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是所有导演都懂配乐,有人要求我超过久石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是所有导演都懂配乐,有人要求我超过久石让

“有的时候需要斗争,要和电影制作方达成一致,需要强调这一点,这是职业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福岛之恋》官方剧照

记者 | 刘燕秋

当我们看一部电影时,除了画面和情节,好的配乐也能带动观者的情绪,推动情节的发展,甚至构建独立的叙述脉络,比如久石让和宫崎骏、北野武等导演的合作让电影和配乐都成为了经典。但音乐和电影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是先有电影,先有那些动人的画面,作曲家根据这些画面创造音乐,还是先有音乐,甚至是为一个还不存在的电影而创作音乐?

11月17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在德国电影节期间举行了“看见声音:电影音乐主题系列活动”,德国作曲家乌里克·哈格、音乐家克里斯蒂安·迈耶和中国艺术家小河分享了他们对电影音乐的看法。

乌里克·哈格和克里斯蒂安·迈耶在电影音乐创作中都致力于借助画面、台词、运动和音乐的相互配合来衬托情感和故事。2016年,他们曾为桃莉丝· 多利的《福岛之恋》创作电影音乐《Asa Nisi Masa》,这一作曲融合了钢琴演奏录音、预先准备的三角钢琴旋律、电子乐和催眠的节奏等。

乌里克·哈格有很多为电影配乐的作曲经验,她不想让自己分散太多的精力,所以不太喜欢别人给她拟定好要写什么样的内容,更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先创造出音乐,再决定哪部分可以用到影视作品中。

但为电影配乐的过程中少不了沟通和妥协。在和导演或者编舞者合作的过程中,提交成品后,配乐创作者往往需要再做很多修改。乌里克·哈格认为,这是非常有趣的过程。“有时候你创造了一段原创音乐,但总是要做这样那样的修改,这需要长年累月积累的经验,也是一个你必须要接受的挑战,作曲家肯定要修修改改,要拿掉点什么,另外,因为不是所有导演都懂音乐,有时候也要互相理解,要学习用同一种语言说话,听懂对方在说什么,想要什么。”

在小河看来,电影可以没有音乐,但是听觉元素是很重要的,有些电影没有音乐,效果也非常好,那是因为它其实已经把声音变成有乐感的东西。他提到电影《幸福家园》,里面有一个总是打嗝的老头,“整部电影没有对白,没有音乐,只有声音,但是效果特别好”。

小河迄今为止已为十余部电影和四部戏剧作品创作了配乐,其中包括仇晟的电影《郊区的鸟》和孟京辉的著名戏剧作品《恋爱的犀牛》等。小河的经验是,音乐+影像将产生第三者,音乐在电影中重要的作用在于让电影成为一个新的东西,而不再是导演臆想当中的作品。“好的电影音乐出现的那一刻,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验,导演有时候会说你的音乐带着电影飞去了另外一个空间。”这要求创作者勇于跳出固有的套路,“每一个声音每一个画面都是让观众醒过来,当你用套路的时候,你的危险可能就来临了,所有的套路都会让人们陷入沉睡。”

在做电影配乐之前,小河专辑《飞不快的鸟落在跑不快的牛上》中的一些歌曲就被用在了多部海内外电影作品中。在他看来,不懂音乐的导演和不懂装懂的导演也很多,有时候导演觉得自己是决定这个片子的人,因此会直接告诉创作者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音乐,甚至会给到创作者一个带音乐的样片。“这很可怕,因为你要达到这个标准甚至超过它,比如他给你的是久石让的音乐。”

小河直言,很多找他配乐的电影都是比较文艺的低成本影片,一般前期沟通的时候都会说这个电影的投入资金不多,没有多少钱。“也有因为时间档期没办法接的,但很少因为价钱不合适不接,只是说我们比较看重电影的投资是多少。”在德国,电影作曲领域也还没有建立起收费的行业标准。乌里克·哈格表示,德国会有一些参照标准,但主要是针对电视剧配乐的,比如会规定至少不低于某一个界限,但在电影的制作上成本是没有限制的。“有一些固定的规则,有这么一个作曲家和电影制作人都知道的规则在,但也只是一个准绳,并不会公开说明。”

德国音乐家克里斯蒂安·迈耶则透露,这些准则经常不被遵守,德国的作曲家协会经常会谈论电影配乐费用占电影投资的比例,但是真正支付时往往会低于这一标准。“因为在柏林有很多人从事电影配乐,竞争很激烈。”

不仅难以获利,电影配乐从业者要想成名也很难,因为行业内相关的奖项很少。乌里克·哈格表示,德国电影配乐类的奖项屈指可数,而且这些奖还都是靠一些公共机构的资金维持的,因此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奖。但对于配乐创作者而言,如果和电影创作团队合作愉快,可以把电影的主题用在音乐的封面上,在电影海报上写上配乐创作者的名字,这样可以提高音乐的传播度,也是一种互相成就。

“有的时候需要斗争,要和电影制作方达成一致,需要强调这一点,这是职业的一部分。因为这对我们电影作曲者是很重要的,在德国大家非常重视电影配乐,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这将会成就一批专门为电影配乐的作曲家,他们也将拥有登台演奏的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是所有导演都懂配乐,有人要求我超过久石让

“有的时候需要斗争,要和电影制作方达成一致,需要强调这一点,这是职业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福岛之恋》官方剧照

记者 | 刘燕秋

当我们看一部电影时,除了画面和情节,好的配乐也能带动观者的情绪,推动情节的发展,甚至构建独立的叙述脉络,比如久石让和宫崎骏、北野武等导演的合作让电影和配乐都成为了经典。但音乐和电影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是先有电影,先有那些动人的画面,作曲家根据这些画面创造音乐,还是先有音乐,甚至是为一个还不存在的电影而创作音乐?

