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特工”亮相首届特种行业竞赛,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在成都,拥有操作认证的“电梯特工”,大约有8000人,他们承担着超过13万台电梯的维保抢修工作。

视频制作:李奕萱

文 | 甘雅婷

居民每日安全上下乘梯的背后,离不开一群隐形英雄——“电梯特工”。

他们常常拿着“电梯维保”的立牌,穿梭于电梯井道的方寸之间,带着各种设备,整日与狭小、漆黑的工作环境相伴,化险为夷。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电梯总保有量达到630万台,占全球总保有量的40%左右,中国电梯年产量、保有量均已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最大电梯制造基地,最大电梯拥有量的国家。

作为四川的省会,成都的电梯数量也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成都市场监管局特设处工作人员介绍,成都每年新注册登记的电梯大约有一万台左右,增速为7%,与成都GDP增速一致。而电梯维保从业者人数与电梯数量增速并不匹配,这是行业矛盾之一。在成都,拥有操作认证的“电梯特工”,大约有8000人,维保企业300多家。他们承担着超过13万台电梯的维保抢修工作。

11月26日,2019年成都市首届电梯行业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迎来收官之战,此次大赛,将“隐形英雄”电梯特工从幕后推至幕前。用工作人员的话说,这也是成都市场监管局推动“八大特种行业”良性发展的新尝试。

首届特种行业大赛,选出“成都工匠”

什么是八大特种行业?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厂场车辆、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界面四川从成都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在监管特种设备方面,市场监管局监管今年采取了许多创新举措。比如,通过“过筛子”的方式不断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对9家涉硝基化工生产企业、27家液化石油气充装站、120余家化工企业,以及电站锅炉范围内管道、城镇燃气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治;建立成都市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加大特种设备安全防范力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持续整治规范液化气充装和电梯维保行业,对维保企业维保质量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和专家服务进企业等活动;成立成都市电梯协会;运营成都“96933”微信公众号,对市民进行科普教育;组织2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培训等。

此次举办2019年成都市首届电梯行业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也是市场监管局站在行业人员的角度,促进特种行业良性发展的新尝试。

谈及为何选择电梯行业进行首个行业竞赛时,工作人员表示,电梯是与老百姓最密切相关的,不同于压力容器等特种行业,电梯行业对于维保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就业群体和门类也比较多,举办大赛有助于职业技能的提升。

界面四川了解到,此次竞赛活动得到了成都市电梯行业各企业的响应和参与,共有36家企业119名维修工人报名参加,年龄跨度从21岁至54岁,从业时间最长的达26年。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项选拔,共有10名选手进入最后决赛。

“这次比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理论考核还是实际操作,都是紧紧贴合工作实际的。”本次大赛的裁判长柳三儒介绍道,“获奖选手一定是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较高的,称得上电梯行业的‘成都工匠’。”

“电梯特工”的困境

在国外,电梯技术工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12年电梯技工年均收入为76650美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而当年所有职业年均收入为34750美元(约合人民币22.5万元),电梯技工收入高于平均水平达120%以上,2013年美国蓝领职业中收入最高的就是电梯维修技工,其中10%的电梯维保人员,年收入逾10万美元,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大学的终身教授,成为社会中稳定的高收阶层。

但中国电梯工人却面临着“工作门槛高、繁忙但低收入低社会地位”的困境。

据介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梯工,首先需要具备“特种作业操作证”,这是行业的必要准入门槛。但即便通过门槛,收入也不尽人意。

刘师傅是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之一,也是从业十多年的老员工。他向界面四川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状态。“一般来说,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的五六点,都马不停蹄的奔走在五个电梯检修点,遇到有应急事故,工作到深夜也是常事,如果是人员被困,即便是半夜也得赶赴抢修点抢险救援。”谈及到收入时,他摇了摇头。“薪资水平确实比较低,但我还是想好好坚持在这份岗位上,解决问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关于薪资,电梯工的抱怨不少,“现在送个外卖,一个月辛苦点都能拿万元,电梯行业的薪资和劳累程度完全不匹配。 ”

