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东方学而思等14家培训机构签退费承诺,力争实现退费比交费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东方学而思等14家培训机构签退费承诺,力争实现退费比交费快

希望更多地区,更多教育机构能够加入到“治理退费”的行列中,保障师生合法权益,防止机构卷款逃跑引发群体性事件。

文|桃李在线

一个多月以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韦博机构大量关门,韦博英语学员陷入了上不了课,退不了费,分期还得偿还的艰难境地。最近,退费将逐步走向规范化。

据海淀教委消息,11月14日,海淀民办教育协会举办了“海淀区校外培训机构退费承诺签约仪式”,对培训机构收费、退费比例、退费时限等内容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现场有新东方、学而思、精锐、英孚等14家校外培训机构签署了承诺书,为海淀区首批签订退费承诺的校外培训机构。承诺书指出,从双方确认退费金额之日起,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退费。

15个工作日内完成退费

7月15日,教育部联合六部门于出台首个全国性在线教育规范文件《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在收费制度上作出明确规定。文件要求,平台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退费办法,每科一次性收费不能超过60课时或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平台要为消费者提供格式合同。

承诺书中,收费方面,要求各培训机构严格遵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协调一致,收取时间跨度不超过3个月的费用。

承诺书也明确了各种类型课程的退费要求:

  • 对于报名后未开课的,学员要求退学的,无条件给予退费。
  • 对已开课学员提出退学的,学校按已完成课时的比例扣除相应学费,其余部分全部退还。
  • 学员对参加团购课程、优惠活动所购买的优惠课程、联报课程等提出退学的,学校按已完成课时的比例扣除相应学费,其余部分全部退还,赠送的课时从总课时中扣除。

桃李在线(ID:taolionline)了解到,此前,学而思网校官网拼团退费须知指出,拼团成功后课程不可退换。自此,规则将有待改进。

同时,承诺书要求,退费路径与交费路径一致,如现金交费的,现场退还现金;非现金交费的,费用将退还至交费所使用的支付账号(微信、支付宝)或者银行卡等。

关于退费时限,承诺书提出,从双方确认退费金额之日起,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退费。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屠永永表示,首批参与的14家校外培训机构都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要切实履行好承诺书的各项内容,力争实现退费比交费快。

首批14家签约机构

江苏、福建等地区出招治理“退费难”

培训机构退费难已成为各地区家长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对此,已有多省出台相应的解决方案。

今年4月2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民政厅三部门就联合制定了《江苏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针对退费纠纷,《合同》规定,培训机构与家长在签订合同时提前约定协商。培训机构因为自身要求解除培训合同,或者没有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时,应该退还剩余培训费用。如果学生因自身原因要求解除合同时,双方也要约定如何解决,是否退还费用。此外,如果退钱,双方还应约定在多少工作日内退费。

7月26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向市民和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为《武汉市文化教育类民办教育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提出修改建议。

《合同》指出,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协调一致,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以中小学生为招生对象实施非学历文化教育的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非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不得超过6个月或者80个学时。教育机构收取相关费用后应当及时向学员开具合法票据。

8月5日,福建省教育厅等二十一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福建省将探索建立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家长、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按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主要用于出现风险时退还学生学费、补发老师工资、偿还债务等支出,防止机构卷款逃跑引发群体性事件。

8月20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乱象问题,合同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费用。培训机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开设并使用学杂费专用账户,足额留存学习保障金,保障其收取的学杂费主要用于教学活动。培训机构收取培训费用后应当及时向学员开具合法票据。

8月22日,宁波市教育局发文,就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如何拟定问题,专门出了一份示范文本——《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

《合同》规定,教育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教育机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开设并使用学杂费专用账户,其收取的学杂费主要用于教学活动,教育机构收取培训费用后应当及时向学员开具合法票据。

希望更多地区,更多教育机构能够加入到“治理退费”的行列中,保障师生合法权益,防止机构卷款逃跑引发群体性事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好未来

