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加强逆周期调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加强逆周期调节

可以预计,2020年,宏观政策在加强结构性调整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对逆周期的调节。

2019年10月29日,广州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施工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刘林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从会后公告来看,在“稳”的主基调下,明年政府会更重视逆周期调节。

“稳”仍是明年工作的主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会议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是政治局在2018年7月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在此基础上,本次会议还提出“保稳定”,“保稳定”的提法首次出现在今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关键量化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还不能掉以轻心。

以2010年为基期的、未修订前的2018年不变价GDP计算可知,要实现2020年“翻一番”目标,今明两年中国GDP年均增速需要达到6.16%。尽管国家统计局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上修了2018年GDP,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实现目标的压力,但是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已降至6%,2020年GDP增速仍有跌至6%以下的可能。

为此,政治局对2020年宏观调控提出了明确要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此外,两天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各部门和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显然,当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仍有不足,逆周期调节工具的运用也有改进空间。“逆周期”一词也表明中央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并不完全是长期结构性因素调整的结果,还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

对于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本次会议公告虽像过去一样没有谈及、有待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揭晓,但是仍可以大体判断出,财政政策将扮演更加主要的角色。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12月初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明确表示,“未来几年,还能够继续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和市场所羡慕的地方”,“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始终坚守好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这意味着央行不会轻易放弃这种优势,在降息降准上会继续保持谨慎。易纲还明确表态,要“更加重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优化结构、减税降费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也与此次政治局会议形成了相互印证。会议公告提到了四个具体着力点,一是在行业层面,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将是2020年重点行业;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区域经济;四是科技创新。这些领域均需要财税政策的扶持。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民间投资增长乏力、房地产投资增长空间有限的大背景下,已经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或许有人会担忧财政政策空间,不过,2019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2.8%,低于2016和2017年的3%。同时,财政改革还在推进中,国务院正在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其中,年缴税额超过万亿元的消费税将稳步下划至地方。此外,政府支出结构也在继续优化调整。这都会为财政政策腾挪出一定空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加强逆周期调节

可以预计,2020年,宏观政策在加强结构性调整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对逆周期的调节。

2019年10月29日,广州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施工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刘林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从会后公告来看,在“稳”的主基调下,明年政府会更重视逆周期调节。

“稳”仍是明年工作的主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会议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是政治局在2018年7月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在此基础上,本次会议还提出“保稳定”,“保稳定”的提法首次出现在今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关键量化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还不能掉以轻心。

以2010年为基期的、未修订前的2018年不变价GDP计算可知,要实现2020年“翻一番”目标,今明两年中国GDP年均增速需要达到6.16%。尽管国家统计局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上修了2018年GDP,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实现目标的压力,但是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已降至6%,2020年GDP增速仍有跌至6%以下的可能。

为此,政治局对2020年宏观调控提出了明确要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此外,两天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各部门和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显然,当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仍有不足,逆周期调节工具的运用也有改进空间。“逆周期”一词也表明中央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并不完全是长期结构性因素调整的结果,还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

对于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本次会议公告虽像过去一样没有谈及、有待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揭晓,但是仍可以大体判断出,财政政策将扮演更加主要的角色。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12月初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明确表示,“未来几年,还能够继续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和市场所羡慕的地方”,“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始终坚守好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这意味着央行不会轻易放弃这种优势,在降息降准上会继续保持谨慎。易纲还明确表态,要“更加重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优化结构、减税降费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也与此次政治局会议形成了相互印证。会议公告提到了四个具体着力点,一是在行业层面,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将是2020年重点行业;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区域经济;四是科技创新。这些领域均需要财税政策的扶持。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民间投资增长乏力、房地产投资增长空间有限的大背景下,已经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或许有人会担忧财政政策空间,不过,2019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2.8%,低于2016和2017年的3%。同时,财政改革还在推进中,国务院正在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其中,年缴税额超过万亿元的消费税将稳步下划至地方。此外,政府支出结构也在继续优化调整。这都会为财政政策腾挪出一定空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