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高铁建设加速补上高铁落后短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高铁建设加速补上高铁落后短板

鲁南高铁的通车预示着3500万的人口步入高铁圈,对于人员流动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新布局,都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文 | 青记微信公号

11月26日上午,鲁南(日兰)高铁日照-临沂-曲阜段运营首发活动在鲁南高铁临沂北站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国家铁路集团总经理杨宇栋出席并共同拉动象征高铁开通的拉杆,宣告鲁南高铁日照至曲阜段正式通车运营。

这条铁路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区,线路全长23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山东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也是沿线人口最多的一条。

山东省长龚正亲自出席鲁南高铁通车活动,一方面是对山东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发展的重视, 另一方面则寄托了对高铁带动山东经济快速走出阵痛期的美好愿望。

在今年9月9日出席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9开幕式时,龚正在主旨演讲中向外界表示,山东1亿人口红利,“黄金机遇”就在脚下,“山东的人口红利犹在、人才红利加快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再加上日益完善的体制机制,汇聚起创新创业创造洪流。”

而鲁南高铁的通车预示着3500万的人口步入高铁圈,对于人员流动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新布局,都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山东加速补上高铁落后的短板

鲁南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也是山东“四横六纵”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725亿元。鲁南高铁采取分段建设模式,日照至曲阜段全长235公里,设日照西、厉家寨、莒南北、临沂北、费县北、蒙山、泗水南、曲阜东8座车站。日照至曲阜段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日常线14对、周末线3对、高峰线3对,日照至曲阜间最快运行时间由以前的3小时13分压缩至1小时14分。目前,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菏泽至兰考段正在加紧建设中,计划2021年建成通车。

值得注意的是,鲁南高铁还与已建成的济青高铁及胶济客专、青盐铁路、京沪高铁“牵手”,形成了一个完整闭合的高铁环线,串起济南、泰安、曲阜、临沂、日照、青岛、潍坊、淄博等地市。

山东省内高铁实现环形贯通,济南、泰安、济宁(曲阜)、临沂、日照、青岛、潍坊、淄博八市间的行程多数被压缩到不足半小时,人流和物流之间的交往将真正进入同城时代,高铁时代各个企业的布局也将很可能改变。

鲁南高铁的通车预示着山东高铁建设的加速,山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快速补上高铁落后的短板。

2018年初,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担任山东省委书记还不满一年的刘家义,直指山东交通规划建设“痛点”,“现在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落到了全国第8位,高速公路双向六车道的不足20%,高铁出省通道只有1条,省内高铁尚未实现互联互通。 ”

为加快高铁建设进度,山东整合了济青高铁、鲁南高铁等,由项目建设单位整合为投资运营单位,建立了1000亿的铁路建设基金,从运营机制建设机制到投入这两个方面,保证铁路与高铁的建设运行。

2018年9月,《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出,通过加密、提速、扩通道,形成以“四横六纵”为“主骨架”高铁网络布局。覆盖山东全省的三个“高铁环”,也首次在《规划》中亮相。

省会环:德州-滨州-淄博-莱芜-泰安-聊城-德州半岛环:青岛-日照-临沂-潍坊-烟台-威海-青岛省际环:德州-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聊城-德州

很明显,山东的目标是通过高铁实现全部地市互联互通。此次最新形成的环线,大于“省会环”和“半岛环”,但小于“省际环”。

目前,山东还有聊城、东营、菏泽三座地级市尚未开通高铁。从实际情况看,要实现此前定下的力争到2020年末“市市通高铁”的目标,已没有可能。

今年初,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年内开工建设郑济高铁、雄商高铁、潍烟高铁、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黄台联络线5个高铁项目。根据最新规划,到2035年,山东将实现覆盖全省、通达周边主要城市的“1、2、3”小时高铁交通圈,覆盖7.7亿人。

完美错过高铁时代的青岛

与鲁南高铁开通的热闹相比,济青高铁的开通则伴随各种争议。

去年的12月26日,济青高铁和青盐铁路(青连+连盐)同日开通,青岛本地媒体用鲜黄色的大字宣布:速度点燃激情。

但事实上,济青高铁只是将济南、青岛之间的旅行时长从两个半小时左右提高了到了1小时40分。对此,相关部门也作了回应,“济青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胶州北站至红岛站设计为250公里,红岛站至青岛北与青盐铁路并线后,该段的设计时速只有200公里,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济青高铁青岛段的时速。”

