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阿里巴巴投了一家跟滴滴抢生意的公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里巴巴投了一家跟滴滴抢生意的公司

除了巴士车票和广告收入外,接我还瞄上了让一群人去坐巴士、吃早餐、做活动等的商业价值,未来最有可能和接我产生竞争关系的不是滴滴巴士、嗒嗒巴士,反而是美团。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9月9日,共享巴士平台接我科技宣布获得阿里巴巴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投资。阿里巴巴的投资为接我科技带来了资本和资源上的供给,也让接我成为首家获得BAT直接投资的共享巴士创业公司。

阿里巴巴同时也是滴滴出行的大股东,刚刚完成30亿美元融资的滴滴出行,正在大举进军巴士领域,7月16日上线的巴士业务是其六条产品线之一。滴滴表示将投入5亿元发展巴士业务,年内将服务范围拓展至全国30个以上的城市。

接我科技副总裁崔睿表示,阿里巴巴的投资让接我科技可以通过淘宝、天猫等提供的数据,来支撑业务发展。“用户在淘宝购物留下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消费能力等数据,可以为接我寻找目标客户、规划巴士路线提供参考。”他说。

而对于阿里巴巴来说,由于上下班是每个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巴士乘客这种高频、高粘度的用户群,也可能会成为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很重要的流量入口。

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创业公司,其实在初期的核心业务是拼车。但当时嘀嗒拼车、爱拼车等已率先入局,竞争激烈。2015年春节前后,接我科技及时调整战略方向,进入更为细分的共享巴士领域。

对于盈利模式,接我科技创始人刘辉表示,目前巴士车票和广告收入已经可以覆盖成本,广告包括车里、车外广告、官方微信推送广告等。但更大的商业价值是让一群人去分摊一件事的成本,比如一群人去坐巴士、吃早餐、做活动等等。目前在巴士内已经有早餐的尝试,价格在5-10元不等,很多用户愿意选择。所以未来最有可能和接我产生竞争关系的不是滴滴巴士、嗒嗒巴士,反而是美团。

这家创业公司想要撬动的是消费额在万亿以上的巴士客运市场。接我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巴士领域客运系统载客781亿人次,消费额万亿以上。但即使在这样的一个量级,一辆大巴车每天的运营里程不到70公里。

一方面大中小型巴士受班车业务早晚单一、旅游淡旺季等因素影响,处于低效运力水平。另一方面,市内、省际末梢交通运输系统仍存在大量需求。闲置运力和需求存在的不对称,为接我提供了整合空间。据估算目前全国能调动起的有250万台大巴车,共计4000万座位的运力,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从乘客端来看,接我科技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对5万名用户进行的调研显示,有大概33%的人愿意以公交车三倍的价格尝试定制巴士服务。刘辉表示:“也就是说在北京有300多万人次有这样的支付意愿和能力。”

接我科技通过与巴士公司合作,调度有运营资质的闲置巴士资源,满足这些用户的上下班接送需求。公司目前的产品线有两条——主打上下班通勤的“接我云班车”和地铁5公里内的“接我摆渡车”。

接我科技副总裁崔睿表示,这两条业务线已完全满足用户上下班出行的场景,平台接下来还会开发巴士所涉及到的其他场景的业务,如旅游、包车、度假等。

截至今年8月末,接我科技的用户群已达几十万,在北京每天服务超过1万人次。刘辉表示,根据线路数量、日运载能力等方面的数据统计,接我科技已经占据共享巴士行业将近80%的市场份额,成为北京路网最全面的共享巴士公司,公司计划2015年底将业务推进到全国15个以上的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阿里巴巴

5.2k
  • 首个民航机场大模型应用上线
  • 飞猪:“五一”国内跟团游预订量倍增,出境游增长接近100%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里巴巴投了一家跟滴滴抢生意的公司

除了巴士车票和广告收入外,接我还瞄上了让一群人去坐巴士、吃早餐、做活动等的商业价值,未来最有可能和接我产生竞争关系的不是滴滴巴士、嗒嗒巴士,反而是美团。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9月9日,共享巴士平台接我科技宣布获得阿里巴巴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投资。阿里巴巴的投资为接我科技带来了资本和资源上的供给,也让接我成为首家获得BAT直接投资的共享巴士创业公司。

阿里巴巴同时也是滴滴出行的大股东,刚刚完成30亿美元融资的滴滴出行,正在大举进军巴士领域,7月16日上线的巴士业务是其六条产品线之一。滴滴表示将投入5亿元发展巴士业务,年内将服务范围拓展至全国30个以上的城市。

接我科技副总裁崔睿表示,阿里巴巴的投资让接我科技可以通过淘宝、天猫等提供的数据,来支撑业务发展。“用户在淘宝购物留下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消费能力等数据,可以为接我寻找目标客户、规划巴士路线提供参考。”他说。

而对于阿里巴巴来说,由于上下班是每个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巴士乘客这种高频、高粘度的用户群,也可能会成为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很重要的流量入口。

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创业公司,其实在初期的核心业务是拼车。但当时嘀嗒拼车、爱拼车等已率先入局,竞争激烈。2015年春节前后,接我科技及时调整战略方向,进入更为细分的共享巴士领域。

对于盈利模式,接我科技创始人刘辉表示,目前巴士车票和广告收入已经可以覆盖成本,广告包括车里、车外广告、官方微信推送广告等。但更大的商业价值是让一群人去分摊一件事的成本,比如一群人去坐巴士、吃早餐、做活动等等。目前在巴士内已经有早餐的尝试,价格在5-10元不等,很多用户愿意选择。所以未来最有可能和接我产生竞争关系的不是滴滴巴士、嗒嗒巴士,反而是美团。

这家创业公司想要撬动的是消费额在万亿以上的巴士客运市场。接我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巴士领域客运系统载客781亿人次,消费额万亿以上。但即使在这样的一个量级,一辆大巴车每天的运营里程不到70公里。

一方面大中小型巴士受班车业务早晚单一、旅游淡旺季等因素影响,处于低效运力水平。另一方面,市内、省际末梢交通运输系统仍存在大量需求。闲置运力和需求存在的不对称,为接我提供了整合空间。据估算目前全国能调动起的有250万台大巴车,共计4000万座位的运力,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从乘客端来看,接我科技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对5万名用户进行的调研显示,有大概33%的人愿意以公交车三倍的价格尝试定制巴士服务。刘辉表示:“也就是说在北京有300多万人次有这样的支付意愿和能力。”

接我科技通过与巴士公司合作,调度有运营资质的闲置巴士资源,满足这些用户的上下班接送需求。公司目前的产品线有两条——主打上下班通勤的“接我云班车”和地铁5公里内的“接我摆渡车”。

接我科技副总裁崔睿表示,这两条业务线已完全满足用户上下班出行的场景,平台接下来还会开发巴士所涉及到的其他场景的业务,如旅游、包车、度假等。

截至今年8月末,接我科技的用户群已达几十万,在北京每天服务超过1万人次。刘辉表示,根据线路数量、日运载能力等方面的数据统计,接我科技已经占据共享巴士行业将近80%的市场份额,成为北京路网最全面的共享巴士公司,公司计划2015年底将业务推进到全国15个以上的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