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85岁黑猩猩博士珍·古道尔与她的“根与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85岁黑猩猩博士珍·古道尔与她的“根与芽”

如今,珍·古道尔辗转于世界各地的城市,在住宿酒店和演讲场地间两点一线,了解各地“根与芽”项目的情况。她仍想回到非洲冈比的丛林生活,但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我没有个人生活,我的生活就是拯救我们的星球。”

珍·古道尔。图片来源:界面四川

文 | 甘雅婷

“凌晨五点半的非洲丛林。珍·古道尔已经在眺望坦噶尼克湖(非洲坦桑尼亚与扎伊尔的界湖),天还没亮。她的早餐很简单,一根香蕉一杯咖啡,吃完就带着小型望远镜、照相机、笔记本、快用完的短铅笔以及午餐要吃的一些葡萄干,爬上屋后陡峭的山坡,她要去等待十八只黑猩猩的醒来。”这是她从前,一个人在野外生活的的常态。

时针拨回到1960年7月16日,那是珍·古道尔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毫无学术背景的她,带着对黑猩猩的着迷,和朋友的邀请信,住进了坦桑尼亚贡贝冈比的雨林,开始了对黑猩猩长达60年的研究。那一年,她26岁。

经过38年的野外考察, 她提出并证实了颠覆科学界的观点——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1986年,冈比国家公园周围的树木被大量砍伐后,为了保护黑猩猩的栖息地,珍·古道尔决定走出她深爱的丛林,每年花三百天的时间,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演讲,呼吁人们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

今年,珍·古道尔已经85岁高龄了,身体硬朗且健谈,丝毫没有老人的疲态。她演讲时充满热情,会不经意地,绘声绘色地,模仿动物的叫声,向观众演示黑猩猩如何拥抱,如何索要食物,如何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人们能藉此感知到她和丛林的亲密联系。

11月17日,珍·古道尔博士来到成都博物馆,以《人与自然:和谐与未来》为主题,与成都观众们分享她对人与自然的理解。演讲预告消息一出,门票很快被抢空。

珍·古道尔博士来到成都博物馆,与成都观众们分享她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

“无学术背景”的女科学家

演讲是从珍·古道尔的童年故事开始的。最初,珍·古道尔并不想成为一个科学家,而是做一名自然学者。

没有网络、电视的时代,她与大自然和书籍为伴。很小的时候,珍·古道尔就流露出对于动物的天然好奇。一岁半时,她抓了一手的蚯蚓到床上,观察他们如何在没有腿的情况下前进;四岁时,她搬到农场生活,与更多动物亲密接触;五岁时,她躲在鸡舍里好几个小时,只为弄清楚鸡蛋到底是怎么来的……

令许多父母哭笑不得的问题,常常会被珍·古道尔的母亲温柔的化解。她不仅不责罚,甚至鼓励她继续热爱动物,珍·古道尔很感激母亲的教育,10岁时,珍·古道尔读了《人猿泰山》,对非洲的向往从此萌芽。

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她,凭着对非洲土地的一腔热忱,在攒够路费和收到邀请信之后,前往非洲。

珍·古道尔总用“幸运”形容自己。在肯尼亚,她遇到了自己的恩师——著名的人类学家路易斯·里奇。她对非洲的认识,让里奇眼前一亮,里奇甚至认为,没有学术背景反而是一种优势,况且,以考察灵长类动物的群体生活习性而论,女性考察员在观察能力和耐心方面,可能略高于男性。最终,他把她雇为自己的秘书,并建议她到坦桑尼亚研究黑猩猩。

后来的故事,人们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1960年7月起,珍·古道尔开始对冈比国家公园的黑猩猩进行研究,她露宿林中,吃黑猩猩吃的果子,效仿黑猩猩的动作和呼叫声,遭遇过黑猩猩的威胁,15个月后,终于被当地的黑猩猩种群接受。

渐渐地,她在黑猩猩研究方面取得许多惊人发现:黑猩猩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会用诸如接吻拥抱这样的肢体语言表达感情,会彼此“挑战”,有爱和同理心,也有暴力冲突的一面……