从业时间长不愿转行,工作劳累但是薪资低……刘师傅的困境是众多“电梯特工”的缩影。而此次大赛,正是想寻求突破“电梯特工”困境的小缺口。

工作人员透露,主办方想通过此次比赛,唤起大众对于电梯维保人员的关注。“给他们搭建一个舞台。通过比赛,专业程度上,给予他们一定的认可,提高特种行业的含金量,获奖者还可以直接获得‘资格证明’的评级;此外,也能引导和呼吁企业,注重培养、保留和爱惜行业领域人才,借此提升电梯维保人员的薪资待遇;最后,也在向大众传递一个信息——电梯维保是一个高准入门槛的特殊工种,维保人员应该得到尊重和社会认可。”

成都市场监管局:将建立电梯维保人员信息库

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电梯保有量达13万余台。界面四川了解到,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监管效率,市质监局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等法律法规,分三个阶段,建设了成都市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

历时三年,经过平台试点、十几万台电梯的盘查、开展公共监督、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建设攻坚、接警软件开发、接警大厅建设、接警坐席服务外包及培训等工作后,平台从2018年11月6日开始运行。

一年过去,收效良好。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96933”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投入运行以后,全市电梯救援速度大幅提升,电梯投诉较以往显著下降。发生电梯困人事故后,救援人员平均到场用时10.4分钟,平均实施救援用时4.28分钟,远低于国家法律规定的30分钟。

作为保障电梯安全的一线,电梯维保人员也将被纳入成都市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之中。

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对于电梯从业人员的困境,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个良性的监管奖励机制。“负责任的电梯维保人员,完成一座电梯的维保工作需要两小时,反之,半小时即可完成任务。”

换句话说,现在市场监管局或者公司只能通过“突击式”或者“纠错式”的方法,对电梯维保人员进行监督,没有切实的条款,无法进行实时监督,长远来看,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这也有碍于这个行业发展。”

“建立电梯维保人员信息库名单,不仅可以增强电梯维保人员的身份认同感,也可以督促从业人员自我约束,形成能力证明,方便企业培养、挑选人才,最终促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道,“本次比赛,也是希望能够挑选出行业标兵,比赛一届一届的办下去,挑选出的行业标兵有希望形成一种骨干力量,有效地推动这个行业向前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电梯特工”亮相首届特种行业竞赛,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在成都,拥有操作认证的“电梯特工”,大约有8000人,他们承担着超过13万台电梯的维保抢修工作。

视频制作:李奕萱

文 | 甘雅婷

居民每日安全上下乘梯的背后,离不开一群隐形英雄——“电梯特工”。

他们常常拿着“电梯维保”的立牌,穿梭于电梯井道的方寸之间,带着各种设备,整日与狭小、漆黑的工作环境相伴,化险为夷。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电梯总保有量达到630万台,占全球总保有量的40%左右,中国电梯年产量、保有量均已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最大电梯制造基地,最大电梯拥有量的国家。

作为四川的省会,成都的电梯数量也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成都市场监管局特设处工作人员介绍,成都每年新注册登记的电梯大约有一万台左右,增速为7%,与成都GDP增速一致。而电梯维保从业者人数与电梯数量增速并不匹配,这是行业矛盾之一。在成都,拥有操作认证的“电梯特工”,大约有8000人,维保企业300多家。他们承担着超过13万台电梯的维保抢修工作。

11月26日,2019年成都市首届电梯行业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迎来收官之战,此次大赛,将“隐形英雄”电梯特工从幕后推至幕前。用工作人员的话说,这也是成都市场监管局推动“八大特种行业”良性发展的新尝试。

首届特种行业大赛,选出“成都工匠”

什么是八大特种行业?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厂场车辆、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界面四川从成都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在监管特种设备方面,市场监管局监管今年采取了许多创新举措。比如,通过“过筛子”的方式不断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对9家涉硝基化工生产企业、27家液化石油气充装站、120余家化工企业,以及电站锅炉范围内管道、城镇燃气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治;建立成都市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加大特种设备安全防范力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持续整治规范液化气充装和电梯维保行业,对维保企业维保质量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和专家服务进企业等活动;成立成都市电梯协会;运营成都“96933”微信公众号,对市民进行科普教育;组织2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培训等。

此次举办2019年成都市首届电梯行业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也是市场监管局站在行业人员的角度,促进特种行业良性发展的新尝试。