2.8k
  • 高地股份:终止收购Able Talent Asia Limited
  • 晋界Talk丨张挺亭:党建就是生产力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东方学而思等14家培训机构签退费承诺,力争实现退费比交费快

希望更多地区,更多教育机构能够加入到“治理退费”的行列中,保障师生合法权益,防止机构卷款逃跑引发群体性事件。

文|桃李在线

一个多月以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韦博机构大量关门,韦博英语学员陷入了上不了课,退不了费,分期还得偿还的艰难境地。最近,退费将逐步走向规范化。

据海淀教委消息,11月14日,海淀民办教育协会举办了“海淀区校外培训机构退费承诺签约仪式”,对培训机构收费、退费比例、退费时限等内容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现场有新东方、学而思、精锐、英孚等14家校外培训机构签署了承诺书,为海淀区首批签订退费承诺的校外培训机构。承诺书指出,从双方确认退费金额之日起,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退费。

15个工作日内完成退费

7月15日,教育部联合六部门于出台首个全国性在线教育规范文件《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在收费制度上作出明确规定。文件要求,平台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退费办法,每科一次性收费不能超过60课时或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平台要为消费者提供格式合同。

承诺书中,收费方面,要求各培训机构严格遵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协调一致,收取时间跨度不超过3个月的费用。

承诺书也明确了各种类型课程的退费要求:

  • 对于报名后未开课的,学员要求退学的,无条件给予退费。
  • 对已开课学员提出退学的,学校按已完成课时的比例扣除相应学费,其余部分全部退还。
  • 学员对参加团购课程、优惠活动所购买的优惠课程、联报课程等提出退学的,学校按已完成课时的比例扣除相应学费,其余部分全部退还,赠送的课时从总课时中扣除。

桃李在线(ID:taolionline)了解到,此前,学而思网校官网拼团退费须知指出,拼团成功后课程不可退换。自此,规则将有待改进。

同时,承诺书要求,退费路径与交费路径一致,如现金交费的,现场退还现金;非现金交费的,费用将退还至交费所使用的支付账号(微信、支付宝)或者银行卡等。

关于退费时限,承诺书提出,从双方确认退费金额之日起,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退费。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屠永永表示,首批参与的14家校外培训机构都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要切实履行好承诺书的各项内容,力争实现退费比交费快。

首批14家签约机构

江苏、福建等地区出招治理“退费难”

培训机构退费难已成为各地区家长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对此,已有多省出台相应的解决方案。

今年4月2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民政厅三部门就联合制定了《江苏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针对退费纠纷,《合同》规定,培训机构与家长在签订合同时提前约定协商。培训机构因为自身要求解除培训合同,或者没有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时,应该退还剩余培训费用。如果学生因自身原因要求解除合同时,双方也要约定如何解决,是否退还费用。此外,如果退钱,双方还应约定在多少工作日内退费。

7月26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向市民和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为《武汉市文化教育类民办教育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提出修改建议。

《合同》指出,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协调一致,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以中小学生为招生对象实施非学历文化教育的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非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不得超过6个月或者80个学时。教育机构收取相关费用后应当及时向学员开具合法票据。

8月5日,福建省教育厅等二十一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福建省将探索建立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家长、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按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主要用于出现风险时退还学生学费、补发老师工资、偿还债务等支出,防止机构卷款逃跑引发群体性事件。

8月20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乱象问题,合同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费用。培训机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开设并使用学杂费专用账户,足额留存学习保障金,保障其收取的学杂费主要用于教学活动。培训机构收取培训费用后应当及时向学员开具合法票据。

8月22日,宁波市教育局发文,就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如何拟定问题,专门出了一份示范文本——《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

《合同》规定,教育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教育机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开设并使用学杂费专用账户,其收取的学杂费主要用于教学活动,教育机构收取培训费用后应当及时向学员开具合法票据。

希望更多地区,更多教育机构能够加入到“治理退费”的行列中,保障师生合法权益,防止机构卷款逃跑引发群体性事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