这些在现在被视为常识的事情,震惊了当时的科学界。随之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为什么要相信一个没有学术背景的小女孩?面对珍·古道尔带回来的无数关于黑猩猩的“第一次发现”,路易斯·里奇说出令人振聋发聩的话:“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工具’,重新定义‘人类’,或者接受黑猩猩也是人。”事实证明,珍·古道尔的发现没有错,由于对黑猩猩的出色研究,1965年,珍妮·古道尔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当天演讲场馆外,一位妈妈正带着孩子了解关于黑猩猩的故事。图片来源:界面四川

从保护黑猩猩到“环保卫士”

森林对于珍·古道尔而言意味着一种精神联系。森林里有各种生命,再看似微不足道的物种,也可能是另一种物种的食物,所有生物都串联起了生命之网。在谈及“生命”一词时,珍·古道尔语气变得激动。

如果不是1986年的一场黑猩猩国际大会,珍·古道尔可能会选择一直呆在冈比国家公园研究黑猩猩。

那时,她乘坐的飞机飞过冈比国家公园的上空,曾经熟悉的郁郁葱葱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飞舞的黄沙,看不到一棵树木。她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为了更好的保护动物的生命和他们的栖息环境,珍·古道尔决定离开森林,走进城市开展教育工作。

在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时,她通常以黑猩猩的故事作为开头,她知道大家感兴趣,然后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如何保护环境,珍爱动物,挽救我们的星球。尽管现在频繁提及的,都是一些旗舰型的物种,比如黑猩猩、大熊猫等,但这绝不意味着对其它物种的漠视,或者动物保护对某一物种的倾斜。“如果保护方法得到,在旗舰性的物种被保护的同时,对于在这个环境里生存的其他野生动物,自然而然也会得到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同样可以得到改善。”

不断“生长”的“根与芽”

1991年,珍·古道尔环境教育项目正式启动,取名为“根与芽”。

“根,在地下四处蜿蜒而生,为植物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芽看似柔弱,但为了接触到阳光,它们努力生长,甚至可以钻透厚厚的砖墙。困扰着我们这颗星球的种种问题就好像是那些砖墙。成千上万如根之坚、芽之韧的年轻人遍布世界,为了更广阔的光明,他们一定可以冲破重重壁垒。”

珍妮·古道尔曾表示,创造一种信念、信心,是“根与芽”的初衷和目标。“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整个世界,可是,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我想,这就够了。”

20多年过去了,根与芽已经成为“青年力量(Youth Power)”的象征,在中国,各地的大、中、小学中也成立了数以千计的根与芽小组。通过“根与芽”的平台,更多的学生和社区成员投入到关心环境、关爱动物和关怀社区的行动中来。

2003年,根与芽来到成都。5年后,成都根与芽正式注册,并逐渐发展为成都本地专业的公益环保组织。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生活垃圾可持续管理、零废弃小镇建设、垃圾分类等有关环境保护的领域,都有“成都根与芽”积极参与的身影。他们作为生长着的“根与芽”,践行着自己的力量。

这么多年过去,珍·古道尔欣喜地看到了城市人们的改变。“他们开始尝试把这个城市变得更‘绿’,创造更多绿色空间给孩童玩儿,种植更多本地的蔬菜给大家吃。”

本次在成都交流时,也有许多孩子和家长亲口告诉珍·古道尔,在她和根与芽项目的影响下,他们开始更注意和关心环境,开始思考如何去帮助这个星球。

结束成都的行程后,珍·古道尔又将前往马拉西亚和新加坡演讲。尽管她很渴望回到冈比的丛林,但为了保护濒危动物,她仍汲汲奔走于世界各地。今年,她仅有五天时间,能待在位于伦敦的家中,像从前那样,靠近熟悉的沙滩和院子,呆在海边,和自然生活在一起。

珍·古道尔家里曾有一条叫Rusty的狗,是她的幼时玩伴,曾教会她动物也有人格,有喜怒哀乐的感受。“我很爱小狗,但现在我没有时间照顾,所以不敢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85岁黑猩猩博士珍·古道尔与她的“根与芽”