谈及为何选择电梯行业进行首个行业竞赛时,工作人员表示,电梯是与老百姓最密切相关的,不同于压力容器等特种行业,电梯行业对于维保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就业群体和门类也比较多,举办大赛有助于职业技能的提升。

界面四川了解到,此次竞赛活动得到了成都市电梯行业各企业的响应和参与,共有36家企业119名维修工人报名参加,年龄跨度从21岁至54岁,从业时间最长的达26年。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项选拔,共有10名选手进入最后决赛。

“这次比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理论考核还是实际操作,都是紧紧贴合工作实际的。”本次大赛的裁判长柳三儒介绍道,“获奖选手一定是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较高的,称得上电梯行业的‘成都工匠’。”

“电梯特工”的困境

在国外,电梯技术工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12年电梯技工年均收入为76650美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而当年所有职业年均收入为34750美元(约合人民币22.5万元),电梯技工收入高于平均水平达120%以上,2013年美国蓝领职业中收入最高的就是电梯维修技工,其中10%的电梯维保人员,年收入逾10万美元,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大学的终身教授,成为社会中稳定的高收阶层。

但中国电梯工人却面临着“工作门槛高、繁忙但低收入低社会地位”的困境。

据介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梯工,首先需要具备“特种作业操作证”,这是行业的必要准入门槛。但即便通过门槛,收入也不尽人意。

刘师傅是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之一,也是从业十多年的老员工。他向界面四川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状态。“一般来说,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的五六点,都马不停蹄的奔走在五个电梯检修点,遇到有应急事故,工作到深夜也是常事,如果是人员被困,即便是半夜也得赶赴抢修点抢险救援。”谈及到收入时,他摇了摇头。“薪资水平确实比较低,但我还是想好好坚持在这份岗位上,解决问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关于薪资,电梯工的抱怨不少,“现在送个外卖,一个月辛苦点都能拿万元,电梯行业的薪资和劳累程度完全不匹配。 ”

从业时间长不愿转行,工作劳累但是薪资低……刘师傅的困境是众多“电梯特工”的缩影。而此次大赛,正是想寻求突破“电梯特工”困境的小缺口。

工作人员透露,主办方想通过此次比赛,唤起大众对于电梯维保人员的关注。“给他们搭建一个舞台。通过比赛,专业程度上,给予他们一定的认可,提高特种行业的含金量,获奖者还可以直接获得‘资格证明’的评级;此外,也能引导和呼吁企业,注重培养、保留和爱惜行业领域人才,借此提升电梯维保人员的薪资待遇;最后,也在向大众传递一个信息——电梯维保是一个高准入门槛的特殊工种,维保人员应该得到尊重和社会认可。”

成都市场监管局:将建立电梯维保人员信息库

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电梯保有量达13万余台。界面四川了解到,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监管效率,市质监局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等法律法规,分三个阶段,建设了成都市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

历时三年,经过平台试点、十几万台电梯的盘查、开展公共监督、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建设攻坚、接警软件开发、接警大厅建设、接警坐席服务外包及培训等工作后,平台从2018年11月6日开始运行。

一年过去,收效良好。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96933”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投入运行以后,全市电梯救援速度大幅提升,电梯投诉较以往显著下降。发生电梯困人事故后,救援人员平均到场用时10.4分钟,平均实施救援用时4.28分钟,远低于国家法律规定的30分钟。

作为保障电梯安全的一线,电梯维保人员也将被纳入成都市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之中。

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对于电梯从业人员的困境,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个良性的监管奖励机制。“负责任的电梯维保人员,完成一座电梯的维保工作需要两小时,反之,半小时即可完成任务。”

换句话说,现在市场监管局或者公司只能通过“突击式”或者“纠错式”的方法,对电梯维保人员进行监督,没有切实的条款,无法进行实时监督,长远来看,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这也有碍于这个行业发展。”

“建立电梯维保人员信息库名单,不仅可以增强电梯维保人员的身份认同感,也可以督促从业人员自我约束,形成能力证明,方便企业培养、挑选人才,最终促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道,“本次比赛,也是希望能够挑选出行业标兵,比赛一届一届的办下去,挑选出的行业标兵有希望形成一种骨干力量,有效地推动这个行业向前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