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海口农商银行董事长吴敏:“小”银行如何挤进“大”榜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海口农商银行董事长吴敏:“小”银行如何挤进“大”榜单?

“我们虽然体量小,但更灵活,决策链条短,更贴近市场,也能更快地跟上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策略调整。”

吴敏(左二)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

文丨宁远 秦娇

作为海南农信系统第一家成功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海南省第一家地方农村商业银行,海口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以来资产不断增长,业绩也逐年攀升。

自2013年首度以47名的成绩进入海南百强企业榜单以来,其在每年发布的百强榜上的排名都有所上升,2019年上升至第19名。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地方银行,2018年海口农商银行还跻身全国农商银行第26位,全球银行1000强第723位。

银行业一直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作为后进者的海口农商银行,靠什么从一家不起眼的地方性“小”银行挤进国内外各大银行排行榜的?近日,界面海南和海口农商银行董事长吴敏就此进行了对话。

界面海南: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力量,地方商业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您能谈谈地方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吗?

吴敏:银行既是经营金融业务的商业性企业,又是服务行业。诸多理论以及实践都表明,由于地方商业银行主要是立足地方进行经营,在信贷客户、客户的资金需要、地方经济发展态势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信息上的优势,以及由历史形成的银行在当地经营的网络优势。地方商业银行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税收、为政府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农业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以及作为服务业对地方的贡献等。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以我们海口农商银行为例,一直以来,海口农商银行一直秉持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做好百姓自己的银行,这不只是一句口号。作为一家植根地方的本土银行,海口农商银行始终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在信贷支持方面,2011年成立初期我行存贷比为68.93%,成立七年多来存贷比持续增长,去年底存贷比达到79%。全省贷款增长六分之一是我行贡献的,吸收的存款也最大限度地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由此我行也带动了全省存贷比的提升,2011年至2018年,海口市金融机构存贷比从46.73%增长至77.05%,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我们还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坚持立足特区省会,面向三农、面向小微、面向国际旅游岛、面向自贸区(港)建设,认真履行地方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聚焦旅游、高科技、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和十二大重点产业。截至2019年9月末,我行自主和牵头支持省市重点项目50余个,总授信额度为278.1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38.20亿元,贷款余额66.94亿元。重点项目包括罗牛山农业产业园建设、喜盈门商圈建设、海南现代美居生活物流园、西海岸王府井生活广场、海南省肿瘤医院等。

在支持旅游业发展方面,目前,海口农商银行在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方面都有涉猎,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许多优惠和便利,如持万泉信用卡享“五折美食、五元观影、五元洗车”等等。多年来,海南省农信社、海口农商银行也在默默支持着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分界洲岛旅游区、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等知名景区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助推景区健康发展。

在税收贡献上,海口农商银行成立7年多来缴纳税收超过18亿元,近三年税收累计缴纳超过10亿元,是海口市的纳税大户。

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我行经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2011年我行存款余额70.46亿元,2018年存款余额达到385.08亿元;2011年贷款余额48.57亿元,2018年贷款余额达到304.55亿元;收入从2011年的6.7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3.59亿元,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界面海南:海口农商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发展定位,积极作为、服务城乡、全力助推当地民生工程。在“三农金融”方面,这些年来,海口农商银行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吴敏:作为服务城乡的本土金融机构,海口农商银行一直积极作为,以确保行政村便民服务点全覆盖和村级金融服务站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力助推民生工程。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海口农商银行争当“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在服务三农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特色:

我行董事会、经营层及高管层高度重视,将“服务三农”作为我行发展战略。截至2019年9月末,我行涉农贷款余额57.64亿元,比年初增加7.36亿元。通过开发“一小通”、“循环贷”、“花卉贷”、“农保贷”等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产品,方便农户农民贷款。

队伍建设方面,除了在基层支行均配备信贷员,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还大力支持小额信贷队伍的建设工作,着力加大三农信贷投放,截至目前,我行基层信贷员共64名,小额信贷员共46名。涉农贷款余额实现逐年上升,2018年增速为23.88%,2019年增速为14.65%,累放金额达134.23亿元,存量57.64亿元,涉农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16.76%,是第一产业GDP的4倍。

