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三角发展规划来了:发挥上海龙头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三角发展规划来了:发挥上海龙头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显示,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以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华社周日晚间刊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勾勒未来1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景。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这片国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2.3%的地区,拥有2.25亿人口,贡献了全国1/4左右的GDP,近40%的进出口总额。

纲要提出要将长三角将打造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跨区域合作,形成一体化发展市场体系,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为全国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5年目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中心区人均GDP与全域人均GDP差距缩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到2025年,铁路网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公里/百平方公里,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总体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单位GDP能耗较2017年下降10%。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到2025年,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2.1万元,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

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基本建立,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2035年目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沪苏浙皖分工布局:简而言之,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

上海市

提升上海服务功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上海大都市综合经济实力、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贸易枢纽功能、航运高端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有序疏解一般制造等非大都市核心功能。形成有影响力的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推动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全面输出,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

江苏省

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浙江省

发挥浙江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整合提升一批集聚发展平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和绿色发展新标杆。

安徽省

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六个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

加强都市圈间合作互动,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

实现都市圈内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扩大公共服务辐射半径,打造优质生活空间。

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促进都市圈联动发展。加强都市圈间重大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加快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提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加快建立都市圈间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探索协同治理新模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三角发展规划来了:发挥上海龙头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显示,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以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华社周日晚间刊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勾勒未来1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景。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这片国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2.3%的地区,拥有2.25亿人口,贡献了全国1/4左右的GDP,近40%的进出口总额。

纲要提出要将长三角将打造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跨区域合作,形成一体化发展市场体系,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为全国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5年目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中心区人均GDP与全域人均GDP差距缩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到2025年,铁路网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公里/百平方公里,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总体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单位GDP能耗较2017年下降10%。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到2025年,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2.1万元,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

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基本建立,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2035年目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沪苏浙皖分工布局:简而言之,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

上海市

提升上海服务功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上海大都市综合经济实力、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贸易枢纽功能、航运高端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有序疏解一般制造等非大都市核心功能。形成有影响力的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推动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全面输出,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

江苏省

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浙江省

发挥浙江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整合提升一批集聚发展平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和绿色发展新标杆。

安徽省

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六个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

加强都市圈间合作互动,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

实现都市圈内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扩大公共服务辐射半径,打造优质生活空间。

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促进都市圈联动发展。加强都市圈间重大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加快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提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加快建立都市圈间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探索协同治理新模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