据透露,济青高铁初期运行阶段,最高运行时速为300公里,胶州北至青岛北约为200公里,下一步随着不断磨合,还会逐渐提速,直至将设计时速的能量全部发挥出来,进一步缩短运行时间。建设方介绍,“按照要求,可以实行350公里乘以1.1的时速,即最高可达到380公里的时速。”

进入2019年,济青高铁多次提速,目前济青高铁一站直达最快1小时25分,青岛也开通和北京直达的高铁,最快2小时58分钟。

当然,济青高铁对于青岛的确有着莫大的意义,在几乎所有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都通高铁后,青岛赶在2019年前通上了300公里+的真高铁。

在此之前的胶济客专、青连城际,都是设计时速低于300公里的“伪高铁”。与济青高铁同日通车青盐铁路,设计时速只有200km,还是客货并行。

事实上,自2008年胶济客运专线通车之后,一直到2018年济青高铁通车前,整整十年,山东省只开通了两条泛高铁:京沪高铁和青荣城际,前者是真高铁,后者是伪高铁。

高铁建设,青岛真着急了吗

交通短板一直制约着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青岛都市圈的融合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青岛市市长孟凡利和市政协主席杨军分别都谈到了这一问题。

青岛市长孟凡利透露,国家发改委提交审议的《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在讲到“聚焦关键领域促进有效投资”时指出,“支持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山东半岛等重点城市群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 这一工作安排对山东半岛地区,对每一个城市都意义重大。

对此,青岛市长孟凡利在全国两会上建议, 积极推进半岛城市群县域以上的城际铁路规划并争取尽早实施,加快构建青岛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支持青岛建设沿海高铁枢纽节点。

杨军则建议,将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纳入国家交通大通道,支持建设青岛西至诸城京沪二通道连接线,加快启动建设青银高铁,推进青岛融入国家东西向和南北向大通道建设,形成以青岛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三横三纵”综合交通走廊结构,打造国家交通枢纽。

2019年7月23日,在回答青盐铁路时速为200公里,青岛到上海方向这么重要的铁路为什么只能达到这个速度的问题时,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世启解释,青连铁路是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联合批的项目,当时国家对这条铁路的战略定位是客货兼顾,所以把速度定在200公里/小时,青连铁路和连盐铁路同步建成,合称青盐铁路。这条铁路的关键是可以运输疏港的货,像董家口的煤炭、橡胶等大宗商品都通过这条线路运输。

徐世启还透露了关于青岛高铁建设的更多信息:

关于通往上海的高铁,徐世启表示正在研究,目前有几个方案,方案一是接入“京沪二线”二通道,时速可达到350公里。另一个方案是建设青岛-日照高铁,时速也可达到350公里,具体方案还需要向省里汇报,同时向国家争取。青岛-日照高铁还计划和鲁南高铁贯通,这些规划都在抓紧推进。关于“京沪二线”二通道的规划,徐世启补充道,要方便市民从市区的车站直接上车,比如从青岛北站沿着青盐铁路到洋河口段,具体怎么接入还需要委托专业机构研究。

城市建设要站在未来看今天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青岛必须依靠强大的腹地才能发展壮大,青岛也一直以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被外界熟知。

10月22日,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主持召开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专题会,提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站在未来谋划今天”,“推动中心城区与各区市、青岛与胶东半岛其他城市之间的高效便捷、互联互通。”

青岛日报发表署名海纳川评论文章,《城市建设要站在未来看今天》,文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任,我们就要站在这个高度,站在未来,用全新的时空坐标来看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

当我们站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这个更大的时空坐标下来看,未来青岛的基础设施将要支撑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要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格局中承担战略使命。我们就会更清楚地看到,目前的基础设施不是建得差不多了,而是差得太多。

很显然,青岛未来的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仅要着眼于全市、胶东半岛城市群,更要考虑和整个黄河流域城市的连接往来。

资金不是问题,只要下定决心想干,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是借势国家战略,今年9月份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规划了未来十五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加上下半年基建投资加速。

特别是与长江经济带相比,黄河流域并不具备通江达海的航运条件,因此需要加强交通大通道建设,建设贯穿流域上中下游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作为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的青岛更需要深度融入其中。

更何况,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已经纳入《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青岛更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主动作为,有效作为。

二是善用市场化手段,“要转换路数、改变打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以市场化方式筹措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

来源:青记微信公号

原标题:省长龚正出席鲁南高铁通车活动的重要信号:高铁时代山东终于扬眉吐气一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高铁建设加速补上高铁落后短板