产业扶贫方面,大力支持了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石斛种植基地、海口市菜篮子农贸市场项目、海南龙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基地、海南罗牛山文昌鸡育种有限公司文昌鸡养殖基地、海南卓津蜂业有限公司蜂蜜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工作。其中,海口市菜篮子农贸市场项目帮助解决了全市居民“买菜贵”的问题,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为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加大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金融广覆盖,我行在海口市共设立65家营业网点,覆盖20多个乡镇,2018年8月完成辖内便民服务点100%覆盖;11月完成贫困村便民服务点金融服务站建设;12月完成47个金融服务站的建设,真正实现了“便民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做到了“农民贷款不出镇,还款不出村,存取款不用到网点”,打通了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了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截至2019年9月末,我行移动金融App户数为38.31万户,交易量达839.15亿元。

为积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海口农商银行把“金融精准扶贫”放在讲政治的高度,作为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创新金融扶贫方法,提高扶贫可持续性。

我行充分发挥基层“小鸡(基)”“小鹅(额)”的作用,对海口20多个乡镇,20多个乡镇298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逐户走访调查,以创新产业扶贫贷款模式为抓手,推出“党建+银行+企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党建下沉”,将金融服务和产品送到田间地头。

一是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开发“一小通”福贷,实行央行基准利率,同时政府贴息,无抵押无担保,充分帮助降低农民贷款负担。此外,为激发农民内生经营动力,我行帮助做好“扶贫扶智”工作,通过小额信贷员深入农村,给农民贷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保农民还款,实现完整而又闭合的绿色金融链条。截至2019年9月末,我行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488户,2812.86万元,产业贷款1.94亿元,覆盖面达80%,是海口市金融扶贫的主力军。

在新形势下,海口农商银行又积极践行“消费扶贫”新贫模式,积极倡导行内员工购买扶贫产品、建设海南省首个金融扶贫爱心超市、食堂多次购买扶贫产品等等,以解除贫困户农产品销路后顾之忧,带动了贫困群众以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真正将“造血式”扶贫落到实处。也正因为我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总行营业部荣获“2018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百佳网点——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网点奖”。 

界面海南:如何补上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短板一直都是政策关注的重点,今年的两会对小微金融业务更是传递出“扩大投放、规模增长”的信号。海口农商银行作为一家植根地方的本土银行,是如何践行“支持小微”的发展理念的?

吴敏: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海口农商银行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贯彻落实《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支持民营企业十二条措施》,制定《关于加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工作通知》,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提升实体服务经济质效,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2019年6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1.41亿元,较年初增加0.51亿元。海口农商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小微企业金融事业部被银监会评为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优秀团体”称号,获评2016年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年度最佳小微金融服务农商银行。在小微金融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小微金融”为我行三大发展战略之首。引进德国IPC公司微贷技术,2015年4月成立小微企业金融事业部,2017年11月更名为普惠金融事业部(简称”普惠部”),部门配备专门的微贷团队,专门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同时,也带动支行基层信贷员及小额信贷员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在重新贷款产品和担保方式方面,我也有不少亮点,一是针对小微企业特点,海口农商量体裁衣,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特色产品。开发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了“宏业贷”“盛业贷”“闪贷”和“随心贷”“房益贷”等信贷产品,其特点是准入门槛低(经营满一年即可申请)、审批速度快(调查完后48小时内即可审批)、融资成本低(除贷款利率外,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用),满足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二是大力推广“线上授信、线上用信”的“一小通”顺贷(一次授信、余额控制、多次使用、随贷随还,开创性地将传统的小额贷款业务搬到了互联网),方便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发行海南建省以来第一支为期3年总额为8亿元和第二期7亿元的金融债券,全部用于支持海南小微企业成长;  

三是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扩大可接受抵质押物范围,探索发放商标专用权、股权、专利权、海域使用权、承包地经营权、排污权等各类权利质押贷款。譬如,2017年,我行为海南京润珍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放商标权质押贷款3000万元,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制定考核办法、完善薪酬体系,充分调动辖内支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各支行充分发挥商圈租赁贷、商圈担保贷、流水贷、一小通循环贷等贷款产品优势,为不同类型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深化提升“大数据+信贷工厂模式”,依靠大数据推动小微金融转型发展。前台营销,中台随机审批,后台监测风险。建立数据模型,包括反欺诈模型,准入模型及授信模型,在充分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升客户获取贷款的便利性。

界面海南: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银行将资源不断向金融科技领域倾斜;那么海口农商银行是如何利用科技战略布局、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的?

