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景区网红玻璃栈桥面临“生死劫”,业界盼望尽快出台监管标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景区网红玻璃栈桥面临“生死劫”,业界盼望尽快出台监管标准

玻璃桥的走红有着其必然的原因,频发的安全事故自然与事发景区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但在这背后,不禁让人思考,景区去开展一个玻璃观光项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文|新旅界 吴亚

“暂停营业”“关停”“封存”“整治”……景区玻璃观光项目“全国封杀”在今年迎来“高潮”, 从“网红”到“封杀”,它给旅游业带来了什么?跌落神坛的它,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封杀”或将持续

这场封杀“风暴”持续已久。

河北省是玻璃桥的发源地,这里的张家界玻璃吊桥久负盛名。但自2018年3月以来河北省内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全部停运,包括曾因“世界最长玻璃吊桥”而爆红的河北石家庄红崖谷。

红崖谷景区主打“世界最长、跨径最大的悬空式玻璃吊桥”的概念,2017年12月投入运营,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但在2018年3月,河北省起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高风险旅游项目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由此,省内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全部停运至今。

不仅是河北,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地方文旅厅均陆陆续续开展整治活动。许多玻璃栈道项目表面上被“责令停业”或者挂上“正在维修”的牌子,实则是被当地主管部门按下了“暂停键”。

这波“封杀”在今年到达极致,玻璃观光类项目在“阵阵声讨”中被批斗得“体无完肤”。

“首要原因是,部分玻璃观光类项目安全事故频发或存在安全隐忧,有关部门所感受到的自下而上的压力,在今年到达了峰值。”福建某景区负责人告诉新旅界(LvJieMedia),他所运营的景区内也有一盈利很好玻璃桥项目,但在“大环境”影响下,该项目受到了不小冲击。

事实也如此,近年来在玻璃观光项目上发生的安全事故从未间断,由此也导致有关部门压力不断释放。

自2017年开始各地管理文件均陆续颁布,尤其是2019年4月以文旅部《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区玻璃栈道项目管理的通知》下发为标志,国家要求要强化对玻璃栈道的管理。

在此背景下,行业受到巨大的挤压,对于那些没有准备好应对的政府而言最稳妥的方法便是——封杀。

这场“风暴”将持续到几何呢?无法回答,但不难看出对于行业来讲,这就是一轮大洗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封杀”远远没有结束,越来越多的地方会加入“封杀”队伍,对玻璃观光项目的政策监管或将日益严厉;其次,对于一些小型的景区来说,被淘汰风险明显提高。当然,对于景区项目投资商或供应商或将因为款项无法收回,资金链断裂面临死亡。

那么,玻璃观光项目哪里错了? 从“网红”到“封杀”,它经历什么?

“安全”成夺命刀

玻璃观光项目在国内出现的时间不算短,只是近年来借助短视频与社交媒体营销变得异常火热。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U型玻璃观光台开放,在世界上掀起玻璃景观建造的热潮。2011年,湖南张家界修建了当时号称世界最高、跨度最长的玻璃栈道,张家界天门山凭此一炮走红。

此后,全国各地景区就像是嗅到了“发财”之路,各种类型的玻璃观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世。界面新闻此前便报道过,当前全国大约有2300个左右的玻璃桥,而玻璃滑道和玻璃漂流项目的数量尚未有确切统计。

“对于传统观光型景区而言,玻璃观光项目的探险性有利于丰富景区活动、增强景区魅力、增加景区收入。借助社交媒体,项目很容易就成为景区吸引客流量、改善经营收入的新手段。”该景区负责人告诉新旅界(LvJieMedia),玻璃观光项目具有强大的“热点效应”和景区人流“虹吸效应”。资本嗅到了味道,不顾自身实力大小,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加入玻璃观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于是玻璃观光项目遍地开花。

“实际上,大多数的玻璃观光项目,主要是针对周边客群,很难吸引远程游客。遍地开花容易导致产品同质化而失去新意,丧失吸引力。”该景区负责人如此评价玻璃观光项目建设过多的现象。“ 在那些自身资源较差的景区,以惊险性、趣味性、新奇性为吸引点的玻璃观光项目,便沦为了揽金工具。” 他补充道。

