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美,是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和美丽多姿的自然风光的结合,而人文和风光的重合与晶凝之处,则是小鱼山风景区和周边的名人故居街区。周叔迦故居,就是位于鱼山之旁,故居丛中。
以小鱼山顶的三层八角琉璃高塔为目标,沿着两旁红瓦绿树的蜿蜒小路漫步向前,看着路边一栋栋拱顶高窗、错落有致的欧韵风格别墅,走到小鱼山脚下时,就能看到福山支路13号的周叔迦故居。民国时期,这里是就是著名佛学家周叔迦潜心佛乘的地方。
周叔迦故居为清代两广总督周馥任山东巡抚时所建,距今有近百年历史。中国著名的佛学家、佛学教育家、佛学文化家周叔迦在民国时期居住于此。周叔迦学识渊博、著作宏富,既学贯古今、更会通华梵,对中国的佛学研究、佛学教育、以及佛教文化整理和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周叔迦的书斋叫“最上云音室”。
迈步走进被爬山虎攀延的灰色围墙,踏过青石板路,走进了一个绿叶葱葱的小院,眼前的是一座青石墙围、红色檐顶的三层洋楼。楼前几株冲天的桂花树与耐冬树,洒下的树荫盖住了楼前大半空地,墙边几枝笔挺的竹子,墙角几簇不知名的红色、淡红色小花,扑面而来的是悠悠雅雅的宁静。
走进楼内,一楼就是依山书屋。被几层书架隔开成了几个独立的房间,书架上摆着满满当当的书,其中多是当代名家的作品。走廊的墙壁上挂着当代书画家张泽川先生的书法和山水画,书架间是功夫茶几茶具、咖啡台。在书屋中漫步,或是三五老友座谈沙龙,体会着空气中弥漫的崂山绿茶的淡香、手冲咖啡的浓冽和书墨清香混合的香气。
穿过书屋,是一个年代久远的红色木制半弧形状的楼梯。拾阶而上,来到了楼上客房。二楼、三楼共有六个房间,分别叫做绛雪、木樨、青筠、览潮、观潮和归潮。随意打开房间“观潮”的房门,高档纯棉贡缎提花的床品、日本资生堂的洗护和德国哈罗闪润肤乳,彰显出房间的舒适。不过最有韵味的,是房间的装饰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民国风情,红色木质地板、白色木框门窗、原木的家具。走到窗边向外望去,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处于青岛的地势最高点。东边,汇泉湾的景色一览无余,金色沙滩、白色海浪,还有在阳光照耀下鳞光点点的碧蓝大海;西边,小鱼山美景近在咫尺,山顶亭台楼阁、山坡林木竞秀;再向远处望去,天主教堂的尖顶和十字架、信号山下的迎宾馆、被誉为万里建筑博览会的八大关……青岛山海的风光尽收眼底。
打开落地门,走到屋外的阳台,坐在黑色藤椅上。耳边听到的是不远处轻柔的海浪声、鼻中闻到的淡淡海风送来的大海味道,脚下是红瓦楼房点缀的葱茏绿树。青岛的绿树红瓦、青岛的碧海青山、青岛的风光旖旎,已然完全凝聚在此时。如此美景,直想长坐于此,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际云卷云舒。
走出院外,只需走十八步,就可以走到小鱼山脚下。若是绕开小鱼山,沿着福山支路向南,十几分钟后,就可以看到康有为故居。也就是在这里,康有为发出了“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中国第一”的赞叹,紧邻康有为故居的,是戏剧家宋春舫的“褐木庐”。绕着鱼山兜转一圈,可以看到创作《骆驼祥子》时老舍故居、网红打卡的鱼山路和大学路红墙、闻一多、童第周等30多处名人故居。
在附近走上半日,就能把这些故居都串联起来,用半日看了半部中国近代文学史。而其中的厚重与深沉,是需要亲自走一遭才能体会!
这就是闹市中的一方净土,风景和文化沉淀下的周叔迦故居之依山书屋、望海民宿。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支路13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