吴敏:海口农商银行依靠科技创新,大部分业务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强,深度探索出一条贴近本地实际的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在省联社坚强领导、指导下,海口农商银行将“自主可控”作为科技建设的方针,所有系统研发,要么完全自主,要么全程参与,并掌握了核心技术;为应对“互联网+”变革金融浪潮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开放“合理化建议”窗口,激发全员和客户变身农信社创新发展的主人翁,积极吸收“接地气”的建议,创造性地改进服务思路和方式。我们在科技引领行内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是重视科技力量,转变科技创新观念。2017年,海口农商银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提出“数据驱动”,作为我行战略的第二位,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移动金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金融互联网化的转变,海口农商银行科技创新发生转变,提出从“科技引领”向“移动金融”和“数据驱动”转型的发展战略,用科技推动普惠金融,筑牢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根基。通过转变科技创新理念,2011年,全国农信系统中第一家完成IC卡系统上线。 2012年,全国首创ATM机防范出钞口粘贴技术。 2012年,全国首创手机ATM机扫码取款 。2014年,推出全国第一张加载金融功能的RCC手机支付卡。2016年,自主研发线上医疗移动端“掌上健康”。2016年,手机银行用户突破100万。票据业务、金融债、机构理财、个人理财、信用卡、外汇业务等相继上线,并不断发展。2018年,人脸识别、指纹验证、APP千人千面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项产品等等。

二是转变发展观念,重视科技队伍建设。自2015年起至2019年,我行连续五年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特别招聘专业人才,其中共招聘60名科技信息类专业人才,丰富我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我行科技队伍力量。

自2015年开始探索“大数据+信贷工厂”普惠金融模式,截至2018年底,我行50万以下普惠贷款余额57.87亿元,人均贷款存量245户,余额920万元,户均3.75万元,较传统普惠金融业务人均贷款存量户数增加2.05倍,存量余额增加3.58倍。50万以下普惠贷款以及信用卡业务的不良率一直控制在2%以内,2018年贷款业务不良余额6464万元,不良率1.12%,信用卡业务不良余额4290万元,不良率1.5%;

人均薪酬方面,我行2018年信贷人员税前平均年薪15.55万元较2014年增加1.94倍,人员成本占贷款回收利息由2014年的55%下降到37%左右,直接运营成本下降到占贷款本金的6%左右,实现了明显的成本下降。 

界面海南: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史也是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前进、完善的历史。伴随中国金融业去杠杆的深入推进和统筹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您如何看待地方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海口农商银行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怎样更好的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等国家战略?

吴敏:金融业去杠杆的深入推进和统筹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在实体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产生的。长期来看,唯有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才能使金融回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而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进而实现经济和金融的良性循环,让商业银行积极回归本源,改善行业环境,有效服务客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短期来看, 金融去杠杆难免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并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重大挑战。商业银行处于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之下,合规压力剧增,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持续承压,风险识别和管控手段的有效性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海口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但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面临的挑战方面,一是与大银行相比,我们品牌较小,在风险防控方面的能力较弱;二是在目前线上化趋势如火如荼的情况下,我们在科技方面的优势比较小,马太效应明显;三是人在吸引方面,我们平台较小,比较难招到更为优秀的专业型人才;四是国际化业务发展发面,中小地方性银行在国际结算网络等方面的准入受限制,可发展业务类型较少,制约了国际化道路的发展。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也是我们的优势。虽然体量小,但更灵活,决策链条短,更贴近市场,也能更快地跟上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策略调整,此外,作为本地银行,我们更能贴近本地市场及客户的需求,贯彻普惠性金融。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持续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一是回归本源,深耕支农支小主业。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重要改革举措要求、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归本源,专注支农支小主业,聚焦旅游、高科技、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和十二大重点产业,落实省农信社支持民营企业十二条措施,继续巩固全员营销培训项目,加大零售业务营销和扩展力度,不断增强支农支小支微能力。