鲁南高铁的通车预示着3500万的人口步入高铁圈,对于人员流动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新布局,都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文 | 青记微信公号

11月26日上午,鲁南(日兰)高铁日照-临沂-曲阜段运营首发活动在鲁南高铁临沂北站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国家铁路集团总经理杨宇栋出席并共同拉动象征高铁开通的拉杆,宣告鲁南高铁日照至曲阜段正式通车运营。

这条铁路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区,线路全长23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山东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也是沿线人口最多的一条。

山东省长龚正亲自出席鲁南高铁通车活动,一方面是对山东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发展的重视, 另一方面则寄托了对高铁带动山东经济快速走出阵痛期的美好愿望。

在今年9月9日出席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9开幕式时,龚正在主旨演讲中向外界表示,山东1亿人口红利,“黄金机遇”就在脚下,“山东的人口红利犹在、人才红利加快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再加上日益完善的体制机制,汇聚起创新创业创造洪流。”

而鲁南高铁的通车预示着3500万的人口步入高铁圈,对于人员流动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新布局,都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山东加速补上高铁落后的短板

鲁南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也是山东“四横六纵”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725亿元。鲁南高铁采取分段建设模式,日照至曲阜段全长235公里,设日照西、厉家寨、莒南北、临沂北、费县北、蒙山、泗水南、曲阜东8座车站。日照至曲阜段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日常线14对、周末线3对、高峰线3对,日照至曲阜间最快运行时间由以前的3小时13分压缩至1小时14分。目前,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菏泽至兰考段正在加紧建设中,计划2021年建成通车。

值得注意的是,鲁南高铁还与已建成的济青高铁及胶济客专、青盐铁路、京沪高铁“牵手”,形成了一个完整闭合的高铁环线,串起济南、泰安、曲阜、临沂、日照、青岛、潍坊、淄博等地市。

山东省内高铁实现环形贯通,济南、泰安、济宁(曲阜)、临沂、日照、青岛、潍坊、淄博八市间的行程多数被压缩到不足半小时,人流和物流之间的交往将真正进入同城时代,高铁时代各个企业的布局也将很可能改变。

鲁南高铁的通车预示着山东高铁建设的加速,山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快速补上高铁落后的短板。

2018年初,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担任山东省委书记还不满一年的刘家义,直指山东交通规划建设“痛点”,“现在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落到了全国第8位,高速公路双向六车道的不足20%,高铁出省通道只有1条,省内高铁尚未实现互联互通。 ”

为加快高铁建设进度,山东整合了济青高铁、鲁南高铁等,由项目建设单位整合为投资运营单位,建立了1000亿的铁路建设基金,从运营机制建设机制到投入这两个方面,保证铁路与高铁的建设运行。

2018年9月,《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出,通过加密、提速、扩通道,形成以“四横六纵”为“主骨架”高铁网络布局。覆盖山东全省的三个“高铁环”,也首次在《规划》中亮相。

省会环:德州-滨州-淄博-莱芜-泰安-聊城-德州半岛环:青岛-日照-临沂-潍坊-烟台-威海-青岛省际环:德州-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聊城-德州

很明显,山东的目标是通过高铁实现全部地市互联互通。此次最新形成的环线,大于“省会环”和“半岛环”,但小于“省际环”。

目前,山东还有聊城、东营、菏泽三座地级市尚未开通高铁。从实际情况看,要实现此前定下的力争到2020年末“市市通高铁”的目标,已没有可能。

今年初,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年内开工建设郑济高铁、雄商高铁、潍烟高铁、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黄台联络线5个高铁项目。根据最新规划,到2035年,山东将实现覆盖全省、通达周边主要城市的“1、2、3”小时高铁交通圈,覆盖7.7亿人。

完美错过高铁时代的青岛

与鲁南高铁开通的热闹相比,济青高铁的开通则伴随各种争议。

去年的12月26日,济青高铁和青盐铁路(青连+连盐)同日开通,青岛本地媒体用鲜黄色的大字宣布:速度点燃激情。

但事实上,济青高铁只是将济南、青岛之间的旅行时长从两个半小时左右提高了到了1小时40分。对此,相关部门也作了回应,“济青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胶州北站至红岛站设计为250公里,红岛站至青岛北与青盐铁路并线后,该段的设计时速只有200公里,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济青高铁青岛段的时速。”