如今,珍·古道尔辗转于世界各地的城市,在住宿酒店和演讲场地间两点一线,了解各地“根与芽”项目的情况。她仍想回到非洲冈比的丛林生活,但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我没有个人生活,我的生活就是拯救我们的星球。”

珍·古道尔。图片来源:界面四川

文 | 甘雅婷

“凌晨五点半的非洲丛林。珍·古道尔已经在眺望坦噶尼克湖(非洲坦桑尼亚与扎伊尔的界湖),天还没亮。她的早餐很简单,一根香蕉一杯咖啡,吃完就带着小型望远镜、照相机、笔记本、快用完的短铅笔以及午餐要吃的一些葡萄干,爬上屋后陡峭的山坡,她要去等待十八只黑猩猩的醒来。”这是她从前,一个人在野外生活的的常态。

时针拨回到1960年7月16日,那是珍·古道尔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毫无学术背景的她,带着对黑猩猩的着迷,和朋友的邀请信,住进了坦桑尼亚贡贝冈比的雨林,开始了对黑猩猩长达60年的研究。那一年,她26岁。

经过38年的野外考察, 她提出并证实了颠覆科学界的观点——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1986年,冈比国家公园周围的树木被大量砍伐后,为了保护黑猩猩的栖息地,珍·古道尔决定走出她深爱的丛林,每年花三百天的时间,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演讲,呼吁人们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

今年,珍·古道尔已经85岁高龄了,身体硬朗且健谈,丝毫没有老人的疲态。她演讲时充满热情,会不经意地,绘声绘色地,模仿动物的叫声,向观众演示黑猩猩如何拥抱,如何索要食物,如何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人们能藉此感知到她和丛林的亲密联系。

11月17日,珍·古道尔博士来到成都博物馆,以《人与自然:和谐与未来》为主题,与成都观众们分享她对人与自然的理解。演讲预告消息一出,门票很快被抢空。

珍·古道尔博士来到成都博物馆,与成都观众们分享她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

“无学术背景”的女科学家

演讲是从珍·古道尔的童年故事开始的。最初,珍·古道尔并不想成为一个科学家,而是做一名自然学者。

没有网络、电视的时代,她与大自然和书籍为伴。很小的时候,珍·古道尔就流露出对于动物的天然好奇。一岁半时,她抓了一手的蚯蚓到床上,观察他们如何在没有腿的情况下前进;四岁时,她搬到农场生活,与更多动物亲密接触;五岁时,她躲在鸡舍里好几个小时,只为弄清楚鸡蛋到底是怎么来的……

令许多父母哭笑不得的问题,常常会被珍·古道尔的母亲温柔的化解。她不仅不责罚,甚至鼓励她继续热爱动物,珍·古道尔很感激母亲的教育,10岁时,珍·古道尔读了《人猿泰山》,对非洲的向往从此萌芽。

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她,凭着对非洲土地的一腔热忱,在攒够路费和收到邀请信之后,前往非洲。

珍·古道尔总用“幸运”形容自己。在肯尼亚,她遇到了自己的恩师——著名的人类学家路易斯·里奇。她对非洲的认识,让里奇眼前一亮,里奇甚至认为,没有学术背景反而是一种优势,况且,以考察灵长类动物的群体生活习性而论,女性考察员在观察能力和耐心方面,可能略高于男性。最终,他把她雇为自己的秘书,并建议她到坦桑尼亚研究黑猩猩。

后来的故事,人们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1960年7月起,珍·古道尔开始对冈比国家公园的黑猩猩进行研究,她露宿林中,吃黑猩猩吃的果子,效仿黑猩猩的动作和呼叫声,遭遇过黑猩猩的威胁,15个月后,终于被当地的黑猩猩种群接受。

渐渐地,她在黑猩猩研究方面取得许多惊人发现:黑猩猩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会用诸如接吻拥抱这样的肢体语言表达感情,会彼此“挑战”,有爱和同理心,也有暴力冲突的一面……