二是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坚持“数据驱动”战略,持续深化提升“大数据+信贷工厂”模式,向专业化、标准化不断迈进。利用行内外数据及审批、风险模型,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简化贷款程序,切实提高实体经济服务水平,同时实现风险的有效监测和控制。

三是严控风险,确保行稳致远。海口农商银行始终紧绷风险防控这根弦,全面加强风险管控,严防风险抬头。要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千方百计防控、缓释好信用风险,继续加强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科技风险、外部侵害、声誉风险的监测、防控,防止单一风险向综合风险、外部风险向内部风险传染,确保平安稳定运营。同时,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夯实基础、化解风险、优化指标。综合运用清收、核销、物权债权股权转让、批量转让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确保不良贷款压降。

四是补短板,发力国际业务。海口农商银行的金融开放方向,秉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以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方面为支撑,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结合海南的区位优势,海口农商银行要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账户(HNFT)体系建设,大力拓展外卡收单业务,对接重点项目,深化推广自助外币兑换机投放等等。

五是强基础,夯实长效机制。坚持开展“周一学习日”和“书香海银”读书会活动。深入学习监管单位最新政策、金融行业最新动态、农信社相关规则制度等,努力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共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贡献力量。完善薪酬等体制机制,吸引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中资机构的专有人才加盟,提高团队综合素质。

为适应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需要,海口农商银行将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一是明确容错追责的边界和范围,明确“错误”内容,对错误的判断标准进行细化,使得具有操作性,只要不是谋取私利、明令禁止还我行我素,就应宽容对待。明确错误的边界,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对严重失误和重大失误不能容错。明确容错对象,为促进事业发展,大公无私,尽职担当,敢闯敢干的干部打气。

二是构建纠错机制,涵盖错误预警,应急反应,纠错效果检验等,知错必究,及时调整。

三是构建公平正义的程序,按照“调审分离,多方共力”的原则,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为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的同时,也保证自身的行稳致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海口农商银行董事长吴敏:“小”银行如何挤进“大”榜单?

“我们虽然体量小,但更灵活,决策链条短,更贴近市场,也能更快地跟上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策略调整。”

吴敏(左二)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

文丨宁远 秦娇

作为海南农信系统第一家成功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海南省第一家地方农村商业银行,海口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以来资产不断增长,业绩也逐年攀升。

自2013年首度以47名的成绩进入海南百强企业榜单以来,其在每年发布的百强榜上的排名都有所上升,2019年上升至第19名。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地方银行,2018年海口农商银行还跻身全国农商银行第26位,全球银行1000强第723位。

银行业一直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作为后进者的海口农商银行,靠什么从一家不起眼的地方性“小”银行挤进国内外各大银行排行榜的?近日,界面海南和海口农商银行董事长吴敏就此进行了对话。

界面海南: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力量,地方商业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您能谈谈地方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吗?

吴敏:银行既是经营金融业务的商业性企业,又是服务行业。诸多理论以及实践都表明,由于地方商业银行主要是立足地方进行经营,在信贷客户、客户的资金需要、地方经济发展态势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信息上的优势,以及由历史形成的银行在当地经营的网络优势。地方商业银行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税收、为政府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农业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以及作为服务业对地方的贡献等。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以我们海口农商银行为例,一直以来,海口农商银行一直秉持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做好百姓自己的银行,这不只是一句口号。作为一家植根地方的本土银行,海口农商银行始终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在信贷支持方面,2011年成立初期我行存贷比为68.93%,成立七年多来存贷比持续增长,去年底存贷比达到79%。全省贷款增长六分之一是我行贡献的,吸收的存款也最大限度地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由此我行也带动了全省存贷比的提升,2011年至2018年,海口市金融机构存贷比从46.73%增长至77.05%,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我们还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坚持立足特区省会,面向三农、面向小微、面向国际旅游岛、面向自贸区(港)建设,认真履行地方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聚焦旅游、高科技、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和十二大重点产业。截至2019年9月末,我行自主和牵头支持省市重点项目50余个,总授信额度为278.1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38.20亿元,贷款余额66.94亿元。重点项目包括罗牛山农业产业园建设、喜盈门商圈建设、海南现代美居生活物流园、西海岸王府井生活广场、海南省肿瘤医院等。

