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的发展蓝图了!
南京作为长三角的重要一员
在《纲要》中出现了十多次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未来,南京的交通首位度将进一步提升
“米”字形高铁辐射八方
南京已基本建成“一环两跨八线、客货分线”的线网格局
沪宁杭合形成“一小时高铁交通圈”
接下来,南京将从“接轨上海”
到“主动辐射带动和接轨上海并重”
全力打造以南京为中心的八向、十五线“米”字形高铁网
2018年10月,中国铁路总公司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南京市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根据《规划》,南京将构建衔接北京、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杭州、黄山(福建)、安庆(南昌)、合肥(武汉)、郑州等8个方向,直连全国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络,从而让3个“通勤圈”成为可能:
南京与省内设区市1.5小时高铁交通圈
与上海、杭州、合肥1小时高铁交通圈
与北京、天津、济南、郑州、武汉、南昌、黄山、宁波、青岛、福州等3—5小时高铁交通圈
环形放射状铁路枢纽格局,进一步凸显南京铁路枢纽辐射中心功能。特别是规划宁淮、宁宣城际铁路,将构成鲁苏皖赣闽铁路新通道,一举扭转南京铁路枢纽向东北往环渤海方向和向南往黄山、福建方向路径不畅的局面。
“米”字形正在从“规划图”逐渐变为“施工图”
去年已开工的南沿江铁路,为“米”字形高铁网补上了重要的“一横”,串联起南京和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等苏南地区多个“百强县”,线路在常州与沪宁城铁呈“8”字形交叉衔接,最终将形成沪宁发展带双城际、双回环的交通走廊格局。
图自江苏铁路
中西部地区与华东地区又一条客运通道北沿江高铁,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力争年内开工。
此前并未列入国家“十三五铁路规划”的宁淮铁路,去年底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25年前就将建成通车。
南京将有3个动车所
值得一提的是,二次环评显示,宁淮铁路除在南京设有六合西站、南京北站两站,还将新建新南京北动车运用所。有动车所,就意味着将有更多始发终到车辆。目前南京动车段已辖南京、南京南两个动车所,未来加上南京北动车所,南京将有3个动车所,这在全国都不多见。
过江通道建设全面提速
今年,长江五桥、和燕路过江通道等项目频传建设新进展。目前,南京有长江五桥、浦仪公路西段、和燕路、仙新路、建宁西路、龙潭6条过江通道同时在建。同时,城市轨道4号线、锦文路、七乡河等规划过江通道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市共建中心供图
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市域范围内共规划25处28条过江通道,其中15条道路过江通道、3条铁路过江通道、7条城市轨道过江通道。
未来几年
南京将保持“每年至少开工1条”的频率
过江通道平均间距约3.4公里
为全省过江通道平均间距的1/3
未来,都市圈地铁轨道南京有八条
自2005年通车第一条线路后,南京地铁迅速成为了南京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
形成“两环两横十五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
溧高高速、宁合高速和宁马高速正在续建中
宁宣高速已经开工建设
未来,围绕建成“要素集聚程度高、区域辐射能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交通辐射中心、运营中心、智慧中心”的目标,南京将形成“两环两横十五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实现与长三角主要大城市3小时内通达、都市圈内1小时通达。
坐公交可以去更多城市了
南京的部分公交线路正在客运班车化
不仅可以坐公交往返句容、仪征等地
还开通了8条跨省公交线路
南京在长三角毗邻地区试点公交客运衔接线路。今年年底前,将再增加从南京溧水到马鞍山博望、从南京浦口到安徽和县两条跨省公交路线。持江苏省交通一卡通,可在包括长三角地区在内的全国225个城市刷卡乘公交、地铁。
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枢纽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枢纽”。目前,航线通达国内78个主要城市及国际和地区35个城市航点,覆盖国内、辐射亚洲、连接欧美、通达澳洲的航线网络布局已初步建成。目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已开通260多条国内、国际(地区)航线。
去年底,禄口机场在高铁南京南站设立城市候机楼。目前,禄口机场在苏皖两省设立的城市候机楼已达35座,城际巴士方便南京周边旅客抵离机场。
正在进行中的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也已为宁扬宁马、宁宣黄等城际铁路的无缝衔接做好预留。“轨道”上的机场即将“发车”。
多式联运的水运
水运是五大运输方式中最环保、节能、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为契机,南京正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大宗物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着力完善海运直达、江海联运、长江中上游地区及内陆地区中转联运等三大运输体系,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航运在南京的中转,全力提升南京港作为江海转运主枢纽港的辐射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南京港服务长三角、辐射中上游的枢纽功能。
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中具有
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
提升南京交通首位度
来源:人民政府网、紫金山新闻
南京区街一号整理编辑
来源:南京区街一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