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获得雨果奖后,这些科幻大作如何高歌猛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获得雨果奖后,这些科幻大作如何高歌猛进?

这些获雨果奖的经典科幻作品,是如何衍变成如今的超级IP?

《星球大战》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三体》成为中国首个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也令雨果奖进入大众的视野。最早可追溯至1953年的雨果奖,凭借获奖作者及作品的艺术成就,与星云奖并列为两大世界性科幻奖项,并获得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这样的赞誉。而获雨果奖认可的科幻作品,大多在历经系列化及跨界打磨后走向世界,有机会从小众科幻蜕变成全球知名IP。

实际上,获得雨果奖青睐的并非纯粹的科幻作品,其覆盖范围极广,不仅包括《哈利波特》、《魔戒》等奇幻类内容,甚至连极富想象力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也在获奖之列。我们来看下,这些获雨果奖的经典科幻作品,是如何衍变成如今的超级IP?

《哈利·波特》:商业化塑造全球文化品牌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虽然小说发行后大受欢迎,但是在内容上并非英国科幻小说的上乘之作,当《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获得雨果奖后,其潜在商业价值才逐渐被开发出来。

哈利波特电影

华纳拿到《哈利波特》版权后,十年间打造八部电影,全球票房高达78亿美元,成为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系列电影。此外,华纳兄弟还将电影辐射到其他相关内容产业,将罗琳的畅销书变成了横跨电子游戏、玩具、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的超级IP,它不仅是好莱坞最有价值的系列电影,更为华纳创造了近200亿美元零售额、10亿美元的盈利。

可以说,《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依赖于世界通俗文化的兴起,而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和IP授权一举将《哈利波特》打造成全球知名的文化品牌,打通电影、游戏、小说、主题公园、周边等多个领域,并形成多产业相互联动的良性循环,逐步将《哈利波特》的商业价值彻底开发出来。

《星球大战》:节奏性电影输出打造全球化IP

众所周知,《星球大战》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幻系列电影,也对美国乃至全球科幻电影造成了深远影响。在获得雨果奖后,《星球大战》正传三部曲构想才最终成型。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风靡全球的同时,还通过小说、漫画、动画、剧集、游戏等载体深化传播,成功构建了美国科幻文化体系。

星球大战

相较于《哈利波特》的成长,《星球大战》的成功更加纯粹。《星球大战1:魅影危机》摘获雨果奖后,卢卡斯电影公司下定决心着手打造系列电影,分别在1980年和1983年推出了星球大战2和星球大战3。之后又推出了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分别于1999年、2002年和2005年上映,续写票房传奇,并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星战潮。

系列电影的成功使得《星球大战》迅速成长为一个超级IP,而随着电影价值的沉淀与积累,开始涉及周边领域,逐渐向服装、玩具、电子游戏、出版物等蔓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星战产业链。最终,节奏性的电影内容输出将《星球大战》打造成全球化的大IP。

《三体》:IP合作孕育全球化大IP

起源于西方的科幻在欧美文化的土壤中发育成熟,而完全属于舶来品的科幻在中国起步则晚了西方几十年,《三体》获得雨果奖认可,预示着中国科幻界实现零突破。但中国科幻能否因此迎来一个新的局面,还需经受市场的考验。

《三体》电影

内容产业的核心在于IP,如何打造与运营好IP是目前众多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三体》版权所有者游族网络,在打造IP时并非完全参照《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等成功案例,而是从两个角度同时切入:一方面结合中国市场现状,提出以影游联动为核心,打造《三体》的系列电影与多款游戏,完善IP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全方位沉淀IP价值;另一方面则免费开放《三体》IP版权合作,不独占IP产业链,希望吸引更多优秀产品及团队,共同围绕《三体》IP展开产业化打造,形成规模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雨果奖尽管为全世界瞩目的科幻奖项,但依然遵循西方主流文化的审美。此次《三体》的获奖表明,这个东方科幻故事获得了西方价值观的认可,这意味着《三体》IP具备了全球化的基础,可以通过多元化产品向海外渗透。全球知名科幻IP绝非一蹴而就,从《星球大战》到《哈利波特》都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沉淀。游族也提出了长期规划,希望通过电影六部曲及多款游戏,努力将《三体》打造成为超级IP。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获得雨果奖后,这些科幻大作如何高歌猛进?