在支持旅游业发展方面,目前,海口农商银行在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方面都有涉猎,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许多优惠和便利,如持万泉信用卡享“五折美食、五元观影、五元洗车”等等。多年来,海南省农信社、海口农商银行也在默默支持着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分界洲岛旅游区、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等知名景区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助推景区健康发展。

在税收贡献上,海口农商银行成立7年多来缴纳税收超过18亿元,近三年税收累计缴纳超过10亿元,是海口市的纳税大户。

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我行经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2011年我行存款余额70.46亿元,2018年存款余额达到385.08亿元;2011年贷款余额48.57亿元,2018年贷款余额达到304.55亿元;收入从2011年的6.7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3.59亿元,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界面海南:海口农商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发展定位,积极作为、服务城乡、全力助推当地民生工程。在“三农金融”方面,这些年来,海口农商银行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吴敏:作为服务城乡的本土金融机构,海口农商银行一直积极作为,以确保行政村便民服务点全覆盖和村级金融服务站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力助推民生工程。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海口农商银行争当“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在服务三农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特色:

我行董事会、经营层及高管层高度重视,将“服务三农”作为我行发展战略。截至2019年9月末,我行涉农贷款余额57.64亿元,比年初增加7.36亿元。通过开发“一小通”、“循环贷”、“花卉贷”、“农保贷”等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产品,方便农户农民贷款。

队伍建设方面,除了在基层支行均配备信贷员,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还大力支持小额信贷队伍的建设工作,着力加大三农信贷投放,截至目前,我行基层信贷员共64名,小额信贷员共46名。涉农贷款余额实现逐年上升,2018年增速为23.88%,2019年增速为14.65%,累放金额达134.23亿元,存量57.64亿元,涉农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16.76%,是第一产业GDP的4倍。

产业扶贫方面,大力支持了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石斛种植基地、海口市菜篮子农贸市场项目、海南龙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基地、海南罗牛山文昌鸡育种有限公司文昌鸡养殖基地、海南卓津蜂业有限公司蜂蜜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工作。其中,海口市菜篮子农贸市场项目帮助解决了全市居民“买菜贵”的问题,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为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加大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金融广覆盖,我行在海口市共设立65家营业网点,覆盖20多个乡镇,2018年8月完成辖内便民服务点100%覆盖;11月完成贫困村便民服务点金融服务站建设;12月完成47个金融服务站的建设,真正实现了“便民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做到了“农民贷款不出镇,还款不出村,存取款不用到网点”,打通了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了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截至2019年9月末,我行移动金融App户数为38.31万户,交易量达839.15亿元。

为积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海口农商银行把“金融精准扶贫”放在讲政治的高度,作为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创新金融扶贫方法,提高扶贫可持续性。

我行充分发挥基层“小鸡(基)”“小鹅(额)”的作用,对海口20多个乡镇,20多个乡镇298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逐户走访调查,以创新产业扶贫贷款模式为抓手,推出“党建+银行+企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党建下沉”,将金融服务和产品送到田间地头。

一是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开发“一小通”福贷,实行央行基准利率,同时政府贴息,无抵押无担保,充分帮助降低农民贷款负担。此外,为激发农民内生经营动力,我行帮助做好“扶贫扶智”工作,通过小额信贷员深入农村,给农民贷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保农民还款,实现完整而又闭合的绿色金融链条。截至2019年9月末,我行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488户,2812.86万元,产业贷款1.94亿元,覆盖面达80%,是海口市金融扶贫的主力军。

在新形势下,海口农商银行又积极践行“消费扶贫”新贫模式,积极倡导行内员工购买扶贫产品、建设海南省首个金融扶贫爱心超市、食堂多次购买扶贫产品等等,以解除贫困户农产品销路后顾之忧,带动了贫困群众以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真正将“造血式”扶贫落到实处。也正因为我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总行营业部荣获“2018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百佳网点——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网点奖”。 

界面海南:如何补上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短板一直都是政策关注的重点,今年的两会对小微金融业务更是传递出“扩大投放、规模增长”的信号。海口农商银行作为一家植根地方的本土银行,是如何践行“支持小微”的发展理念的?