据透露,济青高铁初期运行阶段,最高运行时速为300公里,胶州北至青岛北约为200公里,下一步随着不断磨合,还会逐渐提速,直至将设计时速的能量全部发挥出来,进一步缩短运行时间。建设方介绍,“按照要求,可以实行350公里乘以1.1的时速,即最高可达到380公里的时速。”

进入2019年,济青高铁多次提速,目前济青高铁一站直达最快1小时25分,青岛也开通和北京直达的高铁,最快2小时58分钟。

当然,济青高铁对于青岛的确有着莫大的意义,在几乎所有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都通高铁后,青岛赶在2019年前通上了300公里+的真高铁。

在此之前的胶济客专、青连城际,都是设计时速低于300公里的“伪高铁”。与济青高铁同日通车青盐铁路,设计时速只有200km,还是客货并行。

事实上,自2008年胶济客运专线通车之后,一直到2018年济青高铁通车前,整整十年,山东省只开通了两条泛高铁:京沪高铁和青荣城际,前者是真高铁,后者是伪高铁。

高铁建设,青岛真着急了吗

交通短板一直制约着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青岛都市圈的融合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青岛市市长孟凡利和市政协主席杨军分别都谈到了这一问题。

青岛市长孟凡利透露,国家发改委提交审议的《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在讲到“聚焦关键领域促进有效投资”时指出,“支持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山东半岛等重点城市群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 这一工作安排对山东半岛地区,对每一个城市都意义重大。

对此,青岛市长孟凡利在全国两会上建议, 积极推进半岛城市群县域以上的城际铁路规划并争取尽早实施,加快构建青岛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支持青岛建设沿海高铁枢纽节点。

杨军则建议,将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纳入国家交通大通道,支持建设青岛西至诸城京沪二通道连接线,加快启动建设青银高铁,推进青岛融入国家东西向和南北向大通道建设,形成以青岛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三横三纵”综合交通走廊结构,打造国家交通枢纽。

2019年7月23日,在回答青盐铁路时速为200公里,青岛到上海方向这么重要的铁路为什么只能达到这个速度的问题时,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世启解释,青连铁路是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联合批的项目,当时国家对这条铁路的战略定位是客货兼顾,所以把速度定在200公里/小时,青连铁路和连盐铁路同步建成,合称青盐铁路。这条铁路的关键是可以运输疏港的货,像董家口的煤炭、橡胶等大宗商品都通过这条线路运输。

徐世启还透露了关于青岛高铁建设的更多信息:

关于通往上海的高铁,徐世启表示正在研究,目前有几个方案,方案一是接入“京沪二线”二通道,时速可达到350公里。另一个方案是建设青岛-日照高铁,时速也可达到350公里,具体方案还需要向省里汇报,同时向国家争取。青岛-日照高铁还计划和鲁南高铁贯通,这些规划都在抓紧推进。关于“京沪二线”二通道的规划,徐世启补充道,要方便市民从市区的车站直接上车,比如从青岛北站沿着青盐铁路到洋河口段,具体怎么接入还需要委托专业机构研究。

城市建设要站在未来看今天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青岛必须依靠强大的腹地才能发展壮大,青岛也一直以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被外界熟知。

10月22日,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主持召开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专题会,提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站在未来谋划今天”,“推动中心城区与各区市、青岛与胶东半岛其他城市之间的高效便捷、互联互通。”

青岛日报发表署名海纳川评论文章,《城市建设要站在未来看今天》,文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任,我们就要站在这个高度,站在未来,用全新的时空坐标来看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

当我们站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这个更大的时空坐标下来看,未来青岛的基础设施将要支撑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要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格局中承担战略使命。我们就会更清楚地看到,目前的基础设施不是建得差不多了,而是差得太多。

很显然,青岛未来的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仅要着眼于全市、胶东半岛城市群,更要考虑和整个黄河流域城市的连接往来。

资金不是问题,只要下定决心想干,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是借势国家战略,今年9月份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规划了未来十五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加上下半年基建投资加速。

特别是与长江经济带相比,黄河流域并不具备通江达海的航运条件,因此需要加强交通大通道建设,建设贯穿流域上中下游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作为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的青岛更需要深度融入其中。

更何况,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已经纳入《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青岛更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主动作为,有效作为。

二是善用市场化手段,“要转换路数、改变打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以市场化方式筹措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

来源:青记微信公号

原标题:省长龚正出席鲁南高铁通车活动的重要信号:高铁时代山东终于扬眉吐气一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