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民大学: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区间目标宜为5.5%-6%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民大学: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区间目标宜为5.5%-6%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诚信联合发布的报告认为,只要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5.5%左右,就业问题能稳住。更重要的是,明年中国经济还可能有一些新变化,包括部分周期性力量的反转以及中国制度红利的持续改善。

2019年11月3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代表研究团队发布报告。图片来源:主办方

记者 陈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周六联合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间管理目标宜设为5.5%-6%,保守目标为5.8%左右。政府无需将“保6”作为宏观调控目标。

报告预计,2019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为6.1%,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名义GDP增速为7.6%,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实际GDP增速为5.9%,名义GDP增速为7%。通胀方面,考虑到猪肉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引发的结构性通胀因素将在明年下半年明显回落,报告预计2020年CPI涨幅将回落至2.3%。

“目前一个普遍的共识是,202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落,并且回落的幅度与2019年相似,很多人就很悲观。如果中国经济还下降0.5个百分点,我们还能不能受得了?6%是不是分界线?‘破6’之后会不会出现大量的倒闭潮、失业潮、违约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代表研究团队发布报告时指出。

对此,报告测算认为,只要经济增长维持在5.5%左右,就业问题能稳住。更重要的是,明年中国经济还可能有一些新变化,包括部分周期性力量的反转以及中国制度红利的持续改善。

比如,刘元春提到,今年对经济构成困扰的汽车销售、猪肉价格和民间投资情况都可能将在明年迎来反转,企业库存周期也将触底反弹。此外,随着吏治整顿的基本到位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落实,制度红利将全面上扬,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将明显改善。新一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边际宽松的稳健货币政策也将进一步发力。

“我们现在老把民营不投资的原因归结为融资难融资贵,其实不是这样的。”刘元春说,如果看过去的投资模式,民间经常是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之后跟进投资的。目前来看,国有企业投资在2018年12月才突破负增长,今年实现了6%左右的正增长。因此,民间投资增速有望在明年初全面见底,投资周期将出现反转。

报告指出,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是衰退型结构调整,可能使短板效应显现。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步入艰难期,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然第三产业增速依然高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增速回落幅度明显高于第二产业;二是很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速的回落明显加速,开始与传统行业增速有拉平趋势;三是行业分化、区域分化、不同规模的企业绩效分化较为严重,导致很多行业、区域和中小企业的绩效恶化,开始触及底线,短板效应开始不断累积。

“区域分化在债务上体现得更为严重,债务违约率的分化也非常严重,这个短板效应有可能会出现。就业来看,东北区域、京津冀区域,占全国就业景气指数下降得太厉害,如果这个变化很大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刘元春说。

报告认为,货币政策方面,应从哲学理念、目标体系、工具选择、审慎管理、汇率安排、预期管理和政策协调等方面,对新形势下的稳健货币政策的框架进行全面重构。建议2020年M2增速应当高于名义GDP增速的水平,达到8.5%-9%;全社会融资总额增速不能过快回调,应保持在11%左右。

财政政策在更加积极的同时要提高针对性,建议2020年财政赤字率可以提高到3.0%以上;减税降费从生产端向消费端和收入分配改革过渡,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报告还建议,将中期视角的“预期管理”作为各项宏观政策的统领和重要抓手,以构建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为目标,推出新一轮改革开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民大学: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区间目标宜为5.5%-6%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诚信联合发布的报告认为,只要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5.5%左右,就业问题能稳住。更重要的是,明年中国经济还可能有一些新变化,包括部分周期性力量的反转以及中国制度红利的持续改善。

2019年11月3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代表研究团队发布报告。图片来源:主办方

记者 陈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周六联合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间管理目标宜设为5.5%-6%,保守目标为5.8%左右。政府无需将“保6”作为宏观调控目标。

报告预计,2019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为6.1%,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名义GDP增速为7.6%,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实际GDP增速为5.9%,名义GDP增速为7%。通胀方面,考虑到猪肉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引发的结构性通胀因素将在明年下半年明显回落,报告预计2020年CPI涨幅将回落至2.3%。

“目前一个普遍的共识是,202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落,并且回落的幅度与2019年相似,很多人就很悲观。如果中国经济还下降0.5个百分点,我们还能不能受得了?6%是不是分界线?‘破6’之后会不会出现大量的倒闭潮、失业潮、违约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代表研究团队发布报告时指出。

对此,报告测算认为,只要经济增长维持在5.5%左右,就业问题能稳住。更重要的是,明年中国经济还可能有一些新变化,包括部分周期性力量的反转以及中国制度红利的持续改善。

比如,刘元春提到,今年对经济构成困扰的汽车销售、猪肉价格和民间投资情况都可能将在明年迎来反转,企业库存周期也将触底反弹。此外,随着吏治整顿的基本到位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落实,制度红利将全面上扬,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将明显改善。新一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边际宽松的稳健货币政策也将进一步发力。

“我们现在老把民营不投资的原因归结为融资难融资贵,其实不是这样的。”刘元春说,如果看过去的投资模式,民间经常是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之后跟进投资的。目前来看,国有企业投资在2018年12月才突破负增长,今年实现了6%左右的正增长。因此,民间投资增速有望在明年初全面见底,投资周期将出现反转。

报告指出,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是衰退型结构调整,可能使短板效应显现。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步入艰难期,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然第三产业增速依然高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增速回落幅度明显高于第二产业;二是很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速的回落明显加速,开始与传统行业增速有拉平趋势;三是行业分化、区域分化、不同规模的企业绩效分化较为严重,导致很多行业、区域和中小企业的绩效恶化,开始触及底线,短板效应开始不断累积。

“区域分化在债务上体现得更为严重,债务违约率的分化也非常严重,这个短板效应有可能会出现。就业来看,东北区域、京津冀区域,占全国就业景气指数下降得太厉害,如果这个变化很大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刘元春说。

报告认为,货币政策方面,应从哲学理念、目标体系、工具选择、审慎管理、汇率安排、预期管理和政策协调等方面,对新形势下的稳健货币政策的框架进行全面重构。建议2020年M2增速应当高于名义GDP增速的水平,达到8.5%-9%;全社会融资总额增速不能过快回调,应保持在11%左右。

财政政策在更加积极的同时要提高针对性,建议2020年财政赤字率可以提高到3.0%以上;减税降费从生产端向消费端和收入分配改革过渡,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报告还建议,将中期视角的“预期管理”作为各项宏观政策的统领和重要抓手,以构建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为目标,推出新一轮改革开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