这些在现在被视为常识的事情,震惊了当时的科学界。随之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为什么要相信一个没有学术背景的小女孩?面对珍·古道尔带回来的无数关于黑猩猩的“第一次发现”,路易斯·里奇说出令人振聋发聩的话:“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工具’,重新定义‘人类’,或者接受黑猩猩也是人。”事实证明,珍·古道尔的发现没有错,由于对黑猩猩的出色研究,1965年,珍妮·古道尔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当天演讲场馆外,一位妈妈正带着孩子了解关于黑猩猩的故事。图片来源:界面四川

从保护黑猩猩到“环保卫士”

森林对于珍·古道尔而言意味着一种精神联系。森林里有各种生命,再看似微不足道的物种,也可能是另一种物种的食物,所有生物都串联起了生命之网。在谈及“生命”一词时,珍·古道尔语气变得激动。

如果不是1986年的一场黑猩猩国际大会,珍·古道尔可能会选择一直呆在冈比国家公园研究黑猩猩。

那时,她乘坐的飞机飞过冈比国家公园的上空,曾经熟悉的郁郁葱葱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飞舞的黄沙,看不到一棵树木。她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为了更好的保护动物的生命和他们的栖息环境,珍·古道尔决定离开森林,走进城市开展教育工作。

在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时,她通常以黑猩猩的故事作为开头,她知道大家感兴趣,然后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如何保护环境,珍爱动物,挽救我们的星球。尽管现在频繁提及的,都是一些旗舰型的物种,比如黑猩猩、大熊猫等,但这绝不意味着对其它物种的漠视,或者动物保护对某一物种的倾斜。“如果保护方法得到,在旗舰性的物种被保护的同时,对于在这个环境里生存的其他野生动物,自然而然也会得到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同样可以得到改善。”

不断“生长”的“根与芽”

1991年,珍·古道尔环境教育项目正式启动,取名为“根与芽”。

“根,在地下四处蜿蜒而生,为植物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芽看似柔弱,但为了接触到阳光,它们努力生长,甚至可以钻透厚厚的砖墙。困扰着我们这颗星球的种种问题就好像是那些砖墙。成千上万如根之坚、芽之韧的年轻人遍布世界,为了更广阔的光明,他们一定可以冲破重重壁垒。”

珍妮·古道尔曾表示,创造一种信念、信心,是“根与芽”的初衷和目标。“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整个世界,可是,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我想,这就够了。”

20多年过去了,根与芽已经成为“青年力量(Youth Power)”的象征,在中国,各地的大、中、小学中也成立了数以千计的根与芽小组。通过“根与芽”的平台,更多的学生和社区成员投入到关心环境、关爱动物和关怀社区的行动中来。

2003年,根与芽来到成都。5年后,成都根与芽正式注册,并逐渐发展为成都本地专业的公益环保组织。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生活垃圾可持续管理、零废弃小镇建设、垃圾分类等有关环境保护的领域,都有“成都根与芽”积极参与的身影。他们作为生长着的“根与芽”,践行着自己的力量。

这么多年过去,珍·古道尔欣喜地看到了城市人们的改变。“他们开始尝试把这个城市变得更‘绿’,创造更多绿色空间给孩童玩儿,种植更多本地的蔬菜给大家吃。”

本次在成都交流时,也有许多孩子和家长亲口告诉珍·古道尔,在她和根与芽项目的影响下,他们开始更注意和关心环境,开始思考如何去帮助这个星球。

结束成都的行程后,珍·古道尔又将前往马拉西亚和新加坡演讲。尽管她很渴望回到冈比的丛林,但为了保护濒危动物,她仍汲汲奔走于世界各地。今年,她仅有五天时间,能待在位于伦敦的家中,像从前那样,靠近熟悉的沙滩和院子,呆在海边,和自然生活在一起。

珍·古道尔家里曾有一条叫Rusty的狗,是她的幼时玩伴,曾教会她动物也有人格,有喜怒哀乐的感受。“我很爱小狗,但现在我没有时间照顾,所以不敢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