吴敏: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海口农商银行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贯彻落实《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支持民营企业十二条措施》,制定《关于加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工作通知》,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提升实体服务经济质效,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2019年6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1.41亿元,较年初增加0.51亿元。海口农商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小微企业金融事业部被银监会评为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优秀团体”称号,获评2016年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年度最佳小微金融服务农商银行。在小微金融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小微金融”为我行三大发展战略之首。引进德国IPC公司微贷技术,2015年4月成立小微企业金融事业部,2017年11月更名为普惠金融事业部(简称”普惠部”),部门配备专门的微贷团队,专门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同时,也带动支行基层信贷员及小额信贷员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在重新贷款产品和担保方式方面,我也有不少亮点,一是针对小微企业特点,海口农商量体裁衣,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特色产品。开发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了“宏业贷”“盛业贷”“闪贷”和“随心贷”“房益贷”等信贷产品,其特点是准入门槛低(经营满一年即可申请)、审批速度快(调查完后48小时内即可审批)、融资成本低(除贷款利率外,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用),满足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二是大力推广“线上授信、线上用信”的“一小通”顺贷(一次授信、余额控制、多次使用、随贷随还,开创性地将传统的小额贷款业务搬到了互联网),方便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发行海南建省以来第一支为期3年总额为8亿元和第二期7亿元的金融债券,全部用于支持海南小微企业成长;  

三是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扩大可接受抵质押物范围,探索发放商标专用权、股权、专利权、海域使用权、承包地经营权、排污权等各类权利质押贷款。譬如,2017年,我行为海南京润珍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放商标权质押贷款3000万元,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制定考核办法、完善薪酬体系,充分调动辖内支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各支行充分发挥商圈租赁贷、商圈担保贷、流水贷、一小通循环贷等贷款产品优势,为不同类型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深化提升“大数据+信贷工厂模式”,依靠大数据推动小微金融转型发展。前台营销,中台随机审批,后台监测风险。建立数据模型,包括反欺诈模型,准入模型及授信模型,在充分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升客户获取贷款的便利性。

界面海南: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银行将资源不断向金融科技领域倾斜;那么海口农商银行是如何利用科技战略布局、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的?

吴敏:海口农商银行依靠科技创新,大部分业务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强,深度探索出一条贴近本地实际的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在省联社坚强领导、指导下,海口农商银行将“自主可控”作为科技建设的方针,所有系统研发,要么完全自主,要么全程参与,并掌握了核心技术;为应对“互联网+”变革金融浪潮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开放“合理化建议”窗口,激发全员和客户变身农信社创新发展的主人翁,积极吸收“接地气”的建议,创造性地改进服务思路和方式。我们在科技引领行内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是重视科技力量,转变科技创新观念。2017年,海口农商银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提出“数据驱动”,作为我行战略的第二位,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移动金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金融互联网化的转变,海口农商银行科技创新发生转变,提出从“科技引领”向“移动金融”和“数据驱动”转型的发展战略,用科技推动普惠金融,筑牢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根基。通过转变科技创新理念,2011年,全国农信系统中第一家完成IC卡系统上线。 2012年,全国首创ATM机防范出钞口粘贴技术。 2012年,全国首创手机ATM机扫码取款 。2014年,推出全国第一张加载金融功能的RCC手机支付卡。2016年,自主研发线上医疗移动端“掌上健康”。2016年,手机银行用户突破100万。票据业务、金融债、机构理财、个人理财、信用卡、外汇业务等相继上线,并不断发展。2018年,人脸识别、指纹验证、APP千人千面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项产品等等。

二是转变发展观念,重视科技队伍建设。自2015年起至2019年,我行连续五年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特别招聘专业人才,其中共招聘60名科技信息类专业人才,丰富我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我行科技队伍力量。

