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召开,海南与非洲将开启农业合作新模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召开,海南与非洲将开启农业合作新模式

2000年至2018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由6.5亿美元增长到29.2亿美元,年均增长14%。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年均增长17.3%,是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

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一位非洲代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交流。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文丨海南日报 傅人意 陈雪怡 梁君穷

“进入新时代,中非农业合作在应对粮食危机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人口加强贫困治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发展中国家全球粮农治理话语权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12月9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表示,长期以来中非农业部门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大量务实合作,在机制建设、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科技培训等重点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农业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此次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包括开幕式、主论坛以及农业经贸合作、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三方合作三个分论坛。来自农业农村部、外交部等部委,国内相关省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对非企业的代表,与非洲39个国家代表团,就“共创农业可持续发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新型中非农业合作关系”开展交流研讨。

中非农业合作走出互利共赢之路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8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由6.5亿美元增长到29.2亿美元,年均增长14%。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年均增长17.3%,是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存量150多亿人民币,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115个,覆盖非洲三分之二的国家。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综合司司长朱洪海表示,中国已经帮助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实施500多个农业援助项目,先后派出农业专家1万多人次,为200多名来自非洲的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极大地促进非洲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各方努力下中非农业合作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

塞内加尔农业和农村装备部部长穆萨·巴尔德认为,今天中国不仅仅是世界的粮仓,也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实验室,里面有最新的种植技术、农机在进行试验。中国给非洲树立了一个典范,非洲可以向中国农业学习经验,和贫困进行斗争。

袁隆平院士在论坛上表示,“我有一个心愿,就是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为世界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作贡献!希望杂交水稻为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中非合作海南有独特优势

中非合作,海南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光温充足,雨量丰沛,稻可三熟,菜满四季,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气候和资源特征与非洲非常相近,农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目前,海南正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农业“走出去”的总体目标的引领下,一批农业先导性项目为海南农业的对外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提供了便利平台。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助理张庆忠表示,未来,海南希望依托以下农业对外合作项目及平台,与非洲国家进一步探索合作新模式,共创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南繁科技城、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平台,推动农业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与非洲各国在科研育制种、种业展示交易、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享种业科技创新成果,特别是强化粮食作物方面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应对粮食安全挑战。二是依托琼海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聚焦此次论坛明确的合作重点领域和产业,建立境内外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国际农产品贸易活动,加强农业对内对外投资等。三是扩大中国农业(博鳌)论坛、海南冬交会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海南国际农业会展的品牌效应。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说,中国农业大学已经与三亚市政府联合成立了三亚学院,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开展面向非洲的青年领袖培养计划。“我们得到了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今年向非洲7个国家招生34人,明年对非洲国家的招生规模将达到60人,基本辐射到全部非洲国家。”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嘉宾认为,在“一带一路”及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 海南与非洲将开启农业合作新模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召开,海南与非洲将开启农业合作新模式

2000年至2018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由6.5亿美元增长到29.2亿美元,年均增长14%。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年均增长17.3%,是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

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一位非洲代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交流。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文丨海南日报 傅人意 陈雪怡 梁君穷

“进入新时代,中非农业合作在应对粮食危机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人口加强贫困治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发展中国家全球粮农治理话语权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12月9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表示,长期以来中非农业部门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大量务实合作,在机制建设、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科技培训等重点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农业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此次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包括开幕式、主论坛以及农业经贸合作、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三方合作三个分论坛。来自农业农村部、外交部等部委,国内相关省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对非企业的代表,与非洲39个国家代表团,就“共创农业可持续发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新型中非农业合作关系”开展交流研讨。

中非农业合作走出互利共赢之路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8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由6.5亿美元增长到29.2亿美元,年均增长14%。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年均增长17.3%,是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存量150多亿人民币,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115个,覆盖非洲三分之二的国家。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综合司司长朱洪海表示,中国已经帮助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实施500多个农业援助项目,先后派出农业专家1万多人次,为200多名来自非洲的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极大地促进非洲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各方努力下中非农业合作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

塞内加尔农业和农村装备部部长穆萨·巴尔德认为,今天中国不仅仅是世界的粮仓,也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实验室,里面有最新的种植技术、农机在进行试验。中国给非洲树立了一个典范,非洲可以向中国农业学习经验,和贫困进行斗争。

袁隆平院士在论坛上表示,“我有一个心愿,就是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为世界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作贡献!希望杂交水稻为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中非合作海南有独特优势

中非合作,海南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光温充足,雨量丰沛,稻可三熟,菜满四季,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气候和资源特征与非洲非常相近,农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目前,海南正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农业“走出去”的总体目标的引领下,一批农业先导性项目为海南农业的对外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提供了便利平台。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助理张庆忠表示,未来,海南希望依托以下农业对外合作项目及平台,与非洲国家进一步探索合作新模式,共创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南繁科技城、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平台,推动农业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与非洲各国在科研育制种、种业展示交易、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享种业科技创新成果,特别是强化粮食作物方面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应对粮食安全挑战。二是依托琼海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聚焦此次论坛明确的合作重点领域和产业,建立境内外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国际农产品贸易活动,加强农业对内对外投资等。三是扩大中国农业(博鳌)论坛、海南冬交会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海南国际农业会展的品牌效应。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说,中国农业大学已经与三亚市政府联合成立了三亚学院,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开展面向非洲的青年领袖培养计划。“我们得到了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今年向非洲7个国家招生34人,明年对非洲国家的招生规模将达到60人,基本辐射到全部非洲国家。”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嘉宾认为,在“一带一路”及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 海南与非洲将开启农业合作新模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