这些获雨果奖的经典科幻作品,是如何衍变成如今的超级IP?

《星球大战》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三体》成为中国首个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也令雨果奖进入大众的视野。最早可追溯至1953年的雨果奖,凭借获奖作者及作品的艺术成就,与星云奖并列为两大世界性科幻奖项,并获得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这样的赞誉。而获雨果奖认可的科幻作品,大多在历经系列化及跨界打磨后走向世界,有机会从小众科幻蜕变成全球知名IP。

实际上,获得雨果奖青睐的并非纯粹的科幻作品,其覆盖范围极广,不仅包括《哈利波特》、《魔戒》等奇幻类内容,甚至连极富想象力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也在获奖之列。我们来看下,这些获雨果奖的经典科幻作品,是如何衍变成如今的超级IP?

《哈利·波特》:商业化塑造全球文化品牌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虽然小说发行后大受欢迎,但是在内容上并非英国科幻小说的上乘之作,当《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获得雨果奖后,其潜在商业价值才逐渐被开发出来。

哈利波特电影

华纳拿到《哈利波特》版权后,十年间打造八部电影,全球票房高达78亿美元,成为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系列电影。此外,华纳兄弟还将电影辐射到其他相关内容产业,将罗琳的畅销书变成了横跨电子游戏、玩具、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的超级IP,它不仅是好莱坞最有价值的系列电影,更为华纳创造了近200亿美元零售额、10亿美元的盈利。

可以说,《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依赖于世界通俗文化的兴起,而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和IP授权一举将《哈利波特》打造成全球知名的文化品牌,打通电影、游戏、小说、主题公园、周边等多个领域,并形成多产业相互联动的良性循环,逐步将《哈利波特》的商业价值彻底开发出来。

《星球大战》:节奏性电影输出打造全球化IP

众所周知,《星球大战》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幻系列电影,也对美国乃至全球科幻电影造成了深远影响。在获得雨果奖后,《星球大战》正传三部曲构想才最终成型。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风靡全球的同时,还通过小说、漫画、动画、剧集、游戏等载体深化传播,成功构建了美国科幻文化体系。

星球大战

相较于《哈利波特》的成长,《星球大战》的成功更加纯粹。《星球大战1:魅影危机》摘获雨果奖后,卢卡斯电影公司下定决心着手打造系列电影,分别在1980年和1983年推出了星球大战2和星球大战3。之后又推出了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分别于1999年、2002年和2005年上映,续写票房传奇,并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星战潮。

系列电影的成功使得《星球大战》迅速成长为一个超级IP,而随着电影价值的沉淀与积累,开始涉及周边领域,逐渐向服装、玩具、电子游戏、出版物等蔓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星战产业链。最终,节奏性的电影内容输出将《星球大战》打造成全球化的大IP。

《三体》:IP合作孕育全球化大IP

起源于西方的科幻在欧美文化的土壤中发育成熟,而完全属于舶来品的科幻在中国起步则晚了西方几十年,《三体》获得雨果奖认可,预示着中国科幻界实现零突破。但中国科幻能否因此迎来一个新的局面,还需经受市场的考验。

《三体》电影

内容产业的核心在于IP,如何打造与运营好IP是目前众多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三体》版权所有者游族网络,在打造IP时并非完全参照《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等成功案例,而是从两个角度同时切入:一方面结合中国市场现状,提出以影游联动为核心,打造《三体》的系列电影与多款游戏,完善IP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全方位沉淀IP价值;另一方面则免费开放《三体》IP版权合作,不独占IP产业链,希望吸引更多优秀产品及团队,共同围绕《三体》IP展开产业化打造,形成规模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雨果奖尽管为全世界瞩目的科幻奖项,但依然遵循西方主流文化的审美。此次《三体》的获奖表明,这个东方科幻故事获得了西方价值观的认可,这意味着《三体》IP具备了全球化的基础,可以通过多元化产品向海外渗透。全球知名科幻IP绝非一蹴而就,从《星球大战》到《哈利波特》都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沉淀。游族也提出了长期规划,希望通过电影六部曲及多款游戏,努力将《三体》打造成为超级IP。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