自2015年开始探索“大数据+信贷工厂”普惠金融模式,截至2018年底,我行50万以下普惠贷款余额57.87亿元,人均贷款存量245户,余额920万元,户均3.75万元,较传统普惠金融业务人均贷款存量户数增加2.05倍,存量余额增加3.58倍。50万以下普惠贷款以及信用卡业务的不良率一直控制在2%以内,2018年贷款业务不良余额6464万元,不良率1.12%,信用卡业务不良余额4290万元,不良率1.5%;

人均薪酬方面,我行2018年信贷人员税前平均年薪15.55万元较2014年增加1.94倍,人员成本占贷款回收利息由2014年的55%下降到37%左右,直接运营成本下降到占贷款本金的6%左右,实现了明显的成本下降。 

界面海南: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史也是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前进、完善的历史。伴随中国金融业去杠杆的深入推进和统筹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您如何看待地方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海口农商银行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怎样更好的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等国家战略?

吴敏:金融业去杠杆的深入推进和统筹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在实体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产生的。长期来看,唯有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才能使金融回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而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进而实现经济和金融的良性循环,让商业银行积极回归本源,改善行业环境,有效服务客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短期来看, 金融去杠杆难免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并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重大挑战。商业银行处于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之下,合规压力剧增,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持续承压,风险识别和管控手段的有效性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海口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但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面临的挑战方面,一是与大银行相比,我们品牌较小,在风险防控方面的能力较弱;二是在目前线上化趋势如火如荼的情况下,我们在科技方面的优势比较小,马太效应明显;三是人在吸引方面,我们平台较小,比较难招到更为优秀的专业型人才;四是国际化业务发展发面,中小地方性银行在国际结算网络等方面的准入受限制,可发展业务类型较少,制约了国际化道路的发展。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也是我们的优势。虽然体量小,但更灵活,决策链条短,更贴近市场,也能更快地跟上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策略调整,此外,作为本地银行,我们更能贴近本地市场及客户的需求,贯彻普惠性金融。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持续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一是回归本源,深耕支农支小主业。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重要改革举措要求、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归本源,专注支农支小主业,聚焦旅游、高科技、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和十二大重点产业,落实省农信社支持民营企业十二条措施,继续巩固全员营销培训项目,加大零售业务营销和扩展力度,不断增强支农支小支微能力。

二是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坚持“数据驱动”战略,持续深化提升“大数据+信贷工厂”模式,向专业化、标准化不断迈进。利用行内外数据及审批、风险模型,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简化贷款程序,切实提高实体经济服务水平,同时实现风险的有效监测和控制。

三是严控风险,确保行稳致远。海口农商银行始终紧绷风险防控这根弦,全面加强风险管控,严防风险抬头。要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千方百计防控、缓释好信用风险,继续加强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科技风险、外部侵害、声誉风险的监测、防控,防止单一风险向综合风险、外部风险向内部风险传染,确保平安稳定运营。同时,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夯实基础、化解风险、优化指标。综合运用清收、核销、物权债权股权转让、批量转让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确保不良贷款压降。

四是补短板,发力国际业务。海口农商银行的金融开放方向,秉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以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方面为支撑,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结合海南的区位优势,海口农商银行要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账户(HNFT)体系建设,大力拓展外卡收单业务,对接重点项目,深化推广自助外币兑换机投放等等。

五是强基础,夯实长效机制。坚持开展“周一学习日”和“书香海银”读书会活动。深入学习监管单位最新政策、金融行业最新动态、农信社相关规则制度等,努力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共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贡献力量。完善薪酬等体制机制,吸引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中资机构的专有人才加盟,提高团队综合素质。

为适应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需要,海口农商银行将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一是明确容错追责的边界和范围,明确“错误”内容,对错误的判断标准进行细化,使得具有操作性,只要不是谋取私利、明令禁止还我行我素,就应宽容对待。明确错误的边界,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对严重失误和重大失误不能容错。明确容错对象,为促进事业发展,大公无私,尽职担当,敢闯敢干的干部打气。

二是构建纠错机制,涵盖错误预警,应急反应,纠错效果检验等,知错必究,及时调整。

三是构建公平正义的程序,按照“调审分离,多方共力”的原则,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为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的同时,也保证自身的行稳致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