文化生态,2016年,凤城艺术季在古风郁郁的西山庙前诞生。经历3年的品牌沉淀,凤城艺术季已举办近50场艺术展览活动,成为顺德乃至珠三角的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爱好者展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今年大良继续联手容桂、伦教兄弟镇街,辖区内艺术馆、展览馆举办凤城艺术季,打造格局更高、传播更广、媒介更新、影响更大的艺术盛宴。”大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许业东表示,希望借艺术活动让市民去感知生活、享受美好,并期待艺术家能扎根本土、深植时代,创作出更多深刻反映凤城精神的文艺精品。

今年的凤城艺术季将历时2个多月,包括“我和我的祖国”第十九届“千支彩笔绘凤城”少儿即席绘画活动、城市艺术馆互动展、“大艺术家”系列公教活动等多个活动项目将轮番上演,为市民群众呈现高水平的艺术盛会。今年活动,同时将国家非遗香云纱、广绣、大良鱼灯等顺德民间艺术首次纳入进行展示。

中与西:文化为媒链接全球

中与西,文化有差异、友谊无国界,大良以文化为媒,链接全球资源。

凤城,自古以来是一个富有工商业气息同时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走进大良,你会看到钟楼、人民礼堂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与广东的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园等交相辉映,展现其独特文化内涵。同时,大良还是“中华餐饮名镇”“中国曲艺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等。

如何让中西文化交相辉映,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国际艺术?大良用行动回答。市民黄洁梅不会忘记今年夏至她所观看到的精彩文艺节目——多支法国乐队跨越山海来到大良,在“乐赏凤城”2019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乐日活动上献上精彩演出。

今年是中法文化之春举办的第14年,也是顺德大良街道与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共同举办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的第9个年头。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乐日活动已成为顺德文化交流的标志性符号。

除了西方文化元素,夏至音乐日活动尤其注重融会中西、贯通古今、视听结合、活化非遗,文化“在地性”体验得到强化,推出包括“华盖喧嚣——非遗创新”、“青云磨坊——艺术互动”、好时生活市集等活动。在现场,大良鱼灯等非遗项目得到充分体现。

而位于大良的顺德欢乐海岸PLUS,中秋假期三天迎客超16万人。9月16日,亚洲顶级“声光电水舞”空间秀华丽首秀,园区的国际化元素映衬状元牌坊、曲水湾风情商业街,一幅文化融汇形成的绚烂图景,让市民流连忘返。

大良街道办事处主任叶善楷透露,接下来大良将着力实施地方特色文化复兴、现代城市文化营造、文化产业推动计划,加速“文化凤城”再度腾飞,筑牢顺德精神文化高地。

时与势:造就生态旅游城市

把握时与势,大良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打造生态旅游城市。

进入新时代,经济要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也要高质量发展;物质生活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要丰富。顺德正吹响文化高质量发展号角,推动顺德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大良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擦亮“文化凤城”品牌,挖掘历史文化,讲好凤城故事,提升区域影响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征程中,“品质大良”大提速,助力顺德高质量发展。

“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对文化的需求比较高。”何鸿佳认为,大良街道不遗余力打造“文化凤城”名片,对其他镇街起到很好带动作用。“除了活动的量,还要对质进行提升。”何鸿佳建议,大良要让民俗文化融入市民、融入生活,“需要政府、艺术界共同努力”。

打造品质生活新高地,顺德、大良针对华盖里及周边街区的改造,已有所谋划。根据改造思路,大良未来将最大限度地保留该区域各历史时期的现状建筑,通过对原生建筑的修缮、广场空间的规划,街巷风貌的恢复、景观小品的设置等实施片区升级改造,实现片区的活化更新。

今年5月召开的大良文化体育工作座谈会透露,大良将加快落实华盖里及周边提升改造项目;推动顺德糖厂工业遗址保护开发,加快推动美食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粤剧大观园落地;打磨文化精品,结合顺德光影文化展打造城市文化客厅等。

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霍茂昌表示,大良将全面围绕顺德区委、区政府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工作部署,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整合大良文化、商业、旅游资源,擦亮“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推动文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生态旅游城市。

来源:佛山日报

原标题:文化凤城惠民 品质大良提速

最新更新时间:11/18 19:5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文化凤城惠民,品质大良提速

今年的凤城艺术季历时2个多月,包括“我和我的祖国”第十九届“千支彩笔绘凤城”少儿即席绘画活动、城市艺术馆互动展、“大艺术家”系列公教活动等多个活动项目将轮番上演,为市民群众呈现高水平的艺术盛会。

“造就2019·凤城艺术季”展示香云纱文化。图片来源:佛山日报记者覃征鹏

站在已有大半个世纪历史的顺德人民礼堂中心,仿佛站在时代的回廊,清晰地听到新时代的脉搏。

9月20日,“大信·新都汇”特约——“造就2019·凤城艺术季”暨“华夏长春”大良书画会会员作品精品展在顺德人民礼堂开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接下来,15项文体活动将在2个多月内精彩上演。

