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综合评估:上海、青岛、杭州“双优”入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综合评估:上海、青岛、杭州“双优”入榜

《报告》显示,尽管臭氧年均浓度的上升速度放缓,由2017年的8%降低至2018年的1.3%,但整体仍处在上升趋势中。各污染物超标城市数量的变化趋势同浓度相同,O3超标城市数量增加了8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陈鑫

臭氧浓度不降反升,达标城市减少,成为未来治理复合型空气污染的新难点。

2019年11月26日,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的“2019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发布《大气中国2019: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与会专家认为,尽管PM2.5等常见污染物浓度逐步下降,但臭氧污染进一步加重,将成为“十四五”阶段的突出挑战。

《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但臭氧污染继续加重。相比2017年,全国338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78%升至79.3%,193个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大于80%。

从城市PM2.5年均浓度来看, 169个重点城市中共149个城市同比下降,下降比例为0.8%-32.8%。河南省城市普遍表现不佳,17个省辖市中共有14个城市达标天数同比减少。此外,PM10、SO2、NO2、CO继续下降, 338城市SO2全部达标,CO仅剩一个城市超标。

然而,PM2.5等常见污染物浓度逐步下降,大范围内的臭氧污染物普遍不降反升,将会是中国未来治理复合型空气污染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报告》显示,尽管臭氧年均浓度的上升速度放缓,由2017年的8%降低至2018年的1.3%,但整体仍处在上升趋势中。各污染物超标城市数量的变化趋势同浓度相同,O3超标城市数量增加了8个。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在会上表示,从数据来看,全国臭氧达标城市比例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84%下降到2018年的65.4%。从区域整体水平来看,京津冀、汾渭平原等均未能达标,且臭氧污染加重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京津冀及周边、珠三角等地超标天数最多的首要污染物。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会上指出,“从2015年到2018年,臭氧达标城市数量从284个城市减少到221个城市,达标比例从84%下降到64.5%,臭氧污染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

“我们的目标是相对稳住臭氧、持续降PM2.5,让臭氧不再涨或者略有下降。” 贺克斌称。

臭氧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此前已经显现。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9月和1-9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O3浓度为1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3.6%,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专家组初步分析显示,9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首要污染物为O3的天数约占污染天的95%以上、23个重污染天的40%左右,说明9月日均空气质量主要受O3浓度影响。

“受高温、较强光照影响,全国日间O3浓度明显上升,导致优良天数比例下降。”但刘友宾表示,从2015年起,全国337个城市1436个点位均开展臭氧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臭氧污染虽然有所上升,但以轻度污染为主,总体处于可防可控状态。

此外,亚洲清洁空气中心首次发布对169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管理综合评估排名,该评估系统将空气质量改善得分计入视为“成效分”,而政策措施得分则被计入“努力分”。

结果显示,长春位列总排名第一,上海、青岛、杭州“双优”入榜, 临汾倒数第一,长三角与东北城市“成效分”优秀,汾渭平原城市进入“吊车尾“之列。

在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得分极好的城市中,东北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约占一半。位列极差榜单的6个城市中,3个为山西省城市(临汾、晋城、阳泉),3个为陕西省城市(咸阳、渭南、西安),都属于重点关注的“2+26”城市或汾渭平原城市。

从反映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努力程度的措施评估得分来看,一线城市整体表现突出。付璐指出,这是由于一线城市普遍具有较强的财政实力、科研能力、规划水平等,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改善空气质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综合评估:上海、青岛、杭州“双优”入榜

《报告》显示,尽管臭氧年均浓度的上升速度放缓,由2017年的8%降低至2018年的1.3%,但整体仍处在上升趋势中。各污染物超标城市数量的变化趋势同浓度相同,O3超标城市数量增加了8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陈鑫

臭氧浓度不降反升,达标城市减少,成为未来治理复合型空气污染的新难点。

2019年11月26日,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的“2019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发布《大气中国2019: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与会专家认为,尽管PM2.5等常见污染物浓度逐步下降,但臭氧污染进一步加重,将成为“十四五”阶段的突出挑战。

《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但臭氧污染继续加重。相比2017年,全国338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78%升至79.3%,193个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大于80%。

从城市PM2.5年均浓度来看, 169个重点城市中共149个城市同比下降,下降比例为0.8%-32.8%。河南省城市普遍表现不佳,17个省辖市中共有14个城市达标天数同比减少。此外,PM10、SO2、NO2、CO继续下降, 338城市SO2全部达标,CO仅剩一个城市超标。

然而,PM2.5等常见污染物浓度逐步下降,大范围内的臭氧污染物普遍不降反升,将会是中国未来治理复合型空气污染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报告》显示,尽管臭氧年均浓度的上升速度放缓,由2017年的8%降低至2018年的1.3%,但整体仍处在上升趋势中。各污染物超标城市数量的变化趋势同浓度相同,O3超标城市数量增加了8个。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在会上表示,从数据来看,全国臭氧达标城市比例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84%下降到2018年的65.4%。从区域整体水平来看,京津冀、汾渭平原等均未能达标,且臭氧污染加重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京津冀及周边、珠三角等地超标天数最多的首要污染物。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会上指出,“从2015年到2018年,臭氧达标城市数量从284个城市减少到221个城市,达标比例从84%下降到64.5%,臭氧污染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

“我们的目标是相对稳住臭氧、持续降PM2.5,让臭氧不再涨或者略有下降。” 贺克斌称。

臭氧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此前已经显现。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9月和1-9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O3浓度为1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3.6%,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专家组初步分析显示,9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首要污染物为O3的天数约占污染天的95%以上、23个重污染天的40%左右,说明9月日均空气质量主要受O3浓度影响。

“受高温、较强光照影响,全国日间O3浓度明显上升,导致优良天数比例下降。”但刘友宾表示,从2015年起,全国337个城市1436个点位均开展臭氧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臭氧污染虽然有所上升,但以轻度污染为主,总体处于可防可控状态。

此外,亚洲清洁空气中心首次发布对169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管理综合评估排名,该评估系统将空气质量改善得分计入视为“成效分”,而政策措施得分则被计入“努力分”。

结果显示,长春位列总排名第一,上海、青岛、杭州“双优”入榜, 临汾倒数第一,长三角与东北城市“成效分”优秀,汾渭平原城市进入“吊车尾“之列。

在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得分极好的城市中,东北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约占一半。位列极差榜单的6个城市中,3个为山西省城市(临汾、晋城、阳泉),3个为陕西省城市(咸阳、渭南、西安),都属于重点关注的“2+26”城市或汾渭平原城市。

从反映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努力程度的措施评估得分来看,一线城市整体表现突出。付璐指出,这是由于一线城市普遍具有较强的财政实力、科研能力、规划水平等,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改善空气质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