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阅兵期间“天公作美” 明天北京天气以多云间晴为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阅兵期间“天公作美” 明天北京天气以多云间晴为主

据北京市气象局昨日下午的通报,9月2日-3日,天公作美,3日“晴到多云”的天气更堪称阅兵最理想天气。

图片来源:CFP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政府将于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阅兵活动。针对外界颇为关心的阅兵前后天气情况,北京市气象局通报了会商结果。

北京市气象局昨日发布“阅兵前后天气情况”称,天安门地区9月2-3日受高压脊控制,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出现降水的可能性小。

气象部门预计,9月2日夜间气温较低,应注意适当添衣。3日上午天气较好,气温较高,紫外线照射强度强,需注意防暑降温和防晒。

北京连续的蓝天白云让人想起了此前的“APEC蓝”,实际上,好天气并不是“白来的”。

据了解,为了做好世锦赛和阅兵两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从8月28日零时至9月4日24时,北京等七省区市将统一实施六大临时强化减排措施,其中七地停产、限产企业总数达1万多家,近9000个建筑工地暂停施工。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说,阅兵最理想的天气状况是四个字——“晴到多云”,气温最好不要超过30℃,能见度在10公里以上,风力2到3级。阅兵最不喜欢的天气是低云、低能见度以及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毫无疑问,在这样的一种气象条件下,当空中梯队进行飞行表演时,蓝天白云的天空背景非常好看。此外,云朵能帮忙阻挡部分紫外线,可对皮肤起一定保护作用;同时中午前后气温不会上升太快,能保持较为舒适的温度。

“最怕的还是雷电、冰雹、短时大风等天气。”何立富说,局地出现大风时,低层的不稳气流比较强,风的垂直切变比较大,飞机的颠簸系数相应升高。尤其是侧风,会导致气体沿翼面方向运动,增大与轴线相垂直方向的横向运动,给飞机增加不可控度。

何立富指出,一天中,午后、傍晚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概率大一些,上午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概率非常低,天安门广场大阅兵时间定于上午10时开始,相对来说会好一些。

此外,有专家称,尽管对于阅兵而言,理想的天气是“晴到多云”。但并不包括所有种类的云,其中以中云为优。

根据云底距离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三类:低云、中云和高云。低云为云底距地面2500米以下的云层;中云的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到5000米之间;高云云底高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

《新京报》在9月2日的报道中援引参加过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时任空军某师师长郑群良的分析称,云底高度直接决定空中梯队能否全体受阅、还是只能有一小部分接受检阅。

航空气象专家张秋荣解释,由于低云云底很低,航空器一旦入云,在垂直高度上可操作的余量小,势必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并且,对于下降中的飞机,如云底高度低于飞机飞行标准,当它从云底飞出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不仅如此,气温也是纪念活动的高影响天气之一。

“人体较舒适的温度范围一般在23℃到28℃间。但如遇上大晴天,没有云的遮挡,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温度超30℃,人就会有暴晒感。要是恰好湿度又较大,会更感闷热。”何立富说,尽管9月大的气候背景是逐渐转凉,但现场观看阅兵的人多着正装,与便服相比,更容易感到热。

而且此次纪念活动,许多抗战老战士受邀来到现场,他们平均年纪在90岁左右,最年长的达102岁,长时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对于他们身体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阅兵期间“天公作美” 明天北京天气以多云间晴为主

据北京市气象局昨日下午的通报,9月2日-3日,天公作美,3日“晴到多云”的天气更堪称阅兵最理想天气。

图片来源:CFP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政府将于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阅兵活动。针对外界颇为关心的阅兵前后天气情况,北京市气象局通报了会商结果。

北京市气象局昨日发布“阅兵前后天气情况”称,天安门地区9月2-3日受高压脊控制,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出现降水的可能性小。

气象部门预计,9月2日夜间气温较低,应注意适当添衣。3日上午天气较好,气温较高,紫外线照射强度强,需注意防暑降温和防晒。

北京连续的蓝天白云让人想起了此前的“APEC蓝”,实际上,好天气并不是“白来的”。

据了解,为了做好世锦赛和阅兵两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从8月28日零时至9月4日24时,北京等七省区市将统一实施六大临时强化减排措施,其中七地停产、限产企业总数达1万多家,近9000个建筑工地暂停施工。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说,阅兵最理想的天气状况是四个字——“晴到多云”,气温最好不要超过30℃,能见度在10公里以上,风力2到3级。阅兵最不喜欢的天气是低云、低能见度以及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毫无疑问,在这样的一种气象条件下,当空中梯队进行飞行表演时,蓝天白云的天空背景非常好看。此外,云朵能帮忙阻挡部分紫外线,可对皮肤起一定保护作用;同时中午前后气温不会上升太快,能保持较为舒适的温度。

“最怕的还是雷电、冰雹、短时大风等天气。”何立富说,局地出现大风时,低层的不稳气流比较强,风的垂直切变比较大,飞机的颠簸系数相应升高。尤其是侧风,会导致气体沿翼面方向运动,增大与轴线相垂直方向的横向运动,给飞机增加不可控度。

何立富指出,一天中,午后、傍晚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概率大一些,上午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概率非常低,天安门广场大阅兵时间定于上午10时开始,相对来说会好一些。

此外,有专家称,尽管对于阅兵而言,理想的天气是“晴到多云”。但并不包括所有种类的云,其中以中云为优。

根据云底距离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三类:低云、中云和高云。低云为云底距地面2500米以下的云层;中云的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到5000米之间;高云云底高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

《新京报》在9月2日的报道中援引参加过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时任空军某师师长郑群良的分析称,云底高度直接决定空中梯队能否全体受阅、还是只能有一小部分接受检阅。

航空气象专家张秋荣解释,由于低云云底很低,航空器一旦入云,在垂直高度上可操作的余量小,势必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并且,对于下降中的飞机,如云底高度低于飞机飞行标准,当它从云底飞出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不仅如此,气温也是纪念活动的高影响天气之一。

“人体较舒适的温度范围一般在23℃到28℃间。但如遇上大晴天,没有云的遮挡,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温度超30℃,人就会有暴晒感。要是恰好湿度又较大,会更感闷热。”何立富说,尽管9月大的气候背景是逐渐转凉,但现场观看阅兵的人多着正装,与便服相比,更容易感到热。

而且此次纪念活动,许多抗战老战士受邀来到现场,他们平均年纪在90岁左右,最年长的达102岁,长时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对于他们身体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