市民在认真观展。 

“让文化回归生活”,顺德区文联主席何鸿佳如是评价这些年来大良文化惠民的实践。从内部整合资源到牵手区内乃至省内外文化资源,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顺德特色到联手国际资源打造惠民艺术大餐,从关注当下开展活动到把握时机谋划文化事业发展势能,“文化凤城”名片正越来越亮,文化成果送入寻常百姓家。

内与外:整合资源打造艺术大戏

内与外,大良整合文化资源,一场年度艺术大戏向市民走来。

“造就2019·凤城艺术季”,由大良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主办,容桂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伦教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支持,大良书画会、大良摄影协会、郭有河艺术馆、常青藤艺术空间、一方美术馆、容桂街道文化站、伦教街道文化站协办。

透过这份长长的机构名单我们会发现,这不是单一由大良来推动此项活动的开展,而是在大良宣文办的主办下,运用辖区内外的各项资源,给市民送上一场“全民共享艺术盛宴”。“这几年,每年的艺术季活动我都会关注,并选择参加一些活动。”市民何婉媚说,大良将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让市民有更多的选择,获得感也更强了。

站在新起点,回顾来时路。为“造就”城市文化生态,2016年,凤城艺术季在古风郁郁的西山庙前诞生。经历3年的品牌沉淀,凤城艺术季已举办近50场艺术展览活动,成为顺德乃至珠三角的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爱好者展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今年大良继续联手容桂、伦教兄弟镇街,辖区内艺术馆、展览馆举办凤城艺术季,打造格局更高、传播更广、媒介更新、影响更大的艺术盛宴。”大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许业东表示,希望借艺术活动让市民去感知生活、享受美好,并期待艺术家能扎根本土、深植时代,创作出更多深刻反映凤城精神的文艺精品。

今年的凤城艺术季将历时2个多月,包括“我和我的祖国”第十九届“千支彩笔绘凤城”少儿即席绘画活动、城市艺术馆互动展、“大艺术家”系列公教活动等多个活动项目将轮番上演,为市民群众呈现高水平的艺术盛会。今年活动,同时将国家非遗香云纱、广绣、大良鱼灯等顺德民间艺术首次纳入进行展示。

中与西:文化为媒链接全球

中与西,文化有差异、友谊无国界,大良以文化为媒,链接全球资源。

凤城,自古以来是一个富有工商业气息同时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走进大良,你会看到钟楼、人民礼堂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与广东的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园等交相辉映,展现其独特文化内涵。同时,大良还是“中华餐饮名镇”“中国曲艺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等。

如何让中西文化交相辉映,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国际艺术?大良用行动回答。市民黄洁梅不会忘记今年夏至她所观看到的精彩文艺节目——多支法国乐队跨越山海来到大良,在“乐赏凤城”2019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乐日活动上献上精彩演出。

今年是中法文化之春举办的第14年,也是顺德大良街道与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共同举办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的第9个年头。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乐日活动已成为顺德文化交流的标志性符号。

除了西方文化元素,夏至音乐日活动尤其注重融会中西、贯通古今、视听结合、活化非遗,文化“在地性”体验得到强化,推出包括“华盖喧嚣——非遗创新”、“青云磨坊——艺术互动”、好时生活市集等活动。在现场,大良鱼灯等非遗项目得到充分体现。

而位于大良的顺德欢乐海岸PLUS,中秋假期三天迎客超16万人。9月16日,亚洲顶级“声光电水舞”空间秀华丽首秀,园区的国际化元素映衬状元牌坊、曲水湾风情商业街,一幅文化融汇形成的绚烂图景,让市民流连忘返。

大良街道办事处主任叶善楷透露,接下来大良将着力实施地方特色文化复兴、现代城市文化营造、文化产业推动计划,加速“文化凤城”再度腾飞,筑牢顺德精神文化高地。

时与势:造就生态旅游城市

把握时与势,大良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打造生态旅游城市。

进入新时代,经济要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也要高质量发展;物质生活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要丰富。顺德正吹响文化高质量发展号角,推动顺德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大良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擦亮“文化凤城”品牌,挖掘历史文化,讲好凤城故事,提升区域影响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征程中,“品质大良”大提速,助力顺德高质量发展。

“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对文化的需求比较高。”何鸿佳认为,大良街道不遗余力打造“文化凤城”名片,对其他镇街起到很好带动作用。“除了活动的量,还要对质进行提升。”何鸿佳建议,大良要让民俗文化融入市民、融入生活,“需要政府、艺术界共同努力”。

打造品质生活新高地,顺德、大良针对华盖里及周边街区的改造,已有所谋划。根据改造思路,大良未来将最大限度地保留该区域各历史时期的现状建筑,通过对原生建筑的修缮、广场空间的规划,街巷风貌的恢复、景观小品的设置等实施片区升级改造,实现片区的活化更新。

今年5月召开的大良文化体育工作座谈会透露,大良将加快落实华盖里及周边提升改造项目;推动顺德糖厂工业遗址保护开发,加快推动美食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粤剧大观园落地;打磨文化精品,结合顺德光影文化展打造城市文化客厅等。

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霍茂昌表示,大良将全面围绕顺德区委、区政府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工作部署,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整合大良文化、商业、旅游资源,擦亮“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推动文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生态旅游城市。

来源:佛山日报

原标题:文化凤城惠民 品质大良提速

最新更新时间:11/18 19:5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