行业里同类型的玻璃栈道不断涌现,玩法花样不断翻新,项目越来越险峻和刺激。行业水平的参差不齐日益严重,行业秩序混乱突显,而部分景区单纯地追求刺激忽视保护措施,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每一个项目的投入成本,要按照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难度而定。”河南某景区玻璃观光项目投资商告诉新旅界(LvJieMedia),例如玻璃桥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桥身的施工难度、长度、宽度以及结构,一座玻璃桥平均投资在1000万左右,建成之后的运营成本主要支出在玻璃的破损更换与日常维修、养护上。

他表示,大规模客流的涌入严重考验了项目的承载力,需要每日对桥体做隐患排查,定期对钢缆、玻璃等进行更换和维修。那些发生事故的景区,一部分是某些游客安全意识薄弱,不当行为诱发了意外。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景区自身管理失当诱发悲剧。

没有“标准”的行业

玻璃桥的走红有着其必然的原因,频发的安全事故自然与事发景区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但在这背后,不禁让人思考,景区去开展一个玻璃观光项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所有的景区都可以去打造这样的项目吗?这一切都是谁说了算呢?

作为近几年的新型项目,国家并没有出台针对玻璃观光项目的标准。在具体的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依照《城镇道路桥梁标准体系》,从地质勘探、设计院设计、建造单位、监理单位、安全评估单位等环节,都是由有国家道桥资质的团队来参与建设。”该投资商说道。

他补充道,景区能否开设玻璃观光项目,需参考景区所处的地质勘查结果及项目设计方案。具体流程是,首先根据最基础的地理位置,判断其是否可以建造,其次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形成地勘报告,以及相关项目设计图纸,递交到当地设计院。最后经当地设计院评估审核通过后,景区才可递交相关政府部门操作报备、申报等一系列手续,均完成后才可项目开工。

每个项目本身都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如生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与规模控制、场地可持续发展、动态规划等原则,还需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可谓是一个“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开发系统。

“对于业界来说,现在的难题是这些项目处于在国家层面没有明确的建设标准、监管主体的规定,在行政管理层面尴尬无比的状态。”他说道,在业界看来就玻璃观光项目而言,面临着三件最为紧迫的事。

一则,从行政层面来讲需尽快确定主管部门,让行业有“主心骨”。之后,需明确具备安全监管条件的相关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配套的安全监管体系也迫在眉睫。

二则,从规范体系来讲国家各地方标准亟待出台。要尽快规范准入资质,出台权威、科学和易落地操作的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营标准。在相关标准出台后,推进制定玻璃栈道的管理细则,规范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对玻璃观光项目的客流量控制、应急处理等标准的设计。

只有以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玻璃栈道景区经营者的开发行为和游客的个人行为,玻璃栈道的安全隐患才有可能彻底消弭。套上“规范”缰绳,才能结束其“野蛮生长”的状态。

三则,行业从业者要自我反思从“心”做起。安全红线不可触碰,对行业的管理者、经营者而言,要提高认识共促共为,在盈利与社会责任之间明确定位找到自我,为长远计为未来计。

例如景区应加强对玻璃栈道日常检查与维护,确保专人值守、专人维护、专人监督;加大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力度,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应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措施可行应对得当。

“在玻璃观光项目的1.0时代,项目只是作为纯粹的赏景工具出现。2.0时代,玻璃桥与景区的主题特色相结合,变成更加丰富的旅游项目。当前,融科技、玩乐、观景3大元素于一身的玻璃观光项目精彩纷呈,玻璃观光旅游迈进3.0时代。”这名投资人说道,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能越来越好,探索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负面问题,但一味把负面问题放大只顾情绪的宣泄,解决不了行业的真正痛点。

现实也如此,一味“封杀”治标不治本,有效行动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唯一办法。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风暴”背后,或许并不是玻璃桥的末日,而是通过一场对政策制度者、安全监管者、行业从业者的大考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景区网红玻璃栈桥面临“生死劫”,业界盼望尽快出台监管标准

