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四川巴中:升级“好差评”制度,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四川巴中:升级“好差评”制度,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充分体现评价对象在一流营商环境创建中的综合表现,有效规避前期“一评定生死”的局限性,在现场集中评价基础上,增加评价对象履职情况简介,让参评代表对各级各部门职能职责有更清晰的了解。

据了解,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川巴中市全面检视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出台升级版《巴中市营商环境“好差评”实施暂行办法》,从扩大评价参与范围、差异设置评价指标等5个方面推动“好差评”优化升级,坚持按季度现场集中评价和日常过程评价相结合,把政务服务质效交由企业和群众综合评判,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向更高层次、更优水平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图片来源:巴中市委宣传部

扩大覆盖范围,评价对象更加全面

为有效解决一流营商环境创建工作中评价对象覆盖面小的问题,将评价对象由原来的36个市政府工作部门及直属机构扩展为86个部门(单位),实现与营商环境相关的市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和各区县政府接受评价监督全覆盖。

优化名额分配,参评代表更加广泛

针对现场集中评价参评代表结构比例不优的问题,在保持“百人团”建制基础上,将100个参评代表名额合理分配,主要包括规上限上企业代表20名,近期办理过政务服务的企业代表20名和公共服务的企业代表10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10名,个体工商户8名,区县市民代表12名。参评代表选取基本覆盖营商环境所涉及的各领域,更具全面性、代表性。

分类差异设置,评价指标更加科学

结合现行世界银行及省内外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将影响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7个核心要素作为指标框架,将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常见的办事堵点、痛点作为评价重点,根据评价对象职能职责将所有对象分为综合协调、行政审批、司法执法、服务保障和区县政府5大类,设置法治环境、诚信环境、人文环境、廉政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等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3项、评价重点内容72个,构建度量化、差异化和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统筹多种形式,评价方式更加合理

为充分体现评价对象在一流营商环境创建中的综合表现,有效规避前期“一评定生死”的局限性,在现场集中评价基础上,增加评价对象履职情况简介,让参评代表对各级各部门职能职责有更清晰的了解。综合评价采取日常过程评价和现场集中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过程评价中,增加政务服务“面对面”即时评,让企业和群众每办理一件政务服务事项,当即通过测评仪对本次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评价;增加“12345”政务服务热线“点对点”跟踪评,以当季该评价对象政务服务热线办理群众满意率作为记分比例进行评价;增加专业机构“背对背”三方评,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照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公正评价。通过多渠道收集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各个环节的满意度评价,实现营商环境评价全流程覆盖。

图片来源:巴中市委宣传部

强化结果运用,奖惩机制更加健全

评价结果由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目标绩效办备案,与各部门(单位)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挂钩。对季度综合评价连续3次被评为“好”等次的,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通报表扬。对季度综合评价被评为1次“差”等次的,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对单位班子成员进行谈话提示,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媒体上作出整改承诺;连续2次被评为“差”等次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连续3次被评为“差”等次的,对单位有关负责人做出组织处理;属驻巴单位的将评价结果抄送其上级主管部门。

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巴中市以营商环境“好差评”为抓手的评议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好差评”机制监督促进作用持续发挥,有效倒逼各级各部门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市“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加快推进,用水、低压用电、用气报装分别压减至3、5、7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压减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全面实现企业设立登记“012”(零见面、最多跑一次、2个工作日办结)提速工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增长10.79%,注册资本金总额同比增长17.5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四川巴中:升级“好差评”制度,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充分体现评价对象在一流营商环境创建中的综合表现,有效规避前期“一评定生死”的局限性,在现场集中评价基础上,增加评价对象履职情况简介,让参评代表对各级各部门职能职责有更清晰的了解。

据了解,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川巴中市全面检视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出台升级版《巴中市营商环境“好差评”实施暂行办法》,从扩大评价参与范围、差异设置评价指标等5个方面推动“好差评”优化升级,坚持按季度现场集中评价和日常过程评价相结合,把政务服务质效交由企业和群众综合评判,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向更高层次、更优水平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图片来源:巴中市委宣传部

扩大覆盖范围,评价对象更加全面

为有效解决一流营商环境创建工作中评价对象覆盖面小的问题,将评价对象由原来的36个市政府工作部门及直属机构扩展为86个部门(单位),实现与营商环境相关的市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和各区县政府接受评价监督全覆盖。

优化名额分配,参评代表更加广泛

针对现场集中评价参评代表结构比例不优的问题,在保持“百人团”建制基础上,将100个参评代表名额合理分配,主要包括规上限上企业代表20名,近期办理过政务服务的企业代表20名和公共服务的企业代表10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10名,个体工商户8名,区县市民代表12名。参评代表选取基本覆盖营商环境所涉及的各领域,更具全面性、代表性。

分类差异设置,评价指标更加科学

结合现行世界银行及省内外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将影响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7个核心要素作为指标框架,将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常见的办事堵点、痛点作为评价重点,根据评价对象职能职责将所有对象分为综合协调、行政审批、司法执法、服务保障和区县政府5大类,设置法治环境、诚信环境、人文环境、廉政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等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3项、评价重点内容72个,构建度量化、差异化和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统筹多种形式,评价方式更加合理

为充分体现评价对象在一流营商环境创建中的综合表现,有效规避前期“一评定生死”的局限性,在现场集中评价基础上,增加评价对象履职情况简介,让参评代表对各级各部门职能职责有更清晰的了解。综合评价采取日常过程评价和现场集中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过程评价中,增加政务服务“面对面”即时评,让企业和群众每办理一件政务服务事项,当即通过测评仪对本次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评价;增加“12345”政务服务热线“点对点”跟踪评,以当季该评价对象政务服务热线办理群众满意率作为记分比例进行评价;增加专业机构“背对背”三方评,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照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公正评价。通过多渠道收集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各个环节的满意度评价,实现营商环境评价全流程覆盖。

图片来源:巴中市委宣传部

强化结果运用,奖惩机制更加健全

评价结果由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目标绩效办备案,与各部门(单位)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挂钩。对季度综合评价连续3次被评为“好”等次的,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通报表扬。对季度综合评价被评为1次“差”等次的,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对单位班子成员进行谈话提示,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媒体上作出整改承诺;连续2次被评为“差”等次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连续3次被评为“差”等次的,对单位有关负责人做出组织处理;属驻巴单位的将评价结果抄送其上级主管部门。

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巴中市以营商环境“好差评”为抓手的评议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好差评”机制监督促进作用持续发挥,有效倒逼各级各部门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市“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加快推进,用水、低压用电、用气报装分别压减至3、5、7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压减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全面实现企业设立登记“012”(零见面、最多跑一次、2个工作日办结)提速工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增长10.79%,注册资本金总额同比增长17.5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