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想住成都
近日,成都市规划局官网公示了《龙泉驿区十陵来龙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6.1版)等、8个控规单元修改方案》。大片土地规划的变更,让十陵这个区域再度引发关注。
上图中的规划用地范围,体现在地图上,具体范围如下图半透明的橙色区块所示:
即涵盖地铁4号线以北、沪蓉高速以南、西至三环内的成绵乐城际铁路、东临成都大学的区域。
地价崛起,区域争议不断
这片区域在此次大片区改规之前,两年内引发的话题已然不小。
首要的是开发商对于这个片区的价值认定,即土地价格。自2017年6月地价率先突破近郊区域的万元门槛以来,十陵在2018年和2019年又拍卖成交了5宗土地,相继引进了开发商中粮、龙湖、城投和华润入驻。
虽然地价再也没有破万,但九千上下的楼面地价也不算低。除了城投竞得的两宗地外,其余地块均在开篇改规的十陵来龙北片区范围内。
如今,中海、中梁、龙湖地块项目均已亮相并开盘入市。高层住宅的价格在18000元/㎡左右,洋房别墅的价格基本在2万元/㎡往上。
另一面是购房者对于这个片区的价值认同尚未与开发商同步,即单价2万多的房子,愿意买单的购房者还是有限。
楼盘中海御湖世家、中梁壹号院以及首开龙湖景粼玖序自去年11月以来,都陆续开盘亮相。产品路线都是大户改善,但各楼盘的开盘认购情况,并不乐观。目前,各楼盘都还有房源在售。
购房者的不买单,除了新房的价格,更大的影响因素可能还是区域的发展现状。
地铁4号线和青龙湖湿地公园,算是这个片区标志性的生活配套了。
▲小胖拍摄于2019.11.11
整个区域设了来龙、十陵、成都大学三个地铁站点。紧邻十陵地铁站出站口,就是区域内的生态标签—青龙湖湿地公园。
青龙湖湿地公园占地3万亩,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经对外开放,二期还在建设当中,成为市区内不少人周末游玩的好去处。
但在地铁4号线和青龙湖湿地公园之外,片区内的风貌及生活配套,还是透露着乡土气息。
比如,十陵街道及购物广场是这样的:
▲小胖拍摄于2019.11.11
片区内的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公立学校——十陵小学、十陵中学是这样的:
▲小胖拍摄于2019.11.11
所以,在这里转一圈,感觉大概就是乡镇上“赶场”。
用地规划调整,居住利好升级
不过,此次十陵来龙北片区用地规划的调整,让区域未来会改观不少。
首先是商业配套会有提升。
对比修改前后的用地规划图,在农平路北侧,多宗纯住宅用地变更为住宅兼容商业用地,商业配套增加。在规划的地铁9号线和12号线交汇的站点处,增加了纯商业用地、商业兼容住宅用地,这与此处规划的范家院子TOD项目建设相契合,后期商业体将给区域带来实质性的突破。
其次是工业用地的退场将拉升区域居住品质。
在楼盘中海御湖世家及北侧区域用地,由原本的工业用地变更为纯住宅用地及商业兼容住宅用地,将不仅提升紧邻的楼盘中海御湖世家、中梁壹号院的居住品质,对于整个片区也算是利好。
▲地块已拆迁
还有片区内道路与绿化增加,生活便利度将提升。
原本的用地经过修改之后,部分地块被切割成了多个小地块,路网密集了不少。同时,在多条街道沿线新规划了绿地,居住环境及街道界面都将干净舒适不少。
城建推进,改变还在进行时
除了此次用地规划变更所带来的商业、路网、绿化利好外,目前片区似乎还有不少其他的城建利好。
1.今年4月,大运村被选址在十陵的成都大学
▲小胖拍摄于2019.11.11
成都将举办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大运村即是为大运会各国代表团提供接待、住宿、餐饮医疗、咨询、会议、休闲、商业等服务的服务区。
大运村新建项目共37.388万平方米,包括运动员公寓、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中心、行政保障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体育馆附馆、游泳馆、东盟艺术学院等。目前已正式开建,将于2021年建成投用。
2. 公布范家院子TOD项目规划,首宗土地已出让
今年3月22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公众平台公示显示,龙泉驿区十陵镇范家院子站将开建TOD项目,项目地处成都地铁9号线和12号线交汇处。
根据《范家院子站TOD一体化城市设计》设计方案,今年5月28日华润拿下的528亩住兼商用地,就有一个地块专为范家院子TOD作专项设计。范家院子TOD项目的落地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3. 成都轨道建设的长期规划,十陵片区规划4条地铁线路
正如用地规划图所示,这个区域内除了如今已经通车的地铁4号线之外,长期规划的地铁9号线、12号线以及32号线都将贯穿该片区。
其中12号线与32号线交汇于十陵客运站,12号线与9号线交汇于TOD范家院子站,4号线与9号线交汇于来龙站,4号线与32号线交汇于十陵站。
4.地处3环外侧,是距离市区最近的二圈层居住区
从十陵来龙片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涵盖了东3环内侧及3.5环的范围,算是占据了一定的地理优势。其在行政区域上属于龙泉驿,却成为了距离市区最近的近郊区域,地铁4号线进一步拉近了其与市中心的距离。
纵观十陵的现状以及规划,对开发商以及购房者不同的区域认知感,也就多了些理解了。
在地理优势的基础上,规划正在一步一步的提升。只是开发商已然在提前消费区域的配套规划,而购房者的买单行为还建立在区域现有的面貌上。
或许,再等两年,花两万多在这里买房,会显得更心安一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