玻璃桥的走红有着其必然的原因,频发的安全事故自然与事发景区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但在这背后,不禁让人思考,景区去开展一个玻璃观光项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文|新旅界 吴亚

“暂停营业”“关停”“封存”“整治”……景区玻璃观光项目“全国封杀”在今年迎来“高潮”, 从“网红”到“封杀”,它给旅游业带来了什么?跌落神坛的它,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封杀”或将持续

这场封杀“风暴”持续已久。

河北省是玻璃桥的发源地,这里的张家界玻璃吊桥久负盛名。但自2018年3月以来河北省内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全部停运,包括曾因“世界最长玻璃吊桥”而爆红的河北石家庄红崖谷。

红崖谷景区主打“世界最长、跨径最大的悬空式玻璃吊桥”的概念,2017年12月投入运营,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但在2018年3月,河北省起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高风险旅游项目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由此,省内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全部停运至今。

不仅是河北,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地方文旅厅均陆陆续续开展整治活动。许多玻璃栈道项目表面上被“责令停业”或者挂上“正在维修”的牌子,实则是被当地主管部门按下了“暂停键”。

这波“封杀”在今年到达极致,玻璃观光类项目在“阵阵声讨”中被批斗得“体无完肤”。

“首要原因是,部分玻璃观光类项目安全事故频发或存在安全隐忧,有关部门所感受到的自下而上的压力,在今年到达了峰值。”福建某景区负责人告诉新旅界(LvJieMedia),他所运营的景区内也有一盈利很好玻璃桥项目,但在“大环境”影响下,该项目受到了不小冲击。

事实也如此,近年来在玻璃观光项目上发生的安全事故从未间断,由此也导致有关部门压力不断释放。

自2017年开始各地管理文件均陆续颁布,尤其是2019年4月以文旅部《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区玻璃栈道项目管理的通知》下发为标志,国家要求要强化对玻璃栈道的管理。

在此背景下,行业受到巨大的挤压,对于那些没有准备好应对的政府而言最稳妥的方法便是——封杀。

这场“风暴”将持续到几何呢?无法回答,但不难看出对于行业来讲,这就是一轮大洗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封杀”远远没有结束,越来越多的地方会加入“封杀”队伍,对玻璃观光项目的政策监管或将日益严厉;其次,对于一些小型的景区来说,被淘汰风险明显提高。当然,对于景区项目投资商或供应商或将因为款项无法收回,资金链断裂面临死亡。

那么,玻璃观光项目哪里错了? 从“网红”到“封杀”,它经历什么?

“安全”成夺命刀

玻璃观光项目在国内出现的时间不算短,只是近年来借助短视频与社交媒体营销变得异常火热。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U型玻璃观光台开放,在世界上掀起玻璃景观建造的热潮。2011年,湖南张家界修建了当时号称世界最高、跨度最长的玻璃栈道,张家界天门山凭此一炮走红。

此后,全国各地景区就像是嗅到了“发财”之路,各种类型的玻璃观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世。界面新闻此前便报道过,当前全国大约有2300个左右的玻璃桥,而玻璃滑道和玻璃漂流项目的数量尚未有确切统计。

“对于传统观光型景区而言,玻璃观光项目的探险性有利于丰富景区活动、增强景区魅力、增加景区收入。借助社交媒体,项目很容易就成为景区吸引客流量、改善经营收入的新手段。”该景区负责人告诉新旅界(LvJieMedia),玻璃观光项目具有强大的“热点效应”和景区人流“虹吸效应”。资本嗅到了味道,不顾自身实力大小,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加入玻璃观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于是玻璃观光项目遍地开花。

“实际上,大多数的玻璃观光项目,主要是针对周边客群,很难吸引远程游客。遍地开花容易导致产品同质化而失去新意,丧失吸引力。”该景区负责人如此评价玻璃观光项目建设过多的现象。“ 在那些自身资源较差的景区,以惊险性、趣味性、新奇性为吸引点的玻璃观光项目,便沦为了揽金工具。” 他补充道。