11月17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在德国电影节期间举行了“看见声音:电影音乐主题系列活动”,德国作曲家乌里克·哈格、音乐家克里斯蒂安·迈耶和中国艺术家小河分享了他们对电影音乐的看法。

乌里克·哈格和克里斯蒂安·迈耶在电影音乐创作中都致力于借助画面、台词、运动和音乐的相互配合来衬托情感和故事。2016年,他们曾为桃莉丝· 多利的《福岛之恋》创作电影音乐《Asa Nisi Masa》,这一作曲融合了钢琴演奏录音、预先准备的三角钢琴旋律、电子乐和催眠的节奏等。

乌里克·哈格有很多为电影配乐的作曲经验,她不想让自己分散太多的精力,所以不太喜欢别人给她拟定好要写什么样的内容,更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先创造出音乐,再决定哪部分可以用到影视作品中。

但为电影配乐的过程中少不了沟通和妥协。在和导演或者编舞者合作的过程中,提交成品后,配乐创作者往往需要再做很多修改。乌里克·哈格认为,这是非常有趣的过程。“有时候你创造了一段原创音乐,但总是要做这样那样的修改,这需要长年累月积累的经验,也是一个你必须要接受的挑战,作曲家肯定要修修改改,要拿掉点什么,另外,因为不是所有导演都懂音乐,有时候也要互相理解,要学习用同一种语言说话,听懂对方在说什么,想要什么。”

在小河看来,电影可以没有音乐,但是听觉元素是很重要的,有些电影没有音乐,效果也非常好,那是因为它其实已经把声音变成有乐感的东西。他提到电影《幸福家园》,里面有一个总是打嗝的老头,“整部电影没有对白,没有音乐,只有声音,但是效果特别好”。

小河迄今为止已为十余部电影和四部戏剧作品创作了配乐,其中包括仇晟的电影《郊区的鸟》和孟京辉的著名戏剧作品《恋爱的犀牛》等。小河的经验是,音乐+影像将产生第三者,音乐在电影中重要的作用在于让电影成为一个新的东西,而不再是导演臆想当中的作品。“好的电影音乐出现的那一刻,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验,导演有时候会说你的音乐带着电影飞去了另外一个空间。”这要求创作者勇于跳出固有的套路,“每一个声音每一个画面都是让观众醒过来,当你用套路的时候,你的危险可能就来临了,所有的套路都会让人们陷入沉睡。”

在做电影配乐之前,小河专辑《飞不快的鸟落在跑不快的牛上》中的一些歌曲就被用在了多部海内外电影作品中。在他看来,不懂音乐的导演和不懂装懂的导演也很多,有时候导演觉得自己是决定这个片子的人,因此会直接告诉创作者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音乐,甚至会给到创作者一个带音乐的样片。“这很可怕,因为你要达到这个标准甚至超过它,比如他给你的是久石让的音乐。”

小河直言,很多找他配乐的电影都是比较文艺的低成本影片,一般前期沟通的时候都会说这个电影的投入资金不多,没有多少钱。“也有因为时间档期没办法接的,但很少因为价钱不合适不接,只是说我们比较看重电影的投资是多少。”在德国,电影作曲领域也还没有建立起收费的行业标准。乌里克·哈格表示,德国会有一些参照标准,但主要是针对电视剧配乐的,比如会规定至少不低于某一个界限,但在电影的制作上成本是没有限制的。“有一些固定的规则,有这么一个作曲家和电影制作人都知道的规则在,但也只是一个准绳,并不会公开说明。”

德国音乐家克里斯蒂安·迈耶则透露,这些准则经常不被遵守,德国的作曲家协会经常会谈论电影配乐费用占电影投资的比例,但是真正支付时往往会低于这一标准。“因为在柏林有很多人从事电影配乐,竞争很激烈。”

不仅难以获利,电影配乐从业者要想成名也很难,因为行业内相关的奖项很少。乌里克·哈格表示,德国电影配乐类的奖项屈指可数,而且这些奖还都是靠一些公共机构的资金维持的,因此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奖。但对于配乐创作者而言,如果和电影创作团队合作愉快,可以把电影的主题用在音乐的封面上,在电影海报上写上配乐创作者的名字,这样可以提高音乐的传播度,也是一种互相成就。

“有的时候需要斗争,要和电影制作方达成一致,需要强调这一点,这是职业的一部分。因为这对我们电影作曲者是很重要的,在德国大家非常重视电影配乐,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这将会成就一批专门为电影配乐的作曲家,他们也将拥有登台演奏的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