行业里同类型的玻璃栈道不断涌现,玩法花样不断翻新,项目越来越险峻和刺激。行业水平的参差不齐日益严重,行业秩序混乱突显,而部分景区单纯地追求刺激忽视保护措施,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每一个项目的投入成本,要按照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难度而定。”河南某景区玻璃观光项目投资商告诉新旅界(LvJieMedia),例如玻璃桥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桥身的施工难度、长度、宽度以及结构,一座玻璃桥平均投资在1000万左右,建成之后的运营成本主要支出在玻璃的破损更换与日常维修、养护上。

他表示,大规模客流的涌入严重考验了项目的承载力,需要每日对桥体做隐患排查,定期对钢缆、玻璃等进行更换和维修。那些发生事故的景区,一部分是某些游客安全意识薄弱,不当行为诱发了意外。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景区自身管理失当诱发悲剧。

没有“标准”的行业

玻璃桥的走红有着其必然的原因,频发的安全事故自然与事发景区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但在这背后,不禁让人思考,景区去开展一个玻璃观光项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所有的景区都可以去打造这样的项目吗?这一切都是谁说了算呢?

作为近几年的新型项目,国家并没有出台针对玻璃观光项目的标准。在具体的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依照《城镇道路桥梁标准体系》,从地质勘探、设计院设计、建造单位、监理单位、安全评估单位等环节,都是由有国家道桥资质的团队来参与建设。”该投资商说道。

他补充道,景区能否开设玻璃观光项目,需参考景区所处的地质勘查结果及项目设计方案。具体流程是,首先根据最基础的地理位置,判断其是否可以建造,其次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形成地勘报告,以及相关项目设计图纸,递交到当地设计院。最后经当地设计院评估审核通过后,景区才可递交相关政府部门操作报备、申报等一系列手续,均完成后才可项目开工。

每个项目本身都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如生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与规模控制、场地可持续发展、动态规划等原则,还需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可谓是一个“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开发系统。

“对于业界来说,现在的难题是这些项目处于在国家层面没有明确的建设标准、监管主体的规定,在行政管理层面尴尬无比的状态。”他说道,在业界看来就玻璃观光项目而言,面临着三件最为紧迫的事。

一则,从行政层面来讲需尽快确定主管部门,让行业有“主心骨”。之后,需明确具备安全监管条件的相关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配套的安全监管体系也迫在眉睫。

二则,从规范体系来讲国家各地方标准亟待出台。要尽快规范准入资质,出台权威、科学和易落地操作的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营标准。在相关标准出台后,推进制定玻璃栈道的管理细则,规范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对玻璃观光项目的客流量控制、应急处理等标准的设计。

只有以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玻璃栈道景区经营者的开发行为和游客的个人行为,玻璃栈道的安全隐患才有可能彻底消弭。套上“规范”缰绳,才能结束其“野蛮生长”的状态。

三则,行业从业者要自我反思从“心”做起。安全红线不可触碰,对行业的管理者、经营者而言,要提高认识共促共为,在盈利与社会责任之间明确定位找到自我,为长远计为未来计。

例如景区应加强对玻璃栈道日常检查与维护,确保专人值守、专人维护、专人监督;加大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力度,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应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措施可行应对得当。

“在玻璃观光项目的1.0时代,项目只是作为纯粹的赏景工具出现。2.0时代,玻璃桥与景区的主题特色相结合,变成更加丰富的旅游项目。当前,融科技、玩乐、观景3大元素于一身的玻璃观光项目精彩纷呈,玻璃观光旅游迈进3.0时代。”这名投资人说道,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能越来越好,探索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负面问题,但一味把负面问题放大只顾情绪的宣泄,解决不了行业的真正痛点。

现实也如此,一味“封杀”治标不治本,有效行动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唯一办法。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风暴”背后,或许并不是玻璃桥的末日,而是通过一场对政策制度者、安全监管者、行业从业者的大考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